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优化研究
2016-03-07戚佳鸣
戚佳鸣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模因论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优化研究
戚佳鸣
(南京理工大学 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模因论为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论文根据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导学、课堂互动和课后检验三个阶段,在高质量语言输入的基础上实施互动教学,并对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教学环节进行一体化实践,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实现学习者语言理解和产出能力的平衡。
关键词:模因论;语言模因;大学英语教学;优化
1976年,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出模 因(meme)这个术语,开启了国外学术界对模因论的研究。1999年,Blackmore出版了《谜米机器》唤醒了模因领域的研究高潮。自此,以Blackmore为代表的学者们将模因论与语言进化研究结合起来,模因论的研究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何自然教授开启了国内的模因论研究,他于2003年将模因论引入中国,之后他又提出了“语言模因论”,将起源于生物学的“模因”概念应用于语言的产生、传播和流变机制研究,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引起了国内语言学界的重视。何教授在《语言中的模因》一文中指出:“语言模因见于教育和知识的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语言的交际和交流。因此,研究语言中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将对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和翻译教学等产生影响。”[1]自此,将模因论应用于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的研究不断增加和深入。目前,基于模因论的外语教学研究主要涉及词汇、听说、写作和翻译等,学者们主要介绍了模因论与外语教学各方面相结合所带来的启示。但是,大部分学者的研究仅针对语言技能培养的某个方面,运用语言模因论指导语言综合教学的相关研究寥寥无几。
一 模因论概述
模因论的核心术语“模因”是指文化领域内人们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即文化基因。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模因是通过模仿而得到传播的。只要能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模因。
通过复制和传播模因得以生存,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模因能够促进语言的发展,而语言使模因得以不断地自我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作为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它可以在字、词、句乃至篇章层面上表现出来[1]。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模仿、复制和传播模因的过程,但是这种模仿和复制不是百分之百的“克隆”,而是模因集合的重组。[2]语言模因按照复制和传播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
成功复制模因需要经历同化(assimilation)、保持(retention)、表达(expression)和传播(transmission)四个阶段[3]。对照模因论和二语习得相关理论,我们发现,模因发展的同化、保持、表达和传播四阶段和二语习得输入、记忆、输出、互动这四个环节不谋而合。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与二语习得过程相一致,可见,二语习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语言的输入过程伴随着模因的同化,而语言的输出过程则是学习者将内化在自己头脑中的模因表达出来的过程,即“语言输入—模因基因型、表现型传播—语言输出”[3]。语言输出的基础是输入,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易于被学习者“同化”,如果缺少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就无法继续,也就无法实现语言输出。因此,要想成功地习得语言,语言学习者必须把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有机结合,促进语言模因成功地复制和传播。
二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师经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大学生在学习了十几年英语之后,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基本的语法知识,但往往“能听懂却说不出”,“能读懂却写不出”。这种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产出能力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语教育界的关注。语言习得的终极目标是有效的语言交际,而语言产出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失衡”极大地影响了语言交际功能的实现,也阻碍了语言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
语言学习者理解和产出能力不平衡现象的普遍存在反映出我国当前外语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外语教学由于受到考试的影响,通常会把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分开进行训练。出于应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各环节被割裂开来:听力训练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听录音然后答题目;口语训练往往是在无任何交际需要的情况下机械地进行对话;阅读训练则是要求学生精读或快速阅读文章后完成题目;写作训练最常见的形式是命题作文。显然,这样的语言训练缺乏高质量的语言输入,理解和产出之间的互动强度不够。
模因论为我们重新审视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模因论视角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可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引下有目的地进行特定的语言模因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只有在高质量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正确、有效的语言输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综合听、说、读、写、译各环节的教学互补性,整合语言模因复合体,使各环节相互促进,以输出为驱动,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
三 模因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优化方案
根据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我们尝试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以实现学习者语言理解和产出能力的平衡。该优化方案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课前导学
课前导学的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在课前较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目的之二在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导学即语言模因的同化和保持阶段。此阶段的重点在于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输入的语言材料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语言输入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从模因的长久性、多产性和精确性三大特点出发,精心选取导学材料。材料的内容应具有时效性和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学习兴趣,材料的难度应符合或略高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语言输入方式,如阅读材料、听力材料、视听材料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以加速其对所呈现语言模因的“同化”。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内化输入的语言模因,这样语言模因在学生的大脑中“保持”时间才能更长,记忆才更深刻。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授学生灵活多样的背诵方法,有选择性地布置朗读和背诵内容,帮助学生将输入的各种信息同化为自己的知识。
(二)课堂互动
语言学家Swain曾指出,语言学习不能仅依靠可理解的输入,还必须依靠输出来促进输入的语言的转化,进而学习者才能形成自身的语言系统。课堂互动主要是指教师组织和安排的一系列课堂活动和练习,是具体的语言输出的表现形式。
课堂互动也就是语言模因的表达和传播阶段。语言学习始于模仿,但是“语言模仿若要促学,不能只是依靠简单机械的语言重复或背诵,须在互动中模仿,须在词语意义易于解读的丰富语境中模仿”[4]。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尽力提供各种各样具体生动的语境来激活学生前期同化和记忆的语言模因,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根据实际需求将语言模因重新表达出来。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课前导学阶段提供的材料来设置情境,要求学生进行主题辩论、角色扮演、电影配音等。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练习不应局限于某个单一活动,有效的大学英语课堂必然是模因与听、说、读、写、译多种形式活动的密切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听说结合、听写结合、读译结合等多样化的模式来传授新知识,帮助学生完成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通过多模式的课堂互动,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课堂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课堂管理者,为学生提供优质语言输入,组织学生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实现语言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传播,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
(三)课后检验
根据模因论,模因可以是单个模因或模因复合体。与单个模因相比,模因复合体更容易得到传播。本阶段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教学环节进行一体化实践,将单个模因整合成模因复合体,使输入的语言模因向具有长久性、多产性和精确性的强势模因发展。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分别设置有针对性的语言综合实践课。实践课程应将听说读写译各个环节有机融合在一起,形式可灵活多样。例如,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主题(与所学内容相似或有联系)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素材(包括视频或音频),制作ppt,在课堂上以presentation的形式呈现出来。随着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加大实践课的难度。例如,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一段中文材料翻译成英文,并编写英文话剧,在课堂上表演。通过这些学生感兴趣且乐于接受的语言实践形式,教师能够更好地检验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2]杜鹃.模因论——唤醒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71-172.
[3]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2.
[4]王初明.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J].外语界,2014,(2):42-48.
(责任编校:张京华)
作者简介:戚佳鸣(1981-),女,江苏苏州人,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2013年度科研项目“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3ZX SK0401006);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独立学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研究——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5JSJG5 66)。
收稿日期:2015-11-03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2-0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