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戏下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6-03-15陈乃平

关键词:问题对策

陈乃平

(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送戏下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陈乃平

(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送戏下乡具有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价值观、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宣传和谐社会思想的作用,但是,在这项政策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供需失衡、题材单一、演出条件简陋等问题。各级政府和当地文化馆应重视这些问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变化创新为追求,以长效发展为目标,逐步改进,保障这项政策持续、深入、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送戏下乡;问题;对策

送戏下乡指在农村乡镇地区通过戏曲文艺演出的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价值观、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活动。送戏下乡不仅可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同时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在落实相关政策、开展具体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基层群众对送戏下乡的欢迎与喜爱,但是也不能回避其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并解决,就有可能使送戏下乡的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找应对策略,保障这项政策持续、深入、有效地开展。

一、送戏下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供需失衡问题凸显

送戏下乡的政策是自上而下落实、组织的,因此所选送的戏曲与文艺演出基本上都是上级部门安排好的剧目,对百姓的喜爱程度、接受倾向等没有做过需求调查;甚至有的基层单位仅仅把这个活动当作纯粹的工作任务,为完成任务而凑足场次,质量方面明显存在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向前迈进,乡镇中的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在村中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上级部门在送戏下乡之前应考虑不同群体、不同年龄层次村民的偏好,显然,相关部门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深入。比如有些老大爷喜欢京剧,而另外一些女性观众则更偏向于黄梅戏、越剧等。不同的地域,群众的爱好和需求也不同。比如南方和北方群众所喜爱的剧种不一样,南方观众青睐越剧、昆曲、黄梅戏等,北方群众认为京剧、评剧与他们的生活更加贴近。另外,一些小众化的戏曲剧种在当地还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当然也有部分地区群众对戏曲的热衷程度较低,送戏下乡的活动对他们并无吸引力。[2]如果演出单位事先并未做好相关调查,做足准备,那么往往演出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2.戏曲题材单一,内容单调

由于前期的调研工作做得不够细致,从而引发一连串的问题。如送戏下乡所送的剧目是固定的,题材往往也是单一的。一演到越剧就是《梁祝》,一唱到黄梅戏就是《天仙配》《女驸马》。这些固定的剧种自然会吸引到感兴趣的观众,但是在送戏下乡的过程中,题材的单一必然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一方面是上级安排的灵活性缺失,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剧团本身“走形式”的任务观点在作祟。[3]单一的剧种与剧目不但会限制剧团本身的发展,还会导致观众流失的情况出现。长此以往,必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也难以达到宣传、传播正能量的目的。

3.演出条件不达标

送戏下乡作为一项深入基层的活动,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就是乡村条件简陋。很多边远的乡村甚至没有祠堂等公共活动场所,村民们听一次戏还要走好几里山路。这些经济不发达的乡村由于缺乏经费、缺乏场地只能因陋就简,匆忙搭台,更不用说服装、布景、灯光了。演出条件不达标也往往影响着剧团表演的质量。每次开演之前的演出场地的选址、舞台的搭建和布置常常消耗掉很多资源,演完之后就拆掉又会造成的二次的浪费,简陋的条件还可能让演员和观众们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演出勉强维持,但从长远来看,持续性发展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二、应对的策略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环节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送戏下乡重要性的认识。转变思想,将其作为一个重大的事项来看待,思想上要积极,充分认识到送戏下乡的意义。只有重视这项政策,及时察觉和重视在政策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1.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送戏下乡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因此,人民群众的意见应该是送戏下乡活动展开的起点,而不是上级部门想“送”就“送”,能“送”什么就“送”什么的任务下达。上级部门和文化站在进入村镇演出之前,应该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习惯进行了解,以便确定演出时间,并做好前期宣传。同时也要对村民们的戏曲爱好进行一定的调查。可以让村干部进行走访,了解村中现有村民的人员构成、他们的兴趣爱好、对送戏下乡活动的一些期望等等。构建农民表达自身需求的渠道是送戏下乡政策开展的重要步骤。当然,在演出结束后,还要注意让群众们进行评价,收集村民们的意见。因为只有满足了群众的要求,这个活动才算是真正地成功了。村民们的意见和反馈还能不断改善剧团的演出水平。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强服务意识,才能使这项政策能够在开展中不断进步。

2.以变化创新为追求

送戏下乡不是短期的行为,而是长期的制度性活动。因此,文化馆作为送戏下乡组织者之一,不仅要完成送戏下乡任务,而且有着更多的创作任务。一方面,文化馆和剧团应正确认识送戏下乡的重要性和意义,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每次演出;另一方面,虽然送戏下乡大多需要现成的节目,但剧团也不能放弃创作新的节目。剧团可以在现有剧目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听取群众的意见,加强对党中央的现行政策的的宣传,在原有剧目的基础上,逐步去规划、创作新的剧目,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一些重点创作节目更要到演出现场去检验,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反响。[4]实践证明,许多优秀的新节目都是在演出实践中磨练出来的。以变化创新为追求,才能确保节目常演常新,增加送戏下乡对群众的吸引力,保障这项政策的高质量开展。

3.以长效发展为目标

为了使送戏下乡能够长久、优质地开展,各地剧院、大会堂等演出场地的修建将是特别重要的一环。从本质上来说,还是要加强对一些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转变观念,认识到送戏下乡的重要性,加强对送戏下乡活动的领导和管理,从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场馆修建、剧团演出的费用。可以加强与各种社会力量的结合,除了上级的财政拨款之外,文化馆还可以联系一些私人企业、高校,争取他们的资助,同时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使送戏下乡成为全民支持的群众性活动,进而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送戏下乡格局,确保送戏下乡的长效发展。

虽然送戏下乡的活动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送戏下乡作为一项政策性活动,大多数乡镇基本还停留在“靠”上面送的局面,主动性、自主性弱,村镇基层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的文化氛围。通常的情况是,大多数留守在乡村的老人,除了农忙时节的劳作之外,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而平时村中的老人只在家里打打牌,甚至还有比较严重的赌博现象;一年之中难得有几次送戏的活动,那么送戏下乡就基本发挥不了多少作用,或者说作用持续时间不长。要使送戏下乡真正发挥作用,除了上级组织的“送”,还要靠乡村基层自身的文化氛围的逐步建设。文化站和剧团的送戏,不仅仅是送现成的节目,也是在开展一项文艺大众化的活动,所以各部门应该和村干部等一起组织村民们建立演出团队,给村民们送指导、送关怀,培养村民们的文艺爱好,丰富村民们的农闲生活,促进民风的进化,使送戏下乡的作用得以升华。[3]

当前送戏下乡的活动中还存在许多其他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各地文化站和剧团加强重视,共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送戏下乡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的作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加强与群众的交流,宣传和普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

参考文献:

[1]梁碧奋.谈送戏下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群文天地,2012(2).

[2]吴超.需求导向的公共文化政策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 2014.

[3]黄莉茜.送戏下乡刍议[J].大众文艺(理论),2009(10).

[4]吴燕敏,黄闵.送戏下乡的功能[J].当代小说(下),2010(11).

责任编校谢贤德

作者简介:陈乃平(1966-),男,陕西西安人,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田野调查的安徽淮北梆子音乐文化研究”(AHSKY2015D134);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安徽省地方剧团‘送戏下乡’研究”(SK2015A496)

收稿日期:2016-01-15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2-0086-02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