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盆底超声评价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2016-03-12罗四保彭玉吴一彬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5期
关键词:肛提耻骨障碍性

罗四保,彭玉,吴一彬

(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 沙四社康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1;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 超声科,广东 深圳 518106)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functional disorder, PFD)是临床妇科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现已得到临床广泛关注。其是由盆底结构与功能异常导致的一系列疾病,通常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1]。全子宫切除术是较为常见妇科手术,其术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显著上升[2]。但由于盆底结构较为复杂,不易于临床评价,传统临床常采用磁共振评估盆底功能,但禁忌证较多难以给予动态观察,存在一定局限性。现临床普遍采用盆底超声,具有动态、直观及无创等优点。本研究旨在探究经盆底超声评价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8 月-2015年8月于本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后80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年龄 为 34~71 岁, 平 均(53.5±8.3) 岁, 体 重 为45.4~92.4 kg,平均(61.4±7.7)kg,产次为0~4次,平均(1.4±0.6)次。其中,45例压力性尿失禁(SUI组),35例盆腔器官脱垂(POP组)。再选择32 例全子宫切除术后非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者为对照组,年龄为35~72岁,平均(53.4±7.9)岁,体重为 45.1~91.2 kg,平均(62.0±7.6)kg,产次为0~4次,平均(1.5±0.4)次。排除全子宫切除术前存在功能障碍性疾病、慢性疾病史、盆底手术史及放化疗治疗史患者。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方法

检查前患者需保持膀胱适度充盈、排空大便。取膀胱截石位,探头前端涂抹耦合剂,套上无菌套后,将受检者阴道外口、尿道外口间放置中轴(耻骨联合处)为指示点,获得正中矢状位平面(耻骨联合、膀胱颈、尿道及阴道等)。再给予容积扫描,将探头调整到耻骨联合下缘水平线与联合中轴线夹角为45°,清晰显示出耻骨联合、膀胱颈、尿道、阴道与直肠肛管连接处等部位。两级坐标系,X轴为耻骨联合中线,Y轴为经耻骨联合下缘且与该线垂直。再于缩肛、静息与Valsalva状态下获取盆底横断面图像,并冻结图像。

1.3 临床测量参数

在缩肛、静息与Valsalva状态下测量3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M)、肛提肌裂孔横径(N)、耻骨内脏肌厚度(C)、肛提肌裂孔面积(A)及肛提肌左右支夹角(γ)。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8.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经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缩肛状态下超声测量参数比较

在缩肛状态下,POP组M为(5.87±0.64) cm,A为(18.06±3.06)cm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3组静息状态下超声测量参数比较

在 静 息 状 态 下,SUI组 M、N、A、γ 分别 为(6.15±0.76)cm、(5.03±0.88)cm、(16.31±5.68) cm2、(69.93±7.72)°,POP组M、N、A、γ分别为(6.05±0.79) cm、(4.99±0.79) cm、(16.41±5.71) cm2、(68.92±8.5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3组Valsalva状态下超声测量参数比较

在Valsalva状态下,SUI组M为(6.12±0.53) cm,POP组 M、A、γ 分 别 为(6.37±0.63)cm、(23.29±6.02)cm2、(78.01±9.8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3组缩肛状态下超声测量参数比较 (±s)

表1 3组缩肛状态下超声测量参数比较 (±s)

注:t1、P1表示SUI组与对照组比较;t2、P2表示POP组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 例数 M/cm N/cm C/cm A/cm2 γ/(°)SUI组 45 5.44±0.72 4.22±0.71 0.84±0.41 16.56±3.76 73.549.11 POP 组 35 5.87±0.64 4.38±0.74 0.97±0.32 18.06±3.06 77.65±9.15对照组 32 5.11±0.57 3.95±0.79 0.93±0.31 14.59±2.31 75.51±8.31 t1值、P1值 0.537, 0.482 0.623, 0.482 0.492, 0.324 0.920, 0.313 0.482, 0.527 t2值、P2值 7.173, 0.019 0.373, 0.734 0.502, 0.491 6.038, 0.002 0.837, 0.322

表2 3组静息状态下超声测量参数比较 (±s)

表2 3组静息状态下超声测量参数比较 (±s)

注:t1、P1表示SUI组与对照组比较;t2、P2表示POP组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 例数 M/cm N/cm C/cm A/cm2 γ/(°)SUI组 45 6.15±0.76 5.03±0.88 0.83±0.28 16.31±5.68 69.93±7.72 POP 组 35 6.05±0.79 4.99±0.79 0.86±0.26 16.41±5.71 68.92±8.59对照组 32 5.51±0.68 4.01±0.60 0.90±0.29 13.71±2.21 65.21±7.03 t1值、P1值 4.028, 0.019 5.837, 0.017 0.748, 0.329 7.392, 0.011 7.025, 0.031 t2值、P2值 6.927, 0.003 4.927, 0.023 0.872, 0.301 6.933, 0.021 6.837, 0.019

表3 3组Valsalva状态下超声测量参数比较 (±s)

表3 3组Valsalva状态下超声测量参数比较 (±s)

注:t1、P1表示SUI组与对照组比较;t2、P2表示POP组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 例数 M/cm N/cm C/cm A/cm2 γ/(°)SUI组 45 6.12±0.53 5.05±0.72 0.82±0.15 18.55±5.93 74.45±7.12 POP 组 35 6.37±0.63 5.20±0.62 0.93±0.14 23.29±6.02 78.01±9.85对照组 32 5.74±0.52 4.95±0.72 0.80±0.15 18.07±3.51 72.61±6.91 t1值、P1值 5.382, 0.017 0.810, 0.172 0.729, 0.274 0.682, 0.192 0.791, 0.281 t2值、P2值 6.821, 0.025 0.752, 0.352 0.837, 0.192 7.382, 0.009 5.932, 0.013

3 讨论

在临床妇科中全子宫切除术是较为常见的妇科手术,可有效治疗各种妇科疾病[3]。但全子宫切除术会将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及圆韧带切除,使膀胱底部向下方或者后方移动,增大尿道倾斜角,破坏了正常盆底解剖结构,损伤盆底自主神经系统,进而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4]。并且由于女性肛提肌与周围组织、韧带等部位具有雌激素受体,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下降,降低雌激素水平,阻碍雌激素受体表达,进而降低肛提肌与周围组织功能,降低韧带韧性,并使上述结构对盆腔支撑力减弱,导致盆腔器官向下方或后方移动,发生盆腔器官脱垂[5]。

相关研究显示,全子宫切除术与PFD联系密切,术后PFD发病率显著上升。当今人口趋于老龄化发展,女性PFD早期诊治得到广泛关注[6]。现主要治疗方式为根据解剖结构行手术修复促进功能重建。但盆底组织与器官较为隐匿,通常采用物理检查与生物学试验难以诊断PDF,导致再次手术率较高[7-9]。因此,在PDF诊治过程中准确评价盆底支持结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盆底肌肉中肛提肌主要发挥支持作用,因此影像学主要针对肛提肌进行研究,肛提肌形态学及功能变化在PDF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0]。盆底超声可准确评价患者盆腔情况,清晰显示出耻骨直肠肌功能、肛提肌裂孔情况,重复性较高。本研究中,对80例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45例SUI组,35例POP)及32例全子宫切除术后非PFD患者(对照组),3组均经盆底超声检查,观察在缩肛、静息及Valsalva状态下形态改变,结果显示,在缩肛状态下,POP组M为(5.87±0.64) cm,A为(18.06±3.06)cm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息状态下,SUI组M、N、A、γ 分 别 为(6.15±0.76)cm、(5.03±0.88)cm、(16.31±5.68)cm2、(69.93±7.72)°,POP组M、N、A、γ分别为(6.05±0.79)cm、(4.99±0.79) cm、(16.41±5.71)cm2、(68.92±8.5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alsalva状 态 下,SUI组M 为(6.12±0.53) cm,POP组 M、A、γ 分 别 为(6.37±0.63)cm、(23.29±6.02)cm2、(78.01±9.8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FD患者超声结果显著优于非PDF患者。

综上所述,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清晰显示盆底解剖结构,利于疾病预防治疗。

[1]徐莲, 刘菲菲, 陶均佳, 等. 超声定量评估女性盆底器官脱垂[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 28(12): 2229-2232.

[2]王慧芳, 陈华, 折瑞莲, 等. 经会阴超声评估前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与临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2013, 22(8): 684-687.

[3]刘宏改, 岳青芬. 三种不同术式行非脱垂子宫全切术后对患者盆底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15):41- 43.

[4]王竞宇, 陈艳, 张恩荣, 等. 经会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J]. 西部医学, 2013, 25(12): 112-113.

[5]黄峥, 张晓薇, 欧璐, 等. 绝经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胶原分解及雌激素受体表达[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 26(6): 439-442.

[6]宋梅, 朱建平, 江丽, 等. 会阴三维超声观察生育后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盆膈裂孔的形 态结构[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2011,8(1): 117-122.

[7]王雅迅, 何君怡, 蒋素珍. 低频脉冲在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7): 1817.

[8]单淑芝, 石彬.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26(4): 304-306.

[9]宋梅, 朱建平, 江丽. 会阴三维超声观察生育后无盆底功能障碍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J/CD].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电子版 , 2011, 8(1): 117-122.

[10]庄蓉蓉, 江丽, 宋岩峰, 等. 断层超声评估肛提肌缺损的初步应用研究[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 13(7): 436-439.

猜你喜欢

肛提耻骨障碍性
超声评价女性肛提肌功能的研究进展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三维超声和磁共振成像评估产后肛提肌损伤的临床价值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正常妊娠期耻骨联合间隙宽度变化临床观察
耻骨联合分离的痛,您了解多少?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肛提肌功能的相关性
利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肛提肌裂孔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孕期耻骨疼痛有什么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