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图书馆古籍人才队伍建设

2016-03-15吕茹悦

甘肃科技纵横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古籍整理专业人才古籍

吕茹悦

(兰州市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10)

刍议图书馆古籍人才队伍建设

吕茹悦

(兰州市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10)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古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历经先祖的传抄刻印、流传保藏,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一宗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保管好古籍文献、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古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然而,古籍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水平人才匮乏、经费不足等问题却严重制约着古籍整理与保护工作的推进与发展。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图书馆古籍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不容小觑。本论述尝试通过分析古籍保护工作的内容和现状,就上述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建议,以期改善这种现状。

古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

0 引言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图书馆馆藏1794年以前的古籍善本图书220余万册,1911年以前的古籍图书2 645万册。除列为国家级善本的9 000余部外,其余绝大部分是普通古籍,但这些古籍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然而,面对如此之多亟待保护与修复的古籍,图书馆古籍保护、整理与修复工作却长期受到人才短缺、经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业务进展缓慢、专业人员青黄不接等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国家对古籍保护非常重视,也不断为此项工作能够快速有效地的推进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自2007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成立以来,该中心便积极开展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的相关培训,并努力协调和加强各省古籍保护工作的业务联系,几年内培养了数百名古籍保护专业人才,使我国古籍保护与修复事业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综观全局,我国的古籍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制度规范化等方面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我国古籍人才队伍现状

开展古籍整理工作,是为了在整理古籍的过程中去分析历史现象以及著书者的思想和意识形态。而古籍整理是在古籍原本上作修复与加工,使其更便于读者以及后世阅读与利用。古籍整理工作比一般意义上的古籍研究更加神圣而艰巨,因此,对古籍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与要求也就更为严苛。

1.1古籍专业人才匮乏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古籍的整理与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并于2007年正式开展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然而随着此项工作的推进,图书馆古籍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便显现出来。图书馆是古籍文献的主要收藏单位,但是专业从事古籍保护与整理工作的人才却相当匮乏。即便是省级公共图书馆和本科院校图书馆,合格的古籍保护、整理专业人才也是屈指可数,远远不能满足系统而繁杂的古籍保护工作需要。目前,专业队伍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水平专业人才和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我国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面临的一大瓶颈。

1.2人才培养周期长

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需要大批合格的古籍专业人才,而这种人才必须要依靠专门的培养才能造就,自学成才和高校教育都无法满足古籍整理工作的需求。历史系和中文系的毕业生到图书馆古籍部门后,其专业知识结构和图书馆古籍部门的工作内容往往相去甚远。他们对古籍的校勘、辨伪、辑佚等工作有一定的认知和完成能力,但是却难以胜任更多的古籍整理工作。因为能胜任古籍整理工作的人才须具有历史、古汉语文学、图书馆学、古籍分类编目和工具使用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储备。因此,对于古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前辈耐心传授、新人悉心积累的漫长过程。

1.3人才队伍青黄不接

图书馆古籍专业人才队伍还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据了解,有些图书馆仅设有一两名古籍管理员,往往在该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要退休时馆领导才安排他人补位。古籍的管理、保护与整理工作复杂而艰巨,如果没有认真而充分的交接和传、帮、带的过程,新接手的工作人员很难驾驭此项工作。如此一来,原本正常开展的古籍工作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停滞不前,严重影响工作进度。

目前的古籍人才培养力度亟待加强,古籍工作人才队伍也需更加稳定。一些图书馆由于藏书量少而不对外开放,加之单位编制有限、管理人员专业不对口等因素,安排在古籍部门工作的专职人员就很少。此外,古籍整理工作很大程度上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更需要专职人员在此岗位上踏实肯干、刻苦钻研。若是古籍工作岗位人事变动频繁,参加过古籍保护培训的人员还没有来得及实践就因调换岗位而离开,那么图书馆的古籍整理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1.4个别领导不够重视

有些图书馆领导只重视馆藏数字化建设、读者阅览及互动交流活动等业务,对馆藏古籍的保护和整理工作没概念、不重视,甚至认为古籍部门工作人员清闲、压力小,时不时还要抓差分担本职工作以外的事务。古籍工作是一份需要从业人员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沉淀的职业,不像图书馆的其他工作那样显眼,由于工作要求高、标准严、难度大,在短期内也不易看到显著业绩。因此,如果馆领导对此项工作不了解、不重视,就会打击和影响古籍工作者的信心与热情。可想而知,长期默默无闻地努力和付出得不到尊重与认可,势必会造成干劲不足、任务滞后等不利影响。

1.5待遇低致使人才流失

古籍保护、整理和修复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当全面的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然而,这种“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却与普通工种职工的待遇没什么差别,这不得不让在寂静、枯燥环境中开展高难度业务的古籍工作者产生心理落差。其中古籍修复人员属于技术人员,不能参评研究岗位,大部分都是初级职称,得不到好的待遇,不少专业人才只能望而却步。若是对古籍工作没有十足的热情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决心,很难保证专业人才不会因待遇问题而退缩甚至流失。

2 古籍人才队伍建设之我见

古籍整理人才匮乏是世界文献保护工作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古籍保护计划正处于初级实施阶段,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如果古籍从业人员对古籍的价值没有最起码的认识,那么古籍整理工作该从何做起?一名合格的古籍从业人员必须是掌握古汉语、历史、文献、版本鉴定、图书馆学(包括古籍分类及编目等)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并且要兼具高于常人的实践能力。只有构架起全面且精专古籍人才队伍,才能适应当下日益严峻的古籍保护事业的需求。

2.1实施人才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图书馆古籍保护与整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长期事业,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这项事业的有序推进做保障。古籍保护、整理和修复工作是涵盖多种学科知识、技术含量也相当高的职业,因此对从业人员自身文化修养和职业素养的考量就非常严谨而苛刻。所以,我们要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人才培训,加快建立适应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梯队,使专业人才尽早补充到图书馆古籍保护和整理队伍中去。

培养古籍保护方面的尖子与领军人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人才的培养包括了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以及古籍编目、整理、鉴定人才的培养。古籍保护方面的人才,一定要有完备的古籍专业知识,能通过学习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2.2加大培训力度,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希望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尽早设立人才培训基地,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古籍保护、整理和修复人才培训班,在全国图书馆和高校范围内广泛吸收并培养专业人才。通过专家的讲解和亲授、学员的听讲和实践,或者直接采取“师傅带徒弟”等行之有效的途径,使古籍人才队伍迅速扩充并成长起来,以保证古籍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高等院校和图书馆应合作建立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一方面在校培养古籍专业人才,一方面为已经在职的古籍工作者提供实践和提升的机会。

2.3合理构建岗位,做好承上启下工作

在构建古籍部门的具体岗位时,应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学历、职业操守等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量,选拔出专业基础扎实、怀有工作热情和品行良好的人才担任古籍管理、保护和整理工作。不仅如此,还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岗位进行合理配置,构建“老中青、传帮带”优化组合,以此形成梯队化的人才队伍,及早避免人才断档、青黄不接的局面。可借助省级图书馆和省级古籍保护中心的优势,改进古籍保护与整理人才的培训方式。比如采取长期跟班的做法,为参加培训的人员提供实践素材,扩大人才队伍的眼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此外,古籍人才队伍不仅需要专业性培养,而且必须要固定其岗位。古籍工作人员在参加培训以后,要靠大量的工作实践来积累经验。如果岗位经常发生人事变动,势必会影响古籍保护与整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造成工作停滞甚至中断的局面。培养一支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古籍人才队伍,与是否稳定的人事岗位息息相关。因此,为确保古籍事业的有序推进和长远发展,图书馆领导在安排古籍部门工作人员的同时必须考虑岗位的固定性,使工作人员脚踏实地、心无旁骛地做好古籍保护与整理工作。

2.4提升领导能力,增强古籍保护意识

大多数图书馆领导都很重视馆藏古籍的保护和整理工作,能够认识到馆藏古籍珍本和善本就是图书馆的“镇馆之宝”。但也有一些领导对古籍工作知之甚少,以为该部门跟读者接触少、工作状态相对封闭,就没有大量的业务工作,因此对古籍部门的工作不关心、不重视。建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对全国图书馆古籍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的同时,能与负责或分管古籍工作的业务领导加强沟通,并适时对管理层面的同志开展相关培训,使他们了解古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重视并支持古籍保护、整理工作和古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5提供制度支撑,解决人才待遇问题

要解决古籍专业人才匮乏和流失等问题,就要建立有利于古籍保护、整理和修复人才成长的机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待遇。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曾提出,应该建立文献修复师的资格认证机制,这样既能提高高级修复师的地位,又能使整个古籍修复行业社会化。我国已将古籍界定为文物,因此古籍工作更应被重视和提升。希望国家在重视古籍保护和普查工作的同时,能在使用人才的机制上有所变通,使古籍专业人才不再被设定的过多条件所限制和阻碍,及早进入一线,以便迅速开展古籍保护、整理和修复工作。

3 结束语

人才是开展任何一项事业的基础和保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古籍保护和修复人才。我国的古籍保护事业任重而道远,构建年轻化、梯队化的图书馆古籍人才队伍不是一蹴而就能实现的,这需要馆领导的支持与重视,更需要一大批立志于古籍保护事业的人才在这一岗位上的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古籍从业人员,笔者希望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能对古籍从业人员进行多渠道、专业化和制度化的培训,以期古籍保护专业人才的配置更加全面与合理,使我国古籍保护、整理与修复事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迈向世界先进水平。

[1]张志清.试述图书馆古籍保护的历史机遇[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03).

[2]路仁玲.从人才队伍建设角度浅谈图书馆古籍整理[J].青春岁月,2011(08).

[3]吕茹悦.关于图书馆古籍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15(06).

[4]王斌.我对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的几点认识[J].图书馆学刊,2010(08).

[5]郑利锋,颜丽,葛怀东,等.论应用型古籍修复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2(01).

[6]胡万德,孙鹏.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现状调研报告[J].图书馆论坛,2012(02).

G251.6

A

DOI10.3969/j.issn.1672-6375.2016.11.003

2016-8-2

吕茹悦(1983-),女,汉族,河北雄县人,研究生,助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馆藏古籍保护与整理工作。

猜你喜欢

古籍整理专业人才古籍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论“明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丛书”古籍整理工作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我是古籍修复师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