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音乐分析

2016-03-10杨晓彤导师

环球市场 2016年26期
关键词:谭盾乐段谱例

杨晓彤 导师:周 民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音乐分析

杨晓彤 导师:周 民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是谭盾在钢琴创作上的一大里程碑,组曲由八首形象鲜明、篇幅不大的精致小品组成,本文结合表演艺术和表演实践的原则,对该作品的演奏特点、民族性特点进行解析,争取最准确的表达艺术作品的特征。

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音乐分析

谭盾是国际乐坛最具影响力的中国著名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贯通古今、博采众长,交织着古典与现代的风格,同时融合了西方与东方不同的神韵,这些音乐特点对世界乐坛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位华人音乐大师在钢琴作品中运用现代技法,是新时期中国钢琴作品的典型代表。他大多钢琴作品以小品的形式出现,结构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意境丰富,既是音乐会上的精彩曲目,也是现代中国音乐风格的钢琴教材。

一、《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的创作背景

谭盾,著名指挥家、作曲家,1958年出生湖南长沙丝茅冲。1978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随赵行道、黎音海学习作曲。他谱写的作品丰富多样,由于坚持在声音、技术上的不断探索,一直被各界音乐人士认为是中国先锋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把“中国民间音乐与欧洲传统音乐的文化天衣无缝的结合起来”,这使得他对世界乐坛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以下简称《忆》)创作于1978年,分别由《秋月》、《逗》、《山歌》、《听妈妈讲故事》、《荒野》、《古葬》、《云》、《欢》组成,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作者儿时的画面,也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音乐律动鲜明并引人入胜,各乐章篇幅风格各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二、《忆》的演奏特点

1.《秋月》

结构为复乐段形式,乐曲中运用了古筝的演奏手法及风格特征,使用单倚音和复倚音来模仿古筝中滑音的特点,起到了修饰旋律的作用。在弹奏时手臂要放松,句子间的呼吸要饱满,手指放松的时机主动出击并快速弹出倚音四音一组的效果,手指清晰均匀并达到平滑的效果;弹奏速度需缓慢,仿佛在月光倾洒大地创造出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踏板在这里应该踩到饱满。

作者运用反向琶音的弹奏技巧(如:谱例1)。多组十六分音符作为一组又一组从高到低的音,发挥出五音声音的多种多样。最高点的旋律音,突出手用力向武陟倾斜,其他四个音音量下降非常光滑灵巧、重量轻发挥出。

谱例1.

2.《逗》

D羽调式,结构为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乐曲以短小的动机开始,节奏鲜明欢快。A乐段第一乐句的旋律素材来源于湖南地方民谣,并将民谣变化形式贯穿整首歌曲。整歌的旋律和织体大多是跳音和连断奏相交替的形式(如:谱例2),展示孩子们互相追逐玩耍的情景。A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二乐句的音区比第一乐句高了一个八度,为的是对比出场景更换所体现的氛围有了不同的变化。B乐段的旋律是由A乐段单音声部变为音程后而进行的,A1乐段是A乐段的变化再现,旋律由二连音与跳音组合的形式变为跳音,使乐曲的情绪更加欢快,二连音跳音组合变为二度、三度的递进音程,使人听觉上有一种谐谑的感觉,增加了音乐的戏剧性元素。

谱例2.

3.《山歌》

A羽调式,节奏为散板,没有固定的划分小节。作者运用了丰富特别的节奏类型,将乐曲引入一种空灵的境界。此曲中:四分音符与三十二分音符的组合时常出现,这种自由组合的节奏表现出了民歌风格自由的旋律,随着音调缓缓升高,会使听众和观众感受到欢快活泼的民歌风格。波音的使用是本曲的一大特色(如:谱例3),如同高山流水和溪水潺潺的景象,突出秀美山河的美景。

谱例3.

4.《听妈妈讲故事》

E羽调式,结构是带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乐段由简单的八分音符与带附点音型构成,音乐婉转动听、令人回味无穷。A1乐段是A乐段的变化再现,随着左手旋律淡淡的声音出发,右手随着左手相互依偎并以密集的旋律织体模仿的手法(如:谱例4),使两部分巧妙结合。谱曲者仿佛给我们呈现出一种画面:夕阳西下,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妈妈讲故事的场景,温暖而亲切。主旋律音乐是从民间采集的,歌唱是一个大的特点,音乐在开始和再现部分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有起有落,右手十六分一份掷地有声。

A乐段由四个乐句构成,后两句是前两句的反复再现,但在弹奏时要有明显的对比变化;在声音上,后两句应更强一点,在情绪上应该更加激昂,这样才能推动音乐的发展。中间部是一个比较快的节奏,手指的颗粒感要突出并有更高的清晰度,弹奏时也要注意乐曲的连贯和流畅。

5.《荒野》

慢板A羽调式,采用多声部的创作手法。A乐段由单声部旋律进行,逐渐填入了中声部与低音声部,旋律织体比较单薄,犹如站在到野外荒凉的土地上。乐曲进行到B乐段时力度与速度随之加强,低音声部八度平稳进行,同时加入了四个声部,气势恢弘,达到全曲高潮。此时和声有些阴郁,让听众感受到了作者情绪的宣泄,有种愤世嫉俗的感觉。A1乐段是开始乐段的变化再现,高声部奏出了旋律线条,中声部由大二度进行(如:谱例5),同时伴随低声部的音程进行,随后乐曲逐渐结束。

层次和声音的变化是演奏好这首作品的关键,曲子开始的主旋律出现,其他的声音逐渐加入,弹奏时要注意力度的变化,虽然声音缓缓升起,但音色不虚。当弹奏和弦时要突出主旋律音,水平线的旋律要连贯。踏板一组三个音持续踩落,让人感觉到声音的共振。

谱例5.

6.《古葬》

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多种调式交替进行,整首歌以湘西文化的色彩,为我们展示葬礼现场。音乐开始演奏时力量很弱,声音沉重;再加上没有缝隙的踏板,声音会产生连续性,创造一个黑暗和奇怪的气氛。整曲中的音乐总是充满了诡异的气氛,谭盾本人所说过:本曲意境是为让观众产生毛骨悚然的感觉并联想到恐怖的巫术。

乐曲高音声部的旋律比较重,旋律较有连贯性,听觉上面从而给听众带来空灵的气氛。中部速度明显加快,力度也由极弱变为很强,右手声部变为七和弦的音型进行,使音乐增加了厚重感,也增加了乐曲辉煌的色彩,让人感受到在葬礼中祭祀歌舞的形式,仿佛人神共舞的场面。

7.《云》

乐曲为复乐段,降E宫。右手的旋律声部融合地方民谣的的素材,简单、质朴且悦耳动听。第二乐段的旋律为一乐段的变化再现。全曲的织体声部始终伴随着三度二度三度的四个十六分音型进行,始终和谐的进行音乐间的织体流动,显示出云飘飘的感觉。首段的材料来源于当地的民间旋律,甜美而充满歌唱性,之后整段旋律循环再现,右手和旋不断进行转位变换,显示出精致云端轮廓和云变换的场景。左手伴奏演奏需要均匀,手指必须活动弹奏,仿佛像是触摸键。随着变化的旋律节奏,手臂带动手腕,手指颗粒感要积极发挥,展现出天空自由漂浮云的变动。

同时要注意旋律声部的歌唱性,弹奏时手指慢慢下键,这样出来的音色应该会更加圆润、悦耳。要注意乐句的走向,句子强弱的变化,做到层次分明。装饰音在这首作品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作曲者运用了短颤音和长颤音来表现云彩在天空漂浮时可爱、俏皮的一面(如:谱例6)。

谱例6.

8《欢》

带再现的单三部G徵调式。谭盾采用民间锣鼓乐的节奏特点进行创作,运用了锣鼓乐的强强拍。引子采用了和弦与二度音程组合的形式,模仿奏出了锣鼓乐热闹的场景。A 乐段与再现的 A1乐段旋律声部与织体声部大多采用了四度音程的形式交替进行(如:谱例7),表现出锣鼓场面中人们神采奕奕、欢天喜地的景象。B 乐段加入了跳音的演奏手法,奏出了锣鼓乐中异常欢快、愉悦的场面,将乐曲推向了高潮。 大量的音程会使演奏者出现大臂紧张、僵硬的情况,这就得使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调节手臂,使手臂最大程度的放松,但是掌关节还不能松懈,手指还要富有弹性。跳音要弹得干净利落。要注意节奏点的把握,重音要落在每一拍的第一个音上。休止符一定要体现出来,这样节奏点才能突出。

谱例7.

三.《忆》的民族性特点

1.和声。 在 《忆》的创作中,谭盾会把完整旋律线条来分置于不同的条形片段,以此处理某些五声性旋律调性,调性周期在细碎的转换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扩展,造成调性重叠。同时,在和声结构运用不协和和弦独立运用与调试化的和声进行的方式,使和弦的类型更加多样化,和声更加起伏,使作品的和声色彩性更加鲜明。

2.旋律。中国传统音乐主要以“单声思维”为主,突出横向线性旋律思维。而钢琴音乐主要是多声“立体思维”,强调横向旋律。如《忆》中《秋月》从头到尾都使用纯正的中国湖南民间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要旋律,伴随着转调的形式,听起来极富美感和诗意;《山歌》里经常采用中国的羽调式旋律,曲调十分高亢,时常运用八度、四度、五度跳进的旋律,把山歌的豪放和洒 脱表现得淋漓尽致。

3.节奏。节奏的运用使音乐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山歌》里的节奏自由、随性,用情绪的涨落控制速度的缓慢,段落间速度的对比明显,充分表现了山歌的婉转悠长。

四.结语

谭盾以不同寻常的音乐理念和中国文化底蕴, 走出了一条超越传统音乐的道路。他站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展示出他对中国音乐元素的深爱。他的音乐受到了世界音乐人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作为一名学习钢琴演奏的研究生,我希望未来可以看到更多的中国音乐人以浓厚的音乐色彩表现手法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让全世界的音乐迷可以感受到中国的音乐元素。谭盾大师,他运用中国民族音乐并使其分布在世界各个领域上,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音乐的中国了解中国的音乐,使中国音乐在世界闪耀光芒。

[1]谢丁.谭盾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J].歌海,2009(5)

[2]《谭盾有什么好?》钱仁平海上听乐记。作者:钱仁平[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8月1日)

[3]朱艺,曾小安.谭盾钢琴组曲《忆))探析[J].歌海,2009 (9).

[4]聂娜.谭盾和他的钢琴组曲《忆》[J].乐府新声,2009 (12).

[5]《谭盾歌剧研究》作者:杨和平.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M].

[6]宋震.探究钢琴组曲忆的艺术特点与演奏诠释[J].肇庆学院

[7]谢丁.听得见的水彩画—谭盾钢琴组曲《八副水彩画的回忆》解读[J].艺术教育,2011(9).

猜你喜欢

谭盾乐段谱例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圆的意味——解析谭盾之《圆》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谭盾两部“非歌剧”的歌剧——《霸王别姬》与《马太受难曲》
武侠意境交响化:阿镗《神雕侠侣交响乐》本体论
作品《黄水谣》曲式分析及情感处理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综合性院校西方音乐史教材中的谱例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