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研究

2016-03-15曾令元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贫困治理马克思主义

曾令元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州 510053)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研究

曾令元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州 510053)

摘要:贫困治理理论发展的与时俱进,是实施国家战略的现实需要,习近平对贫困问题的高度关注是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主要的产生缘起。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对策主要包括:精准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行政手段与市场资源相结合,中国扶贫事业与全球扶贫事业相结合等举措。以制度变革为基本前提,以党的领导为坚强保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力量,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途径,以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是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主要特质。习近平领导中国进行贫困治理实践,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魅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习近平;贫困治理

一、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产生缘起和现实基础

(一) 贫困治理理论发展的与时俱进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中国化的最新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贫困治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赤贫状况充满同情,通过社会实践和理论钻研,他们发现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资本家无情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以使自己无偿获得利润,从而导致无产者与资本家的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彻底解决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列宁领导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他对贫困现象的初步分析,拓展了贫困治理理论的内涵。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传入中国,指导中国的贫困治理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毛泽东同志面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深刻分析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是导致中国人民苦难深重的根本原因。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新中国。1956年,经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治理贫困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是,由于我们党贫困治理实践经验不足,我国的贫困治理出现了曲折。

改革开放时期,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邓小平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1]255,他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373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了中国贫困治理的根本任务。通过对毛泽东时期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为尝试的贫困治理实践,具有鲜明的平均主义政策导向的特征分析,总结我国贫困治理的历史经验,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他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管一百年。制定政策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消除贫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在经济制度方面,邓小平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将长期以来固化在人们思维里的具有资本主义社会属性的市场经济,融入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中来,并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373,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激发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活力,调动了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变革了社会关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贫困治理理论上,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为动力机制,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新的战略布局,坚持以人为本拓展理论内涵,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

消除贫困,不断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脉相承的宗旨。习近平的贫困治理理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永续发展做出的时代表达。“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攻坚期,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成为党和政府贫困治理的“重中之重”。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谋划了一系列贫困治理的新举措。

(二)实施国家战略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实施国家战略的现实需要密不可分。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首次提出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2]习近平的贫困治理理论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党的“两个一百年”目标相辅相成,实现我国现行标准(我国2014年的脱贫标准为2 800元)下的7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举,也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重要准备。7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现阶段迫切需要攻克的难题。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启示我们:决定木桶盛水量的是最短木板的高度。“十三五”规划时期,我国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成为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败的“最短木板”。习近平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3]189习近平的贫困治理理论是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国家战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的深刻回答。

(三)习近平对农村贫困问题的高度关注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形成与习近平对农村贫困问题的高度关注息息相关。习近平对农村贫困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不到16岁,他就从北京被下放到陕北的一个落后的“生产大队”当知青,体验了七年农民生活,当时他和村民们辛苦劳作,做了多种尝试,以期改变村里贫苦落后的面貌,但是却比登天还难,农村极端贫困的生活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2]。

习近平担任福建省宁德地区地委书记期间,将“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句古话始终牢记心间,勉励自己要做“善为国者”,“以百姓心为心”,提醒自己要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他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许多富有创见性的贫困治理理念、观点和方法[4]。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加关注贫困问题,先后到阜平、定西、琼海、湘西、临沂等多个贫困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贫困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40多年来,习近平先后在县、市、省、中央工作,他在帮助乡亲们摆脱贫困的工作上“花的精力最多”。他在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都留下过自己的足迹,包括甘肃、贵州、西藏、新疆等地。每到一地,他都到乡亲们家中了解情况,当听到乡亲们生活存在困难时,他深感揪心,面色沉重。当看到村民们生活富足,个个笑逐颜开时,他就会由衷地感到高兴[2]。

二、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对策

(一) 资源投入:精准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

习近平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并且长期从事中国的贫困治理工作,他谙熟中国贫困治理的现状,通过总结从基层到顶层的中国贫困治理实践,他发现,中国现阶段必须走精准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的道路。

经过前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贫困问题的集中整治,中国贫困问题的整体面貌得到改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达到了总体小康的水平,但现阶段的小康是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在前期扶贫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群众争当贫困户、贫困县抢争“贫困帽”的贫困治理异化现象。针对扶贫资源浪费和贫困治理异化的现象,我国的扶贫方式开始由“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国家扶贫理念由以往“大水漫灌”式的粗放型扶贫向“靶向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

无论是在基层的贫困地区进行调研,还是在中央的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都多次强调精准扶贫,他生动形象地指出扶贫开发既没有“万能模式”,也没有“特效药”,过去“撒胡椒面”式的扶贫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扶贫需要。他还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5]。

精准扶贫必须结合精神扶贫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力。我国现阶段的扶贫,不能只是向“钱”看齐、投入大量的物质资源而忽视扶贫对象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享受,归根结底,国家投入物质资源进行贫困治理,还只是治理贫困的外部动因,而且物质财富的丰富只是扶贫效果显现的一个方面,所以,扶贫还应该注重扶贫对象的精神享受,注重生态扶贫、教育扶贫、激发扶贫对象的内生动力等。

注重生态扶贫。针对一些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贫困治理现象,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230他还强调,要“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7]。

扶贫必扶智。习近平强调,要让农村孩子接受平等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8]。他还指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9]

扶贫先扶志。习近平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要加强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造血功能”。

(二)格局创新:行政手段与市场资源相结合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理贫困既注重加强扶贫开发的顶层设计,又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综合利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与丰富的市场资源,创新扶贫开发格局。他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5]扶贫是全社会的事情,但是政府作为扶贫开发的坚强保证,除了投入扶贫资金之外,还必须为市场营造良好的脱贫环境,制定对贫困地区发展有利的政策,让丰富的市场资源在政府强有力的行政手段的引导下,向贫困地区流转,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7 000多万人的脱贫如果完全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不可能轻易完成的,必须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市场要素积极参与扶贫的政策,吸引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让社会扶贫的多方力量得到充分涌流。

在向国际社会总结中国的扶贫经验时,习近平指出,“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2]。

(三)力量整合:中国扶贫事业与全球扶贫事业相结合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扶贫事业与全球扶贫事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如果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其他国家也不承担治理贫困的国际责任,任由贫困人口肆无忌惮地增加,这势必会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发展水平,反过来又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特别注重加强全球的减贫发展合作,将中国的贫困治理事业与全球的贫困治理事业结合起来,既借鉴国际社会治理贫困的先进理念,又对外分享中国治理贫困的有益经验。2015年9月,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习近平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支持全球的贫困治理事业,积极承担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减贫责任,包括增加扶贫投资,免除贷款债务等举措[10]。在2015年10月16日召开的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使命”[2]。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也进一步指出,我国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机构在减贫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国际先进减贫理念与经验”。

三、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特质与贡献

(一) 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特质

1.重要前提:制度变革。制度变革是贫困治理的重要前提。面对国家治理贫困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秉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改革精神,锐意进取,积极变革体制机制与贫困治理能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实施精准扶贫、产业扶持、易地搬迁,社保兜底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提升国家贫困治理的水平与能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全面建成小康与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消除贫困的重要动力,随着中央提出的要在2020年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制度变革、制度创新在消除贫困方面的作用将会更加凸显。

2. 坚强保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贫困治理的坚强保证。习近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11]“四个全面”战略的实施,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事业也毫不例外。在习近平的悉心指导下,我国在2014年首次将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向贫困宣战的决心。

3. 主体力量: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贫困治理的主体力量。习近平特别注重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013年6月18日伊始,中共中央开展了为期一年左右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深了全体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认识。习近平十分注重激发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他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3]5,人民群众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力量,又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力量。

4. 根本途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贫困治理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92。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等贫困治理思想。

5. 价值旨归: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贫困治理的价值旨归。我国进行贫困治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的贫困治理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贫困治理思想中蕴含的共同富裕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各项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使社会稳步朝着共同富裕方向迈进[12]。

(二)习近平贫困治理理论的价值

1.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习近平的贫困治理理论是中国特色扶贫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习近平的贫困治理理论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改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赤贫状况,对无产阶级的贫困化问题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且构建了系统完备的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学说,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消除和治理贫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关于贫困治理的系列论述和思想,在继承、吸收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当代实际和时代特点,对当代中国的贫困治理事业,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论断,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为马克思主义贫困治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2.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贫困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开展贫困治理工作。

当前我国的贫困治理工作,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制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治理贫困的过程中,逐渐构建了一整套紧密相联、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通过推进治理贫困的事业,提高了相关各级领导机关的统一协调和上下联动的能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党和政府的贫困治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贫困治理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贫困治理能力的提升标志着国家整体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获得提升。

3.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魅力。习近平指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6]219。习近平始终将贫困治理工作放在首位,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贫困治理事业,并且要求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地带领中国人民脱贫致富,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在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3]。习近平将贫困治理事业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不仅体现了领导人的个人追求和理想,还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在国际场合公开宣布中国在贫困治理方面取得的成绩,主动承担中国在全球贫困治理中的责任,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供了路径选择,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治理贫困事业中的优越性,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魅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N].人民日报,2015-10-17.

[3]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57.

[5]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N].人民日报,2015-06-20.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5-12-08.

[8]习近平扶贫观:扶贫要扶志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J].老区建设,2015,(7).

[9]习近平: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J].老区建设,2015,(17).

[10]习近平.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N].人民日报,2015-09-27.

[1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1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15.

[13]习近平.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EB/OL].中国新闻网,2012-12-30.

[责任编辑:梁桂芝]

收稿日期:2016-06-05

作者简介:曾令元(1991-),男,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520(2016)04-0008-05

猜你喜欢

贫困治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互异与共融:民间组织参与藏区贫困治理的能力比较与路径探究
贫困治理视角下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综述
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农村贫困治理
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