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向研究

2016-03-07陈姗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全民武术专业

陈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方向研究

陈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武术运动的推广普及必须依靠全民健身活动为载体,高校武术专业人才则是推动载体的动力。在武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上,高校要从社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力的角度出发,全面制定培养方案,不仅要加强专业能力培养,还要加强综合能力培养,从而使武术专业学生借助全民健身的东风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并将中华武术精髓传承下去。

全民健身;高校;武术专业;能力培养

高校武术教育是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的重要助力,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方向、发展进程、发展规模及发展质量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主要指导思路,也对高校武术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武术运动的推广及普及必须依靠全民健身活动为载体,利用高校武术专业人才培养促使更多的群体认识到武术运动的健身价值、技击价值、传统文化价值及艺术价值,从而使其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高校武术发展对全民健身的作用

(一)扩大全民健身群体,提升群体素质

全民健身计划具有明显的社会实践特征,参与群体也越来越多。作为高校,不仅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同时还具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接受高等教育是人生中学习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各项机能都日趋成熟,能力的提升、习惯的养成,都会慢慢凸现,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也会形成。武术所具有的健身性、文化性、娱乐性正是全民健身计划所需要的,高校培养武术专业人才,就要从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积极加入全民健身计划。据统计,全国有高校2,198所,开设武术专业的院校739所(不包括选修和普修),按每所院校300人的规模算,也有3万余人,最重要的是这3万余人将辐射更多的人群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武术专业学生作为一股强大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坚力量,指导广大健身爱好者普及健身常识,将有效拉动社会整体健身水平,增强群体专业素质。

(二)丰富锻炼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理念

武术运动既有观赏性,又有实战性,同时还具有文化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结晶,从技击到健身到育德,无不具有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影子。高校武术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训练方法,全民健身计划和高校武术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丰富全民健身群体的锻炼方法,增强群众终身参与锻炼健身的决心,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兴趣和爱好,使不同层次的人群通过锻炼达到实质性的效果。科学是生产力,做任何事情运用科学方法都会事半功倍,体育锻炼也不例外。高校体育教育服务社会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宣传科学健身的理念,增强社会群体科学健身意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使全民健身计划中每一个体通过锻炼身心受益。

二、高校武术专业学生在全民健身环境中的适应性

在全民健身大环境下,高校武术专业培养目标也从社会适应性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调整,在教学、科研、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能从事大众体育、社会体育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目标。从单一专业技术人才向通用型人才转化,使培养对象适应社会需求。通过对湖北多所院校武术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武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培养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受就业压力,职业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只有不到30%的学生从事体育工作,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接地气”,所学知识不能在大众中普及,只有极少数群体能接受,这就限制了武术专业人才在全民健身环境中的发展。比如高校武术专业学生接受的是专业系统的运动训练知识体系,参与各种健身指导时习惯性地运用专业的训练方法来指导培训没有从事高强度运动训练的群体,则会出现因强度高、负荷大、技术难等问题,导致受训对象伤病,从而降低健身兴趣。

因此,高校武术专业学生在进入全民健身环境中首要考虑的是适应性的问题。只有真正适应了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蓬勃发展,反之,脱离了全民健身大环境,将对武术运动发展,武术专业学生的个体发展造成极大影响。武术特有的养身性、观赏性、技击性和娱乐性正是全民健身大市场所需求的,高校武术专业学生可以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推广武术运动,吸引广大健身爱好者积极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如通过对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等拳种功法结合简单的中医理论知识来推广调理养生的理念;将武术套路编排成大型团体操,进行集体的表演传递美感,发挥其观赏性及娱乐性,达到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目的;将太极推手的技击性通过演练或比赛的方式进行展示,让群众认识到推手的技击价值,从而达到武术技击性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得到群众的认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三、高校武术专业学生在全民健身环境中发展必备的能力因素

高校武术专业学生要趁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东风扬帆远行,而不是裹足不前,这就需要在专业培养目标、个人能力提升上认清方向,适应环境需求,踏准市场节奏,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个人认为,武术专业学生在全民健身环境中需要具备以下能力因素。

(一)武术专业技能的多元化

作为武术专业学生,对武术常规的专业技能要有一定的了解,不能局限于对小专业的学习研究,“深井模式”的学习会造成学生专业技能单一,这是专业壁垒造成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目前很多高校武术专业学生都存在这种情况,散打专业的不会套路,套路专业的不会推手,这种现象会导致学生走向社会后综合竞争力差,特别是在全民健身环境中,健身群体对个人专业技术能力的需求远远要少于博而多学的复合型人才,因为群体参与武术运动是受武术的养身性、娱乐性、观赏性和群体性的影响,通过武术运动来达到强身健体、娱乐休闲、交朋纳友的目的,而不是通过个人崇拜来促使其参加武术运动的。其次武术专业技能都有互通性,套路很多技术动作是来源与实战格斗技巧,学生了解掌握不同的专业技能,能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武术本源,对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武术理论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二)知识结构的系统化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高校武术专业学生要增强社会竞争力,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了解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思想,运作模式以及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更新知识结构体系,创新思维理念。原有的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重技能轻理论,以专业运动员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对武术文化传承、武术养生功效知之甚少,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单一,会导致学生思维固化,不能站在武术运动向多元化发展的高度去思考问题,是不利于其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发展的。

武术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应由以下的知识单元组成:第一,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岁月的积累,形成了以武术为载体,以社会发展为背景的文化思想,所以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是与武术在全民健身环境中的定位有密切关系的,它包括了武术起源发展、武术人文精神、武术思想等。第二,武术养身文化与健身功效的契合与运用。全民健身背景下,最能体现武术价值的是其健身功效,通过武术锻炼来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目的,学生学习时不仅仅要学习各种功法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将其养身理念融入其中,传递“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养身思想。第三,系统的专业教学知识体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一名武术专业学生都是全民健身大地上的“星火”,要通过交流指导来影响更多的群体来参与武术运动,运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来培养参与者的兴趣爱好,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群体素质,是武术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基本构件。

(三)个人能力的综合化

现今社会各个领域衡量人才的标准是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单一的知识能力、创新能力或思维能力,而是综合能力,通常把这种人才称之为“复合型”人才。在全民健身环境中,武术专业学生需要凭借自身专业技术去指导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群众了解和参与武术运动;开拓创新能力是推广武术运动的助力,在交流的过程中拓展思维,创新锻炼方法手段,展现武术运动的娱乐性、观赏性、群体性来培养群众学习兴趣;协调组织能力是武术运动发展的聚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群体对武术运动的认知度,通过组建武术社团吸纳更多的健身爱好者参与,是增加武术健身人口的有效途径。

四、全民健身背景下提升高校武术专业学生能力的策略

(一)以“服务社会,务求实用”为专业教育改革指导思想

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目标上定位要准确,紧密贴近市场,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部分高校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将其本科生定位为科学研究型,这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几次大扩招后全国的武术专业学生就有三十多万人,每年就有接近十万武术专业毕业生,社会所能提供的科研岗位不能完全满足就业需求,更何况由于个体差异,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科研能力。所以,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根据市场需求找准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促进专业教育深化改革,以“服务社会,务求实用”为专业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从而达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目的。

(二)将社会实践纳入到专业培养目标体系

任何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实践活动上的,将实践能力培养纳入到高校专业培养目标体系中势在必行。从市场对人才需求来看,大多数就业岗位都欢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原因是适应工作的周期短,能更快地进入角色。高校在课程设计中开设实践课程增加教学实践的比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武术专业学生教学实践可采用校内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通过校内社团活动使学生了解,训练的安排、组织以及该项目的宣传及推广;通过与单位、社会团体搭建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参与社会武术比赛的组织、安排及执裁工作,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使其转化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工作经验,增强综合能力及社会竞争力。

(三)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全面分析社会和市场需求,多渠道、多路径为毕业生拓展就业方向,使就业方向多元化,避免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在全民健身大环境中,高校武术专业学生无疑是可大展拳脚,实现自我价值的。就业的方向不仅仅局限于武术教练,体育教师等专业岗位,还可以从事与武术相关的社会服务岗位,如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体育比赛策划、健身教练等。除了以上实质性的就业方向指导以外,还应从学生的就业观念上进行帮助,使学生能根据自身能力和实际情况精准定位,端正择业观念,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工作岗位。

[1]于翠兰,陈亚斌.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教育理念的改革及发展战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12.

[2]王岗,郭海洲.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3):36.

[3]周玉芳,王长琦,席饼嗣.武术大众化与全民健身的推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15.

[4]李江.试论高校武术与全民健身[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3):27.

(责任编辑:郝锐)

Research on Ability Training of CollegeMartialArtsMajor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w ide Fitness

CHEN Shan
(HubeiUniversity of Education,Wuhan,Hubei430205)

The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martial artsmust take the nationw ide fitness program as the carrier,which is activated by the college students ofmartialartsmajor.In order to train themartialartsmajors,colleges should set the comprehensive schedu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mpetition and adaption.Both the professionalabilitiesand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should be cultivated.So themartialartsmajors can strive to realize their self values and inheritof the quintessence of the Chinesemartialarts.

nationw ide fitness;college;martialartsmajor;ability training

G807.4

A

1008—7427(2016)03—0028—03

2016—03—02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全民健身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武术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研究与实践”(X2015029)。

陈姗(1981—),女,湖北武汉人,硕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全民武术专业
全民·爱·阅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