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2016-03-14王欣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体教结合体教后备

□王欣(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网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

□王欣(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网球运动在我国发展的比较快,网球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世界网球强国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我国网球后备人才长期的体工队培养模式,为我国网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培养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制约着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其中,笔者认为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其中最值得研究和关注的,而“体教结合”模式培养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是解决我国网球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网球 培养 后备人才 体教结合

1、关于“体教结合”模式的概念研究

学者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和角度对“体教结合”的定义各不相同,对“体教结合”模式也进行了分类和概括。“体教结合”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各有利弊,让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是“体教结合”模式顺利发展的必然方向。

笔者发现众多学者对“体教结合”的概念定义不一,都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其中笔者借鉴了两位学者的意见,分别是:杨展加在文中提出了“竞教结合”的概念,他认为“竞教结合”是一种为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体育”人才为目标的新体制,基本要求是要发挥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共同优势,同时遵循竞技运动规律和教育规律。黄香伯在文中认为“体教结合”是体育与教育两个系统相结合,充分发挥两个部门的优势,以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四有”人才为目标,文中还强调“体教结合”模式是搞好业余训练、加速人才培养的模式,应该成为我国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本文在重点借鉴了两位学者观点的同时综合了各位专家对“体教结合”的解释,从探索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运动员的目标出发,以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结合角度把“体教结合”定义为:“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相结合,以学校为依托,同时遵循运动训练规律和教育规律,以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一种新型的业余训练模式”。

2、网球后备人才相关概念的含义

体育后备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体育运动天赋,经过系统训练后可能对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儿童、青少年群体”。

网球后备人才:“指拥有一定的网球运动天赋和身体素质,进行一段时间系统训练,能够掌握一定的网球技能和专业文化知识,未来可能在网球运动中取得一定成绩和贡献的青少年群体”。

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网球从业人员和相关机构在网球后备人才理论与训练实践的指导下,为实现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目标而采用一定实践模式的教育现象”。网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也是一直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是思想和实践的统一,它需要同时遵循网球培训理念和教育理念。

3、我国“体教结合”模式培养后备人才的特征和意义

3.1、特征

我国现在“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的形式有很多种,对我国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该模式力求培养文化水平和运动能力俱佳的后备人才,着眼于后备人才的长远发展。“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后备人才生源不足、学习和训练无法平衡、后备人才的成材率不高等等一系列在“举国体制”培养模式下产生的问题。但是“体教结合”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没有形成很好的协调,在体育系统的“体教结合”过多的看重于运动训练,而在教育系统的“体教结合”更加注重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各个阶段“体教结合”培养的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很好的衔接,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及研究生各个阶段“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让“体教结合”培养后备才的正在作用和意义没有得到体现;“体教结合”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保障不足的问题,训练方法和教育理念不科学,硬件设施不足等等都是现行“体教结合”培养后备人才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此同时,“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又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和发展,“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将加入我国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并发挥它特有的魅力。

3.2、意义

学校有很多方面的优势,生源广泛、丰富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运动员在学校中可以在进行运动训练的同时接受正规的教育,与同年龄段学生所享受同等的教育环境,这本来就是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利。“体教结合”培养后备人才模式更有利于在学校中发现和培养更多优秀的运动员,有利于改善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体教结合”模式培养后备人才是对优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一种探索,它改变了我国以前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单一模式,将影响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对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体育体制改革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4、我国网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模式培养存在的问题

4.1、学训矛盾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78.8%的学生运动员认为训练对学习存在影响,而其中有50%的人中认为影响程度一般,尽管与原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在平衡文化和训练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学训矛盾仍然很突出。在高考制度的政策背景之下,我国中小学教育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课业负担繁重,超长时间的学习安排让学生难以分配出足够的时间发展特长,“学训矛盾”很难避免。由于对升学的高度关注,学校以及中学网球学生运动员在处理“学训矛盾”时通常基于是否有利于升学来考虑。

4.2、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

影响“体教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另一重要因素是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学校师资问题主要存在于网球教练员队伍的问题上,首先,有很多后备人才基地学校的教练员数量不足,甚至出现一个20-30人的网球运动员队伍只有一个或两个网球教练带队训练的现象,比例严重失调,不符合网球教学训练的原则和科学性;其次,学校网球教练员的水平存在问题,所调查的教练员中中高级教练员只有4个(占10.3%),没有教练等级的教练员居然有7个所占比重17.9%。很多学校的网球教练员是通过学校教师招聘进来的普通体育教师,执教经验不足,缺少专业运动经历,对于学校网球训练出现的现实问题不能很好的把握,教练员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缺乏连续性和科学性;最后,中学网球教练员科研能力普遍较差,科学化训练水平普遍不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科研创新能力都存在许多不足。

5、完善“体教结合”模式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对策

5.1、增加场地数量,完善训练设施,建立医疗监督体系

根据网球项目的训练特点,运动员必须通过多球训练来提高他们的技战术水平,对网球场地数量的要求非常高,如果一块场地中参训的运动员数量过多,就会使运动员处于闲置状态,无法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因此,迫切需要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投入资金,增建网球场地基础设施,改善后备人才的训练条件,加强学校网球场馆建设,优化运动员的训练条件已是我国学校网球队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在学校组建一支集技术、体能、恢复和医疗保障与一体的科研团队,负责训练和康复,更加有效地为学生运动员服务。

5.2、增加教练员数量,加大考核培训力度,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

学校网球教练员是学生网球运动员训练的直接实施者,也掌握和管理着训练的全过程,他们承担着学生网球运动员的培养责任。首先,必须增加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的教练员数量。其次,还要不断去落实学校网球教练员的上岗制度,加强教练员的考核晋升制度,建立能够促进教练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执教水平的激励机制,调动教练员对待工作的积极性。最后,网球教练员自身素质和执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网球运动员,是网球后备人才技术水平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5.3、合理安排学习和训练时间,健全管理体制

学校在训练时间和学习时间的安排上面一定要合理,也要考虑到学生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做到训练和学习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实施“体教结合”培养网球后备人才的进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的处理好学训矛盾。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切实加强对网球队管理,完善对运动员训练的监督、对教练员的聘请、考核和奖励机制。后备人才培养学校应该自上而下制定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体系,科学管理,改变网球后备人才管理上的无序状态。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及有关部门要以培养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网球运动员为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网球训练时间,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增加网球后备人才数量,提高我国网球运动员的整体质量。

5.4、增加资金投入,吸引社会力量的经济赞助

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增加资金的投入比重。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要想办的有特色,办的有成效,办的有质量就必须努力与市场与社会联系起来,就必须想办法吸纳社会资金来帮助促进自身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声誉,解决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资金短缺的问题。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要注重利用其他资源,例如俱乐部、网球协会或知名企业,加强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5.5、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扩充网球人口

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在学校开设网球理论课,积极开展网球运动的普及工作,增大参与网球运动的数量,扩大网球人口。体育部门和相关部门还可以利用媒体宣传,加大对网球运动的宣传力度,扩大网球运动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同时,努力争取政府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发展的各项政策支持,逐步建立向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化,同时发挥出网球协会应有的作用,积极推广网球运动在全省各市州的普及发展,促进网球运动的全面普及。

5.6、完善相关制度

学校需要完善网球教练员的聘任、奖励和考核及相关制度。教育部门和上级行政部门应该制定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培养体系来保证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和相关培养学校应该深度结合,对运动员的训练、参赛提供保障。

[1]曹振康.关于教体结合与学校竞技体育的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

[2]韩会君,徐建牛,吴武彪等.广东省实施"体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

[3]杨展加.“竞教结合”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新途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2).

[4]黄香伯,周建梅.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1).

G845

A

1006-8902(2016)-07-SY

猜你喜欢

体教结合体教后备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体教结合“一条龙式服务”模式探索
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浅谈体教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