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改居”社区闲散青少年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2016-03-07谢夏莹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村改居社会工作社区

谢夏莹

(安徽大学 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村改居”社区闲散青少年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谢夏莹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建设、城市改造、整顿市容和环境保护等需要越来越多,各村镇都开始响应政府各项发展的政策,开始进行房屋拆迁。由于回迁房人多、杂,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社区附近的文化教育、公共卫生、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处于厌学、休学、失业、失管的状态。本文主要简单叙述“村改居”社区内闲散青少年的形成原因、群体特征以及如何针对这些闲散青少年所进行的社会工作介入。

关键词:“村改居”社区;闲散青少年;社会工作

闲散青少年是指14-25周岁达到法定入学年龄,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在社会上游荡,家庭无力管束,学校放弃管教,社会难以管理的青少年,主要包括既没有在学校接受教育,又没有固定工作,游离于社会边缘和家庭控制之外的青少年。[1]在“村改居”社区中,这部分特征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村改居”社区主要是指通过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所形成的社区。[2]这类社区附近的教育、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很多青少年从农村小学、初中升学并不能更好的过渡到更高年级的学校,通常社区附近只有一所义务中学,并且这所中小学一般是由拆迁前分属不同乡镇的几所小学、初中合并建设而成,学生之间容易存在结帮拉派现象,学校体制也尚未完善,教师们通常不能很好地对这些学生产生很有效的管理,学校通常会出现打架、斗殴的情况,一旦产生恶劣影响,一部分学生将会遭受开除、勒令退学的处分。这些尚未成年或刚成年的学生将会流落到社会,然而他们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所以就呈现了闲散的状态。

一、“村改居”社区闲散青少年产生的原因

1.失管的原因

首先,“村改居”社区内,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怎样教育叛逆中的青少年,再之,在拆迁时期,很多家庭没有住所,只能在外租房,很多家长靠外出务工来支付房租,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况,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这些青少年开始与父母或监护人产生一定的沟通障碍、关系隔阂。另外,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叛逆、无助,换来的不是父母的呵护,而是打骂,因此,大多青少年由于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开始与监护人对抗,并在这时候开始失管。另一方面,一些出现酗酒、暴力、离异等特殊情况的家庭也可能直接造成此类青少年失管。

2.失学的原因

首先,学校是导致闲散青少年失学的最直接原因,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生命循环最多变化的时期,其在生理、心理方面不断成长,个人的心态及社会关系不断产生变化。[3]“村改居”社区附近的学校师资力量不一,教学风格和管制水平也都不一样,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也不同,很多老师对待问题少年的主要方式还是言语管教或者通知家长,然而大多老师还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并不直接关心其成长,直接导致了这些青少年日夜沉溺网络以及与社会其他闲散青少年的社交,最终会因为打架斗殴被学校强行开除,流落社会。其次,家庭也是导致这些青少年失学的主要原因,拆迁时期很多家庭要暂时背负房租的压力,对于孩子的学习并不关心,尤其是农村的拆迁户,他们认为孩子读书并没有什么用,还不如外出打工合适,于是就让其退学务工。

3.失业的原因

首先,对于18周岁以下的闲散青少年,他们大多从初中辍学,文化程度不高,由于年纪太小,无法打工,无法融入社会,只能在家待业。其次,对于18周岁至25周岁的闲散青少年,他们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有时候为了一点小矛盾就有可能跟单位同事或领导闹矛盾,赌气离职。再之,就业原本就是社会一大难题,这一年龄段的闲散青少年由于缺乏与之同岁的青少年的知识水平,很难掌握一项技能,他们有部分外出务工可能会受社会其他闲散青少年干扰,沾染上打架、赌博、沉溺网络游戏的恶习,很多老板无法忍受他们这些行为,可能便将他们辞退。

二、“村改居”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群体特征

“村改居”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群体特征主要有:

文化程度不高。一方面,“村改居”社区内的闲散青少年多数是初中毕业或肄业,还有一部分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有些甚至是文盲。另一方面,很多这样的家庭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不高,父母并不把对孩子的教育当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并且即使是曾经在学期间,这些闲散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也普遍不高,他们大多数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旷课,不服从学校和老师的管理,最终落得被学校强制开除或者勒令退学的下场,不能继续接受文化教育,或者自甘堕落,自愿离开学校步入社会。

不服从老师或者家长管束。“村改居”社区内的闲散青少年大多叛逆,不喜欢与家长、老师沟通,犯了错也不听从管教,更甚者还有打家长的恶劣现象。这部分闲散青少年难以管束,由于他们劣迹较多,亲戚朋友可能都会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失学、失业、失管的不利现状。

综合素质较低。由于回迁房内的闲散青少年大多来自农村,又过早地脱离学校,有的甚至义务教育阶段都尚未完成,所以他们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在当前的竞争社会中,企业招工都注重学历和能力,但是这些闲散青少年他们普遍缺乏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导致了“就业难”的现实困境。

沉溺于网游。“村改居”社区大多是源于以前的村镇拆迁来的,由于很多村镇通讯尚不发达,他们在落后的村镇很少接触得到网络,尤其是电脑上的大型网游,“村改居”社区的建设,附带着一些网吧也开始开业,很多青少年出于猎奇,踏进网吧沉迷网游后便一去不复返,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

人际交往问题。由于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人们总是认为没有正常升学或是没有工作的人都是社会的不良分子,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很多人对闲散青少年抱有成见。[4]在“村改居”社区中,这类的闲散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所突出的矛盾更加明显,由于这种主流文化的影响,他们就越来越排斥这类群体以外的人,造成一定的恶性循环。

三、“村改居”社区内闲散青少年的简要介入方法

1.个案工作:提升个案的自我实现能力

“村改居”社区内存在的闲散青少年特征较为明显,他们一般对于介入者还是心存善意的,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们自身也有迫切的需求。他们有生存的需要,有爱的需要,他们希望能够得到一份工作或者再学习的机会,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方面的需求,就更加促进了社会工作的介入。社工在介入这样的个案时,需要通过市团委等政府部门去接触需要帮助的闲散青少年,在案主自愿的前提下进入其家庭并建立专业关系,通过会谈等方式调查并搜集资料,如案主的基本信息、家庭情况、邻里看法等。但是在我国对于闲散青少年的帮扶仍是以问题视角为主,往往将闲散青少年所出现的问题归结到案主本身,对其进行诊断治疗。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去发现潜在案主,利用优势视角去挖掘案主存在的潜能。在明确了当前这些状况后,社工可以通过家庭结构疗法进行介入,一方面是因为家庭是导致青少年闲散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工作介入时需要利用宏观视角,即在改善家庭情况的同时改变案主。

2.小组工作:增强所属群体组织能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5]“村改居”社区内的闲散青少年大多在拆迁以前都生活在一个村庄,他们可能相互认识,会存在共同的问题,也有共同的需求和认知,这样社工就可以采取小组工作的方法,让他们在团体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社工在组织活动时,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信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今后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例如信任背摔、驿站传书、盲人方阵等活动,都可以增强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社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青少年时期是建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青少年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将会很有可能造成认知上的缺失。由于闲散青少年处于失业、失管、失学的状态,他们并不能融入到原本该生活的领域或环境,因此社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闲散青少年也不例外。如果他们这项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村改居”社区的社区建设完善较迟,这就给社工的介入带来较大困难,所以政府的关注成为一大焦点。政府可以在尚未完善的社区建立人才服务站,招募各个地区各个工作领域的志愿者定期去给这些闲散青少年进行工作上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同时可以建立高校与社区的关系,让高校学生前往“村改居”社区进行一系列的调查、走访、介入活动。社区需要具有社区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专业人才,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又需要从事社会工作实践的场所。[6]这样的互惠方式正好可以促进双方资源的整合与运用。

总而言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但是闲散青少年出现的人数越来越多,如果相关部门及单位不加以重视,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良现象,对社会发展不利。这些青少年也具有他们的优点,有关部门及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其潜能并有效地加以开发,使其不再闲散,不再处于失管、失学、失业的状态。更要对于闲散青少年可能出现的犯罪行为进行制止和预防,让他们不会沦为社会的“蛀虫”,而是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优秀青少年。

参考文献:

[1]杨晓菡.论闲散青少年的现状、成因及社会工作介入[J].法制与社会,2015,(4).

[2]顾永红,向德平,胡振光.“村改居”社区:治理困境、目标取向与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14,(3).

[3]陆士祯.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5.16.

[4]任云霞.社会工作介入闲散青少年的成长困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6).

[5][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29.

[6]张荣.社会工作视角下城市闲散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的建构[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5-0132-03

* 收稿日期:2016-01-08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yfc100330)

中图分类号:C912.1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村改居社会工作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村改居”社区治理体制的变革与重构
“村改居”需要处理好几对重要关系
试论“村改居”的法律规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村改居”法律程序的缺失与完善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