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6-03-11黄欣朋盛严宏

关键词:桐乡文学类丰子恺

黄欣朋++盛严宏

【摘 要】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是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立足于地域文化中的文学类作品,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按照学生兴趣和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特色和师资优势等条件而开发出来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要着力于建立领导机构、编写教材、培训课程师资、邀请专家指导;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应注重优化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教学环节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语文拓展性课程;地域文化;课程开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开发和实施基于地域文化的语文拓展性课程,既能传授文化知识,又能促进学生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属于古吴越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风鼎盛名人辈出之地,文学类资源非常丰沛。基于对语文拓展性课程理念和功能的深刻认识,桐乡六中经过认真选题和规划,开发和实施了基于地域文化的语文拓展性课程——“走近桐乡文化名人”。

一、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的界定

地域文化是某个地域的人们在特定范围内,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1]地域文化因人而生,特别是地方名人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地域文化名人中有许多人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创作了丰富的文学作品。由于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都在某一特定地域中开展,都与特定地域发生着显性或隐性的、暂时或长期的联系,因此地域文化名人的文学类作品作为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理应成为学校拓展性课程开发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所谓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就是,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立足于地域文化中的文学类作品,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按照学生兴趣和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特色和师资优势等条件而开发出来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2]

二、选择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的原因

桐乡六中语文拓展性课程选择地域文化文学类资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有着强烈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学生在原有知识性学习的基础之外,还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发展自己个性兴趣,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些需求是原有语文课程学习难以充分关注到的,故而此类拓展性课程有着来自学生自身需求的强大的内驱力。

其次是桐乡有着得天独厚的文脉资源。桐乡自古以来就是文风鼎盛名人辈出之地,涌现了茅盾、丰子恺、木心等众多文化名家。桐乡六中语文拓展性课程开发组精心选择了布衣圣贤张履详、语溪隐士贝琼、铁骨文士吕留良、艺术大师丰子恺、文学鲁滨孙木心等十位桐乡籍文化名人的代表作品作为课程内容。

再次是凸显学校特色的需要。学校要想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自我课程、特色课程建设上下功夫,校本拓展性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从而凸显出学校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地域文化就是校园文化的“背景”,开发融入地域文化的校本拓展课程,有利于从中拓宽视野与汲取营养,构建与提升独特的校园文化。

最后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中华文学基金会2013年授予桐乡“文学之乡”称号,桐乡是全国第二个获得该称号的城市。中华文学基金会和桐乡市政府将共同设立面向全国青年作家的“茅盾文学新人奖”,创建“茅盾文学院”,通过多种形式,培养文学新人,推动我国文学事业薪火相传。“文学之乡”育新苗,在杭嘉湖地区享有盛名的桐乡六中率先响应,并通过开发和实施地域文化文学类的语文拓展性课程,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推动“文学之乡”的建设。

三、地域文化文学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课程的开发

1.建立领导机构

校本拓展性课程开发没有现成模式可用,桐乡六中在确定开发本课程后,成立了由校长和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集中精力投入到桐乡名人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中。在核心小组的领导下,课程开发组明确了课程目标,成立了教材编写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教材编写方案和编写框架,使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具有了强大的执行力。

2.编写教材

为了保证课程的实施,学校经过选题论证、培训指导、分工合作、集体探讨等程序,编写了《走近桐乡文化名人》教材。教材兼顾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选文的地域特色,尽量选取具有趣味性的作品,并从易到难进行编排。

3.培训课程师资

为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桐乡六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使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养。同时,教师们还听取了一系列走近桐乡名人的讲座,例如聆听张欣教授和陈丹青先生讲木心,倾听嘉兴藏书家张森生讲张履祥等。

4.邀请专家指导

桐乡六中在提出了桐乡名人文化课程建设的设想后,专程邀请了语文学科基地的指导专家进行课程论证,专家们对课程建设进行了专业的论证,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改进意见。随着课程建设的推进,学校通过对谈乡贤,与桐乡市的茅盾研究会、丰子恺研究会、吕留良研究会等十多个名人研究会保持联系。此外,学校教师还与闻海鹰(《忏悔词人徐自华》作者)、张天杰、叶瑜荪、吴浩然等围绕桐乡的文化名人展开交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经过各方努力,“走近桐乡籍文化名人”课程有了教材,确定了课程的内容,主要有:名人介绍;作品选录;故居馆地;拓展探究。

(二)课程的实施

1.优化课程结构

经过细致的调查分析,学校在遵循学生需求、提高教师能力和凸显学校特色等基本原则下,对学校的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设置。为保证“走近桐乡文化名人”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将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课设置为全校的阅读课,由语文教师专门用来上课外阅读专项内容,并规定不得以任何原因随意挤占课时。同时,学校依照特色课程管理细则,通过日常巡查、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将了解到的各班课外阅读课的落实情况纳入教师绩效,作为评价教师有效实施“走近桐乡文化名人”课程的依据之一。这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课时保障,如笔者就利用学校的阅读课进行了“走近丰子恺”的教学:组织学生共同赏析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作品,并分小组自主确定自己的研究小课题,例如研究丰子恺漫画和竹久梦二作品的异同;引导学生赏析丰子恺先生的散文作品,先读再品悟,并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研究,例如丰子恺散文的类别、丰子恺散文和朱自清散文风格的异同等。

2.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对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实施遵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将拓展性课程设置为限定拓展性课程和自主拓展性课程,如课内阅读和集体探访故居为限定拓展性课程,课外阅读和参与活动为自主拓展性课程。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在课程实施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操作流程。如“走近木心”的教学,学校通过限定拓展性课程,指导学生赏析木心先生的作品,集体探访木心先生在乌镇的故居纪念馆,同时通过自主拓展性课程建议学生课外深入赏析木心先生的作品并写出自己的感悟,并积极搜集有关木心先生的相关资料,参加相关的纪念活动。

3.优化课程评价

评价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且影响制约着其他环节的有效运转。桐乡六中对拓展性课程的评价方式、内容、主体不断进行优化,初步形成了既重视过程性评价又重视结果性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评价主要分为“学”和“教”两个方面,并结合了学校的“五点同步双主体”教学模式。

在“学”的评价上,学校坚持激励、参与、重过程的原则,分学习评价和活动评价两大块。为了完善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学校将拓展性课程设置为8个专题,每个专题9课时,每完成一个专题的学习得1分,共8分。对于学生参与活动的评价,课程在每个专题的学习中都设计了若干活动,认真参与活动者皆可得到相应的加分,具体的操作方式是:由指导教师对学生个人进行1~3分的打分,个人成绩计入学习小组成绩(加分以画“正”字的方式进行,每完成一个“正”字,这个小组就得到了5分);课后,学习委员将分数计入记分册,以便学校在期末对得分进行统计,进而评出学习积极分子和积极小组。

在“教”的评价上,为有效推动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学校建立了四维课堂评价制度:一是教师对照拓展性课程的课堂设计评价表进行自评;二是组内教师互评;三是学校通过外聘专家或学校优秀教师团队开展全员等级评价,对做得好的进行总结提炼和推广,对实效性差的则开出个性化的诊断方子,并通过个别指导、集体交流、学习提升等来解决问题;四是学生评价,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课堂,使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实效有了及时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反思改进。

4.优化教学环节

学校注重突出拓展性课程教学设置的实践性特点,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使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走近课程,培养读写听说的综合学习能力,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如“走近丰子恺”的教学,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先播放由学生创作的诗朗诵视频《人虽走,心已留》,在悠扬的横笛声《送别》之后,从李叔同和丰子恺的师徒关系引入教学。接着,教师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缘缘堂的参观路线。在教学进入赏画环节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点评丰子恺的漫画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学生通过个性化赏析丰子恺散文作品,更好地了解了丰子恺先生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此外,教师要求学生以桐乡市正在建设“文化名城”为契机,为桐乡在宣传丰子恺上进行一次“金点子”小策划。最后,学生还在课堂上提出了有关先生作品的主要特色、“欣及旧栖”匾额含义以及先生日本游学时受竹久梦二漫画风格的影响三个方面的疑惑。学校拓展性课程组委会还专门邀请了缘缘堂纪念馆的馆长马永飞先生亲临现场,为学生做相关解答。

5.优化保障机制

为积极鼓励语文教师参与语文拓展性课程,学校建立了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学校拨出用于开发拓展性课程的经费,保证教师能获取课程开发所需要的材料,并对参观访问的场所进行周密详实的安排。此外,学校规定拓展性课程比正常课程的课时费高一倍,并将教师参与拓展性课程开发和实施纳入教学工作考核范围,成绩突出的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些保障性措施不仅能让拓展性课程顺利实施,而且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银. 地城文化视野中的校本课程开发[J]. 全球教育展望,2007(11):49.

[2]马越,朱宏兰,严洁,初中拓展型课程开发流程与管理优化的实践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09(5):76.

猜你喜欢

桐乡文学类丰子恺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
爆炒米花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丰子恺的“人”和“文”
影像记忆 建设美丽的新桐乡
桐乡翔云小学:用第三方评测激励学生阅读
文学类
桐乡东池蚕种生产新模式试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