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特质”谈论述类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
2016-03-11陈颖
陈颖
【摘 要】文本特质即某篇课文所含的独特品质。根据文本特质,论述文教学内容的确定由浅入深依次有三种方式:一是以“考试说明”为主要依据,体现论述文特质;二是在体现论述文特质的基础上凸显此文在逻辑思维能力上的特质;三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再体现此文思想性、人文性的特质。
【关键词】论述类文本;文本特质;教学内容
删繁就简、切中肯綮是很多教师的课堂艺术追求,笔者也不例外。在教了十多年语文后,笔者越来越觉得一节课如能和学生一起深入地解决一个问题已是一种很大的成功,所以一般不会再像刚从教时那样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患得患失,追求面面俱到,生怕因挂一而漏万。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定课文的教学内容就至关重要。确定教学内容的方法有很多,笔者在此想从文本特质这个角度以论述类文本为例谈一些自己的实践和体会。
论述类文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为主要内容,一般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文本特质,顾名思义就是某篇课文所含的独特品质。它包括两个方面,即这篇课文区别于他类文体的特质和在同类文体中区别于其他文章的特质。把握住了这两种特质可以说就抓住一篇文章的核心价值。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的《美美与共》,它区别于他类文体的特质主要在于它是一篇论述文,在同类文体中区别于其他文章的特质则有两点:其一,它的中心观点极具迷惑性,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难得佳篇;其二,它所提倡的以“平和、谦逊”为前提的“美美与共”的思想具有普遍意义和普世情怀。
一、《美美与共》首先是一篇社科文
下面笔者以《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为参考标准,来阐述笔者的第一种教学内容确定方式。在具体阐述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考试说明》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点要求:
1. 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 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 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4. 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5. 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6. 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7.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8.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
9. 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10. 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由此观之,我们以前对论述类文本的教学可能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即比较注重前5项内容,而对后5项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甚至还有可能错误地认为后5项要求是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不过,从事实来看,即便如此,从这些“要求”排列的先后顺序来看,排在前面的的确比排在后面的更能体现论述文的特质。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首先要重点关注前5项。从“理解”到“筛选和整合”“概括”再到“分析”“评价”,这是思维能力从低到高的一个过程。当然,我们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同时把那么多的要求都作为教学内容,而应当根据自己的考量和实际情况智取舍、分主次。
那么,对应《美美与共》,教学内容可确定为:理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概念,筛选和整合每一段的关键句,分析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进而把握文章的结构,最后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笔者认为,这是教学这一篇课文最基础的部分,如果连这些目标都没有落实而想妄谈其他的话,就有点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了。同时,在最后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也要充分考虑到学情,充分考虑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争取最大程度地使学生从未知到已知再到另一个层面的未知。这样说来,这样的教学内容设置比较适合基础相对薄弱一点的学生,对于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而言就有点过于简单。同时,《美美与共》这样的好文章如果只把它等同于其他任何一篇普通的论述类文章来对待的话,实在有点暴殄天物。
二、《美美与共》是能重点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难得佳篇
我们满足于上述教学内容的确定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的设计中规中矩,好像有点机械化,缺少点灵动的色彩,也缺少足够的语文味。那么我们如何让这篇文章灵动起来呢?那就要静下心来,仔细打量它,找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那么多课文中,像《美美与共》这样需要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才能综合地归纳出中心观点的论述文并不多。如果不仔细阅读并思考课文,很多学生往往会误把“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的关系,就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中心观点,把十六字箴言理解完了之后就以为大功告成了。其实不然。这样的理解根本没有真正把握住作者的真实用意。它真正的中心观点应该是“要达到‘美美与共这种境界并不容易,各自要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这样才能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三个要点缺一不可,甚至可以说连字词都不能替换。假设仅仅是把“保持”一词替换成“具有”就偏离了作者的本意。因为,作者非常清醒地告诉我们,不是我们不知道何谓“美美与共”,不是我们不想做到“美美与共”,而是因为我们常常会被情绪绑架,被利益左右。这样就不能做到“理智、稳健”,也就是不能做到“平和、谦逊”,因而就不能真正做到“美美与共”。笔者以为,这应该就是“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也就是说,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始终要有这样的意识,要把 “平和、谦逊”和“美美与共”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
如能引导学生拨云见日,最后得出真正的中心观点,那么起码就从5个方面锻炼、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一)从中心观点的一般所处位置来推理
课文名为“美美与共”,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这应该是此篇论述文的论述范围。作者也没有让我们失望,果然在第二段开头就出现“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这样的语句。正因为这样,我们往往容易忽略文章的第一段,以为那不过是个引子。“从历史和现实中可以看到,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细看这样的表达和它所处的位置,我们又不禁开始怀疑,文章的中心到底是“平和、谦逊”“君子之风”还是“美美与共”?抑或是两者的结合?当我们因为文章的第一段的语言表达而产生这些疑问时,说明我们的推理思维已打开。果不其然,第二段的第二句话就是:“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就说明我们之前的推理是正确的。中心观点所关涉的内容应该是两者的结合,不可偏废,即要真正做到“美美与共”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很难做到“平和、谦逊”。
(二)从文章内容和我们一般认知的矛盾点来推理
文章的最后说:“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可是,当我们问学生“你认同费孝通‘美美与共的观点吗”时,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认同的。那这里不是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矛盾?学生普遍认可,但作者却认为它与世界上很多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由此,我们就可以大胆推测,作者所说的“美美与共”可能跟我们一般理解的“美美与共”并不完全等同,甚至我们没有领会其中最重要的内容。这就为“平和、谦虚”应与“美美与共”同等重要的观点提供了依据。
(三)从文章结构的矛盾点来推理
如果我们把阐述“美美与共”当作文章的中心,我们甚至会觉得文章的结构有一点混乱。第二段提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概念,到了第四段又说“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如果我们推理出作者的观点是要做到“美美与共”不容易,那文章的结构就很顺理成章了。第一、二两段点明中心。第三段用事例论证了实现它的难度。第四段从理论角度论证实现它的难度。第五段又用事例论证了它虽然难以实现但还是有实现的先例的。第六段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它有可能实现的原因。最后一段表明了作者面对困难以及与困难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四)从高频出现的词类来推理
如果我们认为文章中心是“美美与共”的话,那它应该是在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可是,我们发现不是。除了“文化”(11处)、“文明”(7处)、“民族”(5处),文章还高频出现的词居然是“心态”(直接出现有5处)。可我们之前认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应该是一种做法。做法和心态显然不是一回事。请看文章各段落中的部分语句,如第一段中的“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第二段中的“发自内心地”,第三段中的“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第四段中的“理智的、稳健的心态,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第六段中的“拥有一个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良好心态”,第七段中的“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显然,“平和、谦逊”的“心态”才是作者重点想强调的,作者最后甚至直接表明连“美美与共”都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应对之策,更是一种文化心态。全文一共七段,只有第五段中没有直接出现“心态”一词,但学生好好思考一下后就能推断出,正是唐代的中国和日本都具有平和、谦逊的心态,才能达到“双赢”。
(五)从论述文的敏感词来推理
论述文有一些属于自己文体的敏感词,“比如”就是其中一个。我们来看文章第二段:“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很多学生往往忽视这个重要的“比如”,他们认为第二段就是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概念的阐释。可是,按理说“比如”后面的内容是为了论证“比如”前面的观点的。稍加推理,我们就会明白,在这里概念的阐述并不是为了概念的本身,而是用阐述概念这样一种方式从理论上来论证“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一点。这样的情况在第三段也同样出现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
综上所述,如果能更进一步地抓住文章的特质,并以此来确定教学内容,往往能举重若轻,事半功倍。
三、《美美与共》还是一篇富含人文特质的特殊论述文
如果我们以第二种方式确定的教学内容来授课,应该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如课堂内容比较集中,非常具有针对性,且比较具有语文味。不过,也许还有教师有更高的追求。《美美与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普世价值的好文章。它是一篇有境界、有温度的好文章!如果我们在上述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再从人文性、思想性的角度加以丰富、提升,也许会有另一种收获。
(一)“美美与共”的境界
1990年12月,费孝通应邀到日本进行文化访问,日本学者以费孝通80岁生日为契机,特地为他举办了一个“东亚社会研究讨论会”。费孝通作了一场《人的研究在中国》的演讲,在房间休息时,他瞬间迸发出一个灵感,在宾馆里找来一张纸,挥笔写下了十六字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费孝通积累了一生的文化思想,在80岁的时候沉淀了,升华了。这十六字箴言运用了囊括生活、艺术和哲学的“美”字,展现了文化意义的全球一体化,铺设出一条通往人类和平的大道。这十六字箴言,是在提倡一种平和、谦逊的文化心态,不只适合在审美和人文的高层面上处理民族冲突和文明隔阂,也囊括了我们普通人的待人接物之道和网际交流。
(二)费孝通的境界
《美美与共》是作者在2004年8月“北京论坛”上所作的书面发言。94岁高龄的老人啊,还能如此心忧天下,振臂高呼!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作为读者,我们不可能不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冲击!我们应该体会到费老的这片苦心,回到原点重新出发!就像费老说的那样:“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累了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们今天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我们的先辈留下了许多包含了深刻哲理的宝贵经验”。
综上所述,就教学内容的确定而言,相比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式因为融论述类文本的共性和这一篇文章的个性于一体,而显得更胜一筹。当我们面对的学生语文能力足够强时,我们就很有必要把第三种方式也融进课堂中来,这样才不至于让《美美与共》这样一篇有温度的文章变得冷冰冰,才能让课堂更为深刻和立体。由此可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以“文本特质”为切入点的教学内容确定方式,不失为我们探索论述类文本教法的一种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