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政治伦理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2016-03-15陈忠锋常彩红

关键词:战略布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个全面

陈忠锋,常彩红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政治伦理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陈忠锋,常彩红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问题上提出的创新战略。从政治伦理价值观维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价值目标和时代主题。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政治伦理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政治伦理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政治伦理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的契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具有内在契合性。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旋律。爱国主义能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提高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觉悟。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62。2015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2]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依然是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维护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从政治伦理价值观维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价值目标在于追求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旨在通过加强党的制度伦理建设,使党合法律性、合道德性,合公众性,建构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新型政治伦理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为根本保障,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价值目标追求。一言以蔽之,就是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是贯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根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因此弘扬爱国主义应突出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是大力弘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培养大学生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凝聚人心,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最终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政治伦理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的契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具有内在契合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完美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具备现实的真理性,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又具有道德崇高性,它在内涵和外延上都彰显着政治伦理的精神品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根本宗旨具体体现,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3]以人为本,就是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伦理本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党的根本宗旨增添了新的内涵。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进程中,加强大学生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促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人本主义价值取向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从小处着眼,就是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提升大学生人格境界、弘扬大学生人生美德;从大处出发,就是要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之中,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极价值追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就提出了“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4的“十个更好”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列举的“十个更好”向人民描绘了未来的幸福生活图景,表明中国共产党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全面的发展观,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全面发展的力量,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政治伦理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主题的契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坚定理想与信念、正确的政治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具有内在契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主题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贯彻正确的政治观。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两个百年”教育,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理想信念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前进方向,当代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因此必须大力弘扬“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阶段是政治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政治观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成败。贯彻正确的政治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检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根本所在。

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是“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政治合法性。“全面从严治党”就是通过制度创新,建构起“善”的政治伦理规范,并以此来导向、规约和内化人们的政治理念和行为。“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共产党人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和行动上入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从理想信念切入、加强道德修养,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旗积鲜明地加强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认同,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坚定的政治信念,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走进大学课堂、真正渗透到大学生头脑之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时代主题。

结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政治伦理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政治伦理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要求、新境界、新视域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使大学生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4.

[3]习近平.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N].人民日报,2010-03-02.

责任编校刘正花

作者简介:陈忠锋(1971-),男,安徽宿州人,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博士;常彩红(1989-),女,河北邯郸人,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生。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展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政治伦理的概念,但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彰显着政治伦理的诉求与价值关怀。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涵的政治伦理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对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大学生正确的政治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淮北师范大学2015年教学研究项目“政治伦理视域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研究”(jy15147)的最终成果;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张彧名师工作室”(Szzgjh1-1-2016-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名师工作室”(Szzgjh1-1-2018-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12-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83(2016)02-0028-02

猜你喜欢

战略布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个全面
试论“四个全面”战略与中国梦的关系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研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