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丝绸之路”与京津冀商贸协同发展关系探析①

2016-03-12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任云兰王静

中国商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商贸丝路京津冀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任云兰 王静

“草原丝绸之路”与京津冀商贸协同发展关系探析①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任云兰 王静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兴起与发展,丝绸之路扩容势在必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京津冀地区的商贸活动与草原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基于历史的传承,在当今“一带一路”战略下,作为与京津冀区域商贸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草原丝路,对接“一带一路”可以为该区域商贸向北协同发展创造机遇。

草原丝路文化 京津冀 商贸协同发展

作为国家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大量政策、行动方案以及市场红利的加持下获得了极大的进步。特别是以“一带一路”协同京津冀发展,实现内外联动的互联互通将成为三地未来商贸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草原丝绸之路”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 “草原丝绸之路”与历史上京津冀商贸发展的关系

从地理学的意义上看,古代丝路大体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其中陆上丝绸之路又可细分为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及南方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是人们所熟知的张骞通西域所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中亚、西亚到达埃及的商贸走廊。南方丝绸之路则是从今四川成都,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也称蜀身毒道或茶马古道。草原丝绸之路,是由内蒙古阴山长城沿线,向西北经蒙古草原至欧洲的商贸大通道;辽元时草原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并向南延伸至大都(今北京),经大运河至扬州枢纽出海,向西则与亚欧大陆草原通道和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沟通,达中亚、欧洲诸城市。

清初随着全国的大一统,清政府在此基础上又相继开辟了东线、西线和中线三条商路连接北京、天津。其中东线由尼布楚,跨额尔古纳河,过喜峰口、遵化、蓟县、通州至北京;西线由托博尔斯克和叶尼塞斯克,沿河西走廊入玉门关、宁夏,至归化城、张家口、怀来、昌平,最后到达北京;中线由伊尔库茨克、尼布楚,经恰克图、库伦、归化城、张家口,至北京、天津海口。由此可见,直到19世纪中期,草原丝绸之路一直是京津冀地区商人向北越过长城入塞外,然后穿越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亚北部,西去欧洲的重要陆路商道。

借助草原丝路,历史上张家口、北京、天津成为对蒙古、俄国贸易的重要商品中转站。明清时期,张家口“东北通多伦经棚,以达中蒙各部;西北通库伦、恰克图以及阿尔太等口;西通归绥、包头、西蒙、伊乌两盟以及甘、新等省”,张家口不仅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和俄国对华贸易的钥匙”,还是北方牲畜、粮食等商品的集散地,而且也是南方商品北上库伦,进入欧洲市场的重要通路。还比如位于门头沟与张家口交界点上的涿鹿山,吸引了斋堂、灵水、沿河城等周边地区的大量商人来此贸易,而后商人通过京西古道(草原丝路的西线)将口米、莜麦、口蘑、布匹、核桃、杏仁等商品经张家口运往蒙古和俄罗斯。天津自开埠后,内外蒙古、张家口的皮毛经洋行收买,运往天津输往海外,天津因此也成为当时北方皮毛交易的重要输出港口。总之,以丝路商人为纽带,内地与蒙、俄的商品贸易开始了较为频繁的双向流动,历史上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体与俄、蒙以商业为纽带紧密地联结起来。

以丝路商人为纽带,历史上内地与草原之间的交流也从商业贸易扩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以旅蒙商人为主的口帮要求商号伙计必须学习蒙族语言和习俗,包括进门先问好,问远问近,问牲畜好,还要帮蒙老乡捉羊羔、栓牛犊等。同时,蒙族人也受旅蒙商人影响逐渐接受了汉文化,像春节也成为蒙族重要的节日,以及召河边的普会寺其建筑样式大部分体现了汉式工艺要素,甚至旅蒙商人将中原耕作种植技术传入了蒙区,蒙族人逐渐改变了单一的畜牧业生产,开始从事农业种植,如察哈尔右翼四旗日常主食以莜面、小米为主,副食以山药为大宗,与汉族无二致。

2 新丝路战略:京津冀商贸协同发展的机遇

古代草原丝绸之路的诞生适应了内地与草原、东方和西方商贸发展的要求,在当前“草原之路”对接“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地区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的出国口,其商贸发展又迎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2.1 京津冀商贸协同的发展现状

京津冀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11个地级市,总土地面积占全国2%,总人口占全国7.98%。自2014年实施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战略后,该区域已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国家区域发展中又一重要的一极。经过发展,京津冀区域商贸的协同发展将对服务京津冀都市圈以及华北、东北亚腹地参与国际贸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北京在2014年与天津、河北分别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和备忘录,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累计设立分支机构1532个;天津则在2015年强化京津双城联动,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强与河北合作,打造高端产业发展带等;河北在2014年签署并实施京冀“6+1”、津冀“4+1”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正式启动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

2016年5月,京津冀三地商务部门共同签署《商务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接协作机制》,即“北京协议”。协议提出要更好地融合京津冀三地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资源,推动人才、资本、项目等各类要素资源在三地优化配置,促进商务领域创新协同发展。同时强调加快推动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天津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在三地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以及河北全力推进承接地市场建设等。协议还明确了未来京津冀三地商贸发展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打破地域限制,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

2.2 京津冀商贸协同发展面临的机遇

共享丝路文化精髓,共同开发商贸文化遗存历史资源,打造旅游协同发展。沿着古老的草原丝绸之路,京津冀地区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商贸文化,相应地也留下了一些珍贵的文化遗存。这些文化遗存各具特色、互补性较强。因此,加强三地旅游协同合作,使具有差异的要素形成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结构是协同发展的关键,草原商贸文化遗存历史资源可以成为三地旅游协同发展的路径之一。大体上京津冀草原丝路商贸文化遗存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与草原丝路有直接关系的文化遗存,比如税关、驿站、仓储点、古商道等;第二类是具有保障功能的文化遗存,如集市、祭祀场所、古镇、古堡等;第三类是贸易大宗商品的产地和生产场所,如蔚县;第四类是反映丝路商人文化的景观,如大院文化等。

依靠丝路发展战略,可以促进三地商贸物流的协同发展。首先,丝路发展战略的核心所在是保障贸易畅通,历史上京津冀地区发展与草原丝路的关系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随着该战略的不断深入,地区间不同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势必会对京津冀地区的贸易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带动地区间物流的发展,目前正在打造的京西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就受惠于此战略。其次,丝路发展的目标是引领国内贸易走出去,这将推动国内商贸物流技术、服务以及标准不断国际化。因此,京津冀未来商贸物流的发展必将通过对区域内各类信息平台的整合互通,实现区域内流通一体化。最后,丝路发展战略将会推动京津冀城镇化建设,并带动商贸物流的升级转型。从张家口的历史可以看出,城镇的发展与丝路贸易的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驱动的。因此,随着丝路战略的提出,将会加速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三地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优化新型城镇化格局,推进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

依托中俄蒙经济走廊发展战略,发展京津冀对外商贸交流。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茶叶之路”(由二连浩特出境,途经乌兰巴托、恰克图等地,终点为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曾创造了辉煌的商业奇迹。如何让这条“茶叶之路”再现辉煌,中俄蒙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接“草原之路”和欧亚大铁路,成为连接中国内地和俄罗斯、蒙古及欧洲腹地的重要节点。因此,作为与蒙俄及东欧各国有着悠久商业传统的京津冀地区,不但区位优势较为明显,比如其中正在建设的华北京津冀—内蒙古二连浩特—蒙古国乌兰巴托—俄罗斯乌兰乌德通道,将会带动京津冀地区的旅游、能源等产业和服务贸易的提速升级;而且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经济基础,这将在对蒙俄及东欧贸易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3 草原丝路经济带与京津冀商贸发展的路径分析

参与草原丝路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地区有一定的区位商贸优势,比如京津冀港口群具有较强的外向扩散能力和吸附能力。京津冀港口群包括天津港、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港口辐射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等内地腹地。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天津港2013年全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2014年有10.5万标准箱货物的运输量,是同时期郑州、重庆、西安运输量总和的五倍。而且京津冀港口群每增加一万吨的吞吐量,就能带动腹地经济GDP增长0.4488亿元。因此基于现有的商贸优势,京津冀地区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同时,参与到草原丝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全面融入到丝路发展体系中,对完善欧亚商贸发展,进一步促进三地商贸协同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3.1 明确三地商贸发展定位,创新商贸功能,建立京津冀商贸合作机制

长期以来,京津冀三地由于受限于历史、社会、经济以及地域等不同层面因素的影响 ,三地商贸之间的同质化、无序竞争以及区域发展差距悬殊问题严重,由此阻碍了三地商贸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京津冀应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创新商贸功能,同时加强京津冀商贸合作机制的建设。天津的定位是北方经济中心区域,以及对北京物流中心和商贸批发功能的承接,因此天津未来商贸发展应打造一个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总部营销、网络金融结算为基础的全新的商贸产业链,以适应市场集群的发展需要。就河北省而言,作为京津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其商贸行业变化明显,发展城乡商贸将是推进河北商贸行业发展的重点,其中可包括推动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基础设施、搭建城乡产销协作平台以及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等。在商贸协作发展方面,三地在加强集群顶层设计的同时,加强商务方面规划衔接和政策统筹,推进三地城镇之间横向和纵向商贸发展战略联盟,并能够为市场转移提供方向性指引,促进商贸转型和异地重建。

3.2 不断完善商贸通道,参与草原丝路经济带建设,扩大京津冀商贸辐射范围

不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是草原丝路经济带建设,其共同的交叉点都是依托物流通道建设而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因此,京津冀要参与到草原丝路经济带建设中,并扩大本区域商贸辐射范围,完善商贸通道是关键。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蒙古作为京津冀通向俄罗斯的必经之路,目前其国内铁路运载量尚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货运量;二是远离莫斯科的远东地区仍然是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凹陷地区,铁路运输能力薄弱,所以优化商贸通路势在必行。以天津为例,天津目前有通往满洲里、阿拉山口和二连浩特三大海陆联运通道,借助铁路线,天津经蒙古国到俄罗斯只需要十多天,相较海运而言,运输成本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对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的推进,天津—莫斯科的快速运输线联系也将会非常重要。此外,对现有一些物流通道的改造、升级、利用也是优化商贸通道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中俄相邻地区铁路、公路网的修建和升级,以及提高沿线站点物流消化能力等,都是京津冀参与草原丝路经济带,激活区域商贸发展的重要方面。

3.3 “新丝路”:淘宝上的商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跨境电商的“井喷式”发展已是不争事实,特别是与传统外贸年增长不足10%的低迷相比,跨境电商的30%年增长速度使其成为外贸新引擎。因此,建立“互联网+”运营平台不仅可以改变京津冀单一的对外贸易方式,而且也可促进京津冀商贸可持续发展。目前,京津冀开辟对蒙、俄跨境电商平台有两个优势:其一,新兴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以俄罗斯为例,虽然俄罗斯网络普及率在迅速提升,但其基础物流设施和邮政系统较为落后,电商起步晚,无法满足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个人服饰及日用品高涨的消费欲望,而且据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俄罗斯成为“一带一路”国家中进口额最高的国家。其二,作为跨境电商进口试点城市的天津,“保税进口”业务可以大大降低进口商品的采购和物流成本,而且拥有新批建的全国首家恒温仓储分拨基地,在未来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将会对跨境电商大型企业起到聚集效应。在全球经济低迷的今天,跨境电商无疑是国际贸易交易中的新鲜血液,京津冀地区一些传统外贸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直接卖给国外消费者,将是叩开新兴市场大门的重要形式。

[1] 刘斌夫.策划中国经济大转型[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2] 卢明辉.”草原丝绸之路”——亚欧大陆草原通道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N].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3).

[3] 徐柯.清碑类钞·地理类[M].商务印书馆,1917.

[4] 郭蕴深.中俄茶叶贸易史[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5.

[5] 刘春子.丝路商人与草原文化的交汇融通-以近代绥远旅蒙商为例[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5(11).

[6] 傅增湘.缓远通志稿卷七十三·民族志聚族[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39.

[7] 李志伟.“一带一路”视域下京津冀港口群发展路径研究[J].河北学刊,2016(5).

F127

:A

:2096-0298(2016)12(b)-134-03

天津社会科学院2016年应急课题名称:京津冀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研究。

任云兰(1964-),女,山西省太原市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城市史方面的研究。王静(1977-),女,河北石家庄人,历史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近代华北城市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商贸丝路京津冀
上海晶杨商贸有限公司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丝路梦
丝路
画像即墨商贸
梦丝路
丝路谣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