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居”需要处理好几对重要关系
2016-12-14谢志强
谢志强
汉阳区的“村改居”工作,之所以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新路子,主要是坚持了问题导向,抓住了关键环节,处理好了以下几组重要关系。
一是党建引领与多元主体共治的关系。汉阳区在“村改居”建设中,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全面统筹社区各要素的重要作用,在基层党组织“一核”引领下,社区居委会、社区企业、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四方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了“一核四元”的治理格局,从而解决了社区治理“一盘散沙”的问题。汉阳区在“村改居”工作中,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逐渐增强,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社会服务和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引领作用。
二是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的关系。汉阳区“村改居”是在城市化的推动下,由区委区政府牵头推行的一项与民生建设相关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强调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全面提升内在质量。十余年来,为了科学有效推进“村改居”工作,汉阳区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外引内化”为发展路径,努力打造汉阳模式,实现“农民”变“市民”、“村民”变“股民”、“村庄”变“社区”、“管理”变“治理”的历史性转变。社区党委全面推行六级管理体系,实行“四定四包”全覆盖网格化工作机制,实现“纵向到底、一网打尽”,有效解决末端服务不畅的问题。开通了“书记直通车”、“民情直通车”和“信访直通车”,实现要上访找书记、有困难找党员,通过上门答疑、带案下访等形式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困难。江欣苑社区的做法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肯定,也为顶层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是民生与民主的关系。汉阳区“村改居”中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彻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出路问题,将“村改居”居民一次性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了养老、医保、失业保、低保“四条保障线”,并在未建好还建房前为村民发放过渡期生活费。民生需要民主来保障。汉阳区健全了“民主参与、运作规范”的自治制度,通过“一核引领、四元共治”的社区治理格局,广大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显著提高,居民自治基础更加牢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组织化程度,为民主参与提供了更多更宽广的舞台。2013年至2016年,汉阳区社区社会组织备案数量由201家发展到630家,形成了公益慈善类、社会事务类、社区服务类、文化体育类等不同功能种类。不同居民群体和不同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促进了居民利益诉求的表达,推动了社区自治活动的广泛开展。同时,部分社区将公共服务职能下沉到社区社会组织当中,为社区居民承担起更多自我服务职能,提升了居民自治能力,“社区的事居民自己说了算”的理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
四是把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汉阳区从“村改居”初期,就着眼于保障“三失”农民的长远利益,顶住重重压力,对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让村民每年有分红、生活有保障,避免了“村民变股民、股民变灾民”困境的出现,保证了“社企共建、相融共生”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汉阳区加大公共服务投入,保障公共服务供给。在“村改居”过程中,原有村民变为社区居民,依附在土地上的社会保障功能从农民身上剥离开来,这些村民相对应地被给予了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权利。汉阳区根据“村改居”新居民的特点,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分担的办法。一是以土地换保障,解决社区居民后顾之忧。二是以集体经济组织统筹缴纳基本社保费,这一举措提高了居民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参与率,兼顾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居民个人利益,为促进“村改居”工作的平稳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政府财政投入与集团公司出资相结合,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责编/杨鹏峰 韩冰曦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