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伤寒杂病论》中龙骨牡蛎的应用

2016-03-10吴美玉尹立智

光明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甘平伤寒杂病论杂病论

吴美玉 尹立智 徐 强



浅谈《伤寒杂病论》中龙骨牡蛎的应用

吴美玉尹立智徐强

目的通过《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区分龙骨和牡蛎的功效,摆脱一些中医师们时常龙骨牡蛎不分的情况。方法借用《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通过对比的方法得出龙骨和牡蛎的功效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结果在仲景方剂中两药皆有的方剂中皆有同一症状。结论两方皆具收敛之性、皆有镇惊作用,但龙骨甘平属土,入足厥阴肝经太阴脾经,敛养归于木土也,牡蛎咸平属水,入少阳经少阴经,升发春木之气且敛阳归于水且能软坚散结也。

《伤寒杂病论》; 龙骨;牡蛎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多个方剂中含有龙骨牡蛎,而两药配伍同用亦多达五次。然而,对如此重要的药物及配伍机制尚显含混,有人笼统认为龙骨牡蛎均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以致临床上不少医者常将两味药相互混用,甚至每用龙骨必用牡蛎,美其名曰:相互增强其功效。本文依据《伤寒杂病论》原文中含龙骨牡蛎的方剂加以区分,更加深刻的认识龙骨牡蛎的作用。

1 归根求源

两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中,《神农本草经》曰:“龙骨,味甘平……小儿热气惊痫……。”甘平者,属土也。“牡蛎,味咸平……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咸平者,属肾也。龙骨者,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骨的化石。骨者,肾也,入土已久而成土也,故味甘。牡蛎者,生于海中的双壳类软体动物。海者,水也,肾也;壳者骨也,肾也,因此牡蛎味咸属肾。故两者本质区别是前者味甘属脾土,后者味咸属肾水。从《神农本草经》的记载来看,两者的共同点是两者皆主惊症,一为惊痫一为惊恚怒气。

2 《伤寒杂病论》中龙骨牡蛎共同出现的方剂分析

两药共用者五方,《伤寒论》三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两方:风引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此五者皆有惊症,如烧针烦燥,惊狂,胸满烦惊,癫痫,少腹弦急等。关于惊症,《黄帝内经》曰:“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龙骨入土具收敛之性,牡蛎入水亦具收敛之性,两者皆具有收敛之性,将所浮之神与气敛入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中,共同起到镇惊作用。

3 《伤寒杂病论》中龙骨牡蛎中分用的分析

3.1《金匮要略》牡蛎汤和蜀漆散的鉴别两方都治疗牡疟,蜀漆散只含龙骨,牡蛎汤只含牡蛎,故两者鉴别。《金匮要略》曰:“疟多寒者,名曰牡疟,蜀漆散主之”,“牡蛎汤治牡疟”。《本经疏证》曰:“夫疟之发必由痰固于中……有形之痰必协无形之阳气外出。”有方测证,蜀漆散之证偏于痰,痰者脾土之所生也。蜀漆散之疟证由脾病生痰,痰携阳气外出相互交争成疟证,标在痰本在脾,用蜀漆化有形之标痰,用同具甘平之性的云母与龙骨一同将因痰互结之阳气归于中土。《本草经解》曰:“龙骨主癓瘕坚结,癓瘕坚结者脾血不运而凝结也。气温能行可以散结也。”此说明龙骨又增强脾之运化而破此痰结。一者化痰一者敛阳气归土并兼理脾而除痰结,两者兼顾则疟可平。同治疟证的牡蛎汤,将上方云母龙骨二者换成麻黄牡蛎甘草,由方测证,此方治疗温疟(麻黄牡蛎在《神农本草经》中皆有主温疟的记载)。温疟者,由冬令感受风寒,伏藏于骨髓之中,至春不发,交夏阳气大泄,腠理不致,或有所用力,伏邪与并出。此邪藏于肾,自内达于外。《本草崇原》曰:“牡蛎者,南生东向,得水中之生阳达春木之气。”牡蛎主收敛入肾又主生发春木之气以达伏邪而主温疟。麻黄苦温属手少阴心,心肾相表,久伏之邪由麻黄牡蛎发出,佐以牡蛎敛受阳气归于肾,蜀漆祛痰,一收一发一化则温疟可治。

3.2天雄散和白术散鉴别天雄散单用龙骨,白术散单用牡蛎,一为虚劳,一为养胎,通过虚劳与妊娠来探究两者不同。天雄散症为虚劳,虚劳本在中土,《理虚元鉴》曰:“治虚二统,统之于肺、脾而已……以后天补养先天,则虚劳可治。”此强调了补虚劳重在补太阴后天以养先天。《本草经解》曰:“龙骨主妇漏下,此为肝血不藏,龙骨入肝也。”用天雄之至阳补足阳气,白术燥湿固土,用龙骨将天雄之阳气敛收于肝脾,脾土兴则清谷自止,肝木收则亡血失精自止。妊娠者,《本经疏证》曰:“钟阴于下吸阳于上。”胎儿在人体下焦,吸收上之阳和下之阴。若中土虚弱,则上下阴阳交阻于中焦,而出现呕吐症状,治疗用白术燥湿健脾固其中土,蜀椒下其阳气(《神农本草经》曰辛温主下气),川芎活其血分(阴者,血与水也,胞宫冲任也与血联系密切),牡蛎升其少阳之气,收其阳气入水(胞宫之血水虽非肾水,亦同水也),升降同用则病去而胎安。

3.3单用牡蛎者《伤寒杂病论》中单用牡蛎者有小柴胡汤胁下痞硬者加牡蛎,柴胡桂枝干姜汤,牡蛎泽泻散,瓜蒌牡蛎散,侯氏黑散。本文重点介绍柴胡剂加牡蛎的运用。柴胡剂中若有胁下痞硬、胁下满、非有形之物之积聚,实乃“惊悸”之气居于中,使阳气不降所致,正如《本经疏证》所言:“人之阴盛涨而寒,阳盛涨而热,怒气随寒热而聚散,遂凝结不散而满且硬。”《神农本草经》曰:“牡蛎主除拘缓鼠瘘。”此实为牡蛎入少阳经之实证也。拘缓者,四肢阳气不升也;鼠瘘者瘿瘤也,亦为少阳三焦经之病也。《本草崇原》曰:“牡蛎者,南生东向,得水中之生阳达春木之气,则惊恚怒气可除”。故牡蛎入少阳升阳气以达到“散结”之功效。

综上分析,龙骨甘平属土,入足厥阴肝经太阴脾经,敛养归于木土也。牡蛎咸平属水,入少阳经少阴经,升发春木之气且敛阳归于水且能软坚散结也。两者作用看似都是收敛实则本质大不相同。另外,在有多种后世药学专著充斥的今天,《神农本草经》往往被我们忽视,其实很多药物《神农本草经》已经给我们讲的很清楚了,希望引起我们的重视,不断去挖掘。

[1]邹澍.本经疏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51,161.

[2]汪琦石.理虚元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

[3]张志聪.本经崇原[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90,98.

[4]叶天士.本草经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61.

[5]顾观光.神农本草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71.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3级(成都 610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3.011

1003-8914(2016)-03-0327-02

(本文校对:吕智勇2015-03-12)

猜你喜欢

甘平伤寒杂病论杂病论
论培土生金法对临床治疗COPD的指导意义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上海:崇明新品种柑桔论个卖高价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麦片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立秋(外二首)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伤寒杂病论》书名辨析
《伤寒杂病论》中腹满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