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困境及消解路径

2016-03-15唐恭玲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价值

唐恭玲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9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困境及消解路径

唐恭玲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91)

日常生活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来源,也是其重要居所,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才能充分发挥其导向和引领作用。然而,这一融入过程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些困境的消解依赖于以下路径:用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实现共享发展;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增强话语体系的渗透力;把握教育时机,促进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加强制度建设,为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困境;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科学性与价值性

(一)科学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来自于作为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具有内在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还在于它是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逐步形成、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经验的总结。

(二)价值性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现实课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立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管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还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都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价值性不言而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困境分析

“所谓日常生活,就是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它指向私人领域,是个人生活的自在世界。它区别于由社会活动领域和自觉的精神生活领域所组成的非日常生活的自觉性、创造性、变动性,而具有习惯性、重复性、自发性、经验性等特征。”[2]

日常生活是个人生活的基本单位,人们对某一理论的认同主要是从日常生活的习惯、经验出发,并通过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细微之事来验证该理论是否可信、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日常生活,又必须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认知日常事物的理性程度,在关系个人、社会、国家发展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为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奠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日常生活的价值目标、价值诉求和价值准则,帮助人们克服各类非理性思想观念的影响,进而引导人们实现从自发到自觉、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同时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其主导地位,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然而,这一融入过程却面临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

(一)理论的抽象性与大众认知图式之间存在张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重要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3],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而广大群众由于文化水平有限,认知图式主要基于经验主义,习惯于从既定的和习以为常的经验出发来决定自身的行为方式,很难接受抽象的表达形式。因此如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成群众易于理解、遵循的准则是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亟需突破的瓶颈。

王震副主席是一位中外闻名、已载入史册的伟人,他却视我——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为朋友。这是我此生最为难得、最为珍贵的际遇。

(二)理论的长远性与实用性的冲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指明了当前一段时期内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目标、价值诉求、价值准则,也是我们需要长期奉行的基本价值观,历时越久,其科学性和价值性越能得到全方位展现。然而,日常生活领域的实用性特征却决定了民众常常简单以是否具有即时效用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当一些实际困难或实际矛盾得不到解决的时候,核心价值观就容易呈现“无用”以至“无位”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就容易失去坚实的基础。因此,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需要以群众实际困难和矛盾的解决为抓手。同时也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理论的长远性,认识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其最大和最终利益所在,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利国利家利己。

(三)社会中不良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

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把市场经济谋求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的运行规则引入价值观领域,对它们的过分追求滋生了见利忘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正确的义利观、金钱观和人生观,影响人们对价值观的准确定位。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中,不仅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层面活动显示出全球化的特征,微观层面的日常活动也带有全球化的深刻烙印。西方发达国家不仅通过影视传播媒介宣传其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而且通过“人权”等幌子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上述情况的客观存在,导致人们价值观念上的混乱,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正常进程。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没有主流价值观念的引领和指导,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将会面临极大挑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路径探析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实现共享发展

群众依据自身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改善来评价公共政策科学合理与否,进而感知其指导理论能否经受住实践的检验,从而决定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该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只有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方能显示出自身的科学性和价值性。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5]。作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信服的前提在于以其指导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并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人们获得现实的、可视的利益。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可见,共享发展既是实现人们正当利益的现实途径,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以获得人们情感认同的桥梁和纽带。

当前坚持共享发展,要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把发展当作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同时,各级党和政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突出位置。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具体来说,要在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平等,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以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层次。

(二)创新表达形式,增强话语体系渗透力

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创新表达方式,做到“四个善于”,即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善于开辟群众易于参与的渠道,善于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善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从而使核心价值观贴近群众生活,符合群众的认知特点。首先,在基层广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教育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广场、进商家。各级宣传部门可以结合本部门的先进事迹、先进模范人物,以图文视频搭配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人们解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使其易懂、易学、易行。其次,各宣传部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为人们提供基本遵循。如北京市海淀区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市民礼仪五要五不要”,并以此制作卡通人物形象展示在街边围墙、广场报栏、地铁入口等醒目位置,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引导人们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积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发挥大众文化在价值观渗透中的作用。当今时代,以网络、电视栏目、电影等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种大众文化在愉悦受众的同时,将价值观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使大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其影响,接受其价值观念。因此,要努力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众文化的契合点,以通俗的语言、丰富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出来,从而使大众在消费文化产品的过程中逐渐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要以家风建设为切入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利用家庭生活中的细微场景,将家风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图式中加以考量,充分发挥家风在提升个人道德素质,塑造个体健康人格方面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传承家风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性互动。

(三)抓住最佳教育时机,促进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所谓“最佳教育时机”,是指人们所处的积极的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思维较为活跃,更易理解和接受理论工作者所“灌输”的思想,从而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理论工作者要善于抓住“最佳教育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促使人们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最佳教育时机”可分为两类,即常见问题的解决时刻和特定历史节点。就前者而言,教育资源失衡、医患关系紧张等各种面上的现实问题普遍存在,科学解决上述问题能够使人们倍感喜悦,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善于引导人们将这种喜悦深化为对政府决策的信任与拥护,对平等、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推崇。后者包括三种情形:一是重要节庆日,在国庆节、七一、八一等具有特定政治含义的节日以及党史国史上的重要人物纪念日等来临时,举办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爱岗敬业创造幸福生活的斗志;二是党和国家成功举办的大事,如奥运会、嫦娥探月工程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顺利召开和实施,在向世界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提升人们对国家富强的自豪感;三是妥善应对的难事,如面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萧条,党和政府为防止投机倒把依法打击不法企业,有效培养了人们的法治思维。

(四)加强制度建设,为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既是一个社会普遍适用的游戏规则,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核心价值的负载和表达。客观而言,没有哪一种制度是价值无涉的。这便是制度的魅力所在。通过制度的制定、实施与运行,将内蕴其中的价值理念传达出来,使人们在自觉或强制性的遵守、落实制度的过程中,逐渐体悟、认同并践行制度所蕴含的价值准则。正是在此意义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制度的保障。”[6]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制定配套、具体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制环境,借助法律的硬约束,为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提供制度支持。其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方面,厉行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利用法律的权威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最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与社会治理结合起来,在核心价值培育中引进社会治理的工作机制,如奖励补偿机制、社会激励机制等。在日常治理中,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和符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补偿,形成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善举得到普遍尊重和相应回报的“正能量”,彰显社会主流价值;对违反、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加以限制和严惩,通过赏罚分明的奖惩措施,激励人们自觉自愿地遵守和践行核心价值,从而为核心价值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25.

[2]孟迎辉,邓泉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内在逻辑[J].社会主义研究,2015(1):65.

[3]任仲文.人民日报重要言论汇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03.

[6]朱晨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日常生活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4(10):144.

Plight and Solutions of Integrating Daily Life with Socialist Core Values

Tang Gongling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School Of Marxism,Beijing,10091)

Daily life is the basic sour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as well as the end-result.Onl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daily life,can they give full play to its guidance and leading role.However,the integration process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To solve these difficulties,we should use core values to guide practice and make sure that every body can shar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Innovate the expression way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enhance the penetration of it;Grasp the opportunity of education,promote the agreement core values of affective commitment;To strengthe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provid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core values into their daily life.

Socialist Core Values;daily life;difficulties;method

G120

A

1008-780X(2016)03-0038-04

2016-06-09

唐恭玲(1990-),女,山东临沂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价值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