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学界网络文化问题研究状况述评

2016-03-07吴满意王欣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述评网络文化学界

□吴满意 王欣玥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国内学界网络文化问题研究状况述评

□吴满意 王欣玥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摘 要]网络文化是虚拟现实社会背景下人类在网络人机、人际、自我互动过程中逐步凝聚形成的崭新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更高样态。目前学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基本内涵、功能特征、组织结构、效应影响、培育管理办法以及生命力考察等方面,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而系统梳理学界关于网络文化研究的状况,有利于未来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学界;网络文化;研究状况;述评

互联网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着自我超越,有关人类价值、意义及文化问题的考量也日渐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学界关于网络文化的研究大体集中于内涵、特征、功能、影响及建构管理等方面。本文拟对当下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重点概括和整合,以期为当下网络文化的系统建构提供参考。

一、关于网络文化基本内涵的研究及评述

内涵指涉事物的本质和形式。因而,对内涵的梳理是全面把握事物并进行有效建构的基本前提。目前,有关网络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主要指涉其概念、特征、结构、功能等命题。

(一)关于网络文化的定义

目前,学界对网络文化的界定主要从技术、文化和体系三个角度切入。

一是“技术说”。即指网络文化是传统文化基于网络技术的局部变革,是技术化的文化。如匡文波认为,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1]李仁武将网络文化广义地理解为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等社会文化现象,狭义则是以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介”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文化活动[2]。毛为忠则进一步将狭义的网络文化解释为知识信息的进制符号化与网络传输交流全过程,将其广义解释为人类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延伸和多样化展现[3]。

二是“文化说”。即网络文化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又是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崭新文化体,是文化的技术化。如冯永泰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4]解学芳也认为,网络文化是“以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包含传统文化借助网络形成的文化表达形态,以及基于网络本身产生的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文化精神的新文化形态。”[5]刘同舫认为,网络文化的广义是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狭义则是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精神文明的总和[6]。李文明、吕福玉则进一步指出,广义的网络文化是人类在借助网络从事创造和交流活动中所衍生的所有产品,包括物质文化、行为与精神文化等形式,狭义则指:“存在于赛博空间的人类精神文化形态”[7]。

三是“系统说”。即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使网络文化的技术性与价值性融合互渗。李卓钧认为,网络文化的物质属性是其宏观“大文化”性,精神存在是“人们通过网络创造的文学、艺术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伦理观念。”制度意义是“网络文化情境下人们的交往方式、行为礼仪及其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的变革。”[8]在张峰看来,物质层面的网络文化是最初级的形态,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本身。精神层面是网络精神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新共识,是各种网络文化形式的根本。制度层面指人们基于网络活动而制定的相应协议和行为规范[9]。

综上梳理,第一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该观点强调了技术与文化的相互关系,突出了技术对于网络文化生成的承载与推动。但此种观点也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地方,如网络文化技术的文化属性怎样界定?这种带有技术性的网络文化的生成机制若何?网络文化与现实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诸此等等问题都可以进一步分析。

第二种观点回答了网络文化的独特性,突出了这种技术性文化独有的价值属性与意义。但是,这种观点也还存在值得进一步挖掘的方面,如网络文化虽是一种新的精神形态,然而这种新形态与原有的文化诸形态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这种文化的原生动力是什么?基本属性何以表达?诸如此类,都有待于我们去研究。

第三种观点较为完整地解析了网络文化的层面与内容,体现了一种大文化观。但该种观点也还存在值得进一步推敲的地方,诸如网络文化技术性与价值性的互渗,乃至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上的变化等。它涉及的仅仅是网络文化的特征与构成的多重因素,而对网络文化本身内涵的界定还有待于提升与凝练。

我们认为,网络文化是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网民个体与现实个体高度融合的背景下,网络主体在借助数字符号系统进行知识、信息、价值、意义的共生共享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人类文化有机体,是网络主体的精神世界与审美意趣的全新表达。网络文化是建立在传统文化整合基础上的人类文化新体系,它既是对现实的符号化书写,也是对虚拟社会全新文化价值的理性凝练,是线下文化与线上文化的综合性集成。因而网络文化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典型的“间性文化”。

(二)关于网络文化特征的研究

特征是对事物本质的侧面描摹,它从不同角度折射了事物的类存在。因此,对网络文化的深刻把握就离不开对其特征的解析。当前学界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

一是“泛在说”。网络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全面渗透于人类社会生活。如曾静平等从网络文化的功能、传播和存在方式考量其独特的资源体系全球性、信息传受联动性、交流空间虚拟性和管理系统非控性特征[10]17。郭加书则从网络文化与人类社会的互动中概括出超时空性和虚拟性、互动性和开放性、快捷性和即时性、平等性和宽容性、多元性和自主性特征[11]。此外,还有专家归结出了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大众性和创造性特征[12]。

二是“过程说”。这种观点从网络文化的运作过程来对其特征进行把握,因而具有动态特征。解学芳认为,网络文化的多元与复杂具体体现在体系开放性、参与平等性、内容动态性、虚拟性、高技术性和双面性[5]。曹学娜认为,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虚拟性、超时空性、自由性、交互性、包容性、高效性、自主性、共享性、多样性和难监控性特征[13]。姚伟钧认为,网络文化具有高度无序化、难控制、政府化、自由化及传播的实时共享性、场景虚拟性、参与隐蔽性、范围全球性、文化来源多元性等特征。同时受此影响的主体也往往具有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导向多元化、价值目标模糊化、价值手段虚拟化特征,并往往在道德行为上漠视权威、无视中心、忽视规则[14]。

三是“发展说”。该观点强调,网络文化是传统文化前所未有的发展与革新。宋元林指出,网络文化是一种“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具有实时、交互和受众主导的特征。”同时,它还因浓厚的政治、经济或商业色彩而全面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15]36。苏振芳认为,网络文化是“现实文化的再现与重组”,是“权威的消失与重建”,更是“新兴起的社会亚文化。”[16]58于东江和王建林还指出,网络文化具有开放共享性、渗透性和去权威性,并呈现为一种媒介符号型的价值解构的文化。”[17]

事物的特征强调和突出了事物可供识别的征象与标志,是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体现。显然,依据这种判断,上述诸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第一种观点抓住了网络文化呈现出的泛在性,给出了网络文化特征上的广义性,但较为模糊和笼统。第二种观点尽管指出网络文化具有的一些特征,但更多的则是从功能、价值层面进行的阐释,从而使得网络文化特征的描述与网络本身的边界出现模糊。第三种观点则更多的是从网络文化所处的历史方位层面进行的诠释。

显而易见,把握网络文化的特征,需要从覆盖范围、所处地位以及发挥功能等层面进行概括和提炼。但问题在于,网络文化的基本属性和特性的把握则应从网络文化本身进行揭示。其中,既要考虑网络文化本身的发展过程,也要考虑功能释放;既考虑其技术的特点,也要考虑技术基础生成后的文化意蕴。唯此,我们才能对网络文化进行全景式阐释。

(三)关于网络文化功能的研究

功能是事物满足自身与对象需要的属性,是其存在价值的侧面表达。不同事物的功能不仅具有个体差异性与阶段性,其判断标准也多元复杂。已有的研究大致分为如下:

一是“动态说”。这类观点侧重于网络文化的动态功能,强调从它的发展建构过程中去把握有效性。张卫清提出,网络文化不仅能够改变人们的生产、工作、消费和对抗的方式,还会更新原有的生存、交往方式及思维模式,并拓宽文化产品的流通渠道[18]。还有专家指出,网络文化具有如传媒、共同交往、娱乐、思想教育、知识传承、民意表达汇聚和社会动员等功能[19]。同时它也具备“释放个人诉求”和“增进网民互动”的功能[10]23。

二是“自为说”。这种观点强调网络文化对人类整体延续的推动,侧重其对人的有利性。宋元林指出,当下网络文化从人的生存、交往、组织和思维四个宏观面拓展了人类整体的存在方式,完成对人的合理性追问[15]37-50。网络不仅完成了人的虚拟关系的铺设,还由此“拓展了人的实践方式——虚拟实践”“拓展了人的主体性——虚拟主体性”以及“拓展了人的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关系。”[20]因此,网络文化不仅促进了人的能力发展,还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并彰显了人的主体性[21]。

三是“四因素说”。有学者依据我国的网络化进程认为,网络文化最突出的功能是其信息传播、民意汇聚、沟通交往和娱乐功能[22]。另外,由于网络文化本质上是以信息为数码技术标识与精神“绝对值”的崭新的生活方式[23],因而在根本上具有导向功能,在文化生产过程中具备承传功能,在价值建塑上具有渗透功能,在社会思想道德中具有教育功能[24]8。还有学者从网络文化的政治功用着眼,指出其具有深化政治认知、强化政治管理、细化政治民主和优化政治发展的功能[25]。

综上所述,第一种观点抓住了网络文化的功能呈现、释放同过程的关联。不言而喻,网络文化功能的释放肯定是在过程中完成的。但问题在于,网络文化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应当区分出网络文化的层次性。第二种观点抓住了网络文化与传统现实文化之间的关系,但同样忽略和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网络文化是线上文化与线下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第三种观点尽管较为中性地指出了网络文化功能的主要因素,但怎样从动态与静态统一的层面仔细梳理网络文化的功能还需要推敲。

(四)关于网络文化类别构成的研究

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如下:

一是依据网络文化信息对人的影响标准划分出推荐信息和不良信息。王燕认为,推荐信息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秀内容等,而不良信息是危害网络安全、破坏民族团结、损害国家利益的有害网络文化讯息[26]。

二是依据物质与精神、技术与文化的本质标准将网络文化划分物质与精神二维度。郭加书指出,物质网络文化是“将网络技术、网络设备、网络资源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庞大的‘非典型性社会系统’的基础”,精神网络文化则是“在虚拟化的网络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思想等相互交融,逐渐建构起一套自发的网络道德观念。”[11]

三是依据网络文化不同社会展现层面的标准进行划分。张卫清将网络文化划分为网络物质文化、网络精神文化和网络制度文化三类。其中网络物质文化是网络文化形成的基点,网络精神文化是网络文化的核心体现,而网络制度文化则是网络正常运行和发展的保证[27]。

四是以网络文化内部各要素角色的标准划分。李文明指出,网络文化的结构应划分为主体、客体、中介和价值四部分,其中主体是网民,客体是网民所开展的网上文化活动的指向,中介是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数字化符号系统,价值则是人们在网络文化交互中形成的新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7]。此外,在郭加书提出的结构划分中还进一步包含了网络文化的理性层面,即网络理性[11]。还有学者依据网络文化在运行过程中所属主管部门的不同而提出了政府网络文化、媒体网络文化、商业户网络文化和企业网络文化的划分[10]11。

综上,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决定着类型的多样性。从而,划分标准的不同,自然也就得出不同的类型。但问题在于,多样性的网络文化类型中,哪些属于基本的,哪些属于衍生或派生的,我们应该给出全面系统的揭示。

二、有关网络文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研究评述

作为一种植根于虚拟与现实的崭新文化,网络文化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部分学者对网络文化的影响展开了研究。

(一)网络文化带来的机遇

一是从社会生活某个“侧面”来对网络文化的价值和机遇进行分析。宋元林从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指出,网络文化在传播方面不仅深化了大众的政治认知、促进了各国的民主交流,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与完善。在培育方面,网络文化培养了民众的社会主义民主观念意识。在提升方面,网络文化提高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质量和层次[28]。此外,何频认为,网络文化对政府行政方式的改进和社会监督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29]。张骥还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角度指出,网络文化能够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影响力并丰富其价值内容[30]。

二是从整体层面来对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进行把握。赵惜群认为,首先,网络通过促进人的类特性、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而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其次,网络文化通过转变教育模式和加快知识经济的产业化而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再次,网络文化由促进公民权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民主职能完善来完成对政治民主化的推动;最后,网络文化从推动传统与当代、国内与国外优秀文化的融合来完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31]。

(二)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

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大致有如下:

一是从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思想品德产生的负面效应着眼。鲁全信从网络文化本身的虚拟性、缺场性和多元性出发,提出网络文化会导致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弱化,致使其理想信念迷失和价值观偏移,最终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的失落和青年学生道德与责任的迷失[32]。宋元林认为,网络文化还会对青年学生的政治观念、价值取向、意识形态认知、道德伦理、自我角色设定和行为交往等产生负面的影响,而过度的自由也必将导致无序和混乱的迭现[24]24-36。

二是从网络文化的技术性来谈论其挑战。解学芳由虚拟技术的匿名性、开放性和泛自由化指出,网络文化不仅会导致传统文化的削弱、网络安全受威胁,还会造成网络情绪宣泄的肆意化及侵权现象的泛滥[33]。宋元林从网络文化造成的虚拟与现实、霸权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中看到了无序,即“行动者心理与行为的失序”及“社会失范”[15]118。

三是从网络文化的文化本质来谈其挑战。臧学英用五点论述了网络文化在文化价值层面上造成的冲突,即“传统媒介的冲突”“语言文字的冲突”“各民族历史文化的冲突”“价值取向的冲突”和“对负面信息的屏蔽减弱、把关人地位受到挑战”[34]。李志红从各种网络文化汇聚的过程中看到了无声的“战争”,传统文化间潜在的张力与边界被强制瓦解,异质文化在强势的压迫下不得不趋于同质化[35]。还有专家进一步指出,这种文化吞噬的具体表现就是语言间的相互湮没,并最终在意识形态领域得到反映[36]。

四是从综合性角度来对网络文化的挑战进行解析。苏振芳就由经济、政治、科技、人才四个维度来就网络文化对中国产生的负效应做出阐释。经济中,网络文化使经济制度、工业水平与现实需要间的沟壑愈深,现状与未来趋向间的矛盾也更加激烈;政治上,网络文化带来了“政治恐怖与信息威胁”“信息霸权和主权挑战”以及“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侵蚀”,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空前危机;技术层面,技术鸿沟问题日渐严重,国家信息技术安全受到严峻挑战;人才上,网络文化发展需求与高技术人才实际供应间的张力不断拉大[16]416-433。

综上,专家们对网络文化的正负效应得出了不同结论。事实上,网络文化影响产生的根源不在网络或文化,而在人本身。正是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决定了网络文化的实际效应与预期间的偏差与不确定。在本文看来,负效应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必然性,但随着时代进步和人类能力的发展,双面的网络文化必将实现和谐平衡,其正面效用终将主导整体格局。因此,树立科学的网络文化观,以稳健的方式引导推动网络文化朝向更加有序完善的方向发展是未来的大趋势。

三、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研究与评述

关于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学界已有的成果如下:

一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为网络文化管理机制的建设提供相应参考。王岑认为,安全是国家网络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其关键在于建立“人-机-环境网络文化安全体系”。其中,“人”指涉网络文化安全的教育体系,“机”指向技术防范体系,“环境”对应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37]。解学芳认为,网络文化安全保障的关键在于治理体系的建构。它由网络文化安全的检测系统、防卫系统及人才系统构成[38]。还有专家认为,涉及信息搜索、挖掘、过滤及语言理解的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技术也必不可少[39]。

二是从全局入手为网络文化的培育管理提供宏观指导。林凌从人的发展层面指出,网络文化的建设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求;其次是坚持政府主导、网络法制建设和网民媒介素养提升三原则;最后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40]。宋元林立足于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循序渐进、加强立法、缩小鸿沟”[41]及“有序性”原则[28]。李钢从网络文化之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提出了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合作化”与“柔性管理”趋势[42]。李贤民则进一步由民族性提出了文化建设的“信任”与“独立”[36]。徐仲伟指出,网络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的方向、人的全面发展指向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43]。

三是从机制建设着手于网络文化的培育管理。刘桂珍从网络文化行为的约束与惩戒角度提出了“以自律为基础、以他律为约束、以技术为保障”的三维管理机制。宋元林则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提出,应建立集主导、监管、创新、保障及评估五位一体的网络文化培育机制[21]。曾静平认为,网络文化的管理机制由“法规”“技术”和“自律”构成[10]189。而在李文明看来,网络文化的培育机制还由其资源、行为、态度、制度、传播、批判、建设、管理和经济产业发展有机构成[7]。

四是针对现实的具体问题来提出相应办法。如李钢提出的建设网络文化宣传阵地和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开展相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把控舆论领导权等柔性管理步骤[42]。张骥、方晓强从意识形态的捍卫方面提出,不仅要加强先进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还要创新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及其传播手段[30]。何频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提出要营造网络氛围、发展电子政务、创新公民参政和拓宽网上监督[29]。吴克明从党的领导角度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管理、法德并举以及不断提高党的治网能力[44]。孙兰英提出要抢占文化制高点和优化文化产品[45]。还有专家认为应当通过强化行业组织、大众监督来实现网络文化管理[22]。以及经由“强化管理机制”“弘扬主流文化”“营造和谐生态”和“保护知识产权”来完成文化建设[10]189。

综上,当前学界从理论和现实、宏观和微观角度为网络文化的建设培育提供了策略参考。但是,已有的研究从横向看较为散乱,没有形成完备体系。从纵向看不够深入明确,对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设定和阐释不够系统全面。整体上,已有研究的理论性较强但实际操作性较低,因而很难由理论真正转化为现实。我们认为,学界的研究目标应该将网络文化的建设经验和发展策略进行规范系统化整合,使其理论研究更加具有实际效应。

不言而喻,基于技术网络集合而成的网络文化,不仅承接了传统的、现实的文化因素,也诞生与体现着新的文明。在我们看来,网络文化是指在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中,基于技术支撑而在网民互动交往中生成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显然,在网络文化的本质属性中,技术性、互动性、体验性、超链性和文化间性是基本特征,而其生成机制、功能发挥则将上述属性与特征推到极致。如果我们这样理解,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不仅有了明确的理念、原则和目标的导引,也便有了着力的位置与内容。

当然,网络文化的研究必将随网络化生存方式的进一步拓展而持续深入。或许过早地界定其基本范畴未必是一种最佳选择,但我们的努力应该有好的结局。

随着网络技术与研究的趋向成熟,网络文化的生命力也不断增强。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将与现实联系更加紧密,文化个性更加明显并逐步实现规范化[29]。另有学者指出,未来网络文化系统将进一步开放,其内容的动态性和主体的自由性也将增强[19]。还有学者由网络文化的体系化发展指出,未来网络文化不仅更加蓬勃,还将实现多元一体和产业主导目标[13]。

不言而喻,从不同角度对网络文化的生命力考察会得出不同结论。但在我们看来,未来我国网络文化研究要真正实现新的突破,就应该依循以下理路:

一是要坚持意识形态原则,维护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文化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互联网则使这种交流碰撞更加激烈。因此,在自由开放的虚拟现实世界中,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与文化话语权的把控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二是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维护网络文化的生态平衡。文化发展是基于社会存在的循序渐进过程,网络文化的培育与建构更有其自我的独特规律。因此在培育管理网络文化的过程中,传统的干预手段必须转变为更加科学合规律的引导性力量,要在尊重文化特殊性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起网络文化生态系统。

三是要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支撑,以阶段性与整体性、层次性与系统性的有机结合为原则,以建设兼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网络文化为方向,汲取国外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缔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 论网络文化[J]. 图书馆,1999(2): 16-17.

[2] 向英明. 近年来关于网络文化的研究综述[J]. 图书馆, 2004(1): 35-37.

[3] 毛为忠. 网络文化利弊谈[J]. 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2007(3): 15-18.

[4] 冯永泰. 网络文化释义[J].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 90-91.

[5] 解学芳. 网络文化产业公共治理论[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24.

[6] 刘同舫. 网络文化的精神实质[J]. 天津社会科学,2005(6):55-60.

[7] 李文明, 吕福玉. 网络文化通论[M]. 北京: 学习出版社, 2011: 22.

[8] 李卓钧, 陈蓉. 网络文化:一种新型的媒介文化[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1): 33-37.

[9] 张峰. 论西方网络文化的特征[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1): 30-33.

[10] 曾静平, 等. 网络文化概论[M].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3.

[11] 郭加书. 论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J]. 山东社会科学, 2010(8): 38-42.

[12] 张冠群.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D].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13] 曹学娜. 网络文化研究综述[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12(2): 120-124.

[14] 姚伟钧, 彭桂芳. 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3): 71-76.

[15] 宋元林. 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16] 苏振芳. 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17] 于东江, 王建林.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安全建设[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6): 69-73.

[18] 张卫清. 网络安全与网络安全文化[J]. 情报杂志, 2006, 25(1): 49-51.

[19]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网络文化的安全命题[J]. 瞭望, 2007(8): 54-57

[20] 宋元林. 网络文化培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5): 144-149.

[21] 宋元林. 培育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探讨[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12): 31-37.

[22] 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M].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 8.

[23] 京波. 网络文化初探[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0(3): 61-64.

[24] 宋元林,陈春萍, 等. 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

[25] 吴克明, 梁增华. 论网络文化的政治功用[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6): 64-68.

[26] 王燕, 杨文阳, 张屹. 中国网络文化安全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研究[J]. 情报杂志, 2008(4):145-147.

[27] 张卫清. 网络安全与网络安全文化[D]. 衡阳: 南华大学, 2006.

[28] 宋元林, 黄娜娜. 论网络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1): 49-53.

[29] 何频. 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1): 159-162.

[30] 张骥, 方晓强. 论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J]. 求实, 2009(2): 40-43.

[31] 赵惜群, 翟中杰. 双刃之利剑:网络文化价值初探[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2): 125-131.

[32] 鲁全信, 杨绍安.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消解路径[J]. 学术交流, 2014(3): 210-213.

[33] 解学芳. 论网络文化产业的特征[J]. 学术论坛, 2010(6): 164-167.

[34] 臧学英. 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4): 68-71.

[35] 李志红. 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4): 16-19.

[36] 李贤民. 网络环境中文化冲突的理性思考[J]. 学习论坛, 2001(7): 36-38.

[37] 王岑. 从人-机-环境看网络文化安全体系的构建[J].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4): 147-151.

[38] 解学芳. 网络文化产业公共治理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研究[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3(7): 50-55.

[39] 仇晶, 廖乐健. 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预警技术研究[J]. 信息网络安全, 2008(6): 59-61.

[40] 林凌.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2): 118-122.

[41] 宋元林. 网络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5): 99-102.

[42] 李钢, 宋强. 网络文化发展困境与柔性管理[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1): 1-6.

[43] 徐仲伟. 论我国网络文化中的非意识形态倾向与网络文化建设的主题把握[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7): 85-89.

[44] 吴克明. 网络文化视角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1): 155-158.

[45] 孙兰英. 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2): 95-99.

A Summarization of Domestic Study on Cyberculture

WU Man-yi WANG Xin-yu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Abstract Cyberculture is a brand new culture form gradually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interne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elf-interaction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virtual reality, which is a higher pattern of human culture. Scholars in this field have focused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effect, cultivating methods, and vitality investigation of cyberculture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e paper provid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cyberculture which undoubtedly benefits the future study.

Key words scholars in this field; cyberculture; research status; summarization

编辑 张 莉

[作者简介]吴满意(1965-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王欣玥(1991- )女,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2015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16 - 01 - 06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71/j.1008-8105(2016)02-0033-06

猜你喜欢

述评网络文化学界
学界亮点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