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盘水市投资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6-03-12六盘水市社会科学院牟景秀

中国商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六盘水市六盘水招商引资

六盘水市社会科学院 牟景秀

六盘水市投资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六盘水市社会科学院 牟景秀

投资环境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正确面对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因素,利用有利因素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六盘水招商引资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六盘水投资环境的现状和优势,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

六盘水 投资环境 对策

投资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优化发展环境铸造强大投资磁场,对促进六盘水市经济增长、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地区发展概况

六盘水市地处贵州省西部乌蒙山区,是“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位于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的核心地带。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多元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喀斯特山地资源等优势,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毕水兴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凉都”。

近十年来,六盘水市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经济总量稳步攀升,经济增速持续加快,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环境不断提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六盘水市固定资产投资从2006年的145.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112.48亿元,GDP从2006年的 253.51亿元持续增加到2015年的1201.08亿元,保持了持续的增长,总体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是2006年的7.6倍,增长率呈现缓步上升—快速上升—急剧回落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六盘水累计完成投资5280.0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累计完成22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完成10.02亿美元,年均增长62.6%。

六盘水市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市县两级赴广州、杭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共计81次。2016年1~10月,签约引进项目330个,总投资1303.4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20.62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分别达 100%、96.09%、55.28%、62.21%,获评“2016 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

2 对六盘水市投资环境的分析

2.1 资源与自然条件优势

2.1.1 地形地貌优势

六盘水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586米,地处云贵高原的一、二级台地上,有高原、山地、盆地等多种地貌,具有特殊地质地貌形成的自然生态的奇特性、多样性。境内有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世界最大的天坑花嘎天坑、世界最高天然公路天生桥、世界最深的竖井白玉洞和贵州最高峰韭菜坪。

2.1.2 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

六盘水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煤、铁、锌、硒等30余种,其中煤储量居贵州省第一位,已探明煤储量164亿吨,被誉为“江南煤都”。六盘水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突出。有“世界古银杏之乡”、“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中国野生刺梨之乡”、“中国红豆杉之乡”等称号。

2.1.3 气候资源独特

六盘水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14℃,夏季平均气温19.7℃,平均日照1300~1500小时,无霜期230~300天,全年凉爽舒适级以上时间为223天以上,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13090个/cm3,是消夏避暑的天堂,被称为“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和“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2.2 社会人文环境优势

2.2.1 区位优势明显

六盘水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与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均在300~500公里内,是国家规划的66个节点城市之一,有“四省立交桥”、“西部旱码头”的称誉,是理想投资地。

2.2.2 立体交通优势

立体交通全面形成,境内贵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铁路等形成铁路十字通道。六六高速、水盘高速、杭瑞高速、镇胜高速和内环快线、机场快线构成了“四高两快”格局,西都高速、六安城际铁路和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建成,形成了铁路、航空、高速交叉相连的立体交通大格局。

2.2.3 旅游文化资源多样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多种少数民族构成的文化原生性、独特性,又有三线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的厚重积淀。境内名山、喀斯特景观、洞穴、河段漂流、温泉、森林、草原、野生动物栖息地、人类古文化遗址、古建筑、革命纪念地、特色村落与少数民族村落等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形成了丰富的多元文化环境。

2.2.4 工业基础雄厚

工业是六盘水的支柱产业,经过“三线建设”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有贵州最大的钢铁企业、贵州最大的煤炭企业、贵州最大装机容量的火力发电厂,工业增加值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电力十分发达。

3 六盘水市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3.1 山地多、可利用土地少,工业化集聚发展困难

土地资源是影响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六盘水市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山地多、地貌复杂,耕地资源16183.6公顷,仅占六盘水市土地面积的1.6%,土地矛盾、土地资源缺乏是制约六盘水市投资的困境之一。

3.2 各县区信贷和行政服务效率有差异,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盘水市钟山区、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四个县区的信贷和行政服务效率有一定差距,各县区基础条件、交通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招商引资服务团队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由于商业银行信贷权限上收,信贷审核程序更加严格,行政体制与信贷体系的错位,也对招商引资的实效性、协调性、诚信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3 高新技术产业和优秀人才缺乏

六盘水市高新技术虽有所发展,2015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值109.44亿,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1%,但与贵州省高新技术工业产值总量排前三位的贵阳市、遵义市和黔南州相比,存在存量小、产值低,载体少、质量低,投入低、服务弱,高新技术附加值专利不多、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不高、企业和高校研发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不足等问题。另外,招商引资人才总量少、专业层面狭窄,难以支撑经济发展的需求。

4 促进六盘水市投资环境优化的对策建议

4.1 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一是营造亲商、尊商、爱商、助商、服商、富商的浓厚社会氛围,吸引投资商信任六盘水、投资六盘水。二是树立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思想观念。收益和情感是留住投资商的主要因素,将资源变资本、资源变项目、资源变收益,让投资商主动投资。三是有针对性地吸引在外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培养本地致富能手投资投智创业兴业。

4.2 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政务环境是“第一环境”,是投资软环境的核心。一是政府要以政务大厅为载体,实行投资立项、环评、规划、土地征用等一站式服务,压缩行政审批成本,提高招商引资效率。二要打造一支有素质、懂招商、服务好的工作队伍,在展示六盘水人良好的礼仪、素养和干事创业精神的同时,引进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大健康医药和山地特色旅游项目,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六盘水转型升级。三要加快建立招商引资网络平台,为投资商获取数据信息、对接洽谈、举报投诉提供便捷的电子通道。

4.3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优化投资环境、营造良好投资氛围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一是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投资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二是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提高行政命令和政策法规的稳定性、连续性和执行力,在政策环境上让投资者放心、安心。三是加强交通设施、水电气设施及其他各项配套设施建设,降低投资成本,为拉动投资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四是加强公共娱乐、健身、休闲等公共设施建设,为投资者营造一个心情舒畅、满意、快乐的人文环境。

4.4 着重吸引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加大人才引进和劳动力培训力度

一要集中力量实施以高新技术企业、循环经济产业、大健康医药和山地特色旅游为主要领域的招商战略。二要依托“中国凉都”为主题的系列招商引资推介会,重点依托水钢集团、盘江煤电集团、六枝路喜循环经济园区等大企业开展广泛的以商招商。三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积极引进和培养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研发人才、经营管理等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引智创业,借力发展。

[1] 张汉亚,张长春.投资环境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 邓宏兵.投资环境评价原理与方法[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3] 六盘水市统计局.六盘水统计年鉴[M].2015.

[4] 六盘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六盘水年鉴2014[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

F127

:A

:2096-0298(2016)12(b)-132-02

牟景秀(1990-),女,贵州省六盘水市人,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社科、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六盘水市六盘水招商引资
一线光阴入洞中
山的国度
My Room
诗书画苑
寻味贵州——六盘水
六盘水二题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都什么年代了还招商引资
从招商引资、选资到引才
艺术风味-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