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现状与启示

2016-03-13董晓彤梁迎辉单伟颖

护理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毕业生专业评价

徐 静,杨 莹,董晓彤,梁迎辉,黄 莹,单伟颖



·科研综述·

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现状与启示

徐 静,杨 莹,董晓彤,梁迎辉,黄 莹,单伟颖

阐明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的重要意义,分析国内外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现状,指出现有研究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启示,为今后护理教育改革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依据。

护理学;毕业生;质量评价;追踪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与疾病谱的改变,人们的健康需求急剧增加,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恢复以来,护理教育蓬勃发展所带来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质量同步发展的思考。而毕业生质量又是衡量护理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是护理教育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毕业生质量追踪对护理学科发展的影响逐渐凸显。教育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根本途径,当前护理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如何、能否满足专业发展与社会需要、如何评价护理人才,成为护理领域的重大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1]。国家卫生部“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推进院校医学教育与行业需求的紧密衔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总之,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护理人才势在必行。本研究通过对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现状进行总结,为科学地进行毕业生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助力护理教育改革与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

1 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的重要意义

教育的生命在于质量,毕业生质量是衡量教育质量的终极标准。开展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是教育评价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指挥棒”,是护理教育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重要性包括:第一,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追踪,有助于学校评价护理教育效果。第二,开展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有助于护理院校根据社会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第三,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追踪,有利于国家进行人才培养计划与政策的制定。第四,科学的毕业生质量评价能够为社会提供护理专业教育质量的权威判断,一定程度上推动护理专业认证的顺利实施,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2 国外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现状

国外在该领域的实践与研究相对较早,开展毕业生质量评价已成为各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已形成系统、成熟的制度,具备完善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机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等[3-5]。

2.1 护理教育质量评价机构现状 国外护理教育质量评价多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如美国护理教育系统建立了专门的评估机构,即美国护理联盟护理教育评估委员会(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NLNAC),将评价作为系统化的工作,通过注册考试的方式来进行毕业生的质量评价[3]。英国也有专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QAA)[6]、护士和助产士委员会(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l,NMC)[7]及国家卫生部(Department of Health,DH)[8]等负责开展护理教育的质量评估工作。澳大利亚成立了护理委员会(Australian Nursing Council,ANC),对各州和地区的护理教育课程计划进行评估管理,保证所有院校护生在注册以前具备ANC规定的护理核心能力标准[9],不断提高护理教育质量。为了确保护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韩国成立了护理教育评价院作为护理教育评价机构,由护理教育评价院提出护理教育标准,并对护理毕业生进行认证和评价[10]。可见,国外护理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工作多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充分考虑护理专业特点,促进护理学科更加专业化与独立化的发展。

2.2 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标准现状 根据科学的评价标准对毕业生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一直是护理领域努力的重点,国外各国家先后制定了本国的护理教育标准。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AACN)早在1986年即颁布了护理本科教育标准,之后不断修订,在2008年颁布的最新修订的标准中明确了护理本科毕业生适应未来护理岗位工作需要所应该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本科通科实践护士的通识教育;质量护理和病人安全的基本组织和系统领导能力;循证实践的学识;信息管理和病人照护技术的应用;卫生政策、资金和环境的规划;增进病人康复结果的跨学科交流和合作;临床预防和公众卫生;专业精神和专业价值观;本科通科护理实践等9个方面[11]。英国在2001年制定了护理学科高等教育基准,详细描述了社会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期望、从事护理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12]。澳大利亚在《全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标准》中明确了护理人员应具备的4个核心能力:专业和伦理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提供、协调和组织护理活动的能力,协作和治疗性实践的能力,为评价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提供了依据[13]。加拿大则要求护理本科毕业生具备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利用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健康教育的能力、创新和科研的能力等[14]。国际护士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Nurses,ICN)于2003年提出了护士能力框架,包括专业、伦理与法律3个维度,提供护理和护理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15]。国外护理专业教育标准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所侧重,虽然能够为护理毕业生评价、新入职护士能力评估提供借鉴,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制定护理教育标准时需结合本国实际需要,以确保对护理毕业生质量进行科学的追踪与评价。

2.3 护理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现状 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评价的前提。Mabel等[16]最初制作的学生能力评价量表从满足病人心理社会方面需要的能力、满足病人生理方面需要的能力、交流能力、专业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1978年Schwirian[17]设计的护理能力六维评价量表包括52个条目,涵盖领导能力、评判性护理、教学协作、计划评估、人际关系与交流、专业发展6项主要内容。美国科罗拉多护理学院的Lenburg[18]曾提出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界定了护理核心能力,即评估和干预、交流、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管理、领导、教育和知识综合8项能力。Lee-Hsieh等[19]则认为应通过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管理教学能力、专业自我成长能力4个方面对本科学生临床能力进行评价。Meretoja等[20]认为护士能力评估量表应包括教学、辅导能力、护理诊断能力、护理管理情况、有益于健康的干预的实施、质量保障、工作定位7个领域内容。Frenk等[21]倡导以培养岗位胜任能力为基础,根据卫生服务需要确定医疗工作中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调整课程设置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最后再进行评估。

2.4 护理毕业生质量评价方法现状 国外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护理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已成为常规教学活动,在评价方法上多采用主客观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互补、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22-25]来进行。美国常应用多种方法对护生进行评价,如专家咨询、调查、测量、标准化病人考试、客观结构化考试、自评、他评等[23-25];澳大利亚多采用闭卷考试、论文写作、项目制作、问卷调查、病例讨论、临床能力测验等形式对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质量评价[26-27];英国的评价方法也比较灵活,包括论述题、报告、案例考核、专业知识考试以及毕业论文等[28]。

3 国内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现状

近年来,不少护理院校积极进行毕业生的质量追踪。但目前护理毕业生质量追踪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在评价机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等方面均有待完善。

3.1 护理教育质量评价机构现状 教育的关键在于质量,护理教育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在校期间的教育质量,还在于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社会等方面的评价,对护理毕业生的质量追踪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而不是终结。目前我国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评价多由护理院校自行组织实施[29-30],大部分包括用人单位评价和毕业生自评,用人单位通过一定的原则与标准对护理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进行考核,毕业生本人也通过自评了解自身能力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今后不断完善自我。由于无法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对毕业生质量的影响,评价结果主观性较强,不能充分反映护理专业教育和实践发展的需要,真实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标准现状 评价标准是进行质量评价的关键,有助于衡量教育实践能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否有利于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毕业生质量评价工作往往将专业人才的教育标准或者培养目标作为参考。我国国家教委1987年提出的护理本科生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包括: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 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的基本知识; 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急难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术、专科护理和专科监护的技能;医院护理管理及科室护理管理的初步能力;护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31]。但随着健康观念的更新、医学模式的转变与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都不断对护士能力与素质提出新要求,护理教育培养目标与要求也不断修订与完善以满足当前实际工作需要。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正式出台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GMER)”,包括7个主要领域,即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2]。GMER虽然是医学毕业生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但缺乏符合护理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标准的清晰界定。为适应21世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高级护理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毕业生质量,我国在2008年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提出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目标、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现有高等医学教育标准与培养目标、护理教育相关理论等为毕业生质量评价提供了宏观性、原则性的参考[33-34],这就为不同地区护理院校灵活制定符合自身文化背景与发展特色的标准提供了空间。

3.3 护理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现状 目前国内各高校多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纷纷组织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相对混乱。蒋海兰[33]认为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应包括护理工作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心理素质、态度/价值观8项内容。张翠[34]认为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主要涵盖思想政治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身心素质3个领域。也有研究认为理论知识、道德基础与个人价值观、核心护理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是用人单位关注的内容[35]。隋树杰等[36]开展的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则包括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知识水平、临床工作能力、学术与发展、心理健康等内容。可见,虽然现有评价几乎涵盖各方面的内容,但仍缺乏体现护理特点与专业特色的指标体系,使评价结果无法反映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影响毕业生质量评价效果。

3.4 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方法现状 我国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研究逐年增多,但仍以调查研究为主,包括毕业生自评与用人单位评价。廉雯等[37]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参加工作1年的护理本科生专业核心能力水平进行调查,发现将研究结果运用于护理实践、根据第一和第二手资料制定护理计划、展现出个人发展方向3个方面能力欠缺。王皓岑等[38]通过对护理毕业生及相关主管领导进行调查来评定毕业生临床能力,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上认可,但对科研与教学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已发展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客观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兼顾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评价方法,近年来护理教育者也开始尝试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进行临床能力评估,使学生能够形成服务于临床的综合能力[39]。目前我国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方法局限,无法全面评价毕业生质量,而如何综合应用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4 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现状对未来工作的启示

2011年护理学升级为一级学科后,护理教育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对护理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的质量追踪成为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随着护理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有数十万毕业生补充到护理队伍当中,迫切需要通过规范与完善毕业生质量追踪工作来提高护理人才质量。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工作的顺利实施,将有助于学校了解护理教育质量,为后续针对性的护理教育改革、培养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对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调查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国外护理毕业生的质量评价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具备完整的评价标准、指标以及评价方法。虽然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护理院校积极进行毕业生质量的追踪调查,但我国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的追踪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尚缺乏针对性强、严密科学的评价指标以及完善的方法来进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的调查工作。因此,立足护理教育发展、以“毕业生质量”为核心、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工作仍是护理教育者今后努力的重点。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4-12-1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 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EB/OL].[2014-12-10].http://www.nhfpc. gov.cn/guihuaxxs/s 10602/ 201410/ 5f238807690b46b8b2cc3c588eed34a9.shtml.

[3] 姜安丽,詹林.美国护理教育评估及其与中国护理教育评估的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5):18-20.

[4] Salva F,Mary AM,Charles AD.Evaluation of graduates of an associate degree nursing program[J].J Nurs Educ,1999,38(2):62-68.

[5] Ryan ME,Hodson KE.Employer evaluations of nurse graduates:a critical program assessment element[J].J Nurs Educ,1992,31(5):198-202.

[6] 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EB/OL].[2014-12-10].http://www.qaa.ac.uk/publications/films/film?PubID=54.

[7] Nursing Midwifery Council of Britain.The NMC code of professional conduct:standards for conduct,performance and ethics[EB/OL].[2015-02-14].http://www.nmcuk.org/ aFrameDisplay.aspx? DocumentID=201.

[8] Department of health of England.Service standards and commitments[EB/OL].[2015-03-02].http://www.dh.gov.uk/en /About us/How DH works/Service standards and commtments/in-dex.Htm.

[9] Australian Nursing Council.National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registered nurses[M].2th ed.Canberra ACT:Australian Nursing Council Inc,1998:5-21.

[10] 金美媛.护理教育发展努力现状[C]//第5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上海:中华护理学会,大韩看护协会,2002:1.

[11]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Nursing.The essentials of baccalaureate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 nursing practice[EB/OL].[2014-12-13].http://www.aacn.nche.edu/education/bacessn.htm.

[12] 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 Education(QAA).Benchmark statement:health care programmes[EB/OL].[2014-12-15].http://www.Qaa.ac.uk.

[13] Australian Nursing Midwifery Council.National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the registered nurse[EB/OL].[2015-03-11].http://www.nursing midwifery board.gov.au/Codes-Guidelines-Statements/Codes-Guidelines.aspx.

[14] 陈红,李继平,袁岚.中加4年制本科护理教育毕业临床实习的比较与思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A):52-53.

[15] ICN.An implementation model for the ICN framework of competencies for the generalistic nurse[R].Geneva:Suitzerland,2003:1.

[16] Mabel A,Wandel T,Joel WA.Quality patient care scale[M].New York:A Publishing Division of Prentice Hall Inc,1974:1-7.

[17] Schwirian PM.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nurses: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J].Nursing Research,1978,27(6):347-351.

[18] Lenburg CB.The framework,concepts and methods of the Competency Outco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COPA) Model[J].Oline J Issues Nurs,1999,30(9):3.

[19] Lee-Hsieh J,Kao C,Kuo C,etal.Clinical nursing competence of RN-to-BNS students in a nursing concept-based curriculum in Taiwan[J].J Nurs Educ,2003,42(12):536-545.

[20] Meretoja R,Isoaho H,Leino-Kilpi H.Nurse Competence Scale: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4,47(2):124-133.

[21] Frenk J,Chen L,Bhutta ZA,etal.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The Lancet,2010,376(9756):1923-1958.

[22] Klein CJ.Linking competency-based assessment to successful clinical practice[J].Nurs Educ,2006,45(9):379-383.

[23] Lori LA,Julie AN.Nursing competencey assessment across the continuum of care[J].J Contin Educ Nurs,2005,36(6):247-254.

[24] Greenberger H,Reches H,Riba S.Do new graduates of registered nursing programs in Israel perceive themselves as technically competent[J].J Contin Educ Nurs,2005,36(3):133-140.

[25] Dannefer EF,Henson LC,Bierer SB,etal.Peer assessment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J].Med Educ,2005,39(7):713-722.

[26] 胡雁.澳大利亚护理教育介绍[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0):773-775.

[27] 窦昊颖.澳大利亚与中国护理本科教育的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60 -61.

[28] 范改娥.英国护理教育对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启示[J].护理研究,2013,27(5C):1535-1536.

[29] 李玉红,肖圣龙,谢伦芳,等.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22):68-69.

[30] 董丽芳,董燕艳,葛炜.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及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护理学杂志,2013,28(21):75-76.

[31] 范秀珍.护理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2.

[32] 肇达,周同甫.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33] 蒋海兰.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1.

[34] 张翠.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8:1.

[35] Fan YY,Li QJ,Yang SF,etal.Developing tools for identifying employer and employe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new graduates in China[J].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14:1-7.

[36] 隋树杰,姚洪波,郭婷.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8):615-617.

[37] 廉雯,温肇霞.护理本科毕业生核心能力的调查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9(2):171-175.

[38] 王皓岑,吴觉敏,章雅青,等.上海交通大学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的追踪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5A):1-4.

[39] 王霞,谭迎春,徐继承,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3):193-196.

(本文编辑苏琳)

Status quo and enlightenment of quality tracking of professinal nursing graduates

Xu Jing,Yang Ying,Dong Xiaotong,et al(Nursing College of Chengde Medical University,Hebei 067000 China)

It expounde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quality tracking of professinal nursing graduates,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quality tracking of professinal nursing graduates at home and abroad.It pointed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put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for the future research,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reform of nursing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nursing;graduates;quality evaluation;tracking

承德医学院校级项目,编号:201549。

徐静,助教,硕士研究生,单位:067000,承德医学院护理学院;杨莹、董晓彤、梁迎辉、黄莹、单伟颖(通讯作者)单位:067000,承德医学院护理学院。

R47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3.001

1009-6493(2016)11C-4097-04

2015-10-21;

2016-11-01)

引用信息 徐静,杨莹,董晓彤,等.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追踪现状与启示[J].护理研究,2016,30(11C):4097-4100.

猜你喜欢

毕业生专业评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