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6-03-13山东新泰市楼德镇辛庄联小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期
关键词:格子创造力创设

山东新泰市楼德镇辛庄联小 马 刚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首先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更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

小孩子天生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刚入学的小学生什么都不懂,有什么问题都会向老师提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慢慢地有了很多顾虑,怕问错了会让同学笑自己笨、笑自己傻;怕提的问题不好让老师不高兴。学生于是把疑惑、把问题藏在了心里,不敢提出来。小学生的好奇心被压制下来,问题意识就逐渐消失了,换来的是学生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课。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要让学生大胆地提问,就必须改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现在有许多老师在课前先和学生聊聊天,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课中采用商量的口吻,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渐渐地就会在课堂上敢于向老师、同学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不同意见。打破了学生上课只有乖乖听讲地尴尬局面,使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得到发展。具体措施有:

第一,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随时闪现出来的问题意识,保护和尊重学生提问的勇气和兴趣。

学生心里有很多的问题要问,但是学生却不敢问,不乐于问。这是因为怕问错了会让同学笑话自己,感到很难为情。于是宁可把疑惑、把问题藏在了心里,不敢也不愿提出来了。对于个别学生能勇敢的提出问题,不论其是否合理,教师都要进行鼓励和表扬,表扬他能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这样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向他好好学习。提问的同学发现原来我是这么能干呀,老师不批评,还表扬我,以后我要专心学习,认真思考,想出更好的办法。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问的勇气。对学生几次三番的鼓励和表扬,激起了更多的学生放下了心理的包袱,大胆地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和不同的见解。

第二,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养成学生提问的习惯。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就有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小学生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好问,具有自我探索的愿望和表达观念的冲动。但是这种好问和冲动在课堂上有时被老师过度的“调控”而遏制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得不到满足,形成有疑不问的被动学习,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敢问的内在动力。如在学习“统计”这一知识时,老师先让学生收集数据,数出各种花的数量:粉花10朵,蓝花12朵,红花8朵。接着出示有10行的格子图,让学生思考:在这个格子图里能不能把这几种花的数量表示出来呢?思索了一会儿,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了:“老师,格子不够了,怎么办呀?”老师马上表扬了该生能仔细观察,发现问题了。然后启发学生想想办法,动手涂一涂,怎样来解决这个难题。在反馈交流中,学生想出了好几种办法。第一种一个一个再往上添画格子表示。第二种就是往旁边涂。第三种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单位来涂。老师再一次用激情的语言表扬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学生在自己的动手操作种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第三,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向权威提出问题的勇气。

在平常的学习中学生逐渐能针对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或是不同的见解。但是对于老师说的、书上写的一直深信不疑。因此,要向学生表明:老师和编教材的叔叔阿姨有时不注意也会出现错误,不是什么都是正确的。所以你发现老师或书本上错了话,也要大胆的提出来。同时要大力表扬或奖励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学生,并积极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或观点。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会问

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能敢于提出问题了,学生也逐步提问的良好习惯。这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有时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对知识粗浅的认识或疑问,甚至是对知识的错误理解。因此,老师要抓住学生认知和心理的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引发思维活动,从而培养提问能力。

思考从疑问开始,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主动发现疑问并提出问题,逐步提高问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下面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拨动学生提问的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生动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习的需要。学生想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如果在课堂中适时地根据学习内容创设一些富有童趣的情境,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

2. 把握好提问的深度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运用已有的观念和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从提高自身提问的艺术水平入手,提问讲究启发性、开放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3.拓展学生提问的面

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深刻性。通过探究质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规律,同时加强思维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提问步入更深层面。

三、培养问的习惯,促使学生善问

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了精心的引导,会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多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有价值了。这时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广开思路,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问的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提出一点看法或作出一点反思:“用其他办法行不行?还有另外的算法吗?”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生机勃勃。

猜你喜欢

格子创造力创设
数独小游戏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数格子
填出格子里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