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在课堂学在生活

2016-03-13新疆哈密市第二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设意识情境

新疆哈密市第二小学 张 伟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注定是数学学习的主要资源,只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现象,合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就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一、合理创设情境,快乐学习新知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学中,如果能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加减法时,利用班级图书角的书,我注意让学生留意故事书和漫画书的数量情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可以正确列出算式。通过学生身边的事物,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身边事物,更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三年级上“倍的认识”时,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倍”的概念,一开始我并没有把硬生生的概念灌输于学生,了解到学生年龄均为八岁,于是,问“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学生好奇而引起注意,我并没有直接告诉自己的年龄,说“你是8岁,我是你的4个8”,大家都知道4个8就是32,便异口同声道“32岁!”接着我自然而然的引出了今天所学的新知识“倍”。通过简单的一问一答,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原来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在教学上老师感到轻松学生感到有趣。在教学完新知识后让学生回家可以调查身边的事物有哪些是倍的关系,进而巩固知识,更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把枯燥的概念变为有趣的活动。

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还可以通过动手操作,通过动手操作也可以有效的进行情境的创设。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角的认识》时,我有意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有一个口袋,口袋里面放了一些礼物,让学生从中摸出一个角。在学生纷纷举手说着自己摸的角之后,我也进行摸角,你们能给我说说你们是怎么摸出角的吗?学生会说“尖尖的。”我伸手摸出一个图钉;学生又会说“还有两条边。”我伸手摸出的是一只削的很尖的铅笔;学生又补充道“是平平的。”我又摸出了一片树叶,“尖尖的,平平的,怎么没有角?”学生回答说“两条边应该是直直的。”这一次我摸出了一个三角板,并真诚对同学说“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摸角的感觉。”我是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使学生认识并抓住角的关键特征。

二、触动生活积累,培养应用意识

关于应用意识,《课标》中指出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揭示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学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设计出“生活化、社会化、应用化”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真切的感受“生活处处蕴含”,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我教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一课中,我设计了“课堂超市”,要学生带了自己喜欢的小物品捐赠于“课堂超市”,有了这些“货品”,“超市”开张了,学生拿着人民币学具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这些“货品”由我先标好价钱再进行“交易”,在活动中我发现有学生拿着钱去买完自己的东西后忘记找钱或是少给了钱,于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算钱找出问题所在,及时改正。活动进行的很顺利,数学通过自己亲自实验学会了人民币的换算以及计算。

三、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巩固新知

学生学习新知后,已经能初步掌握数学思想,为了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要抓紧契机,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富有情趣的、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同时又能加深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巩固。

如学习钟表的认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表,并要求学生设计时针、分针、秒针,观察每根针的规律,让学生亲自经历实践活动的过程,通过操作、实践,巩固了所学钟表的知识。又如,在二年级认识了“克与千克”“厘米与米”,三年级认识了“顿”“分米、千米”在教学千米时,应该把学生带到操场走一走,体验一千米到底是多长;教学分米时拿尺子在班里量一量学生的身高以分米为单位大约是多高;教学克与千克时用电子称在课堂上称一袋东西的重量等等。在课后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和爸爸妈妈去市场买蔬菜水果时分别买了多重的东西分别记录,后在班里;再汇报情况,使学生能更好的选取合适的单位在生活中。

四、加强自我专业知识,与时俱进

新课标指出教学关系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本质清源。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

数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文化。数学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但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寻找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如何去说出自己心中的问题,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运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猜你喜欢

创设意识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护患情境会话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