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提问,优化科学课堂教学

2016-03-13新疆哈密市第二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期
关键词:橡皮泥形状物体

新疆哈密市第二小学 张 丽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它常常是教师通过最初的提问引导学生最初的反应和回答,再通过相应的对话和交流,引出教师希望得到的答案,并对学生回答给予分析和评价。

一、课堂提问对提高课堂实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集中注意力,并引发其学习动机。

第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好的提问,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能打破学生思维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甚至波澜迭起。

第三,通过师生间的对话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沟通情感,有助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是启发性的而不是验证性的,是反思性的而不是回顾性的;是引导与质疑性的,而不是陈述与诱导性的。有效的提问语气是商榷性的,而不是命令性或强制性的。有效的提问时机是激励性的,而不是消极否定性的。有效的提问对象是已思考成熟的学生,而不是未加思考的学生。下面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为例说明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和技巧!

本课通过探究让学生能够找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的方法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1.筛选问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此时设疑提问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的效果。备课时,我打算以实验激趣,但是课内4个实验究竟用哪个实验激趣,这就要求筛选出实验小、简单这样保证操作简便而且用时少,同时实验现象明显、孩子还得感兴趣,能产生疑惑促进思维,于是在课前我准备了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装同样多的水,只是其中一杯为浓盐水。一上课,我便以“小魔术”激趣:“老师面前有两杯同样多的水,我来变个小魔术,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时,孩子们个个翘首以盼,大气都不出一下。这里如果我不选择“魔术”,让孩子观察,有的孩子恐怕是提不起这么高兴趣的。

2.提问有时需搭配适度夸张的表情或肢体语言

当我将事先准备好的两个鸡蛋分别同时放到两个烧杯里,截然不同的奇怪现象令孩子们惊讶!随即,我头往烧杯边一偏,故意瞪大眼睛,眉头一挑,装作纳闷的样子“咦?”了一句。相信学生也会被我稍显夸张的表情吸引,此时继续追问便水到渠成。

当学生通过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之浮起后,我又微笑着抛出一个问题:“橡皮泥能浮起来还不行,你能用浮起的橡皮泥盛铁钉吗?看看哪个组盛的铁钉最多!咱们比一比,好吗?”学生的好胜心被激起,于是又迅速动起手来。

学生兴奋地完成橡皮泥实验并汇报后,我是这样点评并启发他们继续思考的:“刚才我们用自己的巧手,通过把橡皮泥捏成一定的形状,不仅让橡皮泥浮在了水面,还能装那么多的钉子。这样的办法,你们给它起个名字好吗?”这里,让学生动脑给这种方法起名字,充分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答出“通过改变物体形状,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我一拍大腿,大声感叹“你们太聪明啦!不但能用巧手做实验解决问题,还能运用智慧从中总结出方法啊!”孩子被我由衷的夸张表扬激励着。

在研究潜水艇沉浮的秘密时,通过师生对话,我身体一垮,脑袋往前一点,双手一摊,皱起眉头,轻声说:“是啊,潜水艇是能沉能浮,而且它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改变形状,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也一个个跟着我皱起了眉头,开始思考“为什么呢?”。

当然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得有一定的度,还得看对象来实施,小学低段的孩子,老师的动作表情夸张点会很适用,孩子越大,要是老师的表情夸张的话,会有孩子质疑其真实性或者心生厌恶(除非学生已长期适应老师的真实夸张)。

3.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正当学生沉浸在一个鸡蛋沉而另一个鸡蛋浮的对比现象中时,我恰当平问:“请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对于初学科学,初做实验的学生来说,仔细观察实验,并能用正确的词语描绘实验现象是学习的重点,是良好科学习惯养成的关键。孩子们说出所见,一个鸡蛋沉在杯底,而另一个浮在水面。现在就是刺激孩子大脑思维的好时机:“对于这个现象,你想知道什么?”生答“我想知道……”这里让孩子透过现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恰恰又是训练他们科学思维方式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好时机。趁热打铁:“请你猜想一下为什么一个鸡蛋沉另一个鸡蛋浮?”这里,我恰当地运用“猜想”这个词,鼓励孩子大胆思考,猜嘛,错了也无所谓。果然孩子有猜是鸡蛋大小不同造成的、有猜其中一个鸡蛋可能是我煮熟的、有猜水不一样的……这样便打开了孩子的思维。

4.问题要简明扼要

“老师这儿就有一个小模型(出示潜水艇模型),奇妙的事情又要发生了,请大家仔细观察。”教师演示潜水艇沉浮的过程。

“生活中还有一种方法,既不改变形状,也不改变自身重量,但是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引导孩子关注讲桌上的塑料泡沫板)你知道是什么方法吗?仍然让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起来,但不改变形状,你会怎么做呢?”这样非常简单地就把课堂从一个内容推向了下一个内容。而且限定了学生思考的方向:既不改变形状,也不改变自身重量。

5.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提问不能只提好学生,很多公开课,看似行云流水,一片繁荣,实际虚假,背离教学的本真。很多学生成了教学中的看客,既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又败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致。

课堂提问还要善意地提问“差”学生。绝对不能以嘲笑的、讽刺的心态提问学习“差”的学生。那样就变成了惩罚性的提问,提问变成了惩罚的手段,又背离了提问的本真。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提问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意义却被很多教师忽视了。教师忽视提问的意义,就不可能有效地发挥提问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发展的作用。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提问与回答问题的机会愈多,其获得发展的可能性也就愈大。反之,其获得发展的可能性就会越小。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总是提问那些学习好的、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否则就会就会造成课堂教学提问的严重不公平。课堂提问的不公平会产生双重效应:其一,对学习好的学生会产生积极效应;其二,对学习差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效应。如果教师能够科学、恰当地利用提问这一课堂教学手段,那么,他就能够有效地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效应,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获得发展的机会与可能性。

猜你喜欢

橡皮泥形状物体
挖藕 假如悲伤有形状……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你的形状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做个橡皮泥爸爸
借像皮泥
火眼金睛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
心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