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传》战争礼述略

2016-03-14

关键词:左传战争

林 静 静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左传》战争礼述略

林 静 静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礼是宗法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它维持着整个国家社会的既定秩序,也包括国家的军事政治生活。以《左传》为依据对春秋战争礼进行研究,战争礼包括战争中的礼仪制度,如治兵、祭社、卜战、致师、犒师、战祷、献捷、饮至及受降等,也包括战争中的礼义思想,即君子之间的“贵族精神”和高于一切的“贵义精神”。此外,战争礼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社会变革“相因损益”,而这些变化在春秋时还未达到“礼崩乐坏”的程度,有些只是为了“更合时宜”。

《左传》;战争;礼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0713.0938.018.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3 09:38

礼是宗法社会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也是宗法社会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1]76礼是国之干,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它维持着整个国家社会的既定秩序,使全体社会以其为绳墨进行运转。“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国之大事的战争,亦遵循着“礼”的规范,受着“礼”的制约,故战争礼是整个春秋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玄《六艺论》云:《左氏》善于礼,《公羊》善于谶,《穀梁》善于经。”[2]3从礼的角度研究《左传》由来已久,其中对《左传》礼制的研究成果亦是十分丰厚详尽,然而毕竟传统经学礼学研究方法有限,这使得有些研究并不完善,尤其对“战争礼”的研究更是有待深入。因此,以《左传》为依据研究春秋战争礼是可行而又必要的。春秋战争礼主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战争中的礼仪制度和战争中的礼义思想。

一、战争中的礼仪制度

春秋战争中的礼仪制度非常详备,它贯穿了战争的整个过程。

(一)出师之前

1.大阅之礼

《周礼注疏》:“仲冬教大阅,教战讫。”[3]596春秋时,国家要定期举行“大阅”之礼,对军队进行整顿、训练和检阅,为战事作好充分准备。如桓公六年,“‘秋,大阅’,简车马也。”[4]206正义曰:“大阅之礼在于仲冬,今农时阅兵,必有所为。”[4]198鲁国于秋季进行大阅,当是要为战争作准备。

2.授兵与治兵

隐公十一年,“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1]72;庄公八年春,“治兵于庙,礼也”[1]173。古时兵器皆藏于国家,由国家统一管理,有战事时才颁发。因此,国家如遇战事,于将战之前必先在祖庙进行授兵,后还要在战前进行习武演练。如僖公二十七年,“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子玉复治兵于蒍……”[1]444;宣十五年,“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1]763-764;襄公十九年,“子庚帅师治兵于汾”[1]1 041;昭公十三年,“七月丙寅,治兵于邾南”[1]1 353。庄八年《穀梁传》曰:“出曰治兵,习战也。”[2]85《尔雅·释天》:“出为治兵,尚威武。”由此可见,“治兵礼”当是每场战争前必须进行的环节,一是向敌方示威,二是鼓舞自身士气。

3.祭祖与祭社

《礼记》:“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祃于所征之地。”[5]435《周礼》:“大师,宜于社,造于祖,设军社。”[3]790《左传·闵公二年》:“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1]271正义曰:“《释天》云:‘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4]866春秋人出师前必祭祀祖社,其目的首先是要征得祖先对此次军事行动的认可,故曰受命于庙,另要祈求先人保佑。社是国家保护神,故古人出师要祭社以求得土地神的庇佑。

祭祀之礼对行礼之主的服饰和佩戴也有严格要求,以示对神的敬重。“服其身,则衣之纯;用其衷,则佩之度”[1]270,必以纯色为服,以合乎礼度之物作为配饰。“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有常服矣。不获而尨,命可知也。罕夷曰:‘尨奇无常,金玦不复,虽复何为?君有心矣。’”[1]271《中国礼制史》曰:“帅帅者要‘有常服’,不得常服而衣杂色之衣,即不得其正,公命可知,前途命运亦可知。”[6]294太子申生“衣之偏衣,佩之金玦”,是不合出师之常礼的。

在祭祀过程中,要杀牲并以血涂鼓,谓之“衅鼓”。定公四年,“君以军行,祓社、衅鼓,祝奉以从,于是乎出竟”[1]1 535。有战事时,诸侯率领军队出国,先祭社,再杀牲以血涂鼓,之后大祝跟随社主出征,此时方可出国境。

4.占卜与求筮

春秋人在出征之前要卜问出兵的吉凶,以预测此次军事行动的胜败,吉则出兵。《周礼》:“若大师,则掌其戒令,涖大卜,帅执事涖衅主及军器……《司马法》曰:‘上卜下谋,是谓参之。’”[3]918-919僖公五年八月甲午,晋侯围困虢国,出兵之前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占卜为吉,当克敌,晋遂出兵,灭虢,虢公醜出奔京师。僖公十五年,秦晋韩原之战,秦伯在出兵前使卜人徒父进行占卜,“吉:‘涉河,侯车败。’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1]353,于是,秦伯伐晋,大败晋国,获晋惠公。

为确保万无一失,古人有时在占卜后还要再以筮草推断吉凶。僖公二十五年,周襄王与子带争,晋文公出兵纳周王前,“使卜偃卜之,曰:‘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1]431。在占卜和求筮都显示吉兆的情况下,晋侯才出兵。

在大战之前,古人除以卜筮预测战争胜败外,还会以此进行人事安排。僖公十五年,秦伐晋,晋国在安排车右前时进行占卜,“卜右,庆郑吉”,显示以庆郑为车右吉,但晋侯却并未采用,后战败。

(二)交战之中

1.致师之礼

《周礼》:“环人掌致师,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3]941春秋时期两军交战,首先要派出本国勇力之士去向敌军挑战,此谓“致师”。隐公九年,“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1]65,公子突建议勇而无刚者前去致师挑战。宣公十二年,晋楚邲之战,“楚许伯御乐伯,摄叔为右,以致晋师”,“杜注所谓‘单车挑战’也”[1]734。之后许伯、乐伯与摄叔又各抒己见详细叙述了致师的过程:许伯认为致师者驾车迫近敌人的营垒以示挑战,乐伯认为致师者车左以菆箭射、代御执车辔挑战,摄叔认为致师者车右入敌军营垒,然后杀死敌人取其左耳或生俘敌人而还。

致师示勇挑战,“为了在两军对垒之际激发己方将士斗志,沮灭敌军士气,以便战而胜之,它是战争的前奏,并对战斗双方的胜负结局起着重要影响”[7]61,并由此拉开两军大战的帷幕。

2.犒师之礼

春秋时行旅征战,亦有“犒师”之礼,即以酒食馈劳军师,多是军事力量薄弱一方犒劳对方军师,似为一种外交手段。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正义曰:犒者,以酒食饷馈军师之名也。服虔云:‘以师枯槁,故馈之饮食,劳苦谓之劳也’。”[4]495僖公十六年,齐孝公来伐鲁,鲁公使展喜犒馈齐师,展喜以一番外交辞令说服齐孝公,最终齐侯乃返。又如昭公五年,楚国伐吴,吴国国君使其弟犒师楚国,欲以言和。“楚子以驲至于罗汭。吴子使其弟蹶由犒师,楚人执之,将以衅鼓……余亟使人犒师,请行以观王怒之疾徐,而为之备,尚克知之……”[1]1 271成公十六年晋楚鄢陵之战亦有此礼。

3.战祷之礼

两军交战不胜则败,为了保证最终的胜利,古人多会祈求祖先或神人保佑,进行“战祷”。

文公十二年,秦为报文公七年令狐之役败于晋之仇与晋战于河曲,秦为胜晋,遂“以璧祈战于河”,祈求河神保佑。成公十六年,晋楚鄢陵之战,“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大宰伯州犂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虔卜于先君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1]884。晋国在交战双方对垒时,于战争当中行卜筮之事,进行“战祷”,祈求上天保佑,最终得胜而归。还如昭公二十四年,“冬十月癸酉,王子朝用成周之宝珪沉于河”,以祈求河神的庇佑。

(三)大战之后

1.献捷之礼

《周礼》:“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3]919大战之后,若得胜而归,则要行“献捷礼”。“军大献,则鼓其恺乐。大献,献捷于祖。”[3]739此礼当由原始部落战争中用俘虏和战利品献祭神灵的古俗发展而来。

《左传·成公二年》详细叙述了“献捷礼”的细节,周成王曰:“蛮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毁常,王命伐之,则有献捷,王亲受而劳之,所以惩不敬、劝有功也。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不献其功,所以敬亲昵、禁淫慝也。”[1]809诸侯奉周王之命讨伐四夷得胜归来后要将战利品与俘虏上献于周天子,“王亲受而劳之”,从而起到警示蛮夷之国的作用,而对于诸侯宗亲之国,则只告事不献功,此即“献捷礼”。

2.饮至与铭功

《左传》载,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1]42-43。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1]91。僖公二十八年,“秋七月丙申,振旅,恺以入于晋,献俘、授馘,饮至、大赏,征会、讨贰”[1]471-472。可见,古代征伐战胜归来后,诸侯要饮于宗庙,宴享将士,慰劳从者,行“饮至”之礼。

对于有功者,则要进行“策勋”,将其书于策之上,记录战功。“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3]926,或对有功者行“铭功”之礼,如襄公十九年,“季武子以所得于齐之兵作林钟而铭鲁功焉”。

除“饮至”、“策勋”和“铭功”外,诸侯还要遍赏参战将士,此即“赏众”。如襄公二十六年,“郑伯赏入陈之功”,“享子展,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赐子产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1]1 114,即赐予子展和子产封邑。对于阵亡将士,则要抚恤其亲属。

3.哭师与受降

两军交战,胜败乃常事。若是出师不利伤亡惨重,则有“哭师”之礼。如僖公三十三年,秦伯着素服于郊次,向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1]500

战败国有时还要行“受降礼”。宣公十二年,“楚子退师。郑人修城。进复围之,三月,克之。入自皇门,至于逵路。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肉袒牵羊,示服为臣仆”[4]729。楚庄王围困郑国,3个月便攻克郑都,郑襄公出,肉袒牵羊而受降。李贻德《左传贾服注辑述》亦认为:“肉袒牵羊示臣服者,古礼有之。”又昭公四年,楚“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与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1]1 254。赖国被灭,赖子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向楚国投降请罪。可见战败者“受降”时,当有“肉袒牵羊”和“面缚衔璧”等礼节。

二、战争中的礼义思想

春秋时期的战争除了有详备的礼仪制度进行规范外,亦有春秋人于思想意识层面对其进行的主动维护,这些思想包括春秋君子之间的“贵族精神”和高于一切的“贵义精神”。

(一)君子之间的“贵族精神”

“不学礼,无以立。”“礼”的长期浸染和对“礼”的始终恪守逐渐形成了春秋君子的“贵族精神”,这种“贵族精神”包括他们对君臣尊卑之礼的遵守,对知恩图报信用为先的坚守,对君子之道的维护等。即使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中,他们也依然用自己的行为维持着这种精神,彰显他们对“礼”的遵守。

桓公五年,周襄王因郑庄公不朝,故率领诸侯之军伐郑国,在交战过程中郑国祝聃射中周王肩,诸侯之师狼狈逃走,此时祝聃请求对周王军乘胜追击。但郑庄公未从,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1]106也就是说,君子不可逼人太甚,更何况是对天子?后又连夜派遣祭仲去慰问周天子及其左右。宁愿放弃乘胜追击也要维护君臣尊卑之礼,维持君子风度,可见周礼在郑庄公心中的重要地位。

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时曾受楚成王厚待,他答应日后必报成王恩情:如果晋楚两国真有兵刃相见的一天,晋国定会在战场上辟君三舍。之后晋楚城濮之战中,面对子玉率领的楚军,晋文公果然遵守诺言,“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1]458。再如僖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原,命军队只带3日之粮,即要3天结束战斗。3天过后原仍未降,军吏曰:“请待之。”或许再等待数日原国就投降了。但晋文公所承诺的3日期限已至,若等待,虽原降但自己则要失信,于是为了遵守承诺讲求信义,晋文公毅然决定撤军,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1]435即使是两军对峙战火燎原之际,作为一国之君也是以信用为本,以知恩图报为先。

齐晋鞍之战,齐国战败,晋国将领韩厥追上齐顷公的战车:“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正义曰:“彼虽败绩,犹是国君,故战胜之将,示之以臣礼事之,不忍即加屈辱,所以申贵贱之义。”[4]799-800成者王,败者寇,虽是此理,但在春秋时期的战场上却表现出了迥然相异的景象。面对“败者寇”的齐顷公,韩厥并未凌辱或轻视,而是依然以春秋君子的风度对其以臣礼相待。还如晋楚鄢陵之战,郤至“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1]887,两军交战中郤至多次遇见楚共王,每必下车,并脱下头盔向前快走,即使面对敌方君主,身为臣子也是如此恭敬。之后郤至又追郑伯,其右茀翰胡曰:“谍辂之,余从之乘而俘以下。”意欲活捉郑伯,但郤至却说:“伤国君有刑。”[1]888这里的两军对垒少了些后世战争中常见的血腥和残暴,呈现给人的更多的是一种雍容有礼的君子风度,它所反映的正是春秋人对“礼”的恪守,对君子之道的坚守。“这种使后世很难理解的情形,正是反映了表现等级尊卑的礼是维护这个社会形态的核心思想和制度,较之两国之间的一时性的矛盾要更为重要。”[8]88

(二)高于一切的“贵义精神”

春秋战争中,有时“礼”高于一切,哪怕因为遵守这些“礼”会导致战败和身亡。“礼”融入了春秋人的血液和骨髓,在战场上呈现为高于一切的“贵义精神”。

僖公二十二年的宋楚泓之战中,宋人已摆好阵势,而楚人还未完全渡过泓水。宋寡楚众,若此时攻打楚军,宋师尚有获胜的机会,于是大司马请求趁此时攻打楚军,但宋襄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1]397-398在你死我亡的战场上,敌方的“未济河”和“不成列”当是自身取胜的最佳时机,但宋襄公放弃了这样的机会,他不击未济河之军、不鼓不成列之军、不重伤年老之人,宁愿放弃轻易取胜的机会也要坚决遵守“古礼”,不欺敌于险隘便是宋襄公为军的原则。纵观后世战争,更多的是不顾一切的取胜,而春秋时期的战场上讲求的却是超越一切胜负的“古礼”。

又,文公十二年,秦晋战于河曲。交战一日,胜负未分,秦夜遣行人告请晋师:“两君之士皆未慭也,明日请相见也。”[1]592晋臾骈看出秦军阵脚已乱,主张渡河夜袭秦军,“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薄诸河,必败之”[1]592。但胥甲和赵穿极力反对,阻止晋军出迫秦军,他们认为不等到约定的时期而趁人之危、薄人于险是无勇的表现,“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1]592,并最终将“不薄人于险”的礼节坚守到底,哪怕最后使得秦师夜遁溜走。对于战斗力极为薄弱的治丧之国,春秋人则更避免对其攻伐。襄公四年三月,楚国将伐陈国,但听闻此时陈国正治丧,于是便停止了对陈国的征伐,“三月,陈成公卒。楚人将伐陈,闻丧乃止”[1]932。又襄公十九年,晋国士匄侵齐,刚到榖地就听闻齐国正治丧,于是停止侵伐班师回朝,“晋士匄侵齐,及榖,闻丧而还,礼也”[1]1 049。可见,“不伐治丧之国”是春秋战争礼之一。

不击未阵者,不薄人于险,不伐治丧之国,从《左传》中可以看到春秋战争中血腥厮杀以外的崇礼尚义之举,这都反映了春秋战争中交战者不愿趁人之危和欺人于险,力求在双方力量均等的情况下进行较量的“贵义精神”,哪怕这种对“礼”的坚守会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昭公二十一年,宋宗室与华氏争,十一月癸未,公子城在晋师的帮助下回国救宋。其间,吕封人华豹与公子城相遇并交战,不待公子城发一箭华豹已连发两箭,“将注,豹则关矣。曰:‘平公之灵,尚辅相余!’豹射,出其间。将注,则又关矣”[1]1 429。《仪礼·大射礼》记载:“上射既发,挟矢,而后下射射,拾发以将乘矢。”[9]376射礼规定武士战斗时须轮番发射,上射发箭后下射才能射,显然华豹之举不合射礼,因而公子城认为华豹此举“不狎,鄙”!华豹意识到自己的失礼,于是抽矢而止,“城射之,殪”,他用生命维护了武士之间的“射礼”。

“春秋战争礼”繁杂而又有序,它时时处处维护着战争秩序,使其呈现出与别时代迥然相异的景象,于血腥厮杀外多了一种雍容平和的气度。然战争礼又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时代的变革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并逐渐完善。《中国礼制史》曰:“当一种礼应运而生之后,它就逐步走向完备。后一个历史时期可能会增加新的内容,创造新的制度;但前一时期的制度如果不是失去意义,不是根本腐败的话,后一时期就不会将它根本抛弃,就会承袭、利用,也许加以改造。”[6]59

春秋是一个社会剧变和战争频仍的时代,诸侯们意图凭自身的杀伐决断争王称霸,战争礼也或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着变革。其中有些古礼渐被遗弃,如战争中的“不伐丧”之礼。“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帅师围潜”[1]1 482,吴子不但不以“不伐丧”为礼,反而要借楚国治丧的机会去攻打它。可见“不伐丧”之礼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只能被抛弃。周王室政权衰微,因而诸侯献捷于天子的“献捷礼”也发生了改变,诸侯之间亦开始“献捷”,如成公三年春,“诸侯伐郑,次于伯牛,讨邲之役也。遂东侵郑。郑公子偃帅师御之,使东鄙覆诸鄤,败诸丘舆。皇戌如楚献捷”[1]812;襄公二十五年,“郑子产献捷于晋,戎服将事”[1]1 104等。

“春秋战争礼”以时代的需要为准,或被继承,或被改革,或被遗弃,不盲目循礼和主动变革旧礼的现象恰恰显示出春秋时代人的理性思维和个性意识。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晋)范甯集解,(唐)杨士勋疏.春秋榖梁传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陈戍国.中国礼制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7]韩维志.古代“致师”小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1):61.

[8]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9](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白晨)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War Ritual in Zuozhuan

LIN Jing-jing

(School of Literature,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 475000,China)

As a moral norm of the patriarchal society,the ritual not only maintains the established order of the whole country but involves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affairs of a country as well.The paper explores the war ritual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based onZuozhuan.The war ritual not only includes the system of etiquette——directing military affairs,making a sacrifice to the kitchen god,divination before the war,rewarding the army,praying for the war,sending war prisoners to the ally showing friendship,and accepting a surrender and so on,but also the idea of propriety and righteousness——the noble spirit between the gentlemen and the righteous spirit exceeding anything.Moreover,the war ritual is not static;it changes with social change.

Zuozhuan;war;the ritual

2015-12-23

林静静(1992-),女,河南濮阳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

K 225

A

2095-462X(2016)04-0015-05

猜你喜欢

左传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从善如流
被风吹“偏”的战争
谁是战争的幸运之子
他们的战争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