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耻感文化与大学生公共文明观的培育

2016-03-07庄梅兰

关键词:耻感培育文明

庄梅兰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部,福建 福州 350002)



论传统耻感文化与大学生公共文明观的培育

庄梅兰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部,福建 福州 350002)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道德精神财富。中国传统耻论和耻感文化对社会主义公共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对加强大学生公共文明观的培育意义重大。认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优良的公共文明观,提升大学生公共文明素质,要善于利用传统耻感文化这一有益的道德教育资源。提出充分挖掘传统耻论资源,大力弘扬传统耻感文化,开展耻感教育、培育耻感意识,塑造避耻尚荣的校园氛围,营造明荣知耻的社会环境等是提升大学生公共文明素质的主要路径。

耻感文化;公共文明观;培育

中国传统社会有着丰富的耻论资源,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耻感文化。传统耻感文化在现代公共文明建设中具有养成个体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涵育良好社会风俗等道德价值。大学生的公共文明素质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公共文明素质的提升是社会公共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利用传统耻感文化这一有益的道德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优良的公共文明观,形成较高的公共文明素质。

1 中国传统耻论与耻感文化

1.1 耻感的内涵和我国传统耻感观

耻感是指具有一定是非、善恶观念的行为主体,在进行自我评价或接受社会评价时,由于思想、言行与正确的道德观念或公认的社会道德准则之间存在着差距,而产生的内疚、自责、惭愧等心理体验。传统耻论深刻揭示了耻感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和培育途径,对传统社会道德教化的推行、良风美俗的涵育和耻感文化的形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认识、理解传统耻感文化首先要梳理和挖掘我国传统耻论资源。

早在殷商时期,耻感已经是人们自觉追求的高尚道德境界和使人主动向善的强大精神力量。《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示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清,胜而无耻。”[1]到了周朝,人们对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耻被认为是人存在的依据。《诗经·国风·相鼠》说:“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通耻)。人而无止,不死何俟?”[2]可见,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形成了明确的耻感观念,认识并懂得了运用耻感的惩恶扬善功能。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孔子有着强烈的耻感取向。据台湾学者朱岑楼的统计,在《论语》498章中,共有58章涉及耻感问题。认真梳理《论语》有关“耻”的论述,可以发现孔子的耻感思想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耻是理想人格的基本要求。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3]第二,远耻是个体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的即为仁。 “恭则不侮”“恭以远耻”,恭与远耻是同义的。第三,知耻是修己达人的根本保证。“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1]第四,“有耻且格”是孔子德治社会的理想状态。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耻感思想,他把知耻作为人与禽兽的标志之一,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他还指出了知耻在个体道德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4]

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对儒家耻感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首先,荀子认为,人具有求荣避辱的共性,但不同人求荣避辱的方法是不同的。“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5]其次,荀子把义利先后作为衡量荣辱的基本价值尺度,“先义后利者荣,先利后义者辱”。再次,荀子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荣与辱。荣有“义荣”和“势荣”之分,辱也有“义辱”和“势辱”之别[6]。

法家思想也有着很鲜明的耻感色彩。在法家看来,“耻”不仅关乎个人的修养,还关乎国家的安定、社稷的稳固。管仲提出维护国家安定、社稷稳固的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他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复,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7]

宋明时期的思想家不仅进一步肯定了耻感的个体价值,而且赋予耻感以更大的社会价值,耻感被上升到了关乎社会和谐、国家发展和民族存亡的高度。

第一,“人不可以无耻”,耻感是为人之本。朱熹继承了孟子的“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的思想,提出:“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甚大。”[8]陆九渊说:“夫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为人哉?”[9]顾炎武高度评价了管仲的“四维说”,并认为“四者之中,耻尤为要”。

第二,“必有耻,则可教”,耻感是实现道德教化的前提。周敦颐说:“人之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必有耻,则可教;闻过,则可贤。”[10]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知耻” 是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羞耻心,才能对自己不道德的意念和行为产生羞愧之心并及时改正。只有知道了何为耻,才能懂得避耻、远耻,才能自觉地接受道德教化。

第三,“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耻感是个人品德养成的基础。个人品德养成是一个不断抑恶扬善的过程,耻感的培育是起点和重要环节。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11]石成金亦说:“耻字乃人生第一要事。如知耻,则洁己励行,思学正人,所为皆光明正大,凡污贱淫恶,不肖下流之事决不肯为。如不知耻,则事事反是。”[12]可见,耻感是抵制不道德行为的基本防线,是人们行为的道德底线。一个缺失了耻感意识的人,会无视、践踏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变得无所不为,无恶不作。

第四,“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耻感是涵育社会风气的关键。耻感不仅仅是个体接受道德教化的前提和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也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保证[13]。个体如果丧失了基本的耻感意识,就会犯文乱理,无所不为,成为人格丑陋之人。群体如果缺乏耻感意识,就会污染社会风气,恶化社会风俗。因此,康有为提出“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14],即通过耻感教育,使人人知耻、远耻,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1.2 我国传统耻感文化

经过历代哲人学者的论述、倡导和践行,耻感逐步渗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传统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人士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形成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耻感文化现象。我国历史上不乏在遭受重大挫折之后坚持忍辱负重,最终成就道德乃至一番伟业的人物和事迹。春秋吴越争霸之时,越王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经过艰苦奋斗,最终灭吴称霸,一雪前耻。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之后,忍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坚持完成了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著作——《史记》,并因此名垂千古。支撑司马迁隐忍苟活下来的是“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以及“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的三不朽思想。此外,还有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 耻为国奴的文天祥,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等无数铮铮傲骨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事迹。

耻感文化不仅深刻影响了传统社会的统治阶级、士大夫阶层,而且广泛影响了平民百姓的立身行事。如,《礼记》中就有“不食嗟来之食”的记载。那位不知姓名的人宁可饿死,也绝不接受无礼的“嗟来之食”,正说明传统耻感文化在影响人们行为方式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上至仁人志士下至寻常百姓的事迹,成为其后各个时期人们的美谈和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我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视对民众进行耻感教育,在当时的各种蒙学读本、家训、治家格言中,知耻教育是重要内容。由此,耻感成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基础性伦理价值标准,成为影响一般士人和平民百姓行为的重要道德心理因素,塑造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品质。

2 弘扬传统耻感文化,培育大学生公共文明观

公共文明是指公共生活领域的秩序文明,它体现为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文明意识与文明行为。建设优良的公共文明是我国社会转型的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也是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需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公共文明素质能够反映社会公共文明的总体面貌,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公共文明观是公共文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公共文明素质的基础,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共文明观的培育意义重大。在传统耻感文化浸润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远耻尚荣”的崇高道德理想和不懈道德追求,使得“耻感”美德代代相传,成就了传统中国礼仪之邦的美名。大学生公共文明观的培育要大力弘扬传统耻感文化,从传统耻论中汲取精神养分。

2.1 大力加强知耻教育

培育大学生公共文明观,要借鉴传统耻感思想,大力开展知耻教育,使大学生形成耻感意识和文明观念。

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耻感意识的重要性。有无知耻心和耻感意识的强弱,是行为主体人格高低的标志。知耻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道德养成的起点。大学生是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他们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和良风美俗的形成,负有更大的道德责任。要充分挖掘传统耻论资源,以中华民族历史上众多可歌可泣的道德楷模和英雄事迹,教育、激励大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耻之于人大矣”“夫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为人哉?”“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使大学生铭记耻感培育对于个人立身处世、涵养良好社会风气、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乃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

其次,要明确知耻教育的内容。在大学生公共文明观培育中,一方面,要通过知耻教育,使他们明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统一的,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个体要懂得尊重并自觉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任何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都是可耻的。要通过知耻教育,使大学生分辨清楚公私边界,掌握是非、善恶标准,自觉抵制有损他人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有违社会公德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要把知耻教育与明荣教育结合起来。如果说,知耻教育是从消极的方面约束人的行为,那么,明荣教育则是从积极的方面激励人们去行荣行贵,同样可以起到令人避耻、远耻的作用。此外,在知耻教育中,还应注意教育对象的层次性,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道德要求,实现从避耻、远耻到崇尚文明的不同道德目标。

再次,要优化知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知耻教育要坚持耻感的内心修养与外在教育并重。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加强内心的耻感修养,发挥耻感意识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作用,在公共生活领域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约束不文明行为;另一方面,要强化外在的知耻教育,采取灌输、启发、诱导等教育方法,使个体从内心产生对公共文明规范的认可,并将文明规范纳入日常行为中,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此外,公共文明观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实践和道德践履。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社团等集体活动,组织大学生参加、观看各种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和参与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引导大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比较、分析查找自身的思想、言行与他人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差距,激发大学生“耻不若人”的思想,进而做到见贤思齐,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集体意识、规则意识、秩序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公共文明意识。

2.2 塑造避耻尚荣的校园氛围

良好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助于大学生耻感意识的涵养和公共文明观的培育。形成明荣知耻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须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要注重发挥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形成人人崇尚文明、唾弃不文明行为的良好校园环境。可以利用校园内公共场所中的摄像头,及时拍摄、记录破坏公物、扰乱公共秩序等不文明的行为,也可以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手机、照相机随时随地拍摄与记录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将收集来的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利用校园网站、校刊校报、宣传栏、橱窗等平台进行曝光。对发生在校园之内、学生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可以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与警示作用。

第二,要强化对校园重要公共场所的检查和监督。校园、教室、图书馆、食堂和宿舍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最能体现公共文明素养的地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检查、整顿、评比等活动,激发学生耻于落后、争当先进的意识,以促进大学生公共文明素质的提高。

第三,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坚持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公共场所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规范。同时,对于违反规章制度和公共道德规范情节较为严重的行为,要给予必要的批评和处分,因为适当的惩罚有助于增强人的耻感,提高人避耻、远耻的意识和观念。

第四,要抓好校园内容易滋生不文明行为的重点领域及重点人群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当前,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主要的活动领域,但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在网络公共空间发布虚假消息、转发不健康信息、攻击谩骂他人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要加强文明上网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网络虽然是虚拟空间,但其在网络上的言行并不虚拟,个人网上不负责任、不文明的行为同样能对他人、社会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因而是可耻和应该极力避免的。此外,一部分毕业生在离校前往往会做出一些有违公共文明的行为,如有意制造垃圾,破坏校园公共设施、公共环境等。因此,要重点加强对即将离校的毕业班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其文明、安全离校。

2.3 营造明荣知耻的社会环境

社会上处处是学校,生活中到处是老师。大学生公共文明观的培育也有赖于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具体而言,营造有利于大学生耻感意识和公共文明观培育的社会环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强外在约束,营造知耻环境。要注重发挥大众传媒对不文明行为的舆论监督作用。如在媒体上开设曝光台,及时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不道德、不文明行为进行披露,让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人成为舆论焦点和众矢之的。例如,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联合推出的“文明天下”节目,曝光了许多社会生活中人们深恶痛绝的不文明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鞭挞贬斥不文明行为、警示教育社会大众的作用。此外,更多的地方电视台和报刊的记者把镜头对准了现实生活中的损公肥私、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等不道德、不文明行为。通过跟踪调查,深入报道,及时揭露事件真相,使各种失德、败德行为暴露在大众面前,使失德、败德者无所遁形,引发了人们对公共文明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第二,强化法律作用,严惩耻感缺失行为。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大多是一个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社会的底线伦理。如果任凭底线伦理被突破,不仅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无从谈起,甚至社会的基本秩序与稳定发展都难以实现。在公共文明观培育过程中,要加强社会公德的法制化建设,使社会公德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以严明的奖惩制度保证这些规范落到实处。要将公民对社会公德的遵守与其个人的切身利益、荣辱得失结合起来。在人们社会公德素质较低的时期,加强社会公德的法制化建设,要充分运用法律、政策手段,严惩不道德行为,抵制不文明现象,以形成惩恶扬善、祛邪扶正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还要以各种经济、社会政策,保护、支持和激励高尚的行为,为公共文明观的培育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

营造明荣知耻的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将为大学生公共文明观的培育提供鲜活的事例和深刻的教材,能够对他们起到警示、教育和激励作用,引导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公共文明素养,并以自身公共文明素质的提高影响、带动社会其他群体乃至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1] 礼记[M].崔高维,译注.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2] 诗经[M].王秀梅,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孟子[M].方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荀子[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6] 高春花,刘俊娥.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2007(4):94-98.

[7] 管子[M].李山,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8] 朱熹.四书章句集·孟子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 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1]朱子语类[M].黎靖德,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石成金.传家宝[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13]杨峻岭.先秦儒家耻感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及其现实意义[J].伦理学研究,2008(2):69-72.

[14]康有为.孟子微(卷6)[M].北京:中华书局,1987.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DISGRAC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PUBLIC CIVILIZATION

ZHUANG Meilan

(DepartmentofIdeological&PoliticalEducation,JinshanCollegeof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

The culture of disgrac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recious moral and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well.The article reviews the traditional theory and culture of disgrace and finds out that the Chinese culture of disgrace still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public civilization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iew of public civilization.The article argues that guid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and practice excellent view of public civilization and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public civilization involve making use of the beneficial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f disgrace.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making full use of the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disgrace,vigorously carrying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disgrace,carrying out the education of disgrace,cultivating a sense of shame,building a campus atmosphere of avoiding disgrace,creating social environment of telling honor from disgrace are the main ways of enhancing the students’ quality of public civilization.

culture of disgrace;view of public civilization;cultivate

2016-06-25

庄梅兰(1981-),女,福建泉州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传统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

1673-1751(2016)03-0187-05

G641

A

猜你喜欢

耻感培育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消失的耻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竞技体育赛场上的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消失的耻感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