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困惑与消解对策

2016-03-15潘慧春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师教学

潘慧春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

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困惑与消解对策

潘慧春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

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高校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惑。为帮助青年教师消除成长困惑,促进其健康成长,一方面,青年教师要积极进取,激发成长的内部动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创造条件,为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困惑;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师资需求逐年增大,一大批年轻的博士、硕士毕业生涌入高校校园,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少数人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外,绝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都从事着教学、科研工作。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高校青年教师一毕业就走上教学科研岗位,面临较大压力和较多困惑。如何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他们解决困惑,促进其健康成长,成为高校和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困惑

(一)角色转换困惑

高校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科研院所刚毕业就走上教师岗位的,而且绝大多数是从本科读到硕士、博士,没有工作经历,一直是受教育者。因此,很多毕业生还来不及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就以高校教师的身份被推上讲台,成为了教育者,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随着社会的转型,高校的职能也随之发生了明显改变,由过去主要“培养人才”演变为当下“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种职能的整合。“从高校的职能转变来看,转型期间的高校教师,绝对不能只是扮演教书育人的角色,而应该至少扮演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三重角色。这种重大的角色调整给高校教师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冲击。”[1]学生到教师的角色已难以适应,更何况还要承担三种角色,这更加剧了青年教师角色转换的困惑。

(二)教学适应困惑

进入高校的青年教师一般都是优秀毕业生,学习能力强,在走上工作岗位前,获得了较高的学历,基本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高校教师只有约1/3的人接受过师范教育,综合性院校和理工科院校尤甚[2]。按照正常教师培养程序,新进高校青年教师应该首先当助教,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一些教学辅助工作,以认识教学规律,掌握教学方法,为适应教学、站稳讲台奠定基础。但是,高校扩招导致教师紧缺,一大批青年教师,尤其是高学历的教师,首先就是以讲师的身份开始工作,尽管他们专业知识扎实,但由于缺乏教育理论功底,不熟悉教学实践,不了解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把握能力不强,所以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认可度不高,这就很容易导致青年教师产生焦虑感、无助感。而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制定了教学考核制度,有的课程甚至由学生直接评价,学生选得多的就开课,很少有学生选的就不开。青年教师由于走上工作岗位当老师的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更谈不上教学艺术,所上课程难以受到学生的欢迎,在选课中自然落在后面,这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和自我成就感,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科研任务困惑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除了教学压力外,科研更是一项艰巨和迫切的任务,因为从目前对高校教师的业绩考核指标来看,压力最大的是科研的量化考核。从青年教师本身来看,他们在攻读学位期间就有了从事科研的经历,具备一定科研能力,但基本上是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的。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缺乏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经验,在科研选题、方向把握等方面有迷惘,表现出科研意识不强、科研能力不足、主动性不够等情况。同时,市场经济环境下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影响到青年教师的科研工作,他们对科研的科学性、艰巨性、长期性认识不够,表现出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做学问。

从外部条件来看,青年教师高校资源分配模式严重影响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与创造性。青年教师职称低、资历浅,在高校资源分配模式中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地位在高层次期刊上发表文章频频碰壁,在课题申报中这种弱势地位体现更明显。“青年教师资历浅、人脉少、基础差,却要在一个水平线上和那些拥有行政资源、人脉雄厚的‘学官’或学术经验丰富、甚至是功成名就的教授竞争,因此,经常只能挂靠到各级‘学官’或教授的科研团队中,缺乏独立的科研环境,自主创新的工作受到环境限制就可能失去基础,放弃个人兴趣去完成别人的工作成为无奈的选择。”[3]这样的课题研究,让青年教师失去了自我和话语权,严重挫伤他们的科研积极性。

(四)人际关系困惑

青年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生活经历比较简单,所处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当上教师后,他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但是,因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常出现不和谐的现象。而且,青年教师面临着教学、科研,甚至经济的重重压力,他们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工作当中,很难专门花时间去扩大交往圈,处理人际关系,从而造成交往圈小、人际关系疏离的情况。少数教师只看重自己的发展,强调自己的生存空间,甚至有某种程度的清高和自傲,久而久之,个人英雄主义浓厚,团队精神淡薄,导致同事关系不融洽。

(五)生活压力困惑

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经过多年的刻苦攻读,获得高学历后进入高校的,在学习期间,为了完成学业,不仅个人付出了巨大的精力,而且也付出了相当大的经济成本,因此,参加工作后,期待着对前期付出有所回报。同时,经过多年的学习,他们一般年龄也不小,面临着购买住房、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等现实问题,经济负担较重。但是,目前分配机制决定了他们的收入和待遇在高校中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工资待遇偏低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形成的反差和矛盾,让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果不及时调节压力,将严重地影响着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二、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困惑的消解对策

成长困惑和压力直接影响着青年教师的成长。“新教师的教学成长过程是个体与教育环境积极主动的互动过程,是内外诸因素综合影响并发挥作用的过程。”[4]这就需要我们既要重视影响青年教师成长的内部因素,又要重视外部因素,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积极进取,激发青年教师成长的内部动力

增强成长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成长意识,教师就会自觉地学习,积极地进取,及时进行角色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明确以后发展的方向,为健康成长做好准备。

角色定位。一方面,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特别是对于入职之初的青年教师,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尽快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努力完成自我心理调适,在讲台上和大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个大学教育者的形象。另一方面,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谦虚好学,真诚地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人经验,取长补短。

职业生涯规划。青年教师要立足自身情况,设定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分析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制订相应的工作、学习行动计划,对职业生涯规进行合理的规划,使青年教师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面对自己,使成长有目标、有方向、有步骤。

养成反思习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自身对自身的评价和教师自身的自我改造。”[5]自我反思不仅是教师自我成长意识的体现,也是实现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Posner·G·J)曾经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6]对于刚入职处于探索阶段的高校青年教师来说,自我反思是其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最直接、最有效的切入点。如果有了自我反思的习惯,青年教师就会经常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行为表现,以审视的眼光反观自己的思想、态度、行为和情感是否符合教学需求,从寻找和解决问题入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通过反思,他们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寻自己成长的有效途径,不断激发成长的内部动力。

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钱伟长曾经指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7]青年教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树立教学与科研的整体发展观。一方面,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激发研究的思想火花;另一方面,通过参与科研,研究学科前沿的最新命题,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互相促进。

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青年教师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在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与学生、同事、领导等的关系必然影响其成长。“因为只懂得‘教什么’和‘如何教’还不足以保证一个新教师成长为一个优秀教师。教师的成败往往还有赖于他们能否在教育工作中与学校领导、教育同行、社会各界,特别是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8]教师团队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基础力量,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着关键的带动作用。青年教师应协调好同事关系,主动融入教师团队,积极地向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中老年教师请教学习,在团队合作中快速地发展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尽快适应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要主动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创建条件,优化青年教师成长的外部环境

健全规章制度。高校应建立健全一系列适于青年教师成长的政策和制度,规范教师发展的方向,从政策和制度上为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如教研室活动制、教学实习制、教学反思制等。完善青年教师业务导师制,给每位青年教师指派一位师德好、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授或专家,实行“一帮一”的“结对帮扶”,既传授教学经验,又加强科研业务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健康、顺利成长。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如建立青年教师科研基金,专门针对青年教师进行课题申报,为他们开展科研工作提供支持、奖励。选派教师到科研力量强的重点高校访学、交流,与校外的研究课题组合作,让他们从科研的配角逐步变成科研力量的主角,早日成为学校科研队伍的骨干。

强化职业培训。加强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很多高校建立了教师岗前培训制,特别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绝大多数没有系统接受过高等教育理论学习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专门教育培训,强化岗前教育理论培训,使他们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有整体了解,并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青年教师适应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还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职中培训,为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和进修学习创造条件。除在校内参与相关培训外,也可以到校外进修学习。同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各种教学与学术会议,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将学校建成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

注重人文关怀。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一方面,学校要考虑青年教师的实际需要,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优秀青年教师在业务进修、科研经费、外出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形成教师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的良好氛围,增强组织凝聚力和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同时,积极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消除困惑,缓解压力,调整心态,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精神支持。

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重要力量,因此,他们的快速成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希望。面对困惑和问题,青年教师要勇于寻求解决的办法,充分利用高校发展的平台,明确教学和科研的目标,增强专业发展的自我实现能力。同时,学校要优化青年教师成长的外部环境,引导青年教师正确认识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关系,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1]徐红,董泽芳.论高校教师角色适应问题研究的必要性[J].高校教育管理,2012,(1):34-38.

[2]吴金昌,刘毅玮.高校教师成长中的困惑与反思—兼与中小学教师成长历程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2008,(9):41-43.

[3]郭德怀,徐白梅.彷徨与无奈: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特征的多维剖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5):45-47.

[4]张建平.论新教师的教学成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8):7-10.

[5][日]上寺久雄著,赵一奇等译.教师的心灵与风貌[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63.

[6]宋广文,都荣胜.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及其对教师成长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3,(1):26-29.

[7]孙忠霞.在反思中成长——高校外语专业青年教师培养策略探微[J].中国成人教育,2008,(20):90-91.

[8]赵昌木,徐继存.教师成长的个人因素探析[J].临汾师范学院学报,2004,(4):62-67.

(责任编辑:刘亮红)

G451

A

1009-2293(2016)05-0091-03

潘慧春,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DOI】10.3969/j. issn.1009-2293.2016.05.026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