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名老中医金梦贤治疗胸痹经验
2016-03-11朱婷
朱 婷
天津市名老中医金梦贤治疗胸痹经验
朱婷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内科(天津 300050)
摘要:目的总结金梦贤老中医治疗胸痹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分别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和用药特点、经典案例方面论述金老治疗胸痹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结果本病的发病多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生脉散、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汤三个方剂为基础,同时并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随证化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金老治疗胸痹的经验临床上行之有效,深得患者信任和好评,值得推广。
关键词:胸痹;中医药治疗;治疗经验;金梦贤
金梦贤(1921-1998),主任医师,天津市著名老中医,从医50余载,博采众家之长,擅长治疗内、外、妇、儿和各科杂症,具有独特的见解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胸痹方面,金老本着冠心病本虚标实之证,惯以生脉散、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汤三个方剂为基础,同时并用,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随证化裁。现就金梦贤老师临床治疗胸痹经验汇总如下。
1 病因病机
冠心病[1]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本病由于成因不同,多责于痰饮、瘀血、寒积、气滞及心之气血阴阳亏虚。如《灵枢·厥病》[2]中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不仅说明了它的主要症状,同时还指出了这种疾病的愈后。《灵枢·厥病》中还指出:“厥心痛,腹胀胸满胃心痛也。”“厥心痛、痛如针椎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厥心痛,卧若徙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它不仅仅叙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症状,同时还指出了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素问·举痛论》中指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气血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还指出“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中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还指出:“胸痹之痛,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等为后世治疗提供了治法和方药。
金老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也不外乎《黄帝内经》所说的“千般灾难,不越三条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内因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过度。外因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所扰,不内外因是平素饮食不节,高粱厚味,或由于剧烈运动,劳逸失调等种种因素致使脏腑的生理功能发生了亢进或低下(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或阴虚阳亢或阳虚阴盛)造成气滞血瘀、寒热凝聚、痰浊弊阻,使血行不畅阻遏胸阳,气机不通脉络涩滞,从而影响心脏本身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发生了病理变化。正如《素问》所述:“痹痛或不痛或不仁或热或燥或湿何故也?”歧伯对曰:“疼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疼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也……以忧感此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又说:“淫气忧思痹聚在心……”以上三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但也是要通过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心为本病之根,肝肾为该病之本,痰浊瘀血气滞是本病之标,七情六淫是属病之诱因[3]。血脉与胸阳因受七情所伤和六淫侵袭或经久膏粱厚味,饮食无度损伤脾胃,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致使痰浊气滞血瘀的阻碍而痹闭不通[4],“不通则痛”导致本病的发生。
2 辨证治疗和用药特点
金老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也不外乎《黄帝内经》所说的“千般灾难,不越三条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除此三因之外,而脏腑之间的不协调也能引起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至于哪个脏影响较大,金老认为冠心病的病机除心脏本身外,而肝脏占主导地位。
金老根据中医理论特点和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以脏腑和病因病机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分型,将胸痹分为四型:即阴虚阳亢气滞血瘀型(肾阴虚肝阳亢)、痰湿闭阻气滞血瘀型(脾阳虚为主)、阴阳两虚气滞血瘀型(心肾阴阳两虚)和阳虚气滞血瘀型(心阳虚为主脾阳虚为次)。
金老在临床上擅用活血化瘀中药缓解心绞痛,也确实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并且金老在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之时,加用理气、益气之品,并且攻补兼施,但应当结合辨证确定补阴还是补阳,补血还是补气,还是阴阳俱补。金老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上随证化裁,因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在临床上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是以生脉散、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汤三个方剂为基础,同时并用,遇到个别情况适当的加减。看起来是方法简单,用药呆板,但用起来还觉得得心应手,疗效尚属满意。根据金老生前的手稿和对学生的录音采访,据不完全统计,1974—1975年,有30多名患者都是经医院确诊的,经过服用中药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3 验案举隅
3.1病例1张某,女,50岁。1975年10月23日初诊。主因心前区剧烈疼痛半年,加重2日。患者近半年发作4~5次心前区疼痛,伴自汗,呼吸困难,自行含服硝酸甘油能缓解,近日加班,工作压力大,突发心前区疼痛,含服硝酸甘油后能缓解。查体:右脉结代,左脉时隐时现。心电图示ST-T改变。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证属肝旺心虚,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镇肝清热,方以生脉散、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汤加减,重加平肝镇痉之药。处方:党参12 g,麦冬10 g,五味子10 g,当归12 g,生地黄12 g,桃仁10 g,红花10 g,枳壳6 g,赤芍6 g,柴胡6 g,甘草3 g,桂枝10 g,牛膝6 g,川芎10 g,钩藤30 g,羚羊角0.6 g,全蝎3 g,瓜蒌10 g,薤白6 g。
当晚心绞痛突然发作,未用硝酸甘油即服中药汤剂,疼痛逐渐缓解,一夜睡眠良好。次日就诊嘱其继服前药,连诊三次方剂化裁不大。服药6剂即将钩藤、羚羊角、全蝎去掉、加砂仁、远志[5]之品,在此基础上治疗月余,心电图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拟方配丸药经常服之,随访1年未发。丸药剂型:白人参,麦冬,五味子,瓜蒌,薤白,当归,川芎,白芍,延胡索,生地黄,柴胡,桔梗,红花,桃仁,牛膝,甘草,地龙,全蝎,羚羊角,为末蜜丸10 g重,每服1丸,每日2次。
按: 此患者发病比较单纯,患者平时性情急躁,易动肝气一触即发,故采用在3个方剂的基础上加羚羊、钩藤和全蝎之类,镇肝清热,防止肝风内扰,并抑制其血管痉挛。
3.2病例2寇某,男,48岁,1974年7月16日初诊。主因头晕、憋气近3个月。患者近3个月频发动怒生气后出现头晕、憋气、胸痛、心悸,伴四肢无力、腰腿酸软,平素食欲不佳,失眠多梦。查体:脉沉细无力,舌苔薄白,舌质淡。心电图示ST-T改变,西医诊断:冠心病。中医诊断:胸痹,证属肝气郁滞、心肾不交,瘀血阻滞。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以生脉散、血府逐瘀汤、当归四逆汤、瓜蒌薤白汤加减:处方:白人参10 g,麦冬10 g,五味子10 g,当归10 g,杭芍10 g,桂枝10 g,细辛10 g,红花10 g,桃仁10 g,桔梗10 g,柴胡6 g,牛膝6 g,瓜蒌10 g,薤白10 g。
服用3剂药后,即觉精神好转,饮食增加,胸痛减轻,睡眠好转。连续门诊方剂出入不大。有时随证或加减药物,但未离此基础。治疗2月余,症状消失,体质恢复正常。后经医院检查心电图无异常变化。随访1年未发。
按: 此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是属肝气郁结疏泄之功减弱,不能辅助肾阳共同鼓动心阳之活动能力,在三方的基础上加用当归四逆以补血回阳。尤其以细辛与桂枝同用,借辛散之功,以兴奋肾阳,起到温经止痛的作用,虽辛散之功较强而有五味子、当归、白芍相互佐使,有散有收,不致发生不良作用。
3.3病例3李某,男,54岁,1974年4月13日初诊。主因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放射到左臂和背部2月余。患者近2月无诱因出现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放射到左臂和后背,伴头晕耳鸣,食后欲呕,喜安静恶嘈杂,下肢无力,行路如踩棉花。查体:精神抑郁,语言不敢扬声,行动恐有不支之感。血压180/110mmHg,脉弦滑有力,舌质淡而肥胖,舌苔白腻。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西医诊断:冠心病、高血压,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虚肝旺,痰浊蒙蔽清阳。治以镇肝养心、化痰逐瘀。处方:白人参10 g,麦冬10 g,红花10 g,桃仁10 g,羚羊角0.6 g,钩藤15 g,桔梗10 g,瓜蒌10 g,薤白10 g,清半夏10 g,延胡索10 g,云茯苓10 g,黄芩10 g,菊花12 g,旋覆花12 g,赭石12 g,五味子10 g。
连服3剂血压渐趋平稳,为170/105mmHg,胸闷憋气较前明显缓解,二诊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石决明、石菖蒲、郁金之品,服后更觉头目清爽精神愉快,连续治疗8次,历经2月后即继续来门诊,间隔服药逐渐体质完全恢复,心电图反映正常,要求处方配制丸药巩固疗效。丸药剂型:旋覆花,赭石,黄芩,钩藤,菊花,石决明,五味子,羚羊角,全蝎,白参,麦冬,桃仁,红花,桔梗,瓜蒌,薤白,云茯苓,清半夏,石菖蒲,郁金,生地黄等,为末蜜丸10 g重,每服1丸,每日2次。随访1年未发。
按: 此患者从体质肥胖和一系列的症状反映了湿痰作怪,以镇肝化痰为主使眩晕消失,血压下降,从而患者心情舒畅而心脏之患就会随之而减,故用代赭旋覆二陈之类以镇肝降逆化痰,但也不忽视生脉和逐瘀之法,使互相配合起到疾病全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9-141.
[2]蔡建伟.《黄帝内经》论瘀血揽要[J].中医研究,2003,16(1):2-4.
[3]史宇广,单书健.冠心病专辑—当代名医临证精华[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207.
[4]陈可冀,李连达,翁维良.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1-2.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1.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5.015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5-0639-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曹云201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