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2016-04-22胡万蓉
胡万蓉
(马鞍山市委党校 网教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马鞍山分校,安徽 马鞍山 243000)
马鞍山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胡万蓉
(马鞍山市委党校 网教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马鞍山分校,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 要:论文通过对马鞍山市再制造产业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针对目前发展再制造产业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产业发展规划、空间布局、完善产业链体系、物流体系等相关建议措施。
关键词:再制造;产业链;马鞍山
再制造是指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废旧 产品性能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进行修复、改造废旧产品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1]实际上,再制造是相对于制造而言的,它把已到使用寿命的产品通过修复和技术改造使其达到甚至超过原型产品质量和性能,[2]而且成本只是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有力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目前,各国所采用的再制造技术大致可以分为换件修理法、尺寸修理法和以表面工程为基础的再制造技术。
一 国内外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再制造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60多年历史,形成了巨大的产业[3]。美国的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再制造产业产值和利润都已经超过钢铁行业,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再制造占2/3以上。目前美国汽车再生利用率已达80%以上。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销售的再制造发动机及其配件和新机的比例可达到9:1。近年来日本加强了工程机械再制造研究与应用,再制造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国的发展潮流。
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1999年徐滨士院士最早提出发展再制造产业,我国正式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体系[4];2006年国际再制造巨头卡特彼勒公司在上海成立“再制造中心”;2009年,工信部启动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工作,确定了33家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矿采装备等试点企业和湖南浏阳、重庆九龙2个再制造产业集聚区;此外国内许多科研单位,如安徽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深入开展再制造研究;2013年1月,国务院下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再制造,从旧件逆向回收体系、重点产品再制造、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与发展目标,拟在全国建设5-10个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再制造业集聚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中国再制造产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政策机遇。
二 马鞍山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马鞍山市再制造产业依托马钢起步于2006年,产业发展迅猛。现已聚集了马钢表面、威龙科工贸、欣创环保等为代表的一批再制造企业,以鑫港再生资源等为代表的资源回收利用企业,以华阳设备诊断等为代表的技术研究与产品质量检测服务平台,初步具备再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态势。目前马鞍山市再制造产业年产值已达到10亿以上。
(一)形成了再制造产业集群
马鞍山市以雨山经济开发区为依托,以冶金装备再制造为主要切入点,目前再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并达到10亿以上,聚集了马钢表面、威龙科工贸、天一重工、欣创环保、鑫港再生、华菱星马、惊天液压、马钢重机、恒意机械、晋西车轴等一批龙头企业;华阳检测、安徽工业大学等一批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支撑单位。此外,2013年6月,国家机械产品再制造研究中心、冶金装备再制造产业化基地落户马钢。
(二)制定了再制造政策体系
马鞍山市成立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工作组,由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主任任副组长,市属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再制造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成立了再制造行业协会,协会吸纳一批本市龙头制造与再制造企业及有意向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实力企业进入协会,使之成为政府与再制造企业交流的平台和行业内部的协调者;制定了相关制度与配套政策,在企业投资、金融信贷、土地供给、专项资金扶持等方面均制定了政策,对再制造及资源再利用企业进行支持,培育了一批再制造骨干企业,健全再制造旧件逆向回收物流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刺激马鞍山市再制造产业快速发展。
(三)确定了再制造发展目标
马鞍山市政府通过综合调研和咨询,确定在马鞍山市现有的总体工业布局基础上,打造以雨山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
表1.马鞍山市国家再制造示范基地建设计划指标一览表
再制造产业聚集区,整体规划控制面积11平方公里,五年内拟筹资79.20亿元,以雨山经济开发区为主体核心重点发展冶金装备、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等四大再制造门类。力争五年内实现基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聚集50家再制造企业,打造成产业优势明显,技术含量高,配套环境优,以冶金装备再制造为特色,其他产业再制造协调发展的国家再制造示范基地。再制造产业发展计划指标汇总如表1:
(四)构建了再制造产业服务平台
建设了逆向物流和旧件回收体系。逆向物流和旧件回收体系是发展再制造产业的关键环节,马鞍山市是国家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拥有布局合理、设施适用、服务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络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产业园。目前,马鞍山市逆向物流和旧件回收体系已形成以城市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再制造利用为目的,点面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立了旧件拆解与清洗中心。主要依托于鑫港再生资源、威龙科工贸等公司针对回收的废旧钢铁、废旧汽车、报废工程机械等进行拆卸作业,并根据拆解回收物品的产品寿命、性能与剩余价值进行清洗,主要清洗方式包括整体喷砂、超声波清洗、高温清洗、化学清洗等;建立了产品鉴定检测中心。检测平台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设备诊断服务、设备诊断工程、设备诊断技术咨询、设备诊断人员技术培训、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支持、行业信息服务、无损检测服务(UT、RT、PT、MT等)、轧辊检测服务、红外热像服务、电机静动态测试、新轴承振动验收、材料失效分析等;建立了技术创新体系平台。依托机械装备再制造院士工作站、安徽工业大学、中冶华天、马钢设计院、马钢钢研所等一批技术研发机构建立了技术创新平台,机械装备再制造院士工作站是再制造领域政策研究、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质量控制、设备研发与工程应用的研究中心。目前,该工作站现有固定科研人员35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人,实验室主任徐滨士院士是我国再制造工程学科的倡导者和开拓者。
三 马鞍山发展再制造产业的机遇与优势
(一)产业发展环境机遇
由于全球化形势下市场竞争激烈,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再制造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相比于国外再制造产业,我国再制造产业呈现出显著地起步晚、规模小、发展速度快等特征。短短十几年间,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再制造中心之一,产业发展的前景广阔,再制造试点单位不断增多,试点领域不断扩大,专业化的再制造企业不断出现,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再制造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中国再制造试点企业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供23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
(二)产业发展政策机遇
马鞍山市再制造产业受益于国家多个专项政策的助推,产业崛起面临良好的发展环境。自2005年始,我国相继制定有关再制造的政策,主要涉及开展再制造的主要领域、开展再制造各领域试点、再制造相关标准和规范、旧件回收体系的建设等内容,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通过进行再制造试点单位和产品认定、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等专项试点工程,通过专项资金补助、财税金融补贴、土地政策倾斜等形式引导再制造产业的园区化、集群式发展,成为国家助推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马鞍山市再制造产业属于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内的鼓励发展产业,享受国家鼓励类产业产品相关支持政策,并享受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税收优惠政策,省级战略性新型产业专项资金、省发改委基础设施财政贴息及专用线迁移拨款对于再制造产业予以优先考虑。
(三)产业基础集聚优势
马鞍山市通过实施“6653”现代产业体系,建立了钢铁冶金、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6大优势主导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6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综合型产业体系,集聚效应显著,形成了优势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钢铁产业为马鞍山市的支柱产业,对马鞍山市再制造产业集群的崛起提供了重要产业支撑;在装备制造和汽车产业方面,马鞍山市依托星马、华菱、泰尔重工、方圆回转支承、AVK阀门等一批支柱企业,重点发展重型汽车、专用汽车、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装备、大型风电装备、冶金装备等产品。“十二五”期间,马鞍山市谋划引进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最终形成六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马鞍山市冶金装备、矿山机械、汽车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再制造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平台。
(四)产业规模技术优势
马鞍山市再制造产业发展已形成规模。马鞍山市是国家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拥有布局合理、设施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络;借助马鞍山市突出的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等产业集群优势,马鞍山市再制造产业以钢铁冶金、工程机械装备再制造为重点发展方向,以雨山经开区为主要依托,聚集了马钢表面、威龙科工贸、天一重工、鑫港再生资源、华菱星马、惊天液压、华阳检测等龙头企业;同时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优势突出,马鞍山市拥有各类高等院校6所,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钢铁质量技术监测中心1家,升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重点实验室4家,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马鞍山市科技创新人才达到17.6万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48人;从企业技术创新来看,与国家再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组建的“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暨冶金装备再制造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平台优势突出;马鞍山市以钢铁冶金、矿山设备为重点发展方向,相关再制造修复技术研发工作开始较早,目前在冶金装备表面修复工程、自动化修复等方面具有技术领先优势。
(五)产业区位交通优势
马鞍山市地跨长江两岸,与南京、合肥、芜湖接壤,为安徽省沿江经济带的东部门户和东向战略的最前沿,是安徽省对接长三角的首驿。马鞍山市既是皖江城市带融入长三角的排头兵,也是长三角城市向内地延伸的重要门户。作为长三角西扩和安徽省东向发展交融的节点,马鞍山市具有承东启西的优越区位,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经济辐射,享有国家级“中部崛起战略”、“长三角战略”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的三轮驱动发展机遇;马鞍山市地处宁铜铁路与宁安城际铁路的交叉位置,对外交通十分便捷,是国内立体化综合型交通枢纽之一。港口、公路、、铁路、机场运输非常便捷。
四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产业配套不全
马鞍山市再制造产业发展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再制造作为新的理念还没有被消费者及社会广泛认同,客户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知程度尚待提高。再制造涉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需要建立完善的制造和服务体系进行支撑,产业配套体系的缺失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再制造旧件来源及再制造产品的产品物流回收及分销渠道不够畅通,汽车废旧零部件自由流通市场尚未开放,正规的再制造企业获得旧件很困难;再制造管理水平不高,行业标准混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产业快速发展。
(二)发展资金有限
再制造产业的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实施需要大量前期投入,从产业配套体系建设来看,再制造产业的发展需要区域间完备的物流配套、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和专业的检测平台等;从技术角度来看,由于国内再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育尚处于初期,因此在产学研平台搭建、创新模式推广应用等方面也需要前期投入;从企业角度来看,再制造产业园区的建设最终落脚于项目的实施,因此无论对于马钢、华菱重卡等龙头制造企业还是威龙科工贸、天一重工等专业再制造技术公司,都需要针对钢铁冶金再制造、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矿山装备再制造等具体项目进行大量前期投入,资金压力较大。
五 改进方案及保障措施
(一)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可以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成立产业发展顾问委员会,制定科学的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5]并确定以冶金设备再制造为基础,以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石油机械设备再制造以及汽车、轨道车辆零部件再制造为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规划培育形成年产值过五十亿元企业2家,年产值过亿元50家,工业总产值800亿元的建设目标,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产业空间布局
在现有的马鞍山市工业总体布局为基础,打造以雨山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再制造产业聚集区,着力提升冶金设备、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石油机械、汽车零部件、轨道车辆零部件等再制造水平,形成安徽省制造业与再制造产业互动发展的有机融合体,辐射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实现规模与效益的整体提升;同时在马鞍山市内优化空间布局,建设集成共享的旧件回收中心、拆解清洗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企业孵化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人才培育中心、资源共享中心等九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马鞍山市再制造产业集聚发展、协同发展。
(三)完善产业链体系
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以制造业的壮大为支撑,制造业与再制造产业相辅形成、互动协调,马鞍山再制造产业应以马钢集团为依托,与周边装备制造、汽车、采矿等产业互动,并积极向全国冶金产业、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产业、油田等领域延伸,促进再制造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根据再制造产业链,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发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积极培育有竞争力的地方企业,大力引进有竞争力的外来企业,对再制造产业链关键薄弱环节进行延链、补链招商,迅速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再制造质量。围绕产业规划重点发展方向,着力引进再制造生产企业、技术研发平台以及再制造检测、鉴定中心等,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实力,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协调、良性发展的再制造产业链,提升地区再制造产业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四)完善产业物流体系
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有强大的再制造原材料逆向物流体系的支撑,未来几年马鞍山大力推进再制造产业高速发展,必然需要完善逆向回收物流体系建设。一是以马钢重机、天一重工等骨干企业为主体,利用其现有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企业层的逆向物流体系;二是发挥鑫再生等专业资源回收企业功能,整合各类别回收渠道资源,完善马鞍山市层面的逆向物流体系;三是建立以工程机械公司、特约维修站等为渠道的社会层面的逆向物流体系。着力兴建资源回收、拆解清洗、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中心,构建完善的再制造回收逆向物流体系,打造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性集散中心;培育物流服务市场,建设物流中心网络。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等物流企业的功能,立足马鞍山市交通区位情况,根据再制造旧件远期和近期的需求量与流通量,确定物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布局;物流中心既要实现示范基地内再制造企业的最优化,也要达到再制造产业链条整体最优。
(五)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根据马鞍山市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思路、优势与特点,突出再制造基础研发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建设再制造产品质量检测与鉴定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功能健全的技术攻关与公共服务平台。一是要建设企业孵化中心。为创业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再制造产业化提供服务,在税收、房租减免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提供综合的服务帮助中小型企业的成长;二是要建设技术研发中心。以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技术指导,安工大负责牵头,充分发挥机械工程、冶金工程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力量,整合中冶华天、马钢设计院、马钢钢研所、威龙院士工作站等研发资源,建设再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三是要建设质量检测中心。重点以安工大和马钢华阳设备诊断工程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依托安工大技术研发力量和华阳公司在再制造领域丰富的设备诊断、检测和分析等方面的经验,建设再制造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同时在马鞍山国家钢铁及制品质检中心开展第三方认证工作;四是要建设人才培育中心。以安工大为牵头单位,建设再制造人才培训中心、职业认证中心等。在相关专业中开设再制造方面的选修课程,培养再制造方面的研究生;同时鼓励其他大中专院校中设立相关再制造理论、实践课程,努力培养再制造蓝领及销售人才;五是要建设企业资金平台。对再制造重大项目和技术研发项目给予直接投资、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持。推动本地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再制造提供信贷、担保等投融资服务,鼓励再制造骨干企业上市融资等;六要建设产业信息平台。以智能光纤、无线通信网络为基础,建立特色的企业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可提供行业最新消息、政策服务、科技动态、工作动态、价格指导、典型经验和解决方案;实现信息收集、发布与咨询服务等,促进再制造信息资源共享。
马鞍山市当前应抓住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长三角战略”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三轮驱动的发展机遇,积极实施一批再制造重大项目。根据马鞍山成熟的工业基础,培育壮大再制造产业,形成马鞍山市从工业制造到再制造的循环模式,形成马鞍山市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器。
参考文献:
[1]解正华.努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新突破[J].中国表面工程,2011,(3):1-3.
[2]刘友金,胡黎明.再制造产业:研究现状、基本内涵及若干理论问题[J].求索,2011,(3):9-11.
[3]徐硕.江苏省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3,(4):71-73
[4]谢玉夫,佟岩.关于再制造产业的文献综述[J].产业科技与论坛,2012,(2):22-24
[5]姚奇富等.服务型制造的实施路径研究——以宁波制造产业为例[J].企业经济,2012,(5):31-34
(责任编校:王晚霞)
作者简介:胡万蓉(1973-),女,安徽马鞍山人,讲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3t szy114)。
收稿日期:2015-09-03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2-01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