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职工经济技术工作创新
2016-03-15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王艳霞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王艳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职工经济技术工作创新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王艳霞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路径之一。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刺激短期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则是供给角度的劳动生产率,Y=AF(L,K,H,N) ,只有技术(A)、人口(L)、物质资本(K)、人力资本(H)、自然资源(N)、外部环境(F)的不断提高、优化才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的生产供给角度出现了新问题:一是我国进入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消失,自然资源遭受破坏亟需保护,加之收益递减效应,国际经济环境不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必然之势;二是国内生产的产品由于质量、落后等原因不被国人认可,不能及时消化,消费和供给出现偏差,GDP增长受限。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当前的关键是提升K、H,而物质资本增加和人力资本的提升又依赖于技术的突破。因此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创新技术,进而实现创新产品、创新经济结构,矫正要素的错位配置,实现供给结构对当前快速变化需求的适应性、灵活性,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市场创新的动力;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是创新的源泉。具有经济建设职能的工会,应多角度鼓励员工经济技术创新,从源头上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扩大有效供给,服务供给侧改革,进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培养职工创新意识
理念引导制度。欲收割创新之红利,必先播创新之理念。当前,我国部分工人思想价值观念出现了偏差,源头活水不畅,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进程。
2014年,深圳市总工会建立了“源头治理劳资纠纷实验区”过程,将新招收的首批职业化工会干部派入工厂见习。其中的杨宇辰同志在伟创力公司发现,工人群体也进入了自媒体时代,闲暇时间他们多沉溺于电子产品和虚拟世界,之间很少有语言的交流沟通,甚至陷入赌博不能自拔。关注的只是眼前的利益,不在乎长远利益,更没有长期的职业规划。在这种错位的思想价值观念误导下,工人不仅很难完成自身工作,更遑论技术创新研究。
纠正工人的错位价值观念是工会经济技术工作创新首当其冲的要务,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转变工人的意识,推动改革创新。
1.加强班组创新文化建设。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其文化特质在企业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中已经发生多次衍变。班组文化由改革开放前的追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改革开放后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现代班组文化建设,则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为导向。班组文化的内涵在政治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中不断丰富与发展。面临经济新常态环境压力下,班组文化建设更应与时俱进。大众创新的理念,应成为班组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引领企业适应市场要求,摆脱“供给侧”与“消费侧”脱节的困境。“创新”班组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紧迫的工程,有赖于全体职工的积极参与、戮力践行。
2.搭建创新培训平台。职工素质培训是实现职工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在培训上建平台、搭“梯子”,才能有效地把队伍的智慧潜能挖掘出来,提升创新能力。岳为,中原油田采油二厂准备大队质量监督组组长,曾获河南省十大能工巧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石化劳模等荣誉称号,在经过培训和自我学习突破的基础上,实现了从“草根”工人到创新“大咖”的华丽转变。其创建的工作室截止到2016年2月,先后完成课题178个,提出改善经营管理建议100余条,累计创效1800余万元。要重视职工培训基地建设,更新培训内容,在“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基础之上,加大技能和学习力的培训,传授先进技术与方法;注重创新培训形式,开展技能比武,师徒结对、专家宣讲、岗位轮换,打造职工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大讲堂等平台,培训复合型人才,提升创新能力。
用劳动竞赛的形式提高职工创新积极性
创新,是解决社会发展动力不足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劳动竞赛则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基本载体。劳动竞赛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而是要提高职工的创造积极性、和技能素质。我们不仅要继承传统劳动竞赛的精髓,还要大胆创新发展新时期劳动竞赛理念与模式,把劳动竞赛内化成一种有效激励职工的长效机制。
1.纠正劳动竞赛认知偏差。部分产值少、技术门槛较低的中小型非公企业主,对待劳动竞赛活动往往采取消极的态度。认为组织竞赛导致物质生产成本提高,导致跳槽或要求加薪等潜在的人力资源成本提高。部分企业的职工,对劳动竞赛也时常抱有错误认识,认为参与劳动竞赛,虽然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但间接加重了自身的劳动强度,且企业存在借助劳动竞赛变相给员工压任务的现象,这部分职工会因为缺乏自身追求与物质刺激而回避参与劳动竞赛。事实上,劳动竞赛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提升职工素质的同时,还体现了增加凝聚力,维护企业——职工和业主利益共同体的作用。必须引导职工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让创新在全体职工中蔚然成风,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社会氛围,发挥劳模先进引领作用。工会工作者应当积极宣传劳动竞赛的意义及影响,加强对提升职工自身素质的正面效应,让职工意识到这是维护其自身的参与权与培训权的直接体现,是提升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
2.非公企业劳动竞赛工作亟待提高。非公企业开展劳动竞赛,主要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劳动竞赛的经费问题。企业为控制工人参与竞赛的机会成本及报名费等其他支出,要么转嫁费用,要么消极抗对。二是职工频繁流动,劳资双方对竞赛兴味索然。二者最终导致劳动竞赛群众基础缺失,源头上限制了创新机制的建立。各级工会要给予资金支持。为调动各级工会的积极性,无锡市总工会每年拿出上百万元,对当年度已结项、经评议获得“特优项目”和一、二、三等次的项目,通过“以奖代拨”的方式予以工作经费补贴。同时各企业应明确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创新性和效益性特点,给予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
3.竞赛成果转化是经济技术工作创新机制的核心环节。总结竞赛的经验和成果,对职工的技术提升给予肯定,助燃职工创新热情;汲取竞赛的教训,协调各部门竞赛配合,推进劳动竞赛的持续性;推广和应用竞赛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各级工会和企业应从资金、知识产权、市场引导等各角度加以支持,破解劳动竞赛成果转化的实际困难。对于能推进产品研发、工艺革新等过渡性的竞赛成果,要加以肯定。
“职工岗位技能竞赛与企业生产的无缝结合,催生出众多属于‘中国创造’的创新成果。”长客股份公司总经理安忠义表示,“工会找准企业技术进步、生产经营和职工成长的结合点,把重点、难点问题搬上竞赛平台,实现了比赛解决实际问题、产出经济效益的大作用。”(见2016年02月23日《工人日报》)
4.高扬“工匠精神”。热爱所做的事,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这是大国工匠的鲜明特点。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其实质就在于强化“工匠精神”。技能型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是先进制造业竞争的最重要因素,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
在资源日渐匮乏,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重塑工匠精神是企业生存、个人发展的必经之路。据统计,截至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它们的长寿秘诀就在于日本精益求精、瑞士精心打磨、德国专业专注的“工匠精神”。而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的水平,而职业院校招生却步步维艰,劳动力市场存在供减少需增多的悖论。
完善职工创新激励机制
将创新从精英工程变为职工活动,要改变以往单纯侧重经济奖惩的模式。
根据职工主体年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激励方式,有效满足职工的心理预期和多层次需求,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从事工作时间相对较短的青年职工需求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庭条件优越,迫切追求的是存在感和价值认同感,奖励方式应主要偏重于精神激励,如命名激励、称号激励等;一种是迫切需要资金支持的家庭贫困的职工,可多采取物质激励方式;对于中年职工,自身形象和职业晋升的需求较迫切,可采用形象激励、评模评先、职级提升等激励方式;对于管理层和操作层次的员工,可通过产权激励如员工持股等方式,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和主人翁意识,创新的可持续性增强。
创新不是一个人的战斗,离不开家人和工友的支持,激励范围可扩大化,如拨付旅游基金,可携带家人旅游等。
奖励要融入企业文化和道德文化,以提高职工的精神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五一”劳动讲话中提到,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要实施素质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大军。通过建立职工经济技术工作的创新机制,促进技术体系的变革,优化供给侧结构,实现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提升,这样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