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古代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

2016-03-15农莉芳

贺州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农莉芳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论古代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

农莉芳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自公文产生伊始,公文修辞就伴随着公文的发展一路前行,根据文献资料研究,古代公文修辞中主要采用了排比、比喻、对偶、互文、设彩、顶针、阶进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公文写作内容与情感的有效表达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很好的美学效果。研究古代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以便以古鉴今,对提高现代秘书的公文写作水平及公文的写作质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古代公文;修辞方式;运用

在我国文章评论史上,关于修辞的研究,比较集中在文学创作方面,因为文学语言追求的就是文采、修饰等。而对公文修辞的研究则相对少一些,因为公文讲究的是实用,语言一般比较平实,慎用修辞,即使用也很讲究尺度,以保持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但实际上,自公文产生伊始,修辞就伴随其发展前行,并对公文写作内容与情感的有效表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产生的美学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修辞与古代公文修辞

从写作实践来看,修辞是一种技巧性的言语活动,作者根据题旨和情境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便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修辞”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1]142但这里“修辞”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修辞,据考证,“先秦时修辞之‘辞’所表示的是宣扬、布施礼乐教化的政令和属于这一语体范围、具有实际效用的‘成文’之辞……它与当时的‘言’、‘文章’同义,一般指较完整的应用性、政论性文字,大体属于我们今天所讲的公文语体。‘修辞’即指建立、修饰治教政令为主的经世致用之文。”[2]

公文写作中真正意义上的修辞,最早见于《论语·宪问》:“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1]45文中孔子最早描述了一篇公文拟制的一般过程:草创——讨论(提意见)——修饰(修改)——润色(文辞加工)。其中“修饰”“润色”就是对公文进行文字上的修改、校对、润色等,都与修辞有关。由此可见,古代公文修辞由来已久,作为治国理政之重要手段的公文,统治者对其制发是相当重视的,为了使公文发挥最佳的上传下达的功效,在公文拟制时必定会根据公文主旨和情感表达的需要,选择最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包括词语选择、句式选择、修辞方式的运用等方面内容。同时考虑如何把握修辞运用的“度”的问题,因为受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的制约,公文中运用修辞需慎重,无论采用何种修辞方法,都以实用为度,表情达意恰到好处即可,避免过度描绘或夸饰,以免影响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古代公文修辞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古代公文修辞的基本指导思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明道”“致用”“蓄养”[2]。所谓“明道”的“道”,主要指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施政牧民之道,其政治色彩浓厚,文书实质上是为统治者宣扬政令教化所用,因此,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首先考虑的就是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要求去表达题旨和情感。所谓“致用”,是指文书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修辞运用的目的在于发挥文书的“经世致用”、“匡世济时”的功能。所谓“蓄养”,指撰文者道德的修养、学问的蓄积、才器的锻炼等,这是写作具有政治教化作用的文书的重要前提。文如其人,文辞表述与撰文者的“德”与“才”密切相关,不同的“德”与“才”,写出的文书大不一样,正所谓:“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1]205。意思是欲背叛之人说话显得惭愧心虚,心有疑虑之人说话心神不定散乱无章,好人话少,浮躁之人话多,污蔑善良之人说话游离不定,丧失操守之人说话不敢硬气。受“明道”“致用”“蓄养”的指导思想影响,古代公文修辞基本遵循“著诚去伪”“简约体要”“辞达言巧”“明类立体”这几个基本原则[2],即公文修辞要以诚为本,实事求是;表达要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事实、观点,用最简约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表达要准确,语气要顺达;目的要明确,文种要准确。古代公文修辞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保证了公文的严肃性和实用性,对现代公文写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公文写作基本上继承了古代公文修辞的优良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

三、古代公文修辞中几种主要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根据文献资料,古代公文修辞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排比、比喻、对偶、互文、设彩、顶针、阶进等,每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均能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

(一)运用排比手法,公文表达气势增强

古代公文中的排比可以是“比物连类”[3]338,即把同类事物编排在一起来说明、强调事物,以增强文章的气势;也可以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句子或短语排列起来,以加强公文的语势。

西汉梁孝王门客邹阳因受谗言被投入狱,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佯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也。愿大王熟察卞和、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4]388这段话是说,从前卞和献宝却被楚王砍脚,李斯尽忠却被秦二世处以极刑。故箕子装疯卖傻,接舆隐居避世,都是为了避免遭受此类祸害。邹阳在信中把卞和、李斯忠贞不二却惨遭祸害之事与箕子、接舆装疯卖傻、隐居避世以免遭祸害之事编排在一起,构成排比,目的是希望梁孝王能看清忠臣的本心,不要偏听偏信,以免遭箕子、接舆等投机取巧之人笑话。

古代公文中较常见的是以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式或短语编排在一起而构成的排比。

李斯《谏逐客书》中:“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为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珠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扣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4]402文中李斯首先陈述了秦王正在享用的昆山之玉、随侯珠、和氏璧、明月般的大珍珠、太阿宝剑、纤离骏马、翠凤之旗、灵鼍之鼓等宝物均非秦国本土出产,而秦王却非常喜欢,接着又进一步说明如果必须是秦国所产才能享用,那么夜光璧玉等诸多异国宝物以及异国妖冶美人就不会出现在秦国宫中:“必为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珠不饰朝廷……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这里连用八个排比句,阐述了秦王“取物”的态度,即对异国之珠宝、美人、音乐、舞蹈等统统来之不拒。接着笔锋一转,却指出了秦王在“取人”的态度上(即对待异国之士的态度)的反差:“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这事实上就是重美色珠玉而轻视人才,紧接着强调并促使秦王意识到“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的做法绝非是可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一连串的排比说理,气势犹如排山倒海,直冲秦王,使之受到极大震撼,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指出,“如今”(西汉时期)虽无尧舜、商汤之年的旱灾水灾,但粮食蓄积却远不如尧舜、商汤之时,究其原因在于:“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5]205文中采用了排比手法“……未尽……未尽……未尽也。”列举了当时粮食蓄积不足的诸多原因,其主张“重农贵粟”的情感溢于言表,文章也更有说服力。

(二)运用比喻手法,公文表达形象生动

比喻就是打比方,被打比方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称为喻体,本体与喻体是性质不同但又有相似点的两个事物。

“《诗》文宏奥,包韫六义……故‘比’者,附也……附理故‘比’例以生。”[6]361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阐述了比喻产生的原由,《诗经》包含风、雅、颂、赋、比、兴六项内容,“比”即比附,比附事理时用打比方来说明事物,因而产生了比喻手法。

关于比喻的类型,刘勰认为:“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6]364即比喻有比声音、比形貌、比心思、比事物等不同类型。恰当运用比喻手法,能使表达更形象生动,使语言更具感染力。如: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4]402句中“蚕食诸侯”意为“秦国像蚕食桑叶那样一点一点地吞并其他诸侯国。”这里用“蚕食桑叶的样子”来比喻“秦国逐渐吞并其他诸侯国的样子”,形象而生动。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4]402句中“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用了比喻句,是以物比理,即秦国抛弃老百姓、拒绝接纳客卿,导致天下贤能之士对秦国望而却步,实际上等于帮助其他诸侯国成就大业,这与人们所说的‘借给敌寇武器,送给盗贼粮食’是一个道理。这一比喻,使道理浅显明白,进一步强调了秦国拒绝接纳客卿的做法是错误的。

晁错《论贵粟疏》“民如鸟兽,虽有高墙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5]206“民如鸟兽”比喻老百姓像鸟兽一样四处散走找食,意思是说如果老百姓衣食不保,就会像鸟兽一样四处散走觅食,到时候即使有再高的城墙再深的护城河,再严酷的刑罚,也阻止不了。这个比喻句生动描绘了老百姓衣食不保的严重后果,从而突出了“重农贵粟”的重要性。“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5]206句中的“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用了比喻句,比喻老百姓追求利益就像水往低处流,东南西北不加选择,他们选择君王也是一样,谁给他们利益,他们就归顺于谁。这就为下文强调贤明的君主应重五谷轻金玉的观点作了铺垫。

(三)运用对偶手法,公文表达错落有致

古代公文对偶由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对的句子或短语对称排列而成,或者由奇句中前后两个密切相关或相对的语意构成。

《文心雕龙》:“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6]355说的是“自然所赋予的形体,上下肢一定成双,这是造化时作用,显得事物不是孤立的。创作文辞,运思谋篇多方考虑,高低上下互相配合,自然构成对偶。”[6]356早在先秦时期,文书中就有偶句与散句并用现象,有句式及句意均对偶者,亦有句式散(奇句)而句意对偶者。奇句偶句排列错落有致,偶句整齐庄重,散句生动活泼,两者相得益彰。在文书中,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奇句偶句错综变化排列,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如李斯《谏逐客书》中:“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取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嫣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与,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无强大之名也。”[4]402此文开门见山,首句便指出秦王驱逐客卿之做法的错误,接着道出原由,但李斯明白单纯说理秦王未必有耐心看下去,于是依次列举了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君主依靠客卿雄霸天下的事实。其中,穆公分别从西边的“戎”和东边的“宛”“宋”“晋”四地求得贤能之士,此处构成对偶。在对偶句中有时又有变化,如“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构成对偶,后两句“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其方向与“东得百里奚于宛”句同,即同为“东”面,但为了避免表述上的累赘,后两句省略了“东”字,但句意不受影响,此外,四句中人名相对之处的“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字数分别为二字、三字、五字不等。这样的对偶,只求意思相对,而不拘泥于字数相等,显得错落有致,参差自然。其它的,如“孝公用商鞅之法”与后面相隔八句的“惠王用张仪之计”构成对偶;而“孝公用商鞅之法”后面的句子“移风易俗”中的“移风”与“易俗”相对,此处句奇意偶;“民以殷盛,国以富强”两句相对;“百姓乐用,诸侯亲服”两句相对;“西并巴蜀,北取上郡,南取汉中”三句相对;“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四句相对;“西并巴蜀,北取上郡,南取汉中……东据成皋之险”则句奇意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相对。这样奇偶相配,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加强了文书的说服力和气势,以促使秦王收回逐客令。

《尚书·大禹谟》:“罪疑惟轻,功疑惟重”“满招损,谦受益。”[1]220皋陶对舜帝说:“罪可疑时就从轻处理,功可疑时就从重奖励。”伯益对禹说:“自满者招致损害,谦虚者受到益处。”这两句皆为对偶,上下句字数、结构对齐,表意对称。

(四)运用互文手法,公文表达精炼整齐

即互文见义,这是古代公文中特殊的修辞手法,指在意思相关联或相对的前后句子里,相对应的词语互相呼应,意思互相补充、渗透,使句子更精炼更整齐。互文的特点是上文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语词,下文相应的位置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语词。

《礼记·坊记》中“君子约言,小人先言。”[1]626就用了互文手法。按原文上下文的意思,本句有两层含义:“君子约言,小人多言;小人先言,君子后言”。意思是:君子多做少说,小人少做多说;小人未做先说,君子先做后说。其中,“君子”与“小人”相对应;“约”与“多”相对应,“先”与“后”相对应,前后意思相互补充、渗透。

(五)运用设彩手法,公文表达丰富自然

指根据不同类别的物象选用不同的色彩来描绘事物,或借用某种著名珍宝的产地、名牌等描述珍宝,给读者以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富丽奇珍的感觉,情感表达丰富自然。

李斯《谏逐客书》中“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为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珠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4]402这里用了设彩手法,如昆山之玉、宛地之珠、东阿之缟、郑卫之女、赵女等是用著名的产地来描述珍宝;而随侯珠、卞和碧、太阿剑、纤离马等是用名牌来描述珍宝;翠凤之旗、灵鼍之鼓、犀象之器等则用著名品质来描述珍宝;“翠凤之旗”的“翠”、“西蜀丹青”的“丹青”是用颜色描绘事物。通过设彩描述,使人感觉秦王身边的珠宝美人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富丽奇珍,突出了秦王重珠宝美色而轻客卿人才的本质,而作者反对秦王驱逐客卿的情感也自然流露出来,巧妙地达到了表达情感的目的。

(六)运用顶针手法,公文表达严谨贯通

即上句结尾的词语与下句开头的词语相同,前后句子首尾蝉联,层层递接,表意层层推进。

晁错《论贵粟疏》“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5]206句中采用了顶针递接手法,论述了“民贫则奸邪生”的诸多原因,环环相扣,层层递接,说理周密严谨,节奏感强,表意如行云流水,气势贯通,把轻农的恶劣后果表现得淋漓尽致,强调了重农贵粟的重要性。

(七)运用阶进手法,公文表达水到渠成

“此法由浅入深,由粗入细,由外入内,由客入主,渐渐剥出为妙。”[3]350阶进如阶梯,一级级往上或往下走,一般用于“对人提意见,尤其是对有权势的人提意见,倘若先提出结论,怕对方接受不了,反而把事情弄僵。因而先从远处讲起,让对方自己作答,然后一层一层深入,触及到这个问题,让他不能不同意这个结论。”[3]350这样的层层推进,使当事人无法回避关键性问题,必须同意某个结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战国策·赵策》:“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返。’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太后)曰:‘无有。’(触龙)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4]240文中触龙使用了“阶进”手法,说服赵太后让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以救赵国:公元265年,秦国趁赵太后新执政之际,出兵攻打赵国,形势危急之际,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提出以长安君作人质才肯出兵,而太后因爱子而拒绝了齐国的要求,情急之下,左师公触龙不得不亲自前往说服太后。触龙见到太后,如果直接提出让长安君作人质之事,太后必定不答应。于是他先从父母对子女的疼爱谈起,认为父母若疼爱子女就该为子女从长计远。他先问太后:“从现在算起,算到三代以前,甚至算到赵国建立之初,赵国国君的子孙凡是受封为侯的,他们的后代继承者还有存在的吗?”太后答:“没有了。”触龙:“不只是赵国,其他诸侯国的子孙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继位的吗?”太后:“没有听说过。”触龙:“这些人灾祸来得快的就祸及自身,来得慢的则祸及子孙。这并非王侯子孙后代就一定不好,而是因为他们位高权重俸禄丰厚却没有任何功绩。现在您给予长安君很高的地位、很大的权力、丰厚的俸禄和肥沃的土地,而不趁现在让他为国立功,一旦您驾崩,他将依靠什么在赵国立足?我认为您替长安君并非从长计远……”至此,太后终于明白触龙的来意,于是答应让长安君去齐国作人质,赵国得救。

古代公文修辞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对突出公文主旨,加强公文情感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古代公文修辞手法运用的特点及其规律,对提高现代公文写作的质量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近年来学界对古代公文修辞的逐步重视,古代公文修辞的研究必将得到不断发展。

[1]陈戍国.四书五经[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杜纯梓.论公文修辞的历史传统[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1).

[3]周振甫.文章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4]司马迁.史记[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5]朱振家.古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6]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On Figure of Speech in Ancient Official Documents

NONG Li-fang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 530001)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official documents,figure of speech has been developing with official documents.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literature,different kinds of figures of speech,such as parallelism,analogy,antithesis,intertextuality,shecai,thimble and Jiejin were applied in ancient documents.These rhetoric way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nts and feelings in the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s,and have sound aesthetic effect.The study on the use of figure of speech in ancient official docum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ecretaries'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today.

ancient official documents;rhetoric ways;application

H152

A

1673—8861(2016)04—0055—05

[责任编辑]肖晶

2016-11-15

农莉芳(1967-),女,广西宾阳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理论与教学研究。

广西教育厅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JGA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