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安全的四个维度

2016-03-15梁丁丁吴继寿

贺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风俗民俗民族

梁丁丁,吴继寿

(贺州学院,广西贺州542899)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安全的四个维度

梁丁丁,吴继寿

(贺州学院,广西贺州542899)

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文化安全问题逐步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民族文化安全从四个维度去考察探究可知,民族语言的保护是民族文化安全的前提,民族风俗的传承与发扬是民族文化安全的基础,民族心理的培养是民族文化安全的核心,民族生存地理环境的保留是民族文化安全的保障。

全球化;民族文化;安全;维度

民族文化安全是指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个性特征、存在样式等得到充分认同、尊重与保护,而不被歧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相互区别又高度统一而不被相互取代,民族文化在相互借鉴与和谐共存中得到创新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而出现的文化多元化,导致民族价值观的多元化,从而引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等等的多样化,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保护好各个民族自身的文化,确保其能够传承,就成了党和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主要课题。笔者认为,在关注民族文化安全的背景下,必须从民族的语言、风俗、心理和环境变迁等四个维度予以考察研究。

一、民族语言的保护是民族文化安全的前提

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语言,而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载体,是民族凝聚力的来源之一,是必备的人际交流工具,也是区分不同民族的标志之一。步入21世纪以来,日益强劲的经济一体化正在加速消除语言的多样性,很多民族的成员为了追逐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潮流,也在无意识中淡忘自己的民族语言,因此,越来越多的民族语言濒临灭绝。事实表明,民族语言的保护是民族文化安全的前提。

关于民族语言之重要性,很多专家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论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张振兴教授提出,“语言是民族之魂,也是民族之根。”他认为,在积极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前提下,应该坚持民族语言的保护和继承,让普通话和方言和谐共存[1]。2011年,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可见,党中央也将保护民族语言文字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国家,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语言已在衰退甚至处于濒危的境地。“在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原先没有预想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各国弱势语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衰退和濒危现象”[2]83。

鉴于此,建议在民族地区,民族语言应得到提倡,同一区域的人应该讲本民族本地域的方言;在不同民族杂居的区域,双方见面以先说者的语言为交流工具,就像有“语言博物馆”之称的贺州,人们可以用十多种方言进行交流。应鼓励各个族群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自己的本民族的母语,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非正式的工作环境,这是保护民族文化安全的前提。只有群策群力,寓民族语言的保护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完全依靠政府拨款培养少数传承人的做法往往是奏效一时却极难持久。如果民族语言不能得到保护,那么,民族文化的保护必定是空谈而已。

二、民族风俗的传承与发扬是民族文化安全的基础

民族风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民族文化安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多民族的传统节日,传承民族的气节、民族的风骨,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根脉之一。有关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在中华各地大同小异,但都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传承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研究表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满、蒙古、藏、苗、彝、畬、锡伯、朝鲜、土家、达斡尔等约30个民族都过端午节,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各异”。为了传承民族风俗,“经我国积极申报,2009年,端午节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

任何一个民族,既具有和别的民族迥异的本质特征,又有其各具特色的外在表现形式。外在的主要表现是形形色色的文化,包括民族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和民族建筑文化等,它们是区分不同民族的显著标志。当然,经济发展使许多民族风俗正在淡薄甚至趋于消亡。在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人口比例很高的城镇,纳西族的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时几乎没有几个人穿着本民族的服饰,除个别年纪大的纳西族妇女,年轻人通常都时兴着休闲装或牛仔裤等等,只是在重大民族节日庆典期间才会整天穿民族服饰。在城镇,平时穿民族服饰者难得一见。

民族风俗,即民俗,其在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传承的属于民族民间的文化、思想、生活习俗,是指一个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族风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内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言行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民族风俗具有强大的传承能力,主要传承民众的生活、生产、思维诸方面的风尚习俗习惯等情况。民族风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的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结婚时新人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生活中的很多禁忌就是如此。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民俗总是深植于特定的族群。于时间维度而言,民俗由人们代代相传而约定俗成;于空间维度而言,民俗存在于相对固定的地域。例如,聚居地迥异的不同民族都有庆祝新年的风俗,尽管新年的时间不一样。同样性质的民俗,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地域必定会出现“民俗的变异”现象。即使同一地域,民俗也常常因时过境迁而发生种种变异,以致形式或内容与历史时期相比都有较大的不同甚至迥异,但是,其本质仍然不变。例如,春节拜年的习俗在南方北方即如此。一句话,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源于民间,风行于民间,根植于民间,是无形中强力规范着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必须提高对民族风俗重要性的认识。研究表明,民族风俗的保护与传承,对民族文化的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在很多少数民族或区域性的少数族裔聚居的地区,人们对自身的认识的缺乏更胜于对其它的方面。正因为这样,所以,民族地区的公务员应根据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各个民族的公民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民族风俗进行适当的取舍——“万变不离其宗”,从而激发民族风俗的生命力,而非将其作为古董!

在现实生活中,异彩纷呈的民俗活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核心活动。只有民族风俗得以发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安全才有其可靠的保障。否则,任何关于保护民族文化的天才设想,也难以付诸实践。

保护和传承民族风俗的关键措施是保护其文化生态。“要保护好和传承好各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最关键的一条,是首先要保证有这些文化艺术赖以生长发育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即‘文化生境’”。“要保护好民俗这块土壤,让民众从民俗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愉悦、快乐和乡情亲情,让他们在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情致和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他们的生活是密切不可分的,是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所需要的”[4]。若能通过各种节庆将乡土艺术、民间信仰等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那么,文化生态就基本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但是各民族风俗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这个层面上,保护是为了给传承和发扬打下坚实的基础。保护好是前提,传承和发扬才是目的,最终确保各民族文化的安全,使其按照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去做与时俱进的变迁,以防止民族文化出现无可弥补的断层损失。

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越来越多的人正逐渐接受现代元素的影响,而作为那些优秀的传统习俗正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习俗的保护迫在眉睫,这需要我们行动起来,采取措施来保护着正逐渐消失的优秀的传统习俗”[5]180。主要表现有下列几种:物质文化遗产饱受侵蚀,民间工艺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被边缘化。

因此,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风俗,政府有关部门应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设法提高民间艺人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发挥学校教育培养传承人的基础作用,建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传习所。为了合理地弘扬民族民俗文化,对开发民俗文化的旅游必须予以科学的发展定位和综合规划布局;要致力于从内涵方面挖掘以提升其价值,不但合理开发民族文化的实体景观,而且注重研发民族精神文化附加值的产品;还要注意强化相关的区域合作,从而构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步增长的旅游网络体系,逐渐培养在区域内日益明显的聚集优势。

三、民族心理的培养是民族文化安全的核心

民族心理是指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状态即特有的民族精神、民族感情、民族意识。“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的气质、性格与能力)和民族心态(如民族朴素的社会信念、价值观念及民族情趣等)两个部分组成”[6]。民族心理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是长期的,无形的,极其重要。任何一个民族,其成员民族心理的培养是确保民族文化安全的枢纽。

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成年人的民族心理往往基本定型甚至完全不可改变;相反,青少年的民族心理通常不够鲜明和强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而青少年总是承载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其能否培养牢固的民族心理,与民族文化的安全息息相关。在民族心理的各种有机构成要素中,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密不可分。无数事实证明,青少年民族自尊心的形成和培养过程就是青少年民族情感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长期发挥合力的作用。民族情感的社会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体等诸多因素潜移默化地在起作用,个体的感受只有在这个民族的某个团体中受到检验而得到认同才能固化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团体中的其他人,从而上升为共同的感受乃至感情状态。于是,民族心理在如此循环往复的日常交流中形成共性。该民族中的不同层级的精英人物则将有关民族心理的种种有代表性的表现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以文学艺术乃至历史等形式予以记录和传播,最终形成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形成后,又通过原有的途径乃至通过原来所涉及的不同层级的精英,反馈并引导着基层最广大的民众。

事实上,对任何一个民族成员而言,尤其是少年儿童,父母等长辈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对其形成民族心理具有巨大而持久的影响。论及培养途径,则通常是无意识地没有系统的、随机的言传身教;对那些与父母不定期见面的人,特别是未成年人,才会得到父母有系统的在某个方面为人处世的教诲。未成年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是第一任也是永远的人生导师,父母的影响总是第一位的。可见,家长对孩子民族心理的形成至关重要。

民族文化心理在家庭生活中播种并长成幼苗,在社会生活中得以逐渐成熟和稳固。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尤其是各类文化教育机构,应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既要旗帜鲜明地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地维护国家的统一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又要主动培养各自的民族心理。正如个体和团队的关系,有如家庭和国家,既有同一的目标追求,又有各具差异的利益诉求,二者总是并行不悖,从不同的角度引导人们给国家的繁荣富强奋斗不止。

任何的学校教育、社会团体的教育,都必须在认同中华民族这个前提下去培养民族心理,中华民族大家庭内的各个民族依赖其民族心理而传承其民族文化,有利于以其异彩纷呈的多样性文化形式,增添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四、民族生存地理环境的保留是民族文化安全的保障

任何一个民族,其生存的地理环境对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谓地理环境是一个与社会环境相对应的概念,指的是与某一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它是每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7]19。研究民族文化绝对不能不研究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俄国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过:“在研究一个民族的历史时,首先遇到的是制约每个民族发展的力量——它的自然条件,一个民族国家的地理特征,对民族的历史生活过程有着强烈的影响”[8]220。

那么,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民族文化乃至该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呢?列宁指出:“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着经济关系的以及随在经济关系后面的所有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9]456。这说明由于各个民族的生息繁衍总是处于某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空间,因此,其民族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是潜在的又是巨大而持久的[10]75。任何民族文化都是与特定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受到地理环境的决定性制约,离开了其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就会逐渐泯灭。可见,要保障民族文化的安全,就必须在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悖的情况下,尽力保障民族生存之地理环境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民族文化受制于民族生存地理环境的重要而直观的表现之一就是服饰文化的独特性。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状况十分复杂,各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差异巨大,这就孕育出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文化总体上一致前提下丰富多彩的区域性的民族文化或族群文化,仅仅从服饰文化既可见一斑。民族服饰表现了各族人民生活的特定环境区域,其大致规制是北边长南边短,北边宽南边窄,北边厚南边薄。同时,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反映在民族服饰情感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着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统一,体现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

例如,藏族聚居的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的明显特征是高海拔、年均气温低、冬季漫长而夏季短暂。因此,藏族居民“一年四季都穿着长袍,冬季皮袍,夏季棉袍,袖长宽松,白天当衣,晚上当被。为了生活方便不论男女都将右膊裸露在外,袖子别在腰间。每逢节会,欢歌四起,长空舞袖”。然而,江南地区年均气温18摄氏度以上,夏季多雨炎热,地势平坦,河流密布。在江南的各族同胞,其服饰则典雅别致、小巧玲珑,常常以薄、短、轻、柔、艳而著称。尤其是江南的渔民们,其服装简练、轻便、易于晾晒,这完全是由于地理环境而形成的。

从上述例子可知,“服饰实际上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形象。它的功能一是遮风祛寒,二是装饰美观。但是,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情感的影响,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无不打上这一地区的烙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地理环境的差异造就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服饰。“‘地理环境决定论’固然有失偏颇,然而,中华大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却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7]19。因此,只要某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聚居在其祖先赖以生存的特定环境中,就一定能在客观上确保民族文化安全具有坚实的保障。

可见,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传承等方面的情况,此种环境的保留是维护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结语

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使文化交流、融合、多元已经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互联网作为文化传播日益重要的媒介和武器之一,实际上已经成为文化战争的核心战场、阵地之一。因此,对于民族文化安全,往往易被忽视,党和政府有关部门必须从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到手段、形式诸方面均予以全面的战略规划,以便应付种种或明或暗的挑战。民族文化安全观念与民族文化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决不可因噎废食而固步自封,让民族文化成为展示柜里的古董。今天,我们面临多种分裂势力的挑战,民族文化安全对于当今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文化冲突是比较容易辨认的文化安全事件,但文化安全未必全都是激烈的观念对抗、习俗挑战,更多是处于涓涓细流之中。文化领域潜移默化的细微量变往往使人熟视无睹、麻木不仁”[11]。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科学指导下,我们对于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也不可掉以轻心。

[1]“语言是民族之魂,也是民族之根”第七届土话平话暨第三届濒危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胜利闭幕[EB/OL]. http://news. hnjy.com.cn/gxlm/112218.jhtml.

[2]彭茹.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四年综述[J].邵阳学院学报,2016(2).

[3]我国有多少个民族过端午节?[EB/OL].民族问答,中国民族新闻网,中国共产党新闻http://minzu.people.com. cn/BIG5/165562/168677/11850992.html.

[4]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6).

[5]谭海涛,董兵锋,田彦强等.浅析民族地区传统习俗的传承与保护——以恩施自治州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5 (7).

[6]戴桂斌.略论民族心理[J].青海社会科学,1988(1).

[7]许彬.论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2007(1).

[8]郭圣铭,王睛佳.西方著名史学家评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9]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0]郭家骥.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08(2).

[11]刘仰.文化安全有多重要[EB/OL].红歌会网,http://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16-04-17/111459.html.

On Four Dimensions of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LIANG Ding-ding,WU Ji-shou
(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99)

The issue of national culture security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 focus of atten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21st century in governments and academia.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the study on the national culture security from four dimensions indicates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culture security,specifically,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languages is the premise of national culture security,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custom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security,the cultivation of national psychology is the core of national culture security,the preservation of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is a guarantee for national culture security.

globalization;national culture;security;dimension

G122

A

1673—8861(2016)04—0065—05

[责任编辑]肖晶

2016-11-08

梁丁丁(1965-),男,广西宜州人,贺州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传播学、思想政治教育。

吴继寿(1968-),男,广西昭平人,贺州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6XZZ005)、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5FZZ002)、广西高校工委党建课题(DSBD14YB19)。

猜你喜欢

风俗民俗民族
冬季民俗节
太平风俗美
我们的民族
民俗中的“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民俗节
多元民族
《红楼风俗谭》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国内外清明节风俗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