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文体特征进行学情分析
2016-03-07乔能俊
乔能俊
一位老师在执教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蒙娜丽莎之约》时,设计了这样的学情问卷:①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②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部分?③你还有哪些疑问?
在实际运用中,老师们普遍认为该问卷调查功效甚微,形同虚设。为什么一个好的初衷会产生如此意外的结果呢?笔者以为,主要原因在于这份问卷大而不当,与本文无内在联系,对本班学生毫无针对性,从而导致事倍功半。
学情分析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中,笔者只从文体的角度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读法。换言之,面对特定的文本,只有运用符合这种体式的阅读方法才能有所理解和感悟;学生的阅读困难,就在于对特定的文本体式的生疏和隔阂。
顺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语文学科所做的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文体之间的关系,丈量两者之间的距离,从而研制打开这类文体的钥匙。可具体表述为:首先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了解学生面对特定的文体时,已知的经验是什么,容易忽略的是什么,是否知晓文本的紧要处、关键处,需要解开的文体的“节”在哪里,然后研究应该按什么阅读方式,从文本的什么地方读出什么内容来。
基于此,做学情分析时,首要的是对课文进行“定位”,即辨识该文属于什么体式。史玉辉、步进两位老师认为:文本体式包含体变、体性、体貌三个基本要素,辨识文本体式,需要对这三个要素系统考量。了解“体变”,明确文本在某种常态体裁的历史演变中的历时性特征,是辨识文本体式的前提条件;明确“体性”,知晓作者在气质性情、思想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个性特征,是辨识文本体式的有效参照;认识“体貌”是辨识文本体式的核心,认识体貌就是把握文本言、象、意的关联,认识言、象、意相统一所形成的文本特征。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可以得出《蒙娜丽莎之约》这篇课文体式的四个关键词:台湾当代散文、文中有画、描写、想象和联想。
给课文定位之后,接下来需要依据体式特点设计具体的学情调查项目,姑且称之为“布点”。结合上文的分析,《蒙娜丽莎之约》这篇课文设计哪几个探测“点”比较合适呢?如果以问卷的方式展开学情调查,可拟订以下内容:①通过作者的介绍,《蒙娜丽莎》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用简洁的词语概括。②三年级学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将《蒙娜丽莎之约》与它进行比较,两者在介绍艺术作品上有什么异同?
下面对问卷题目进行解释说明。
本文共8个自然段,分别从人多、画展不易、作品的艺术特点以及对“我”的影响四个方面写出了《蒙娜丽莎》这幅画的独特魅力。本文的重点是5—7自然段,只有读懂了这三个段落才会清楚这幅画的特点。学习带有艺术鉴赏性质的文章,既要抓住作品的特征,又要捕捉观感的印象。因此,第一道题目重在观测学生是否把握了本文的重点,以及对《蒙娜丽莎》这幅画的特点知道多少,是碎片化的知晓还是整体知晓。
第二道题目在于观测学生是否留意本文的写法,尤其是作者边欣赏艺术作品边展开想象的方法。从教学的角度讲,这是课文体式所确立的教学内容,也是本文最有价值,最容易被学生忽略的地方。为了观测到学生的真实情况,问卷采用了互文对比的方法。《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介绍的是我国宋代的《清明上河图》。虽然两幅作品一中一西,看似毫无关联,但作者在对画作的描写上却有相似之处——都在描写中注入了个人的情感。这些情感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由画面展开的想象与联想。不同之处在于,《蒙娜丽莎之约》的情感更醇厚,语言更诗意。因此,通过对学生回答结果的统计,很容易发现他们对该写法的真实认知。
(作者单位:宜昌市西陵区教科院)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