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细化视角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索——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

2016-04-22候杨万红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精细化

林 候杨万红

(1.厦门理工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2.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0)



基于精细化视角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索——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

林 候1杨万红2

(1.厦门理工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2.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0)

摘 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好坏关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稳定。因此,新形势下迫切要求高校运用精细化理念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索,为有利推动高校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精细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

一 厦门理工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基本情况

截止2015年5月,厦门理工学院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共计943人,其中男生488人,女生455人;学历结构方面,普通本科871人,专升本10人,专科62人;内地新疆班和预科转正在校学生238人,参加普通高考直接录取705人;涵盖回族、畲族、壮族、满族、土家族、苗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39个少数民族,民族分布情况如表1。

表1.厦门理工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分布情况表

二 基于精细化视角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问卷调查

以厦门理工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 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回收有效率达96.67%。参加问卷调查的少数民族学生中,男生63人,占54.31%,女生53人,占45.69%;入学前城镇户籍73人,占62.93%,农村户籍43人,占37.07%;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8人,占6.70%,共青团员99人,占85.34%,群众9人,占7.76%;问卷内容涵盖思想动态、学习生活、就业意向等三个方面。

三 基于精细化视角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动态

调查结果显示,29.31%的学生非常渴望入党,23.28%学生渴望入党,表明了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在回答“你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建成小康社会怎么看”这个问题时,有50%的同学认为“很有信心”,36.20%的同学认为“有信心”。在回答“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怎么看”这个问题时,有56.03%的同学认为“很有信心”,35.34%的同学认为“有信心”。对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主义态度明确,67.24%的同学持“坚决反对”态度,24.14%的同学持“反对”态度,表明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坚决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在回答“你对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怎么看”时,有71.55%的学生选择“认识明确”,表明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意识强烈。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存在不容乐观的因素,比如在回答“你对国家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规定怎么看”时,只有39.66%的学生选择“完全赞同”,而50.86%的学生“说不清”,甚至还有8.62%的学生“不赞同”,表明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普及教育与宗教的关系知识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回答“你对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怎么看”时,62.93%的学生“认识明确”,而31.03%的学生“认识一般”,6.03%的学生“模糊不清”,表明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任重而道远。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生活

学校在安排教学时,所有在校生标准统一,学制相同,但考虑到少数民族特招生的学习基础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绝大部分同学喜爱所学的专业,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希望转专业。参加问卷调查的116名学生中,有41名学生是预科生,其中68.29%的预科生对于预科学习持满意态度。调查中,6.90%的学生认为学习上存在很大困难,43.97%的学生有一定困难,对此,37.93%的学生希望学校降低培养标准有利于他们顺利毕业。

调查结果显示,42.2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经常参加学校或院系社团组织开展的活动,从中丰富了自己的大学生活;70.6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经常与其他民族同学沟通交流,能与内地同学融洽相处。同学们对学校就餐、住宿环境满意,能遵守校纪校规,服从学院和班级管理。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成为辅导员的左膀右臂、学生会的骨干。有的同学在校园内清真餐厅勤工俭学,既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但是,调查结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回答“你对在学校穿戴宗教服饰怎么看”这个问题时,竟然有66.38%的学生认为“可以”,22.41%的学生“说不清”,表明在严格管理少数民族大学生穿戴宗教服饰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

面对近年来毕业生人数节节攀高的就业环境,早作打算和规划,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也不例外。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意向方面,60.34%的同学希望留在内地发展,35.34%的同学表示毕业后要回家乡就业。当回答“你对就业岗位的意向如何”时,16.38%的同学选择公务员,15.52%的同学选择事业单位,33.62%的同学选择企业,11.21%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四 基于精细化视角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探索

(一)搭建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立体工作平台

为了能够密切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落实相关工作,成立了少数民族事务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少数民族各项事务,从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严格管理少数民族大学生穿戴宗教服饰,不参与宗教活动,是抵御和防范宗教极端思想向校园渗透主要手段之一。明令禁止在校女生戴头巾,男生留胡子。通过安排宿舍其他同学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及时了解掌握到他们是否在校外住宿或外出到清真寺做礼拜等,一旦发现及时批评、教育、劝导。

(二)实行少数民族大学生“一人一档”制度

为了能够精确地掌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各项动态,记录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的进展状况,为每一位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一份专门的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迟归未归登记信息、相关会议信息、谈话信息、奖惩信息以及其他异常情况等6个主要方面。针对这些档案,制定具体标准,规范档案建设。要求辅导员每月至少一次深入学生宿舍等校园重点部位,查看是否存在非法讲经、是否私藏违禁宣传物品等,严防因管理疏漏而引发的责任事故。每半个月组织一次谈心活动,并及时向学院分管领导汇报关注人员表现情况。动员学生干部积极关心帮助关注人员,每周至少和他们谈心一次,收集他们的表现情况并及时报告辅导员。

(三)制定少数民族大学生专门学籍管理政策

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现实情况,制定了《民族特招生学籍管理补充规定》,规定其课程考核成绩按“课程考核成绩为(含50分)至60分之间,按60分记载;超过60分的按实际成绩记载”,毕业资格审查时可以给予10学分额度减免,学位资格审查时平均学分绩点大于或等于1.5,其余符合《学士学位授予细则》的有关要求,可授予学士学位。

(四)落实少数民族大学生困难资助政策

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项补助的评定工作中,着重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尽量给予补助和慰问。从助学专项经费中给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每人每月发放临时生活补贴180元。每逢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重大节日,如古尔邦节、肉孜节等,都会在校内举办联欢会、座谈会等庆祝活动,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民族特色,也从中感受着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五)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

通过举办就业训练营实现就业指导“四个到人”的要求,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前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锻炼学生求职就业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简历制作指导和模拟面试体验等活动,让每一位毕业生在求职前体验就业流程,得到“一对一”的指导,提升求职技巧和就业自信心。在向少数民族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网络、短信平台、专场招聘会、校园双选会等多种渠道,提供各类招聘信息,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责任编校:张京华)

作者简介:林候(1981-),男,福建龙岩人,硕士,厦门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与研究。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项)A类(项目编号JAS141012)。

收稿日期:2015-11-0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2-0141-02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