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说、史实与地域文化

2016-03-15

关键词:史实温州论文

黄 涛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传说、史实与地域文化

黄 涛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特约栏目主持人语·Comments on Special Column from Initiator

传说是一种讲者与听者达成默契有意无意地营造半真半假讲述氛围的口头讲述文体。讲者“煞有介事”,听者“姑妄听之”,双方都知道这是在借着一些真实的因素讲一个传奇性的故事。故事里有真亦有假,有的真实成分多一些,有的假的成分多一些。至于哪些内容是真的,哪些内容是假的,多数情况下,传说讲述现场的人们都明白,谁也不用就此多费口舌地询问或争议。但是不在现场的人,特别是距离讲述现场的时空较久远的人就未必明白哪些内容是真哪些内容是假。较远历史上发生过的传说用文字记录下来,传到现在,我们就很难辨别传说内容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虚构。而就此进行分辨、考证也就成了学问。也有一些传说是讲述历史上的事情,祖祖辈辈传下来,直到现在还在流传,里面讲的某些内容是否真的,也是需要花功夫分辨的,有的还未必能分辨清楚。

某些传说讲述某个地方或某个地方名人的事情,在特别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或地方文化品牌效应的今天,就成为特定地方就此“做文章”的大事,也会成为不同地方发生争执的缘由。比如梁祝传说,就有四省六地(浙江省的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江苏省宜兴市,山东省济宁市,河南省汝南县)都流传着关于梁祝是本地人的传说,而且各自都有一些文物证据比如梁祝坟墓、碑刻、寺庙、梁祝读书处或与传说情节有关的习俗等作为佐证。各地传说都说梁祝是本地人,而梁祝只有一对不能分身,而且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人还是悬案。其它类似的案例和争议还有很多。因而传说近年来成为民间文学各体裁中与地方文化建设关联最密切的一种文体,以地方传说为题召开的学术会议也有很多。虽然传说讲述的事情有真有假甚至荒诞不经,但是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传说本身就是一种民间文学,就是值得研究和保护的文化遗产项目;传说所表达的民众情感和观念是真实的,由传说而形成的习俗也是真实的,这样以传说为中心的诸多事项就构成复合性的民俗文化。有些历史题材的传说涉及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或人物,也可以进行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的历史学考证,但以这种传说为基础的地方文化事项在总体上还是民俗文化为主体的地域文化项目,主要靠民俗学者来发表学术见解或为地方文化建设建言献策。特别是有些传说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事迹,根本不存在确切的文字记载或找不到可靠的考古证据,没法从历史学角度做结论,还是要从民俗学角度做文章。

下面这组论文讨论不同国家的特定地方的文化事项,大多涉及传说、史实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韩国全州大学宋华燮教授的论文《韩国石舟故事研究》考察了流传于朝鲜半岛西南海岸关于来自中国的承载着佛经、观音像等佛教宝物的石舟的五个传说。每个故事都与半岛西南海岸的某个实有的地方或寺庙相联系,也都有一定的神异情节,是当地民间流传的解释当地寺庙或观音像来历的传说。从传说类型角度说,这些石舟故事可归属于地方风物传说。作者细致分析了石舟故事的情节构成,并尽量参引相关文献、文物等分析故事情节所对应的历史事实,这种研究是饶有兴味和富于启发性的。据研究,这些故事讲述的事件发生于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和统一新罗时代,在中国则是魏晋南北朝和唐代,石舟来自的地方是中国长江中下游的杭州、宁波、苏州一带,石舟漂流的目的是传扬佛法。宋教授一方面采取了故事类型学的分析方法,一方面考证或猜测故事情节所对应的史实,而以后一方面的内容为目的和重点。这种研究可使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历史早期中国与朝鲜半岛通过“丝绸之路”南路和海上航道进行的文化交流,了解历史上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的某些史实。由于当时留下的文献记载很稀少,这些传说有一定的史学价值,至少是关于佛教传播的史实佐证和进一步研究的线索,这种研究也有追溯历史相貌包括某些细节的一定作用。需要注意和谨慎斟酌的是,这些石舟故事毕竟是传说而不是历史记载,其历史背景和事件基础框架有真实性,但是其具体情节则是虚构性和传奇性的。如果认为这些故事的每一个或大部分细节都对应着历史事实,肯定是很难或根本不能取得确凿证据的,也会使研究出现某种程度的偏差。作者在尽可能用可靠证据资料来分析的同时,有些分析则带有猜测的成分,有些地方的观点则须要求得历史记载的佐证,比如关于“龙城国”是当时我国长江流域的一个小国和韩国忠清南道孝女洪庄确实成为我国西晋皇后的判断。不管怎样,这种研究都是很有新意、趣味和参考价值的。

韩国群山大学郭长根教授的论文《〈高丽图经〉里的徐兢航路和群山岛》将南宋使臣徐兢撰述《高丽图经》里关于群山岛的内容与现代群山岛上发掘的考古资料相印证,考察群山岛的海洋文化。论文详细记述了我国宋代与朝鲜半岛往来的几条海上航路,分析徐兢出使高丽特别是在群山岛停留期间的具体情况,对于了解我国宋代与朝鲜半岛的外交、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论文采用历史文献资料与现代考古资料相结合以追溯特定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方法是可信的、值得借鉴的。

马来西亚南方大学詹杭伦教授的论文《论民间说唱文本〈游武庙>的文献源流与文化意义》考察了以民间传说为基础的说唱文本《游武庙》。在分析了该文本的内容情节之后,作者细致钩沉了《游武庙》说唱传统的形成与传播过程,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他所查找和收集到的各种版本的情况以及各版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这种文献源流的爬梳在民间文学历史传承和文本演变方面的研究上具有典范性。作者认为:“虽然传说的历史不能等同于真实的历史,但绝不能用历史的真实来否定传说的真实,因为传说的真实已经作为文化史的一部分活在百姓的心目之中,人们用传说来缅怀过去,滋养现在,并憧憬未来。”对于传说、史实与地方文化的关系的这一阐述是很精当的,有被广泛引用的潜力。文中对说唱文本情节与历史事实的关系的分析是得体的,符合民间传说的原理。该论文对温州市文成县刘伯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有参考价值。

温州大学黄涛教授的论文《温州端午节龙舟竞渡习俗的传统仪式与保护策略》可以让我们看到一种传统特色浓郁而且非常繁盛的端午龙舟竞渡习俗。端午节习俗起源于先秦时期古人的阴阳五行信仰和辟邪求吉巫术,到魏晋之后各地民众转而用纪念名人的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楚地传说为纪念屈原,吴地传说为纪念伍子胥,越地传说为纪念越王勾践。温州的端午龙舟竞渡正是越地纪念勾践传统的代表。从这个角度说,温州的端午节文化应该在我国的端午节文化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因为它是上述三大传统之一的代表性样本。它自始至终都有民间信仰仪式,祭祀的主要神灵“五阴太保”“36殇官”在传说中都与越王训练水军打败吴国的史实有关。这种祭祀传统成为温州龙舟竞渡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典型特色。温州的端午习俗竞争性很强,分为“参龙”作诗的“文比”和龙舟竞渡的“武比”。“武比”容易发展为好勇斗狠,因而历史上出现过多次事故,加之在筹集经费方面容易导致强行摊派,自清代以来多次受到政府的限制、打压以至严禁。论文展示和讨论了这些方面的问题,并且提出在大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应该如何对待这项重要文化遗产的观点和建议。

温州大学林琛琛讲师的论文《浙南温州地区民间玩具的地域文化解读》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解读温州玩具,也从儿童玩具的角度解读温州文化,是一项新颖而别致的研究。论文涉及的温州玩具较为全面,分别阐述了温州的自然环境、手工技艺和民俗生活对儿童玩具的影响,强调了海洋文化、传统民俗对温州玩具特色的模塑作用。作者重点阐述了儿童玩具与民俗生活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在传统节日、人生礼仪等民俗生活的各个环节出现了大量与特定习俗维系在一起因而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儿童玩具,这些玩具在温州人的童年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显著影响了温州人生活习惯、文化观念的形成,也由此影响和传承了温州地域文化。

(编辑:朱青海)

Legends , Historical facts and Regional Culture

HUANG Tao

(College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10.3875/j.issn.1674-3555.2016.06.001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猜你喜欢

史实温州论文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难忘九二温州行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