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节能对策研究
2016-03-15景长勇李国会霍保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2
景长勇,李国会,霍保全,陈 婧(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2)
秦皇岛市节能对策研究
景长勇,李国会,霍保全,陈婧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102)
分析了秦皇岛市在“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的总体情况,即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低能耗行业快速发展,能耗总量呈低速增长趋势,节能技术和节能工程得到大力推广。“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节能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结合秦皇岛市的实际情况,分别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节能产业体系;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强化管理节能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节能对策。
节能技术;能源利用;对策分析
10.13358/j.issn.1008-813x.2016.01.16
2015年是秦皇岛“十二五”节能规划的收官之年,根据2011-2014年的能源消耗状况预测,秦皇岛市有望超额完成河北省下达的节能目标。接下来的“十三五”时期是秦皇岛市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沿海开放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型的攻坚时期,能源需求将面临新的形势,节能工作也会面临新的挑战。
1 秦皇岛市“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特点
1.1能源消费品种结构与现状
在“十二五”期间,秦皇岛市的终端能源消费品种主要有煤炭、焦炭、电力、热力、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燃料油及其他石油制品10个品种,其中仍以传统能源煤炭为主。但随着秦皇岛市“全面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来抓”的全新定位,能源品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煤炭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通过强力推进节能降耗,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低能耗行业快速发展。一是产业发展趋于协调。在“十二五”期间,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部分高耗能工业企业的退出,能源的部门消费结构呈现出二产稳中有升,全市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10年的13.6∶39.4∶47.0调整为2014年的14.6∶37.3∶48.1。二是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与环保等高新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对工业经济的结构调整作用明显。2014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9.0%。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15家,3家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长胜农业、通联重工、哥特尼、思泰意达等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1.2能耗总量增速趋缓,单位能耗下降
在“十二五”期间,秦皇岛市的能耗总量呈低速增长趋势,且增幅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全市能耗总量从2010年的942.6万t标煤增加到2014年的1 024万t标煤,比2010年增长了8.64%,年均增长幅度为2.16%。万元GDP能耗值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值均呈下降趋势,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一定提升。其中,万元GDP能耗从2010年的1.10 t标煤下降到了2014年的0.85 t标煤,累计下降22.7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10年的2.49 t标煤下降到了2014年的1.55 t标煤,累计下降37.75%。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重点用能企业有79家,能源消费总量为655.54万t标煤,占全市该年能源消费总量的69.94%。“十二五”期间,随着秦皇岛市经济的稳步发展,重点用能企业数量虽有增加,用能总量也随之增长,但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占全市能耗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1.3节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十二五”期间,大批节能工程在秦皇岛市得到大力实施。一是深入开展电力、建材、压延等高耗能行业的技术改造工程。重点推进了方圆玻璃公司熔窑改造、发电公司脱硫、首秦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安丰钢铁公司TRT等一批节能技改项目[1]。二是实施节能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计划,涉及建筑节能技术和材料、太阳能综合利用等方面13个项目。三是加大节能技术的研发力度。由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研发的“世界最大规模浮法玻璃生产线节能技术和成套装备”填补了热端大型化关键技术的国内空白,节能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 “十三五”时期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
近几十年来,秦皇岛市的产业结构一直以粮油食品、机械制造、玻璃建材和金属压延业四大支柱产业为主,近些年,通过逐步提升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的比重,减少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数量,不断促进产业优化升级。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 200.02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6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47.68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577.68亿元,增长5.4%。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在降低能源消耗水平的基础之上,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势必要对现行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从国际看,随着能源、气候、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凸显,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的地位。从国内看,国家对节能领域将持续实施大规模投入与支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等重点工程,继续实施有利于节能的产业、税收和价格政策,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必将进一步增添全社会节能的动力与活力。从省内看,通过“十二五”坚持不懈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节能政策体系和基本制度,工作基础不断巩固,全社会关注、支持节能的氛围也日益浓厚。从秦皇岛市看,虽然玻璃工业、单线复合肥生产、铝加工、桥梁制造、汽车轮毂制造及干红葡萄酒生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经济总量尤其是工业总量依然偏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和工业增加值在全省所占比例都比较小,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仅为37.31%。“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随着环渤海经济圈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按照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地处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结合部的秦皇岛,经济发展将处于加速上升期,对能源的需求将有增无减,既要出色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又要完成河北省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还很艰巨。
3 节能对策分析及建议
3.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节能产业体系
3.1.1严格项目准入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合理设定每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能耗,根据“核定基数,分解增量”的方法,细化能耗总量和单位能耗指标,并分解下达至各县区,以节能倒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
新上工业类项目必须满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要低于当地平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要求。新增投资项目时,充分利用有限的增量资源,鼓励建设低能耗、高附加值项目,限制高能耗、低附加值项目的引进。如果出现增量能源不足的情况,可采用“等量置换”的方法,通过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为引进优质项目腾出能源环境空间。对于一些关系国计民生但无法实行“等量置换”的项目,采取“有保有压”原则,由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剂,保证项目实施[3]。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节能评估审查相关制度,积极探索并建立节能评估审查与能源消费增量挂钩的机制。
3.1.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在产值占比高于二次产业的前提下,能源消耗量却远低于二次产业。这说明如果既要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又要顺利完成河北省下达的节能任务,首先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适当提高三次产业的比例,降低二次产业比例(一次产业节能潜力较小)。
实施“旅游立市”的整体发展战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优化旅游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第三方专业化物流产业,按照“物流港”理念将秦皇岛港由单一运输改造成为多功能物流型现代化港口,并积极引导现有运输、仓储、代理等企业进行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依托生物医药产学研基地、康泰医学系统数字医疗仪器、富士康生产研发基地建设、开发区与IBM公司的战略合作等项目,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港口服务业、体育业等第三产业,加快港口结构调整,不断完善港口服务功能,在加大煤炭运输的同时,拓展杂货和集装箱运输,发展水果运输和装卸。抓住2015年河北华夏幸福足球队在秦皇岛市设立主场的有利时机,加快体育场馆建设和体育产业化步伐,积极承办大型体育项目,提高城市知名度。
3.1.3培育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
按照优化环境、创新平台、扩大规模、打造优势的思路,结合秦皇岛市实际情况,全面提升玻璃制造、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制造和金属压延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不断培育壮大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八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据产业及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发展高端软件、集成电路等基础产业,力争早日把秦皇岛打造成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培育特种玻璃、工程塑料、新型合金材料、碳纤维等新材料产业,不断壮大太阳能光伏、风电、核电等新能源装备产业,全面推进物联网建设及相关产业发展[4]。稳步提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企业的比重,减少耗能高、污染严重企业的数量,以此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
利用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对传统产业实施节能改造。实施锅炉改造、热电联产、余压余热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和节约替代石油六个专项[5],按照竣工项目形成年节能能力不低于当年节能量35%的比例,谋划实施节能技改项目,重点抓好安丰钢铁有限公司高炉煤气余压发电项目、秦皇岛秦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汽轮机节能技改和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煤气回收能源综合利用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十三五”期间,继续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加快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和超出服役期限的落后火电机组;淘汰400 m3以下炼铁高炉、30 t以下转炉和电炉;淘汰水泥的立窑、干法中空窑,直径3 m以下水泥粉磨设备;淘汰平拉工艺平板玻璃生产线(含格法);淘汰年产3.4万t以下非木浆生产线,单条产能小于1万t的废纸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5.1万t以下的化学木浆生产线。
3.3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强化管理节能
加快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步伐,以合同能源管理分享节能效益为基础,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市场化节能服务机制[6]。制定鼓励性政策,强化行业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努力营造有利于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创造基础条件。积极扶持培育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组织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协调3~5家资质良好、经验丰富的节能服务公司在全市进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介,以地源热泵、绿色照明、变频电机等节能关键新技术为主要内容,选择有意愿、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进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试点,逐步做大做强,在全市形成一定影响力,形成示范带动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十三五”期间,秦皇岛市需要在加快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以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三大节能手段为主要抓手,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的原则,切实加强节能降耗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完成河北省下达的节能任务。
[1]郑永利,安涛,王松.秦皇岛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5(4):63-65.
[2]郑明慧,王亚飞.能源消费省区配置及节能潜力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4):112-116.
[3]史清华.《河北省工业节能研究报告》评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2,35(2):68.
[4]赵志国,李由.当前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J].商情,2010,23(3):42.
[5]熊华文,郁聪.中小工业企业能效水平现状与节能潜力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11(6):5-8.
[6]裴桂芬,郑明慧.河北省能源消费及节能对策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6(6):87-93.
(编辑:程俊)
A Research on Energy-saving Countermeasures of Qinhuangdao City
Jing Changyong,Li Guohui,Huo Baoquan,Chen J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Qinhuangdao Hebei 066102,China)
Analyze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lan in Qinhuangdao,the excessively rapid growth of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has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low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showed a trend of slow growth,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and energy-saving projects to get promoted. The 13th Five-year Plan and a period in the future,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energy conservation will face more severe situation.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Qinhuangdao, respectively from the structur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ergy saving three aspects,such as specific energy saving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energy-saving technology,energy utilization,energy-saving measures
X324
A
1008-813X(2016)01-0057-04
2015-12-02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皇岛市节能潜力测算及对策分析》(HB15GL004)
景长勇(1980-),男,河北秦皇岛人,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节能环保技术与对策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