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地苯醌与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分析

2016-03-08刘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1期
关键词:苯醌尼莫地平血管性

刘铭

艾地苯醌与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分析

刘铭

目的分析并评价血管性痴呆经艾地苯醌与尼莫地平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经艾地苯醌治疗)和观察组(经尼莫地平治疗),每组51例。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分别为(21.1±4.2)、(30.1±7.5)、(15.8±3.0)分,对照组各项评分分别为(20.8±4.9)、(31.8±6.3)、(16.8±2.1)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1例出现血压下降,对症治疗后好转。两组均未见肝肾功能损伤、不良事件、原发疾病复发和检查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艾地苯醌与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相似,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艾地苯醌;尼莫地平;血管性痴呆;疗效;安全性

血管性痴呆是临床第二大痴呆症,其发生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症。近几年来,临床数据显示,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开始广泛关注血管性痴呆的预防和治疗,已有很多研究已经证实[1],对于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尼莫地平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同时,还有研究显示[2],艾地苯醌在梗死性痴呆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为了评价艾地苯醌与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本院选取了102例患者进行了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2例临床确诊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3.28±7.32)岁。观察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57~74岁,平均年龄(63.57±7.0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3]:①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确认多发性脑梗死;②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指定的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①严重神经缺陷、脑栓塞、恶性肿瘤、消化道溃疡患者;②对本组药物过敏患者;③无法配合评分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降压、降糖和调脂等常规治疗,停止服用其他促进智力和抗痴呆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经艾地苯醌片(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62,30mg/片)口服治疗,3次/d,30mg/次。观察组则经尼莫地平片(尼达尔,天津市中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40,20mg/片)口服治疗,3次/d,40mg/次。两组患者均以连用90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ADL和MoCA评分进行比较,评价其治疗效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肝肾功能的变化,统计不良事件、原发疾病复发以及检查异常等情况,评价其安全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ADL和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分别为(21.1±4.2)、(30.1±7.5)、(15.8±3.0)分,对照组各项评分分别为(20.8±4.9)、(31.8±6.3)、(16.8±2.1)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s,分)

表1 两组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MMSE评分 ADL评分 MoCA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1 18.1±5.8 20.8±4.9a 34.2±7.7 31.8±6.3a 14.1±3.5 16.8±2.1a观察组 51 18.9±4.6 21.1±4.2a 33.7±8.2 30.1±7.5a 13.5±2.8 15.8±3.0at0.772 0.332 0.317 1.239 0.956 1.950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安全性 观察组仅1例出现血压下降,对症治疗后好转。两组均未见肝肾功能损伤、不良事件、原发疾病复发和检查异常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预防性和对症治疗是血管性痴呆的两种主要治疗措施。控制血压、血糖水平,调节高血脂,治疗心脏病,饮食调节以及适量运动等都属于预防性治疗的范畴,对症治疗则主要是指采用多种药物治疗。目前,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5],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循证医学最充分的是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和胆碱酯酶抑制剂。

艾地苯醌是一种Q10辅酶的相似物,属于脑能量代谢改善剂,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能够避免过氧化对线粒体造成的损伤,大大提高了氧化的效率,对于线粒体膜具有较好的稳定作用,有助于促进病理状态的改善和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

尼莫地平则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属于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可以在短时间内穿过血脑屏障,和脑血管中的钙离子通道以及其相关的受体进行可逆性的结合,而且具有极高的选择性,从而可以控制钙离子的内流,进而调节血管的张力,减少脑循环的阻力,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风险,有助于增加血流量,达到改善脑代谢的效果。同时,该药物还能对神经元发生作用,与记忆相关的功能区进行特异性结合。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MMSE、ADL和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分别为(21.1±4.2)、(30.1±7.5)、(15.8±3.0)分,对照组各项评分分别为(20.8±4.9)、(31.8±6.3)、(16.8±2.1)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艾地苯醌与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相似,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本研究并未对艾地苯醌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入,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提高血管性痴爱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冯梅,温万鑫,卢静敏,等.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系统评价.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5):207-212.

[2]付晓雪,徐波,王笑嫔,等.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疑难病杂志,2016,15(2):119-122.

[3]王广锋,毛洪兵.艾地苯醌与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7):2596-2597.

[4]蔡鸣凡,周亮.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新医学,2015,47(7):471-474.

[5]王素彦.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4(4):80-8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045

2016-10-10]

114005 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苯醌尼莫地平血管性
1,2,4-三甲基苯氧化制备2,3,5-三甲基苯醌的技术进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H2O2 氧化邻苯醌发色基团的实验研究*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艾地苯醌抑制氧化应激所致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艾地苯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体外释放研究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