食品分析课程成绩考核方式改革探讨
2016-03-15谭津姜子涛
谭津 姜子涛
摘要:食品分析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实践性与技术性非常强。传统的以单一闭卷考试方式为主的课程成绩考核模式已不能与其相适应。鉴于此,本文结合实际该课程近年来的教学经验与体会,重点从成绩考核环节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方法的探讨。主要方式为:变闭卷考试、主客观题目结合为开卷考试、以主观题为主,强调、考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增加了实验基本技能考核,旨在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文献查阅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与科研能力。
关键词:食品分析;成绩考核;改革;开卷考试;实验技能;文献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74-02
食品分析课程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高年级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相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的课程,要求在学习完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及生物化学等课程之后开设。该课程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要贯彻以理论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原则。在教授中,重点介绍主要的标准方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样品的采取制备方法以及不同标准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分析方面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食品分析的一般方法并能设计和拟定各类食品处理、分析的基本方案,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严肃、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涉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辅料和添加剂的分析检测,实验课的课时量占总课时量的一半。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食品分析的基本技能和操作,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直接获得大量的食品分析检测以及食品科学研究方面的认识,经思维、归纳、总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加深对食品分析基本理论的理解,熟练掌握食品分析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准备和进行实验的能力,养成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归纳综合处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为毕业论文和将来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检测、品质控制、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传统考核方式的问题
食品分析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是期末闭卷考试结合平时成绩,如实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闭卷考试作为结课笔试成绩,两项加权相加得到总成绩。由于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原有的常规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学生水平和教学效果。食品分析技术重在实际的检测分析,包括根据实际样品的组分及条件选择合适的前处理和分析方法,从采样、样品处理、仪器的选用、测定、数据处理,直到给出简明的测试报告,对学生进行综合培训,全面提高学生食品检测能力和水平。实验成绩的评判标准包括:明确实验原理、正确操作、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及时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给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写出质量较高、完整、简明的实验报告。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使学生基本具备本专业科研和生产所需的检测分析素质。常规的闭卷考试方式无法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只能考查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记忆情况,达不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需要改革课程成绩评价方法。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内容
针对传统考核方式的问题,考试改革内容包括:结课开卷考试、实验技能考核和相关专业论文查阅,这三项加权平均即得到总成绩。
1.结课考试方式的改变。在考试形式上变闭卷考试为开卷考试,在题型方面改变传统多题型、主客观题结合的方法,采用综合性大题目,增加主观题量的新方法,让学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既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作弊现象。考试试题以基本知识的掌握为基本要求,部分试题事先并不确定参考标准答案,评分标准取决于答案是否合理。除了基本题外,主观题则更结合实际,如要求学生为食品公司质检化验室提供常规检测仪器设备采购清单;模拟食品卫生执法检查内容,要求学生正确选择;给出国标中的食品检测方法,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给出具体操作步骤等等。开卷考试和增加主观题可以减少作弊现象,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考查学生的活学活用的本领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也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增加实验技能考核。在保留原有综合性学生实验考核成绩的基础上,增加平时的基本实验操作考核,例如溶液配制与转移的基本操作,包括容量瓶与移液管的使用等。考核内容在平时课堂授课过程中已有体现。此项考核重在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基本实验室操作水平,与综合性学生实验考核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
可以在结课最后两个学时实施课上当堂考核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如实验室配制溶液操作:平时实验课教学时先说明配制溶液的要求,然后由一位同学上前来操作,提问并说明他操作的错误或不当之处,亲自做一次的规范的操作演示。考试时可由一组四位同学上前来操作,当堂记录成绩;再如溶液转移操作:主要考查移液管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类似溶液配制操作。此项改革具体操作需要将烧杯、洗瓶、容量瓶、玻璃棒、移液管等一些简单的小型玻璃仪器带入教室,此举在本校本课程的讲授中已有试验,效果良好,具体到实验考试,以一个班30人,8组学生每组5~6分钟计算,一个学时即可完成此项考试。还可以在实验课程中选择学时较短的几个实验如:桔子总酸度的测定、土豆中淀粉含量的测定等实验作为期末实验考试,每个学生抽签选择考试时做的实验,以每个实验2~3学时计算,如果有可以同时让一个班30人同时进行实验的实验室条件,一个班需要2~3学时即可完成此项考试。
3.增加论文查阅考核。增加食品分析领域相关文献资料搜集与阅读方面的考查。相关科研论文的阅读和理解在课上授课过程中已有体现,即结合文献给学生介绍最新的仪器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同时给出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等,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电子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课程后期给学生布置食品检测方面相关论文的查阅任务,如:食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检测的新方法,要求学生利用学生图书馆的网络资源,自己动手查阅并下载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应用的相关文献,打印出来之后仔细阅读并在文献上留下阅读痕迹,并于下一周带到课上写下要求的文献阅读理解与体会,之后当堂上交。增加此方面的考查可以提高学生的资料获取与理解能力,一方面初步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的一种锻炼和培养。
高等学校图书馆一般都具有丰富的科技论文文献资源,学生为三、四年级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献查阅能力,再通过课上结合文献给学生介绍最新的食品分析技术,同时给出食品分析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等,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电子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如何阅读一篇科技论文,相信此项改革也可以顺利实施。
三、结论与展望
食品分析课程的实践性与操作性非常强,该课程传统的以单一闭卷考试为主要方式进行的课程成绩考核模式亟待改革。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与体会,重点对其成绩考核环节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开卷考试和增加主观题比例预计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创造性。实验技能考核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论文查阅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技资料获取与理解能力、科研水平,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的一种锻炼和培养。如果实践结果良好,也可以将此改革方案推广到其他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剑,李梦琴,冯勤,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6(6):50-52.
[2]胡兰英.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516-11517.
[3]邱朝坤,范露,吉义平,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食品分析课程研究与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6):5338-5339.
[4]易翠平,程云辉,刘瑞兴,等.基于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改革模式探讨——《食品分析》精品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5]李霁昕,蒋玉梅.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2):17-18.
[6]孟晓,蒋丽施,康晋梅,等.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15,32(1):37-39.
[7]周浓,刘亚,黄和,等.食品分析课程实验教学与管理的改革探索[J].时代教育,2014,(1):42,50.
[8]魏明,熊双丽,陈红春,等.《食品分析》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探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9]韩艳丽,李静,贾君.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0,(02).
[10]李紫薇,张新军.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11]曹志军,刘敏,张美枝,等.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