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发展颓势 重塑竞争优势
——对哈尔滨市工业振兴的思考与建议
2016-03-15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2016年度中青年干部理想信念和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2016年度中青年干部理想信念和
党性教育培训班(企事业院校)
扭转发展颓势重塑竞争优势
——对哈尔滨市工业振兴的思考与建议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2016年度中青年干部理想信念和
党性教育培训班(企事业院校)
摘要:近几年,哈尔滨市工业发展陷入困境,出现竞争优势逐步丧失,主体地位严重弱化;内源动力不足,新兴产业发育迟缓;创新能力较弱,人才流失严重等主要问题。面对困难局面,我们应着重抓好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提升产业链关键领域水平、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塑造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加快工业企业“走出去”步伐、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工作,扭转发展颓势、重塑竞争优势,努力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哈尔滨市特色、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工业发展新路。
关键词:制造业创新能力;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哈尔滨市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工业的发展事关一个城市的兴衰浮沉。上世纪一二十年代,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哈尔滨市形成了“油酒米面铁木皮”的初级加工业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得益于国家集中定点投入和外部技术援助,哈尔滨市由一个商贸中心型城市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加工制造业基地城市,跻身于全国六个重点工业基地行列,在全国工业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后,哈尔滨市工业在缺少主动作为的亦步亦趋“跟进式”改革和见招拆招的适应性调整转型中逐步丧失竞争优势。“十二五”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在“三期叠加”的发展阵痛中进入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哈尔滨市工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一)竞争优势逐步丧失,主体地位严重弱化
1.增长乏力,排名后移。2015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 301.5亿元,增长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30.4亿元,增长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均为近10年新低;工业增加值居15个副省级城市末位,在全国城市中跌落至70位左右。
2.比重降低,作用弱化。2015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的比重由2011年的28.2%降至22.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成为自1952年以来有数据可查的最低值;全市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由2011年的31.6%降至2015年的13.7%;工业对GDP的增长拉动由2011年的3.9个百分点降至2015年的0.8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几乎为零。
3.优势丧失,效益滑坡。哈尔滨市四大传统主导产业中只有食品加工业一枝独秀;装备制造由于产品未跟上市场的变化,效益每况愈下;医药工业由于创新乏力,市场竞争力减弱,其发展已从巅峰状态大幅滑落;石化工业行业整体萎缩,目前仅存哈石化和蓝星等几家大企业;全市制造业企业数量与“十二五”初期相比少了3 000多个;全市工业企业平均净利润率由2011年的3.9%下降至2015年3.1%,企业亏损面由2011年的14.3%升至2015年的16.5%。哈尔滨市工业的全面下滑标示着哈尔滨市作为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多年长期累积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工业发展的根基产生动摇。
(二)内源动力不足,新兴产业发育迟缓
近年来,哈尔滨市工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缓慢,很多企业还是依靠延续老产品、寻找边缘市场来维持生产运营,产业长期被锁定在价值链中低端。工业支柱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重大项目建设、骨干企业成长、核心技术开发和知名品牌打造等方面突破力度不大,以内源动力为主的自主发展、优势发展的格局没有真正形成,工业化新的发展基点、方向、策略和比较优势没有真正确立和有效形成。哈尔滨市早在“八五”时期就提出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对发展新兴产业的认识并不晚,但由于措施不得力,致使新兴产业一直没有较快发展起来。“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市将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等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在这五年间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状态。
(三)创新能力较弱,人才流失严重
哈尔滨市工业企业对产业技术创新普遍重视不够,研发投入偏低。全市企业技术投入连续多年徘徊在1.6%左右,全市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低于2%的有47个。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导致哈尔滨市工业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目前,全市大中型企业中,有60%左右的企业技术装备仅为国内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属于国内先进水平的约占25%左右,达到国际水平的只占15%~20%。随着哈尔滨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高素质人才、企业管理精英和技术工人严重流失,新进入的高级人才很少,且很难留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人才“雁南飞”问题近年来已经扩展到“雏雁南飞”,潜在人才大量流失。人才流失加剧,不仅是“伤人气”,更是“伤元气”;既输在今天,更输掉明天。
二、思考与建议
(一)总体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面对当前工业发展的困难局面,哈尔滨市应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实事求是,坚定发展信心,以钉钉子的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在新一轮工业振兴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1.要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哈尔滨市应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国制造2025”、“龙江丝路带”建设、哈—长城市群建设以及哈尔滨新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用足用好用活重大机遇带来的各项政策,决不能让政策“缺斤少两”,力争做到政策红利“吃干榨净”;对各项政策中隐含的重要信息全面分析、透彻理解,从中发现后续配套政策线索和重大项目落地机会,通过超前预判和主动争取“巧借东风”,实现哈尔滨市工业发展从“跟随性落后”向“超前性领先”转变。
2.破旧立新,优化结构。哈尔滨市应按照中央提出的破旧立新、“加减乘除”一起做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哈尔滨市科教资源优势、绿色优质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对俄全面开放优势,加快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优存量、扩大增量,狠抓有效投资。做优存量,推动以食品工业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大增量,大力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狠抓有效投资,引进建设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好项目,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多策并举,逐步形成具有哈尔滨市鲜明特色和较强供给优势的新型工业体系。
3.创新驱动,重塑优势。要进一步突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工业强市”战略,把创新放在工业振兴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培育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生成点,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全面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在科技创新引领“双创”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便捷高效营商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突破,逐步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努力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哈尔滨市特色、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工业发展新路。
(二)基本原则
1.创新驱动原则。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把创新作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健全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核心技术培育,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制造能力,走创新驱动的转型之路。
2.高端抢占原则。将资源要素从产能过剩、增长空间有限的产业中释放出来,转移到提供中高端产品的消费服务中,实现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优先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市场容量的高技术产业,拓展研发设计、品牌培育、资本运作以及渠道构建、物流配送、销售服务等环节,强化人才、资本、信息等高端要素持续聚集。
3.开放合作原则。把扩大开放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内源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基地为目标,着力扩大自主品牌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向外充分拓展发展空间,获取更多发展资源,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4.绿色可持续原则。突出节能降耗,深度探索循环经济道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用低碳技术,推广清洁生产,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构建绿色、可持续制造体系。
5.两化融合原则。把融合发展作为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军民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工业发展的内涵和效率;加强产城融合,促进工业与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6.集聚拉动原则。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空间集聚、功能集成,充分发挥全市工业园区、集聚区对新产业、新人才和创新要素的集聚性龙头作用,加快产业和企业的规模化、集聚化、集成化和品牌化的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大现代高端产业群体,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培育和壮大一批著名品牌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和吸引配套产业集聚,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
(三)对策建议
1.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打造老工业基地制造业创新引擎。一是重点培育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依据哈尔滨市工业基础和产业结构特点,采取以龙头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以股份制公司或产业联盟等形式,重点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领域,创建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二是完善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健全由企业牵头实施应用性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重点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研究落实财政、投资、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三是推进重大项目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特种作业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攻关项目,解决好核心技术问题,在引领智能制造、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等科技研发上取得新进展。
2.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哈尔滨制造”向“哈尔滨智造”升级。一是发展智能装备和产品。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重点支持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柔性加工生产线、机器人和基于机器人的集成制造装备以及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精密传动装置等产品,加快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二是提高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动关键工序数字化、自动化改造,推广使用自动化成套设备和成套控制系统,提高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在自动化水平较高、数字化制造基础较好的企业和领域,提升先进技术手段、系统集成优化、智能管控的能力和水平,培育和启动实施智能工厂的规划和试点示范工作。三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优势制造企业“裂变”专业优势,通过业务流程再造,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3.瞄准战略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发挥优势引领重点突破。发挥既有产业基础优势,坚持“高端、绿色”发展理念,重点发展特种车辆、高档啤酒、乳品加工、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石墨烯、航空发动机、寒地装备、农用机械等新兴产业细分领域。二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发展。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发展思路,加快推动汽车、轨道交通、电力设备及控制系统、农机、工程机械、专用设备、智能装备等产业跨界融合,大力发展储能技术与装备、工业机器人产业,全力完善新能源汽车、飞机制造及拆解等产业配套体系。
4.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着力提升产业链关键领域水平。一是推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工业强基。发展轴承钢、高温耐蚀合金、大规格铝合金板带材、高纯钒合金和高性能硬质合金等高端金属材料以及机硅化工、高性能纤维材料的生产及深加工。做强高精密特种领域的轴承、石化和机电领域的泵阀、机电和重大装备领域的齿轮及变速箱、轨道交通的弹簧等领域的零部件。二是统筹推进强基发展。制定强基实施方案、行动计划,围绕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发展的共性需求,组织开展先进成型、加工等关键制造工艺及高端装备的联合攻关,引领企业开展生产系统改进和工艺创新。
5.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努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一是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以哈尔滨市重点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电力、石油化工、建材等重点制造业绿色改造,从严控制高耗能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适应消费需求升级和个性化消费的趋势,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积极拓展新的消费市场,加快化解产能过剩。二是培育发展新兴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技术、绿色设计、绿色产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积极推进储能装备、锂离子电池能等新能源、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装备、污水处理技术装备等环保产业。
6. 坚持质量为先,塑造制造业核心竞争优势。一是努力提升制造业质量。推动哈尔滨市食品加工、医药、装备制造、石化等重点行业企业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全市重点工业园区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国内外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哈尔滨市企业以科技创新成果为基础,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二是加强品牌的塑造和推广。推进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建设,加大公共品牌的推介力度,鼓励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全面提升“哈尔滨制造”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7.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哈尔滨市工业企业“走出去”步伐。一是加快推动优势产品扩大出口。发挥哈尔滨市产业的比较优势,支持轨道交通、电力设备及控制系统、燃气轮机、航空装备等产品出口,带动轴承、泵、阀门等装备基础部件出口。组织“哈尔滨造”抱团“走出去”,以“哈尔滨造”地域标识的形式,借助国际展会、跨境电商等平台,重点向中亚、东南亚、东非等地推介哈尔滨品牌、哈尔滨企业、哈尔滨产品,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资。支持优势企业在境外投资建厂、建立营销中心、设立研发/设计中心、共建合作园区、工程承包等,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培育一批跨国企业。三是提高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创新“走出去”形式,提升产业整体输出能力,推进以大带小、行业结盟、央地联合、借力国际资本、工程承包等对外合作方式,鼓励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和项目换资源等方式进入市场,推动“走出去”由低成本优势向“投资、管理、技术和集成”的国际竞争新优势转变。
8.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创军民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拓展军民融合的领域和范围,扩大军民融合产业规模,组建哈尔滨市军民结合产业联盟,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二是推动改革迈向纵深。强化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
(执笔人:哈尔滨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发展处处长徐向峰)
[责任编辑:郭莉娜]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16)04-00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