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林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展

2016-03-10刘盈盈邓春英

贵州农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珍菇木薯平菇

康 超, 王 芳, 刘盈盈, 邓春英, 杨 珍, 向 准, 张 林*

(1.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9; 2.贵州科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3.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01)

我国农林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展

康 超1, 王 芳1, 刘盈盈1, 邓春英2, 杨 珍3, 向 准1, 张 林1*

(1.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9; 2.贵州科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3.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01)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原料问题成为该产业发展的瓶颈,其培养料的筛选和开发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林废弃物因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是食用菌生产的良好基质,利用农副产品生产食用菌,一方面可解决食用菌生产的原料问题,另一方面减轻农林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对我国近5年来,不同农林副产品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农林废弃物; 食用菌; 循环利用

食用菌是一类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类、脂类、矿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的大型真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人工栽培种类达20多种,产量约600万t。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包括食用菌本身、食用菌保健品、食用菌副食品、食用菌饮料等产品的市场化,食用菌生产企业遇到了原料短缺、价格猛涨等制约因素。因此,如何寻求本地廉价的栽培资源,获取新型农林废弃物培养基质,实现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食用菌栽培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其培养料的筛选和开发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笔者对近5来年利用农林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食用菌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1 栽培食用菌的农林废弃物

1.1 茶副产品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其茶树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每年有茶梗、茶渣、茶枝、茶灰等大量茶副产品产生。茶树属于硬质阔叶树,其茶副产品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多种化学物质,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营养。刘明香等[1]利用茶枝屑栽培灵芝,能正常生长、出芝、产生和释放孢子,但菌丝生长速度和生物转化率低于木屑培养基,可能是茶枝屑中含有的多酚、醛类等物质抑制了菌丝的生长;对灵芝主要药理成分(多糖和总三萜)进行分析,其含量均高于木屑培养基,认为茶枝屑栽培的灵芝品质更好,且以茶枝屑用量低于70%最佳。王冲等[2]进行茶枝屑培育灵芝原种,当培养料中含茶枝屑45%时,灵芝菌丝生长速度快、浓白、粗壮,菌丝性状优良;但菌丝生长速度低于木屑栽培。因此,建议进行灵芝菌种的选育和驯化,筛选出优良菌种,提高对茶枝中抑制物的抗性。利用废弃茶枝代替灵芝栽培料中的木屑,在茶树下立体栽培灵芝,其茶园为灵芝生长提供了天然遮阴保湿环境,降低栽培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茶园土地资源,同时为茶园提供了天然有机肥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3]。

张海华等[4]以茶渣为食用菌培养主料,研究不同食用菌菌丝生长状态和出菇情况发现,平菇650、白参菇、茶薪菇、凤尾菇、秀珍菇、灵芝、香菇、金针菇F19、金针菇F21和双孢菇能正常生长,而灰树花和姬松茸2个菌种的适宜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茶枝栽培食用菌其菌体能正常生长,菌体有效成分含量有所增加,降低了栽培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为茶枝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1.2 果皮果渣

果皮果渣是果品加工后的废渣,其主要成分为水分、果胶、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等,可用于生产饲料,提取果胶、柠檬酸、酒精、苹果酚、天然香料等。果皮果渣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以此为主料,配以麦麸、秸秆等辅料栽培食用菌是可行的。刘芸等[5]以苹果渣为主料栽培凤尾菇、白灵菇和猴头菇,其菌丝长势及产物蛋白含量均优于常规的棉籽皮、壳培养基;麸皮是苹果果渣栽培3种食用菌的最佳氮源,优于尿素、硝酸铵和硫酸铵等合成氮源。利用苹果果渣栽培鸡腿菇,随果渣比例增加菌丝长势表现良好,生长均匀;但菌丝生长速度缓慢,其可能原因是果渣的颗粒太细,袋内透气性较差,影响菌丝呼吸作用;选择合适配方栽培鸡腿菇时,生物学效率可达80%以上,其产量、形态、品质均符合要求[6]。杨晓华[7]利用苹果渣栽培黑木耳,随果渣含量增加黑木耳对培养料中粗蛋白、灰分的降解能力逐渐下降,呈负相关;而对粗脂肪、粗纤维、总糖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多,呈正相关。在秀珍菇栽培料中添加苹果渣35%时,菌丝生长状况良好,生物学转化率和产量最高;添加量为50%时,菌丝生长最快;添加量超过65%时,菌袋污染率最高[8]。

柑橘皮渣、沙棘果渣同为果品加工后的废渣,其营养丰富,可以栽培食用菌。张云茹等[9]利用柑橘皮渣袋栽平菇,其出菇质量好,平均生物转化率高(80%左右);栽培平菇的VC、多酚、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市售平菇,农药残留小于绿色食用菌和无公害食用菌的农残标准。此外,添加不同比例柑橘皮渣对平菇营养成分多糖、蛋白质、膳食纤维、粗脂肪、氨基酸等含量的影响差异明显,可通过合理设计柑橘皮渣比例来改善平菇的营养品质等[10]。张丕奇等[11]添加20%的沙棘果渣栽培木耳,对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木耳产量明显增加,耳片厚、口感好,蛋白质增加3%,其他营养成分含量稳定。利用果皮果渣栽食用菌,可使果皮果渣废料得到充分利用,是一种资源合理利用的发展新模式。

1.3 板栗苞壳

板栗苞壳是板栗坚果外面球形、密被针刺的总苞。其含有碳、氮、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可为食用菌生长发育提供基本营养成分。我国板栗种植面积大,主产区每年产生大量的板栗苞壳。覃宝山等[12-15]利用板栗苞壳栽培平菇、秀珍菇、杏鲍菇、灵芝等食(药)用菌获得成功,并对菌丝生长情况、生长周期、子实体性状、生物学效率、经济效益、营养成分等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其栽培效果理想,为板栗苞壳栽培其他食用菌提供了理论基础。王德芝等[16]以板栗苞壳为主料,经生物发酵、石灰水浸泡、直接拌料装袋3种原料处理方式栽培茶薪菇表明,生物发酵与石灰水浸泡、直接拌料装袋差异显著,利用板栗苞壳生物发酵栽培茶薪菇,其菌丝生长旺盛、生物转化率较高。利用生物发酵处理过的原料栽培榆黄蘑,菌丝生长健壮,子实体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达99.8%,栽培成本降低0.40元/kg,投入产出比达1∶2.8[17]。表明,对发酵材料进行预处理(生物发酵),可以明显提高食用菌产量。

叶仲顺等[18]利用浙西山区废弃板栗苞壳进行平菇栽培,其效果良好,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20%。陶祥生等[19]利用栗苞木屑代料栽培灰树花,随栗苞木屑比例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减少,满袋时间延长,污染率却增加;灰树花产量与常规配方的产量无明显差异,而出菇时间提前10 d,表明栗苞木屑代料栽培灰树花是可行的。利用板栗苞壳栽培食用菌,可减少板栗苞壳污染,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延伸产业链,提高农林副产品附加值。

1.4 木薯秆、棉秆和苎麻副产品

1.4.1 木薯秆 木薯是我国广西、广东、海南、云南、贵州、福建等省区旱地栽培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易生长、易种植和易管理。木薯秆是收获木薯后的地上枝干部分,经加工后的木薯秆屑质地疏松,含有粗蛋白7.76%、粗纤维36%和淀粉33%[20]。木薯渣为木薯加工后的废弃物,同样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淀粉。木薯秆屑和木薯渣中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适用于栽培食用菌[20]。

陈丽新等[21]以木薯酒精废渣为主料栽培金福菇,当添加量为30%时,菌丝生长速度快,但较为稀疏,颜色偏淡,第1潮菇生物学效率较低;添加量为60%时,菌丝生长速度稍慢,但生长旺盛,粗壮浓密,第1潮菇生物学效率明显高于其他配方。将木薯秆、木薯酒精渣按一定比例混合分别栽培平菇、毛木耳时,菌丝生长速度快、产量高[22]。吴章荣等[23]利用木薯秆屑为主料栽培杏鲍菇发现,木薯秆屑添加量以70%~80%为宜,且添加适量的棉籽壳,既能保证生产效益,又能减少生产成本。

曹本雄等[24]利用木薯秆栽培秀珍菇秀珍3号发现,最适配方为木薯秆屑45%、木屑17%、棉籽壳20%、麦麸15%、石膏1%和石灰2%。陈雪凤等[25]研究不同比例木薯秆屑栽培秀珍菇发现,随木薯秆屑添加量增加,棉籽壳减少,对秀珍菇菌丝的紧密度、菌包失水程度、出菇后劲、子实体经济性状等均有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木薯秆用量以不超过50%为宜,并要添加适量的木粒和棉籽壳,以提高出菇的后劲及保水能力。薛璟等[26]利用木薯渣60%、醋糟渣30%、麸皮10%,在水分65%、pH7~7.5条件下菌丝萌发、吃料快,整个发菌期减少5~6 d,两潮菇生物转化率达107.5%。赵承刚等[27]以木薯酒精渣50%、木薯秆屑30%和米糠15%配比栽培巨大口蘑表明,其菌丝生长良好,子实体产量高,单菇重量大。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木薯秆,木薯渣栽培食用菌是可行的,但必须控制木薯秆或木薯渣在培养基中的比例。

1.4.2 棉秆 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棉花产量约占世界的1/4,年产棉秆的数量很大,其粗蛋白高达6.5%,且粗纤维含量丰富,是栽培食用菌的优质原料。

刘建平[28]采用棉秆发酵料栽培双孢蘑菇,产量在15 kg/m2以上,明显优于传统的麦秸料、稻草料和玉米秸秆料,而且发菌快、菌丝壮、出菇早、出菇期长、品质优良。张瑞颖等[29]利用棉秆栽培柱状田头菇、秀珍菇表明,适当比例的棉秆均可促进菌丝生长和增加子实体产量,生物学转化率较高。但培养基中棉秆添加量要适当,棉秆含量过高可能引起子实体中粗蛋白含量下降,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刘宇等[30]利用发酵棉柴与未发酵棉柴栽培杏鲍菇发现,两者均有利于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与配方中发酵棉柴(20%~80%)和未发酵棉柴(20%~60%)的添加量成正比,当两者含量为40%时,其生物学利用率最高。通占元等[31]将棉秆砍切成15 cm以下碎段,经碱化和发酵处理后,用圆柱或长方体模具做成菌柱或菌块栽培平菇、姬菇、鸡腿菇,总结出碎段棉秆柱(块)式栽培食用菌的配套技术,为棉秆栽培食用菌开辟了新途径。实践证明,碎段棉秆柱(块)式栽培平菇、姬菇、鸡腿菇,方法简便、用工少、成本低、效益高,是一种全新的棉秆栽培食用菌模式。

1.4.3 苎麻副产品 苎麻为多年生麻类作物,是特有的纺织纤维原料作物。苎麻副产品是苎麻剥皮后废弃的麻骨、麻叶。苎麻副产品占苎麻生物产量的80%,含有大量纤维素、木质素。

徐建俊等[32-34]利用苎麻麻骨栽培秀珍菇、平菇和姬菇获得成功,并比较了苎麻全秆对秀珍菇、平菇子实体生长,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子实体生长,生物转化率均比较好,但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可以根据实际种植情况选择培养料配比。李智敏等[35]利用苎麻秸秆栽培杏鲍菇,与常规培养料相比,添加苎麻副产品的出菇期短(28~32 d),生物学效率高(62.0%~75.4%),子实体农艺性状良好,表明苎麻副产品是栽培杏鲍菇的很好原料。

1.5 新型秸秆

农作物秸秆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秸秆资源非常丰富,玉米、稻草和小麦等秸秆是食用菌栽培的传统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型作物秸秆被利用栽培食用菌。

李守勉等[36]利用莜麦秸秆栽培双孢菇,与常规培养料比较,其发菌速度快,菌丝生长势好,菌丝产量与稻草为主料的接近,高于麦秸主料。王建瑞等[37]以荻枯茎为主料栽培糙皮侧耳和美味扇菇,菌丝生长速度和子实体原基形成较棉籽壳慢2~3 d,但绝对生物转化率均高于棉籽壳栽培组。利用荻枯茎栽培食用菌,因荻草疏松,茎秆中空弹性大,比重较小,脱水容易吸水难,经过粉碎、浸泡,添加辅料后,在装袋过程中极少发生刺破菌袋的现象,高压蒸煮后荻草组织紧实,持水性能较好,出菇过程中极少发生脱袋现象。利用水葫芦渣、五节芒、菌草等栽培食(药)用菌,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良好[38-41]。因此,开发新型秸秆栽培食用菌,可以解决环境污染和菇业生产的原料问题。

1.6 桑枝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随着桑树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产生了大量桑枝条,成为农村环境的新污染源之一。桑枝条含有大量果胶和纤维素,可为食用菌生长提供营养物质。若将桑枝用于食用菌栽培,可变废为宝,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促进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

卢玉文等[42]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其菌丝生长快(25 d满袋),子实体经济形状良好,抗CO2能力强,菇体大且圆整,致密紧凑,色白适中,生物转化率高(98.2%)。以桑枝屑为主料,对不同秀珍菇菌株进行筛选,其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形态及生长情况、子实体颜色和产量、生物学效率、污染率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表明菌株筛选在试验和推广中具有重要作用[44-45]。王伟科等[46]研究表明,随桑枝屑含量的增加,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当桑枝屑含量超过30%,其产量明显下降;桑枝屑含量在10%~20%时产量与对照组显著差异,该配比有利于提高菌体产量,又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陈娇娇等[47]研究表明,单纯用桑木屑做主料栽培平菇的总体效果不及用桑木屑和棉籽壳搭配使用,平菇鲜菇产量与生物学转化率均随桑木屑含量增加而下降,原因是碳氮比失调。在配方中添加棉籽壳和蔗渣,是因为其营养丰富,碳氮比例好,能满足菌丝体生长后期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1.7 桉树木屑

桉树是世界上三大著名速生树种之一,我国南方地区通过10年引种和种植,其生长量、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桉树皮是一种高水分、高挥发性、低灰、低氮、低硫、发热量低、不易燃烧的物质,传统焚烧或填埋既造成资源浪费,又严重污染环境,如何有效利用桉树副产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夏凤娜[48]将桉树木屑(皮屑、杆屑、皮杆混合屑)作为栽培基质,分别栽培灵芝、秀珍菇、刺芹侧耳及金针菇4种食用菌,其中灵芝、刺芹侧耳、秀珍菇在桉树皮杆混合屑培养料上菌丝粗壮、茂密,生物转化率较高、子实体生长整齐,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金针菇在桉树木屑培养料中菌丝生长较弱,不能出菇。陈丽新等[49]在平菇、毛木耳栽培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桉树木屑,其菌体能正常生长,且生长速度快,菌丝洁白、粗壮、浓密,转接效果好。陈丽新等[50-51]分别考察了9株秀珍菇,9株平菇在PDA和桉树皮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农艺商品性状差异,分别筛选出适合在桉树皮生长的秀珍菇4株,平菇6株,为食用菌栽培推广提供了种质资源。亢希然等[52]利用桉树皮代料栽培姬菇,在培养料中添加51%的桉树皮能显著提高姬菇菌丝的生长速度,生物转化率达95.93%,证明桉树皮能替代部分棉籽壳栽培姬菇。

1.8 竹副产品

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竹产业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从资源培育、加工贸易到出口贸易的新兴产业,成为产竹区的经济支柱。竹产品加工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开发新用途、新领域,提高竹副产品的资源利用率,并进一步向深度加工发展,减少竹笋、竹材加工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竹子及竹副产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含量占90%以上,很适合食用菌的生长。

黄惠清[53]利用竹屑进行反季节覆土栽培香菇获得成功,并具有以下特点:以竹屑作为培养料的主料,变废为宝、成本低廉;错开栽培、出菇季节、换季出产、物稀价贵;采用覆土式栽培方法代替传统的搭架式栽培方法,出菇均稳、产高质优。陆娜等[54]利用竹屑栽培竹荪表明,当培养料发酵45 d时,竹荪菌丝生长速度最佳(0.36 cm/d),菌丝洁白、粗壮、长势好。

1.9 其他农林副产物

农林副产物来源丰富,除茶枝、果皮果渣、板栗壳等废弃物外,还包括油樟叶渣、核桃壳、高粱壳、香蕉茎叶、葡萄废枝等。游玲等[55]利用废弃油樟叶渣栽培平菇,其菌丝生长速率及生物转化率高,污染率低。利用行道树及冬季果树修剪下的废弃树枝栽培秀珍菇,其菌丝生长正常,达到预期产量(0.3~0.35 kg/袋),生物转化率达60%[56]。核桃壳中含苯醇抽出物3.71%、木质素38.05%、纤维素30.88%、半纤维素27.26%,且含有Ca、Mg、Fe等微量元素。但目前利用核桃壳栽培食用菌的较少,仅浙江、上海、云南利用核桃壳栽培杏鲍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等[57-59],其中利用核桃壳代替玉米芯栽培杏鲍菇时,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含氮量高。

杨伟等[60]以高粱壳作主料栽培双孢菇,其出菇期、采菇潮数、出菇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栽培法。利用高粱壳栽培白灵菇,其生长周期缩短25 d,生物转化率提高15%,生产成本降低20%,经济效益提高30%,营养成分明显提高[61]。这为高粱壳的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潘嘉平等[62]研究表明,杏鲍菇母种和栽培种培养料按(棉籽壳∶花生壳=1∶1)时,菌丝生长最快而健壮。因此,在花生主产区,花生壳废料可以广泛应用于食用菌栽培。利用香蕉茎叶和棉籽壳栽培平菇、秀珍菇和鸡腿菇,其菌丝体长势良好、子实体生长良好及生物转化率高[63-64]。葡萄枝碳氮比为56.08,与传统培养料棉籽壳(40.9)接近,具备栽培食用菌的潜力。利用葡萄枝屑代料栽培秀珍菇,其菌丝生长速度稍慢,但菌丝长势旺,洁白、粗壮,生物转化率也极显著高于对照组[65]。

李远江等[66]利用猕猴桃枝条栽培毛木耳,其子实体粗纤维含量较对照组高,粗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粗多糖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通过优化配方培养,重金属、农药残留含量等均在标准范围内。刘传森等[67]利用烟秆屑栽培茶树菇表明,不同烟秆屑培养基配方均适合茶树菇菌丝生长,且以添加30%~45%时,总产量、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达到最高。栽培茶树杏鲍菇时,以添加15%~30%烟秆屑为宜,其菌丝生长良好,子实体产量高[68]。表明,烟秆屑栽培茶树菇和杏鲍菇是可行的,但必须考虑烟秆屑添加量和烟秆屑中尼古丁等对菌体品质的影响。

2 存在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林副产品,这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质来源。但如何有效利用农副产品进行食用菌的生产还存在较多问题:一是利用新型农林废弃物栽培食用菌,尚处于研究阶段,并未真正的进行示范和推广。另外,新型农林副产品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无法保证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稳定。因此,只有进行食用菌产、学、研的一体化发展,才能解决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稳定问题,真正实现新型农林废弃物栽培食用菌的高效利用。二是各种新型农林废弃物仍然无法完全替代传统培养基中的主料,其原因可能是菌株无法适应新型的培养基质,建议进行优良菌株筛选,提高菌株对基质的适应性和抗性。三是不同来源的农林副产品,其成分和含量差异较大,特别是基质中重金属对食用菌产品品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有效阻隔食用菌对重金属的富集,从而有效利用来源广泛的农林副产物是食用菌栽培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展望

随着农林副产品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和推广,不仅使农林副产品等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最小化。一方面,缓解了食用菌栽培原料短缺的瓶颈问题,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森林生态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后的栽培料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还田,达到增肥、改良土壤的作用,实现农业生产能量高效利用和良性循环,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利用农林副产品栽培食用菌既保护了森林生态健康发展和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又延长了产业链,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1] 刘明香,林忠宁,陈敏健,等.茶枝屑代料栽培对灵芝生物转化率和质量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1,26(5):742-746.

[2] 王 冲,张 林,张 伦,等.茶枝屑代料培育灵芝原种的对比试验[J].贵州科学,2013,31(3):55-60.

[3] 王 冲,张 林,张 伦.茶枝代屑立体栽培灵芝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11):30-33.

[4] 张海华,张士康,朱跃进,等.以茶渣为基料栽培食用菌菌种筛选研究[C].贵阳: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13.

[5] 刘 芸,仇农学,殷 红.以苹果渣为基质发酵生产凤尾菇白灵菇猴头菇菌丝的试验[J].食用菌,2010(6):28-30.

[6] 李彩萍,聂建军,徐全飞,等.利用苹果果渣栽培鸡腿菇配方试验[J].食用菌,2013(4):32-33.

[7] 杨晓华.果渣栽培黑木耳的试验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14(5):19-20.

[8] 刘姿彤,王延峰,刘海荣,等.苹果渣袋料栽培秀珍菇试验初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103-105.

[9] 张云茹,富继虎,唐国发,等.柑橘皮渣栽培平菇及其营养安全评估[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39(12):140-144.

[10] 张云茹,范守城,汪远进,等.不同柑橘皮渣培养基对平菇营养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4,37(5):2080-2085.

[11] 张丕奇,刘佳宁,孔祥辉.沙棘果渣栽培木耳生产工艺及产品营养成分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5):123-124.

[12] 覃宝山,覃勇荣,刘 倩,等.板栗苞壳栽培的平菇和秀珍菇主要营养成分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12):81-83.

[13] 覃宝山,覃勇荣,杜 义,等.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J].中国食用菌,2009,28(3):25-27.

[14] 覃宝山,廖庆钊.板栗苞壳栽培杏鲍菇的试验[J].河池学院学报,2014,34(5):30-36.

[15] 覃宝山,覃勇荣,陆曾龙,等.利用板栗苞壳栽培灵芝的试验[J].北方园艺,2010(2):217-219.

[16] 王德芝,周 颖.板栗苞生物发酵栽培茶薪菇研究[J].北方园艺,2011(12):152-153.

[17] 王德芝,周 颖.板栗苞栽培榆黄蘑配方筛选及效益比较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8):3737-3738.

[18] 叶仲顺,郑明海,邵云华.板栗壳生料免棚栽培平菇技术[J].食药用菌,2012,20(2):110-111.

[19] 陶祥生,黄卫华,叶长文,等.栗苞基质栽培灰树花试验初报[J].食用菌,2014,36(1):38.

[20] 吴章荣,卢玉文,梁 云,等.木薯秆屑代料栽培杏鲍菇配方试验[J].食用菌,2014(1):36-37.

[21] 陈丽新,黄卓忠,韦仕岩,等.木薯酒精废渣栽培金福菇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473-1475.

[22] 陈丽新,黄卓忠,陈振妮,等.纯木薯废弃物栽培平菇的配方优化及效益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4,45(8):1424-1428.

[23] 陈丽新,陈振妮,黄卓忠,等.木薯产业废弃物栽培毛木耳的配方优化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4,33(6):32-34.

[24] 曹本雄,卢玉文.利用木薯秆栽培秀珍菇技术研究[J].广西热带农业,2010(3):9-13.

[25] 陈雪凤,陈德荣,吴章荣,等.不同木薯秆添加量栽培秀珍菇配方比较试验[J].食用菌,2014,36(4):27-28.

[26] 薛 璟,汪 洁,刘广建,等.木薯渣,醋糟渣栽培高温秀珍菇最佳配方筛选[J].食用菌,2013(3):36-37.

[27] 赵承刚,刘 斌,黄福常,等.利用木薯酒精渣及木薯秆屑栽培巨大口蘑初探[J].食用菌,2014,36(4):24-26.

[28] 刘建平.北方地区利用棉秆栽培双孢蘑菇高产技术[J].食用菌,2014,36(4):54-55.

[29] 张瑞颖,郭德章,林 原,等.棉秆替代棉籽壳栽培柱状田头菇,秀珍菇[J].食用菌学报,2012,19(4):31-34.

[30] 刘 宇,王兰青,王守现,等.棉柴栽培杏鲍菇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2,31(3):32-34.

[31] 通占元,王志恒.棉秆柱(块)式栽培食用菌配套技术应用研究[J].食用菌,2010(6):42-43.

[32] 徐建俊,李 彪,马 洁,等.苎麻麻骨栽培秀珍菇技术[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2(4):40.

[33] 徐建俊,李 彪,马 洁,等.苎麻麻骨栽培姬菇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3(3):37.

[34] 徐建俊,李 彪,马 洁,等.苎麻全秆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2,31(5):63-64.

[35] 李智敏,胡镇修,朱作华,等.利用苎麻副产品栽培刺芹侧耳技术初步研究[J].食用菌学报,2012,19(3):49-53.

[36] 李守勉,王胜男,李 明,等.莜麦秸秆营养成分测定及双孢菇栽培试验[J].北方园艺,2014(15):146-149.

[37] 王建瑞,刘 宇,鲁 铁,等.利用荻枯茎栽培糙皮侧耳和美味扇菇[J].食用菌学报,2013,20(4):24-26.

[38] 华秀红,林金盛,曲绍轩,等.水葫芦渣栽培秀珍菇试验[J].食用菌,2012(6):29-30.

[39] 龚道生.五节芒栽培花菇技术与效益的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1(3):40-42.

[40] 董晓娜,陈喜蓉,钟剑锋,等.巨菌草栽培灵芝试验初探[J].热带林业,2013,41(1):39-40.

[41] 黄玉琴,项丽娟,林占熺,等.菌草栽培银耳培养基配方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7):86-89.

[42] 卢玉文,陈雪凤.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技术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1,30(2):25-26,30.

[43] 卢玉文,梁 云,陈雪凤,等.适合桑枝栽培猴头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3,32(4):20-22.

[44] 韦旅研,黄云柳,陈启才.广西宜州市桑枝秀珍菇主要栽培品种对比试验初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9):156-157.

[45] 吴 登,郑凯芸,卢玉文,等.适合桑枝屑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J].食用菌,2011(2):20-21.

[46] 王伟科,周祖法,袁卫东,等.利用桑枝屑栽培秀珍菇试验[J].浙江食用菌,2008,16(5):35-36.

[47] 陈娇娇,唐才明,黄日保,等.桑木屑不同配方栽培平菇对比试验初报[J].食用菌,2011(3):34-35.

[48] 夏凤娜,邵满超,黄龙花,等.桉树木屑栽培食用菌[J].食用菌学报,2012,18(3):42-44.

[49] 陈丽新,陈振妮,汪 茜,等.桉树木屑在食用菌菌种生产上的应用试验[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4):644-648.

[50] 陈丽新,陈振妮,董桂清,等.适宜桉树皮栽培的广温型平菇优良菌株筛选[J].食用菌,2013(6):23-25.

[51] 陈丽新,陈振妮,黄卓忠,等.适宜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4,33(1):11-13,16.

[52] 亢希然,刘纪霜,谢日禄,等.桉树皮栽培姬菇试验[J].食用菌,2013(6):31-32.

[53] 黄惠清.竹屑反季节覆土栽培香菇[J].福建农业,2011(3):20-21.

[54] 陆 娜,王伟科,袁卫东,等.竹屑栽培竹荪关键技术的研究[J].食用菌,2014,36(5):42-43.

[55] 游 玲,范玉琴,叶 雷,等.废弃油樟叶渣栽培平菇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205-207.

[56] 李国贤,金卫群,顾建芹.废树枝屑栽培秀珍菇试验初探[J].食用菌,2010(5):39-40.

[57] 王素彬,余建民,余建忠,等.桑枝和山核桃蒲壳不同配方栽培黑木耳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2,31(4):21-23.

[58] 于海龙,冯志勇,郭 倩,等.核桃加工下脚料栽培刺芹侧耳初探[J].食用菌学报,2011,18(2):33-35.

[59] 董嘉梁.利用山核桃壳等废弃生物资源培养金针菇[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26,276.

[60] 杨 伟,王呈祥,王良群,等.高粱壳栽培双孢菇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2,31(4):16-18.

[61] 程永钢,粱 笃,杨 伟,等.高粱壳栽培白灵菇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2,31(6):66-67.

[62] 潘嘉平,刘淑艳,姜 楠,等.花生壳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菌物研究,2011,9(1):50-53.

[63] 邓玲姣,彭 虹,梁彩芳,等.香蕉茎叶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1,30(2):27-30.

[64] 黎金锋,覃培升,黄素萍,等.香蕉杆栽培鸡腿菇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2,31(2):17-18.

[65] 陈丽新,黄卓忠,韦仕岩.葡萄枝营养成分分析及栽培秀珍菇试验[J].中国食用菌,2010,29(6):28-29.

[66] 李远江,郭耀辉,何 斌,等.利用猕猴桃枝条栽培毛木耳[J].食用菌学报,2014(3):41-44.

[67] 刘传森,邱发奋,邱小华,等.烟秆屑栽培茶树菇试验初报[J].福建农业科技,2011(1):56-57.

[68] 刘传森,邱发奋,邱小华,等.烟秆培养基栽培杏鲍菇对比试验[J].食用菌,2010(4):36-37.

(责任编辑: 冯 卫)

更 正

由于校对失误,2015年第11期第202页“海南省农户土地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一文脚注中的作者姓名“沈晨”应为“沈辰”。

特此更正

《贵州农业科学》编辑部

Research Progress of Edible Fungi Cultivation with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Residues

KANG Chao1, WANG Fang1, LIU Yingying1,DENG Chunying2, YANG Zhen3, XIANG Zhun1, ZHANG Lin1*

(1.GuizhouInstituteofBiology,Guiyang,Guizhou550009; 2.GuizhouAcademyofSciences,Guiyang,Guizhou550001; 3.KeyLaboratoryofMountainAreaandProtectionofEcologicalEnvironmentofGuizhouProvince,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01,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i industry, raw material has already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ultivation medium for edible fungi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investigators.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residues has rich and extensive resources. It is considered to be a good cultivation medium for edible fungi production. On the one hand,th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residues can solve the problem for the raw material of edible fungi. On the other hand,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residues can reduce th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different kinds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residue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medium for edible fungi were summarized in recent five years. Then,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production process for edible fungi were proposed,and at the same time,the application foreground was also prospected.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residues; edible fungi; cyclic utilization

2015-06-30; 2015-10-31修回

贵州省科技计划课题“贵州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黔科合G字(2014)4002];贵州科学院青年基金课题“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伞菌目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黔科院J合字(2014)07]

康 超(1987-),男,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食用菌菌种筛选和栽培,大型真菌代谢产物发酵研究。E-mail:camlink@qq.com

*通信作者:张 林(1958-),男,高级工程师,从事食用菌栽培研究。E-mail:gzjunwu@qq.com

1001-3601(2016)01-0016-0056-06

S646.9

A

猜你喜欢

珍菇木薯平菇
临清市平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种植记
秀珍菇种植记
平菇菌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柬埔寨拜灵木薯喜获大丰收,市场价格保持稳定
挖木薯
秀珍菇杂交亲本筛选试验*
8种秀珍菇菌株秋冬栽培筛选研究*
适宜桉树皮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
尼日利亚木薯农民合作联盟签署协议促进木薯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