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2016-03-15郭先登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4期
关键词:战略区域改革

■郭先登



践行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郭先登

内容摘要:如何在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下,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呢?这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需要透彻认识指导区域发展和城市发展新跨越科学全面缜密的理性逻辑;全面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深入对接国家实施区域发展计划大工程;需要以“五大理念”指导“五个统筹”,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伟大跨越;需要精准把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落地,创新符合域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操作模式。

关键词: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践行好城市发展新跨越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党和国家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如何在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下,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呢?这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国策。按一般口径划分,“区域”概念范畴主要指的是跨省区级大区域的圈群经济合作区、省区级大区域和建制型省级、副省级及省辖市与县级市。依据建制市行政管辖全域口径统计,2015年末城市经济总量口径几乎等同于国民经济总量统计口径。按照党和国家的工作部署,区域普遍抓住历史性的机遇,从域情出发,深入践行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实践在行动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机遇、新模式,面对出现的“五新”,只有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才能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才能促使区域发展不断出现新气象,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区域圈群和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火车头”的历史性作用

理论深刻揭示,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建立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必然战略选择。正是从这样的观点出发,笔者在多篇文章中反复论证了为什么要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提出了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的本质内容是,以新常态经济形态为物质基础,区域遵循“多极多圈多带多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大中小城市为纽带,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为“顶梁柱”,现代化城镇为骨架,形成科学的生产力空间布局和合理的生产力配置体系;按照以协同价值理念为引领,强化协同发展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以区域发展实践价值与理论价值的统一为基本原则,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新的重大调整,展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一体化、融合化、特色化新格局的鲜明特征。

“鲜明特征”的内涵就是充分发挥现代城市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发挥“纽带和顶梁柱”的巨大作用;发挥带动区域圈群和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火车头”的历史性作用。

2015年岁末,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翻开了中国城市工作发展新的一页,城市成为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主体空间,标志着中国区域和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新时期决定了城市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指导“五个统筹”的伟大创造实践;按照遵循规律,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度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工作原则和目标;通过不断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实现由“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伟大跨越,在实施以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化与新型城镇化并举发展的新道路。

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需要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深入对接国家实施区域发展计划的大工程

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度里,如何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协调的发展,一直成为党和国家非常关注的“国之大事”;随着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形态下,力图通过制度性强硬的“计划”手段,推动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实践的结果是,虽然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不发达区域生产力与这种“计划”手段的生产关系难以在一个平面上相适应,大面积的区域贫困现象和迟滞发展的区域生产力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由区域高速发展的生产力集合而成决定着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巨大变化。2014年末统计,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13亿多人口的人均GDP增至7800美元左右,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区域整体差距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但是,实践中也出现了必须引起重视解决的三大主要问题:一是由于区域客观存在的主要由地理位置决定着的区位静态优势与动态优势结构比的差异,造成不同区域和区域内城乡之间等发展上的较大差距,有的反差较为明显,一部分区域迅速地富起来了,一部分区域却长期没有整体脱贫,制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发挥,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实现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部分区域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生态安全问题,有的造成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有的造成环境污染,并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理等,出现了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不均衡,影响了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到头来迟滞了区域的协调发展。三是区域决策管理者客观存在的思想解放观念上的差距和工作水平的差距,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差距,阻碍了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从而影响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效推进。

站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新发展新起点上,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必须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完整体现出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有互为一体、不可分割,统领全局、引领方向、统筹谋划的鲜明特征,确立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中的伟大历史地位;必须深刻认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把指导发展的理性逻辑转化成各个区域、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具体操作,就是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理念;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规律,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的基本走势,准确把握域情;必须全面掌握国家发展战略体系的内涵和各个战略之间的内在联系。党的十八大后,国家已经形成完整的发展战略体系,区域要践行好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找准在中国升级经济版图里的发展位置,必须深度对接国家实施的全部发展战略,如:

深度对接创新发展战略。在“五大理念”中居首的是创新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因为创新能够全力释放伟大的制度力,成为推动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此,坚持创新发展,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之成为考核城市决策与治理平台根治各种“城市病”政绩的“指挥棒”。这根“指挥棒”的本质作用是通过创新,直接推动实现城市发展的“五个统筹”,直接促使把城市发展的推动力由自然资源优势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源泉。深度对接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导向的网络强国战略,实施好以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精品佳作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建设工程,建立中国特色的网络治理体系,实现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完美结合。

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中国实施的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通过以合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经济合作为纽带,建立多元的、广阔的、无国界的“朋友圈”;创新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等国际合作新模式,通过亚太自贸区等若干个不同方位的自贸区,把中国与世界各大洲、不同国别的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富有活力的命运共同体,这是全球经济治理升级版,充分展现出利在全球,惠之世界的伟大历史与现实意义。这样在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充分体现区域或城市特色元素,把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同实施“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完美的结合起来,为区域或城市全面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深度对接协调协同发展战略。一是把握好区域发展与“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布局的有效对接,更加突出区域协调协同发展中的城市“纽带”作用。二是深入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助力“五个统筹”的伟大创造实践。要以促进城乡要素自由合理流动为抓手,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围绕“人的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维护好进城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推动城镇化进入以提高质量和内涵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实施“强富美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地票”交易制度等重点改革,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三是全面实现区域或城市各领域融合发展。在现代融合型产业发展占比越来越大的趋势主导下,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新型业态,使城市发展水平直接体现在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水平中。如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制造服务业、信息农业等若干新型业态;金融业与其它产业的高度融合,派生出农业金融、工业金融、服务金融等;经济部门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如运输业与旅游业重组而成的“运游”一体化新业态等。四是深度对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科学合理配置区域国防资源与布局,促进军民优势资源双向流动、相互转化,协调发展军民共用的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加强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等各类平台建设,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区域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

深度对接生态发展战略。一是始终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导向,更加注重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通过绿色富国、绿色强市、绿色惠民,实现行政全域绿色空间全覆盖。如建设强大绿色生态通道的绿道建设,这是国民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绿色化表现出来的一般规律看,“绿道”建设主要有4个层次组成:层次一,通过纬度、高度、湿度等绿色种植技术创新,建设国家或区域的绿色生态屏障的同时,在绵延千里、万里绿色生态屏障的两侧形成跨区域的通连绿道。层次二,在建设高速公路与陆路干支线和包括高铁在内的铁路大动脉的同时,以错落有致的绿化为中心,以树林为主体,形成“林立两侧”、通连“地球村”的千万里“绿道”。层次三,城市道路中间和两侧要更多地栽种林木,形成不间断绿化带,使城市交通线形成绿色编织成的“绿色廊道”。层次四,围绕城市风景线和景区通道,形成“绿荫蔽日”、“林荫遮阳”、“廊桥行道”三位一体的独特的生态特色,不断提高满足旅游休闲步行或骑行需求的绿色行道建设水平。建设“绿道”,区域需要从宜居宜游发展出发,要实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全覆盖,形成区域最大化的宜居宜游绿色价值空间。二是坚持绿色发展,城市要把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作为底线。“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是不断强化生态价值理念的引领作用,全方位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强化集聚生态力、发展绿色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三是中国绿色融资需求巨大,据预测,2014-2030年期间,绿色金融资金需求至少40万亿元,多则达123万亿元左右。面对绿色金融资金不足的局面,要大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大力倡导每周少开一天车、严格控制室内空调温度、夏季公务活动着便装等绿色生活方式,使节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统一市场;通过改革,把山水资源资本化、市场化、产业化,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承载、园区打造的生态新政模式。如山西省太原市让企业在保证绿化面积不低于公园可绿化面积80%的前提下,可用不高于20%的土地进行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和适度的旅游地产开发,形成集疗养、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型业态集群。四是建立完全生态化了的食品安全生产与保障体系,不断创造绿色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深度对接开放发展战略。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紧随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法宝。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巨大成就和辉煌业绩,使相随相伴的“改革与开放理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成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根”。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不断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实践,验证了“开放红利是各类红利的倍增因素,开放范围越大,红利倍增效应越大”是科学正确的伟大理论。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不可更改的发展新时期;现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区域经济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市场,深度对接开放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使命就是不断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在城市发展实现“五个统筹”中,极其需要采取多种模式,运用多种渠道,积极引进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外资和合作方式,以建设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等。区域在深度对接开放发展战略进程的同时,要深度对接国家实施的以优进优出为重要内容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不断提高区域与世界深度融合互利合作新格局的水平,形成以亚太自由贸易区为纽带、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深度对接共享发展战略。“以人民为中心”是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续发展进程的伟大光辉思想,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伟大指导理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以人民为中心的光辉思想,必将加快促使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打造成命运共同体,并在世界人权发展史上竖立起永不磨灭的伟大里程碑。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从“人民万岁”到“以人为本”再到“以人民为中心”,一脉相承,共同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永恒的根本宗旨。“人民中心”理论的创立是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伟大创新理论成果,更加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新常态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伟大的指导思想。“人民中心”论植根于中华民族“降福孔皆”、“绥以多福”的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没有民富,国强就会建立在沙滩之上。今天,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美好梦想的凯歌声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实践,确保了全体国民人人参加改革和建设,人人享受改革和建设的丰硕成果,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实现“中国梦”的全过程,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人民的自觉行动,成为“民生为重”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最本质内容。

区域在深度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要针对本区域的突出问题、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入对接国家实施区域发展计划的大工程。特别是在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要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和意志,做好更加精准、更有威力、更富成效地一项一项的对接。通过对接提高区域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完善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的要素结构,全面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全社会要素生产率。要深入对接国家实施的人才优先战略,从区域实际需要出发,加快引进和培育人才的制度与机制,建立起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人才队伍,形成区域特色人才比较优势等。

践行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需要充分发挥“五个统筹”指导城市发展新跨越的伟大纲领性作用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活动空间,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带动区域圈群和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火车头”。不容回避的是,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和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城市病”,主要表现:一是城市空间规划水平与城市迅速发展着的生产力产生着矛盾,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影响着城市规模结构的科学性;影响着产业生态的发展。二是城市化过度的空间扩张,使城市快速涌入的人口、快速增长的车辆等与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承担的容纳度产生了较大矛盾,直接造成环境问题、交通拥堵问题等。三是老城区改造的迟滞,使棚户区长期得不到改造,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不应该出现的老百姓称之的“贫民窟”问题等,形成“城市病”。面对上述问题,必须通过制度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五个统筹”的伟大创造实践,根除各种“城市病”。主要聚焦点:

(一)深刻认识“五个统筹”具有科学全面缜密的理性逻辑,是指导城市发展新跨越的伟大纲领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区域圈群和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火车头”的历史性作用,通过这一全新的理论定位,显现出“五个统筹”指导城市发展新跨越,所具有的科学全面缜密的理性逻辑。“五个统筹”科学全面缜密理性逻辑的原点,是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理性逻辑指导城市发展伟大的创造实践,从调整和建立城市生产力空间布局结构、建立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重组城市产业新结构这三大目前最迫切需要突出解决的结构性问题为导向,把统筹城市发展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放置于首位,形成治理各种“城市病”的突破口,是伟大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理性逻辑深刻揭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必须在遵循自然力发展规律中,推进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没有历史传承的城市,不是现代化城市,必须站在历史城市的肩膀上建设特色化城市;现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不是现代化城市,必须实施文化强市战略。这样,按照理性逻辑指导城市发展的进程,紧紧抓住目前城市发展客观存在的弱项,必须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是理性逻辑形成的大思路之一;必须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抓住形成城市发展新动力,是开拓城市发展新空间的关键;必须统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指导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伟大创造实践。理性逻辑非常清晰地界定了操作主体,明确了必须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综合发力,才能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按照理性逻辑指导城市发展新跨越,完全体现出“五个统筹”具有科学全面缜密理性逻辑的基本特征。

(二)深刻认识“五个统筹”是指导推动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到了确保按时完成中央确定的改革时间表,加快推动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新阶段。坚持“五个统筹”,就是要通过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抓住关键具体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加快推动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推出的《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就是抓住关键的具体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形成推动全国性改革的新成果,具有重大的里程碑式的示范性意义。中央在青海三江源地区选择典型和代表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这既是对实现三江源地区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促进自然资源的持久保育和永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又是对全国建立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突出保护修复生态,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有序扩大社会参与,具有重大的抓住关键节点的里程碑式的示范性作用;同时对各地推动出台着力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优化重组,增强联通性、协调性、完整性,坚持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协调,具有十分巨大的借鉴意义。城市必须以此为借鉴,抓好“五个统筹”,不断创造具体落实落地的新模式。

(三)深刻认识“五个统筹”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新的重大调整的重要内容

“五个统筹”融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元素,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要素,集合了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最本质的内容是通过“五个统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新的重大调整,促使城市发展完全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如目前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既是生产力布局空间的调整,也是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实践证明,多年来积压下来的产能过剩、库存过大、成本居高不下、短板长期补不起来等问题,有的可以用“积重难返”来形容。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某些区域或城市的决策平台,面对上面风声紧了,就在具体范围内应付一下,做些不痛不痒的调整,而没有从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重大调整”的高度,来解决问题。这样风声一过,“照旧”。

实践证明,只有深刻认识“五个统筹”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新的重大调整的重要内容,才能真正适应新常态经济社会的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理性逻辑,卓有成效地进行伟大创造实践,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四)深刻认识“五个统筹”揭示的主题是必须创造城市新的先进生产方式,改变落后的传统生活方式,根除消费方式的陋习

创造新的先进生产方式,就是要深刻认识“绿色力”的伟大作用,把握好其绿化、低碳、循环三大要素的统一性运作,把发展绿色力作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并使之成为占领全球制高点和领先地位的重要途径,实现科学合理的城市生产力布局。改变落后的传统生活方式,就是要要建立起以突出国土空间绿色开发体系、环境友好绿色产业体系、节约资源能源利用体系、安全可靠生态保护运行体系、崇尚自然生态文明体系为内容的强化生态保护制度;通过制度安排,实现新的生活方式主导城市发展。根除消费方式的陋习,就是要“五个统筹”的综合运用,使现代生活与消费方式实现生态化。如现代生活与消费发展出现的大趋势之一是,游客或市民休闲越来越多地需要通过步行或骑行方式,取得最大化身心放松,以满足“眼福”、“心福”的最大化需求。为此,通过建设步行或骑行的“绿荫行道”,成为宜居宜游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特征。笔者通过到杭州做实证研究,环西湖绿道和环千岛湖绿道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的问题是,不仅要建设好“绿道”,更要保护好“绿道”,做到“勿翦勿伐(不砍),勿翦勿败(不毁),勿翦勿拜(不折)”。总之,深刻认识“五个统筹”共同揭示的主题,进行强化生态制度保护为核心的集聚生态力和发展绿色力的新实践主要内容是:以城市生态形象表现为天蓝、水清、山(地)绿、路洁、居净(静)为标志,作为建设生态市的最高境界;实现清洁生产与消费,建立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机制,建设“海绵城市”、“森林城市”等作为建设生态市的基本取向;建立完善包括划定环保红线、实施生态补偿、追究问责等最严格的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和综合治理制度,作为建设生态市的根本保障;拥有成熟型的区域生态环境文化和优良的文化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以此形成更加鲜明的生态比较优势。

(五)深刻认识“五个统筹”是“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伟大跨越

在中国日益加快推进城市化的情势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多地表现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的治理体系、高超的治理能力,是国家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称为“四个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成为中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机制。

“五个统筹”完整体现了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伟大跨越。城市实现“伟大跨越”的过程,就是实现党和政府从“善政”向“善治”的历史性转变;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历史性转变;从“大政府”向“大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治理型的历史性转变。

(六)深刻认识“五个统筹”的落地,需要通过“人民城市人民爱”长期行动,形成强大城市精神

按照“五个统筹”理性逻辑的指导,城市工作必须更加需要以民生价值理念引领发展,促使形成越来越鲜明的“民富”;更加需要抓住新的更大的机遇,破瓶颈、补短板,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尽最大努力解决好市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需要不断提高民生工程建设水平,以政府精准发力的积极财政政策为主体,以更加广泛地吸引国有和民营企业、金融机构等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作用,开辟多条渠道,在多领域加快推进城市民生工程建设步伐;更加需要开展“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长期行动,形成强大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经济文化相互交融发展所展现出来城市人面貌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的具体表现形态;是城市一张靓丽的名片;是汇聚城市正能量推动城市发展永不枯竭的巨大动力源泉。

践行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需要精准把握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落地,创新符合市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操作模式

全面落实“五个统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城市各个领域都有关联的庞大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把理论指导转化成具体操作,需要在坚决落实党和国家推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同时,创新符合域情的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操作模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内涵是指围绕着已经确立的总体和领域、行业的改革“主干”,从“主干”的两侧出发,推动出台数个或数十个具体改革成果;以具体改革成果的“枝繁叶茂”,编织成“主干”性改革“无暇可击”的严密体系,形成“主干”性改革全面、缜密、圆满。人民满意,国家长治久安。理论与实践揭示,任何一个城市要坚持指导发展的理性逻辑,必须深刻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策的伟大理论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城市在坚定不移和不走样的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同时,必须结合域情,制定符合实际、最接地气的操作方案与模式。主要聚焦点:

(一)要深刻认识不断推动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伟大理论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后,党和国家在大政方针确定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形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策,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创新成果,是党的伟大创新理论宝库的重要瑰宝,完美地展现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党治国的卓越领导艺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伟大制度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在实践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策,已经发挥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非常有利于极大地调动全社会正能量最大限度的涌流,极大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共圆中国梦。目前,国外若干政要普遍认为,这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创造的伟大理论与实践,是实现中国梦奔流不息的永不枯竭的巨大源泉,是世界打造“命运共同体”最有推动力的中国力量。

城市要坚决执行和深入对接国家推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提高推动出台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水平,必须以最敏感的政治嗅觉,以对党的绝对忠诚;以敢于担当、勇于担责的高风亮节,严守政治纪律,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政治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已经确立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公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全面和系统的掌握党和国家发布的政策规定,从每一项具体规定入手,全方位对接好国家推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

(二)城市决策平台要向中央看齐,抓住关键节点,“破一解十”,不断创造具体落实落地的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后,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工作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指导,全面推进新常态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央和地方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伟大创新理论,突出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相继密集推动出台了一大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才能把中央确立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大政方针、路线落到可具体操作的实处。

城市推动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必须向中央看齐,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接地做实,可操作,决不放空炮,更不能“假大虚”。城市如2015年12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一次性就出台了八项改革成果,为历次会议之最,最有说服力的推动地方加快出台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

(三)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实施成果的操作水平,需要做好落地版的配套性改革成果的推出

城市要从理论与实践紧为一体的结合上,切实把握好国家推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之间的联系;切实弄清楚每个联系之间的内涵;切实弄明白国家每项改革成果与之要推出的配套政策之间的关联,切实把握好国家宏观指导与区域具体实施操作的最佳结合,不断提高运用机遇的水平。面对国家必将会继续密集出台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成果的新形势,城市需要按照“加强统筹协调,调动地方积极性,允许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发挥基层首创精神”的工作要求,在第一时间看得准、行动快、做得好,更加注重区域配套性改革成果的推出,以形成更大城市竞争力。

(四)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实施成果的操作水平,极其需要做到“三个充分”

城市要推动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实施成果,需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导向,以不打招呼、轻车简从为方式,到基层一线进行面对面的调查;需要对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细微处,进行反复的比较研究,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充分听取各方面建议,尽最大可能收集社会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需要抛弃以个人好恶而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取舍,杜绝以机关闭门选择参加座谈会人员的问题发生。同时,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以科学的大数据对决策结果进行多侧面的论证,以取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五)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实施成果的操作水平,要结合“智库”建设,培养专业对策研究人才队伍

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智库”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这就需要有一支与“智库”建设相适应的专业对策研究人才队伍。这个队伍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紧密结合域情,凸现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和视角,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党和国家及各级党委、政府出台的文件信息;能够把握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发布的规律性趋势;能够适时认识深、研究透国家及相关地方层级政府发布的改革成果,在第一时间为城市决策平台提供两套以上的决策参考报告;从业人员要能够以对文件“倒背如流”的工作精神,随时为决策平台提供咨询。

责任编辑:孙铁铭

作者简介:(青岛社科院专业技术职务二级岗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猜你喜欢

战略区域改革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分割区域
改革之路
战略
战略
改革备忘
区域发展篇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