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而有味,静而含动
——孟浩然《春晓》赏析

2016-03-11唐榕骏中南民族大学武汉430074

名作欣赏 2016年21期
关键词:孟浩然全诗

⊙唐榕骏[中南民族大学, 武汉 430074]

淡而有味,静而含动
——孟浩然《春晓》赏析

⊙唐榕骏[中南民族大学, 武汉430074]

《春晓》是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作品中既有宁静的隐居生活所带来的平淡风味,又有他“好节义,喜振人患难”的热血个性所带有的蓬勃生意。故而在诗歌内容、思想感情、语言艺术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淡而有味,静而含动”的风貌特点,本文即结合《春晓》全诗及孟浩然其人其事对《春晓》一诗中“淡而有味,静而含动”的特点进行赏析。

孟浩然春晓淡而有味静而含动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春晓》即是他早年隐居鹿门山时所作。此时的孟浩然未入仕途,年纪尚轻,故作品中既有宁静的隐居生活所带来的平淡风味,又有他“好节义,喜振人患难”的热血个性所带的蓬勃生意。

评定孟浩然诗风之清淡,由来已久。李白《赠孟浩然》有“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王士源则称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明代胡应麟《诗薮》道:“张子寿(张九龄)首创清澹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张九龄)之清澹,而益以风神者也。”清人沈德潜亦有:“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故而,关于孟浩然的清淡,蔚然公论。

而针对孟诗的清淡,研究时普遍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当代学者房日晰在《略论孟浩然诗风的清与淡》一文中指出:纵观孟诗,其诗风之淡,大致有三:一为思想感情的淡,没有激切的情绪的流露;二为诗意表现的淡,没有浓烈的诗意的展示;三为语言色彩的淡,没有绚丽色彩的描绘。比较全面地从思想、诗意、语言三个方面对孟公诗之“淡”进行了归纳,但分析孟公诗单只分析其“淡”味是远远不够全面的,因为孟公性格中还有好义尚侠、古道热肠的一面,他以《春晓》为代表的早期诗歌是“淡而有味,静而含动”的,下面笔者便就《春晓》全诗对孟浩然这一诗歌特点进行分析。

《春晓》的“淡而有味,静而含动”首先体现在诗意表达上,孟浩然擅写山水田园,常以日常惯见的山水风貌入诗,《春晓》一首描绘的便是孟公隐居鹿门山时,于某一春朝晚醒时在寓所所见所闻之景象,全诗仅二十字,就其文本描述中所透露的信息看,孟公此时方只“闻鸟啼声”,未尝得见“花落多少”,可以猜测孟公此诗当是于酣睡初醒时,在睡榻之上酝酿于腹内,而后才复录于纸上的。然孟公未动,诗却已然动态十足,令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也随孟公同时听见“处处”鸟声啾啾错落不歇,也感触到昨夜风雨后残留的潮湿空气,也吮嗅到夹杂在空气中的被风雨击打零落的花瓣所生的香气;甚至除所听所感所嗅,由于孟公的描绘,读者可以从文字背后真正“看见”这大好春色:“处处”二字仿佛可以使人看见啼鸟此飞彼落、相和而鸣的场景,夜“来”风雨仿佛可以使人看见雨丝随风斜倾,花“落”仿佛可以使人看到雨滴击打在枝头花瓣上,花瓣因而摇落坠地的动态画面。一时间读者随作者笔触五官并动,仿佛身临其境,山中寓所中所见的雨后春景已然以一种“静而含动”的形式收归读者胸臆之中。

《春晓》的“淡而有味,静而含动”还体现在其丰富的思想性上。笔者认为《春晓》的思想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去看。第一层级,是孟公喜春惜春的眼前之思。孟浩然《春晓》抓住春天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其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题,写春睡的香甜;也流露出作者对朝阳明媚的喜爱;次句即景,写悦耳的春声,也交代了醒来的原因;三句转为写回忆,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转为惜春。短短四句诗二十字,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却已然随着诗句内容的推进,经历了由“喜”到“惜”的大转变,虽全诗一而贯之地以并不浓烈的笔触描写春之妙处,然而作者心底的波澜却已是几番起落,愈发复杂多味了。

第二层级,是孟公虽居山中,犹念人间的现实之思。孟浩然的一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适合隐居,王维的《送孟六归襄阳》云:“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另一方面,他有济世之怀,想建功立业,他在《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云:“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正如《春晓》中所写,孟浩然在山中的生活犹如一场春眠,懒睡虽酣畅,然而终究有蹉跎时光之感,甚至不知“晓”之已至,更遑论知晓人间发生了几次沧海桑田般的大变化。只能偶然从一些朋友或他人的谈论中,去揣测人间有无经历了什么变化,百姓是否遭遇了哪些苦楚,然而终究只是猜测,究其结果,只能自问“知多少”?然而由这一首《春晓》的只言片语已然可以感受到孟公人虽未动,然心已神驰万里,飞向人间。虽与杜甫直抒胸臆式的“笔底波澜,民间疾苦”的表述方式不同,然而却仍是“面上清风,肠内生热”。

第三层级,是孟公由此春朝之景生发的禅意之思。孟公之诗,向来多含禅意。《春晓》亦是其中的佼佼之作,甚至曾经被《介为舟禅师语录》、净挺禅师《阅经十二种》等有明确记载的禅宗语录征用22次之多。严羽《沧浪诗话·诗辩》云:“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也就是说,严氏认为孟浩然诗歌超越韩愈的地方就在于前者创作出于妙悟而非学力。而妙悟贯通诗、禅两道,故具有妙悟特色的孟诗,自然便成了以诗证禅的绝佳例证。譬如《春晓》一诗中的“花”这一意象,明末清初临济宗僧金粟行元禅师在《百痴禅师语录》卷七中谈论道:

上堂。僧问:“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问和尚,还有不落底花么?师举拂子。僧作拈花势云:正是此花,万古无冬夏,香绕三千及大千。师云:争奈大众笑何?乃云:诸佛心源,毫无渗漏,依而行之,事事成就。求子者得子,求寿者得寿,莫道渠侬口饶谵,繇来种谷不生豆。

僧人以《春晓》诗中花落之典问师,认为除佛祖拈花可信笃外,其他世间如花百态都逃不过“落花”的命运。而禅师仍以孟氏《春晓》所言“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内容为僧人作出解答:世间万物自然有它们该有的盛衰生死,花在其该绽放的时候就绽放,风雨来时,正也是它该凋落之时,“依而行之,事事成就”。

因而更可以得见《春晓》一诗,虽篇幅短小,然禅意无限,也正因此,它也得以被一代又一代的禅学大师引而论道,开解人间。后世好禅者在每一次对《春晓》的禅意再解读的过程中,都会又领悟到更深一层、更多领域的禅味,是以称之“淡而有味”。

《春晓》的“淡而有味,静而含动”还体现在其语言艺术上。孟浩然与王维都是初唐诗坛山水田园派的楷模,他们写景时都十分擅长营造生动鲜活的画面。在王维“诗中有画”的画面营造方式中,色彩是令他的描写如虎添翼的一件利器。如《积雨辋川庄作》中他写:“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田园乐》中他写道:“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这些诗句都是以色彩给读者直接营造出斑斓视觉想象,以增加诗歌带给读者的生动趣味。而《春晓》四句中乍读之下全然不带任何描绘色彩的词语,然细细一品却仍觉色彩丰盛:春晓之天光大亮、彩鸟之飞碧树间、夜雨之银丝穿墨、花落之众色斑驳。真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而孟公《春晓》中所用的这种不直铺其色,仔细回味,方觉眼前生彩、旖旎一片的语言艺术使得这首清淡的《春晓》愈发有“回甘”之香,是而称其为“淡而有味”。

其次,《春晓》中所描述的是孟公于春朝在卧榻之上所听到和联想到的景物,故而虽然孟公身体未动,但诗歌描述中的欣赏主体(孟公)和欣赏对象(雨后春晓之景)之间却是一静一动相呼应着。其次,就山中或世界这个大范围的视角上来看,《春晓》全诗所描绘的只是山间一间小寓所中所涉及到的景物,是静态的;而就寓所这个小范围的视角来看,寓所中每一个对象又都是动态的:天“晓”、人“醒”、鸟“飞”、鸟“啼”、雨“降”、风“吹”、花“落”。这正是孟浩然在《春晓》选用动态之词描绘他山中静居之景所产生的“静而含动”的艺术效果。

正是由于孟浩然创作《春晓》时隐居鹿门山未入仕途,且年纪尚轻,故作品中既有宁静的隐居生活所带来的平淡风味,又有他“好节义,喜振人患难”的热血个性所带的蓬勃生意,也正是由于孟浩然在诗意、思想、语言等诸多方面体现出的这种“淡而有味,静而含动”的独特风味,才使得《春晓》令初读之人能感觉朗朗上口,令屡品之士亦能觉回味无穷,由是流传千古,楷模诗坛。

[1](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刘宁.王维孟浩然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孟浩然著,佟培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4]闻一多.唐诗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6]王富仁.心理距离与情绪感受——孟浩然《春晓》诗赏析[J].名作欣赏,1995(5).

[7]李小荣.孟浩然《春晓》在禅林的传播[J].文学史话,2014 (2).

[8]鲍颖,曹康.孟浩然《春晓》别解[J].苏州大学学报,2000 (4).

作者:唐榕骏,中南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孟浩然全诗
劝学
春晓
没工作的人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风和树
春晓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