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
——兼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价值

2016-03-09刘靖君

刘靖君

(湖北大学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2)



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
——兼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价值

刘靖君

(湖北大学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凸显人的主体性,倡导主体知行合一,注重实践交往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三大实践性缺失: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节存在表象化趋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存有宽泛化倾向。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向,必须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切实提升教育的精细化程度、不断强化实践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缺失;实践转向

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我国教育的主题是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在完成“提高教育质量”这一艰巨任务的过程中,不可或缺,它应该而且必须是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和最终极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与重要环节,应当大力弘扬并践行实践精神,进一步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真正实现实践育人的制度化、常态化和科学化。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向的价值指引

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理解为全部生活的本质,理解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把它理解为自己的哲学与其他一切传统哲学相区别的地方。实践的观点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且据此构成了对象化存在及主客体统一的基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从此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向的价值指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教育最直接联系的,应该是它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作用的强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认识的最终目的也都是为了实践。其还认为,认识的过程是人先在实践中形成感性认识,再运用科学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强调人的活动实践能力的发展。马克思关于活动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观点,体现在他的一句名言里:“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1]158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实践基础上得到的感性认识比单纯的理性认识更为生动、形象,在实践过程中往往能调动人的各种非理性的情绪体验和主观能动性,因而从实践,特别是自己的亲身实践活动得到的认识相比理论的直接灌输留在人的意识中的痕迹会更深。也就是说,理论认识只有与人的实践相结合,经过实践的检验,理性的反思、总结等才能真正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成为能指引人行为观念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尊重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凸显人的主体价值

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10实践作为人与世界关系最基本的中介和现实表现形式,并不以固定不变的模式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作为独立个体,需要通过实践的创造来满足其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从而通过自己的现实力量改变世界。正是在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中,实践被赋予了精神的意义,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的一切社会特征,把人类与动物界区别开来。因此,实践使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同样,任何受教育者都有其主体性的价值和存在。在教育过程中,作为受教育者的人并不是被动学习、全盘接受的个体,而是在对概念化、类化的知识进行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甄别、筛选和吸收、发展,并经过实践的验证进行自我教育或再教育的个体,这就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价值和存在。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倡导实践主体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倡导“知”与“行”的科学统一,“知”是理论,“行”是实践,“知行统一”即实践主体在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2]10

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离开实践的理论容易陷入教条。只有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过程,才能实现从抽象人的彼岸王国进入具体人的现实世界。实践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及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头脑中内化为精神追求,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外化为实践行动,才能达到育人育心的效果。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注重交往的重要性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社会交往理论,他把交往看作是社会实践活动,认为人类通过改变物质生产活动以及这种活动的产物,改变周围的环境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不仅在实践中保存和发展了自己,而且产生和发展了其他的活动形式。正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了社会生活的产物——交往。

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一种通过对教育者有计划的影响,致力于培养完美人格的教育实践活动,它强调教育主体双方的交往实践。“社会生活不仅和交往完全相同,而且一切交往(因而也就是一切真正的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性”[4]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展开,是彼此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本质就在于通过师生这两个主体(或客体)的相互学习、相互体验、相互理解等,形成对话,达成共识,这个过程就是意义世界的构筑过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又以活动和交往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5],这也充分说明了实践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比较常见,当前“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6]。对比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对应的价值意涵,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实践性缺失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尊重

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主体,会表现出一种“自觉能动性”,而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客体与被改造对象;二是受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还具备主体发展的需求。在现实教育环境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学生主体性被遮蔽现象,其实践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尊重。

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仍是唯一的教育实施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以“布道者”的方式向受教育者教条机械地传递知识。大学生只是单纯的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育过程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受教育者“身体在场”,而“心不在场”,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人与人精神相契合”,具体表现为实践活动中“见物不见人”或受教育者“物质性存在”的现象。实际上,大学生完全可以同时承担教育实施主体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身份,这种凸显大学生主体地位的主体性教育模式有利于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内心认同,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仍将教育目标主要定位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水平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知。恩格斯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24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生自律意识,提高自我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自觉坚定理想信念、驾驭外部世界的能力,这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宗旨。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节存在表象化趋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节表象化较为严重,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教育方法仍显单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手段,对于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具有重要意义”[7]220。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虽然近些年在教学方法上改进不少,如创新性地运用“案例教学”、“翻转教学”、“自我教育”、“实践锻炼”等多种教育教学方法,但部分课堂教学还存在方法单一呆板的问题,特别是相当多的“大课”,教学模式仍以“教师讲、学生听,考前辅导、开卷考试”为主。

实践教学趋于形式。部分高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课堂、轻实践的问题,即使有实践教学也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流于形式。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涉及到校内外各方面,未形成协同一致推进的局面,整体效果不佳。有的高校虽然组织了实践教学活动,但形式大过内容,没有有效发动受教育者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自主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筛选接纳,难以发挥实践教学思想教育和价值教育的功能,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和表面。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因经费不足,无法让所有学生接受实践教育,而是片面地以少数学生取代全体学生,未使实践教学的过程和结果惠及所有学生。而教育的真谛是教育过程中每一个人共同“行为实践”、“情感体验”、“精神提升”的真正展现,任何一名受教育者的不在场都意味着实践教学活动中主体性的缺失,造成实践教学活动的功利性或狭隘性倾向[8]60。

教育内容不接地气。有的高校还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局限在基本理论和思想意识形态上,这固然是对的,但又不能仅仅如此笼统简单地讲授书本知识,脱离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步伐,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特别是缺少对学生感兴趣的理论热点、社会焦点问题和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致使教学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找准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兴奋点,学生沦落为学习上的“旁观者”,无法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化的积极性。如部分教育者未能将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理论内容与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诉求有机结合,使得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沦为简单空洞的说教,对大学生的说服力也大打折扣。

实践反馈相对匮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评估,不能仅通过应试考试考察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考察学生是否健康成长成才,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成长情况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双向反馈,从而达到教师调整教学教案,学生能“三省吾身”的目的,而这种实践反馈机制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普遍较为匮乏。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存有宽泛化倾向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宽泛化倾向,主要体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精细化管理不够、考核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精细化管理,是新时期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地域的大学生个体,其身心特征和现实需求是存在差异的,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上呈现差异化且更具针对性。但实事求是而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程度是不够的。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来说,还有评价单一问题。考核的内容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书面考试进行检验;二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这些变化既可以通过书面考试进行考核,也可以通过个人实践活动报告、师生互评等形式进行检验。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书面考试方式检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熟记程度,这种考核机制无疑不够科学也不够全面。

三、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向的现实路径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应引起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探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的现实路径。

(一)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马克思强调“人始终是主体”[9]130。他认为人的主体地位的获得与确证集中体现在主体性上,人是值得尊重的个体,反对把人当作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或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以实践的方式凸显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

一是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就必须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制度性和实效性的探索,使教学方法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实现这一转变,要让受教育者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将总结的间接经验和知识与自身体验相结合,真实地获得对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的感受,深化受教育者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同时,教育者要以一种重新建构起的平等“对话”的形式适时予以引导,通过对话进行渗透式教学,使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和认知状况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二是实现教学内容的转变。大学生大多倾向源于实际、源于生活、源于自身的教学内容,这不仅易于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将纯粹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生动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因此,教育者应敢于突破传统教科书的理论体系,根据实际调整教学内容。要从学生最关心、与其关系最密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重大现实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相结合,把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及时进行教育与引导。

三是实现考核方式的转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仍然停留在对学生基本知识与应试能力的考核上,不可否认,这种形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毕竟能够在宏观层面上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但它可以考察的内容及效果有限。因此,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考核必须注重学生的内化效果,探索逐步向多元化和人性化方向转变的考核方式,在书面考试考核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点构建多维立体式评价体系,努力提升考核的信度和效度。

(二)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细化程度

由于缺乏对大学生实践的精确把握和细致教育,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还未能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具体到每一件事情、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其自身也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因此,做好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以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时代特征的客观分析为基础,努力提升精细化程度。

一是进行专项调查。实践不断变化,人的感性对象也千差万别。因此,要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家庭背景、社会阅历、当前困惑、需要帮助和解决的问题等进行针对性调查和分析,及时获取大学生的关键信息,据此不断调整教育方法、工具、策略,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和时代特征,引导大学生将自我与社会融为一体,把社会贡献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

二是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教育方案。精细化注重细节、强调过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要素方面,如对象、方法、内容、环境等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和设计。教育对象上,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分析不同教育对象的需求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育方法上,从分析产生差异的内在原因中寻找共同点,再结合社会现实,采取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信息化管理;教育内容上,擅于采取各种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教育环境上,要精心打造精品,营造真诚、友爱、和谐、互助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三是加强教育方案的反馈与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强调科学管理与人本关怀相结合,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对教育方案进行反馈和反思。高校可以改革教学效果考评指标,将是否涵盖党和国家的要求、是否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目标与是否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相结合,改革反馈方法,将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将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并将考评结果及时、准确、有效地反馈给教师与学生本人,以实现正向强化的效果。

(三)不断强化实践的基础性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目的。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提高认识能力,关键在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实践导向,立足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提升实践能力。

一是教育理念的实践指向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从“高大上”的书本里走出来,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使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实践指向性。善于把枯燥的理论灌输融于具体的情境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做到通俗易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在双向互动中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并指导和参加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教育对象实践自觉性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要求应以培养具有自觉性实践主体为重要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把深奥的知识体系教育提升为实际运用,引导受教育者主动驾驭知识,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以实践的角色服务社会。人的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完全自觉的实践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到时代的变革实践中,成为彰显实践主体性、塑造积极实践主体的舞台。

三是教育交往实践平台的搭建。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创新和丰富实践活动,是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向的根本保障和务实之举。高校应加大力度,构建由课堂实践平台、校内课外实践平台和校外社会实践平台三个层面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课内实践育人的主要路径,要充分利用如案例教学、学生模拟试讲、课堂讨论和辩论等课内实践育人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课外实践应提倡鼓励学生将理论教学与自主学习、课外实践及自我教育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全覆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的过程中增长才干、服务人民,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成效还依赖于校内各部门的相互协同,因而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各相关部门相互协同的长效机制。此外,高校必须注重协同校外社会实践资源,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将校内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协同,不失偏颇地开展实践育人路径优化工作。

众所周知,真理与价值、理论与实践都是相统一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将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引导到社会实践上去,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能力培养、个性完善等方面的综合效能,而且还探索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因此,积极探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是加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举措。

[附注]本文受到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课题(201503)资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许庆朴,郑祥福,周庆行,等.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杨业华,符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6]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870/2012 09/142870.html.

[7]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汪馨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黄文红]

【逻辑学研究】

[栏目主持人]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波教授

[主持人语]本期所发表的两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特点:以某种当代逻辑理论为背景框架,去反思以往的逻辑史研究,或诠释或理解历史上的某些逻辑学说。李先龙和张晓芒的文章《从历史化的角度推动逻辑学科的发展——以图尔敏的论证思想为例》借助对图尔敏的论证理论的解读,得出断言:逻辑学发展的新动力在于研究的历史化。由此,逻辑史的研究可以和逻辑哲学的研究相辅相承,并且为逻辑史研究探寻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新的研究方法,继而为逻辑学科寻找新的发展线索。温雪的文章《“第五句因”新探——从溯因推理的角度》基于舒尔茨对溯因推理的分类研究,从“原因合一”的角度出发,试图解释“第五句因”在陈那因明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法称因明中失去地位的原因。这种尝试值得尊重和鼓励。

[中图分类号]G641;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6)03-0029-05

[收稿日期]2015-06-12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4Z044

[作者简介]刘靖君(1973-),男,湖北天门人,湖北大学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