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6-03-07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培养途径重要性

耿 娟(海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耿 娟
(海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摘 要: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以及知识经济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思辨能力的培养已被列入到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且逐渐融入到了各个学科教学进程中去,为教学效果的增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活力源泉。现今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只有结合实际对教学工作进行更深入性的改革与完善,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才更符合时代与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最新的历史形势下,如何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成为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一道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辨能力;重要性;培养途径

一 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思辨能力,也就是思考与辨析的能力,它强调的是运用 恰如其分的评价标准进行必要的思考,通过自己认真的论证与分析,选出自己认为正确和重要的内容,最终做出最科学合理的判断。思辨能力是个体思维能力的核心,具有强大的思辨能力的个体在处理相关问题之时,常常很顺势地从正反两方面去思考和分析,并且深入性地对自身展开必要的自我检测,对于正确的观点非常坚持,坚决摒弃错误的看法,思辨能力越是强,就越不会轻易的盲目排斥或者盲从。因此,思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而且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增强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进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思辨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不少文献资料都显示,西方的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针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和研究工作十分重视,学者们对思辨能力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比如美国的哲学会“特尔斐”项目组就提出:思辨能力涵盖了分析、阐释、自我调节、解释、分析、推理以及评价等,其中核心的技能是评价、推理以及分析,该定义在更大的程度上将思辨能力的内涵与本质揭示了出来。有的学者强调思辨能力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教学逻辑思维,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在提升他们的学科思辨能力的基础上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就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来说,教学的目标不应当仅仅地停留在理解、记忆的层面,更重要的是用于实践,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分析所学的英语知识点,提醒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涉及到了各种复杂的关系与因素,若是缺少必要的思辨,学生对所学内容、教学理论以及学习技能等就无法做到更深入透彻的理解,其英语实际运用就会显得形式化和表面化。以思辨能力的培养为重要目标的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就是要使得学生养成合理科学的英语学习的思辨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通过一定程度的学、思、辨,在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加自如的应对今后生活与学习中的新挑战和新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 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开展小组合作式的英语教学模式

新课改要求英语教学工作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大学英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尝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由学生去支配,让他们在更加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英语知识点,夯实他们的思辨能力。详细一点来讲,首先,大学英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性格特征等,并结合学生意愿将他们分成实力相当的小组,并且选举具有领导力的小组长,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开展相关探索式学习。比如,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这样一道议论题:What are the teachers’roles 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帮助,进而鼓励学生以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上台表述大家的观点和看法,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予以必要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和热情的基础上,加深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理解以及口语水平,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今后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小组合作式的学习空间不应当仅仅局限在教室,还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尝试着将课堂教学“搬出”教室,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到学校附近的公园、名胜古迹等进行参观和游览,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游览任务,比如用英语表述在公园中的所见所闻、尝试着与游客进行沟通和交流等,如此一来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朝着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也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升、思辨能力的夯实做好了强而有力的铺垫;再者,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淘汰,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工作进行不断地调整与完善,以期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全方位培养与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运用多种教学形式,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服务,也促使英语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最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具体来说,其一,可以尝试运用演讲辩论式的教学模式,演讲指的是学生根据自身实力确定适合自己的演讲题目,首先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然后将自己的观点表述给他人,而辩论则要求学生对他人的观点做出迅速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不管是演讲还是辩论,都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比如,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即时的教学需求,在班级中开展辩论赛,以Do you think one’s appearance will affect his life?为辩论主题,在辩论中引导学生以appearance和life为关键词,重点探讨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在辩论双方激烈的辩论过程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专业化的思路引导和语言辅助,并且在辩论结束之时针对辩论双方的优劣点做最后的点评,让学生意识到辩论过程中所显现出的闪光点和不足,在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中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其二,要经常进行复述式的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与教学的主体,教师则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在分析语言的输入材料之时,要围绕着五大因素(who,when,where,what,how)进行判断,同时在输出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科学的筛选材料,将重点材料表达出来。比如教师在每堂课开始之前,可以鼓励学生针对上节课所学内容积极地进行复述,并且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夯实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也为本堂课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三,可以运用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促使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开发,引导学生自主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针对平时所学总结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并且在班会中进行交流与分享,从而在缓和了课堂气氛的情况下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三)充分发掘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

大学英语教师要注重在传授基本的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掘出英语教学中所具有的人文性,这不仅有助于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与广度。教师要先从语言方面入手,好的语言可以给人以唯美的享受,语言所具有的美丽随处可见,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调、表情和动作等,给语言赋予更鲜明的生机活力,比如在读某篇文章中的then fixing me suddenly with his bloodshot eyes这句话时,教师如果运用稍微重一点的语气,并且运用合适的眼神,展示出fix这个词,这句话就会瞬间生动起来,教师这样的讲解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生进入艺术的世界,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美的熏陶,而且为他们思辨能力的提升及其审美情趣的增强提供了更多的活力;与此同时,大学英语的教材所涵盖的内容方方面面,包括社会、政治、地理、人物以及精神等,这些教材除了表达必要的科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之外,还蕴含着许多值得探究和学习的人文思想,有些文章可以引导和帮助我们更加真实地看待珍贵的情感、世间的朴素。比如,对于Present (Book 1)这篇文章,教师借助于分析老太太在生日的这天从欣喜和激动地等待女儿归来,到后来将支票撕碎那刻的心碎的一系列情感的走向与变化,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父母渴望得到儿女关爱的那种思想感情,让学生对所学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如此一来他们的思辨能力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与锻炼;再有,人文性的英语教学还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提醒学生认识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与碰撞,比如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习惯就是“吃饭了吗”、“去哪里啊”等,但在一些西方国家,这些问题很可能被他人认为是窥探隐私,他们常用的问候语一般包括Hello、How are you等,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在和英美一些国家的人进行交流之时,要尽量地回避诸如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年龄以及婚恋等方面的话题,要通过引导学生多多关注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现象、生活和社会差距等现实情况,帮助他们克服与回避狭隘的民族主义,这不仅有助于促使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发展朝着更加正确、科学的方向迈进,而且有利于在帮助学生构建多元化思维的情况下为学生应变能力的提高做好强而有力的铺垫。

(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保障,而且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意义。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之余,要注重通过

积极主动地借助于广泛地阅读、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人优秀经验、上网查阅资料、观看优质教学视频等多种有效的方式,更全面地促使自己的英语技能得到提高与夯实,以便能够更加自如、从容地应对学生以及教学工作等方面所提出的新挑战与新任务;同时,学校也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工作之需,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更多的参与培训与教育的机会,要借助于英语教学专题会议、主题性的拓展训练活动、推荐优秀英语教师外出深造、邀请社会教学专家来校指导等方式,为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帮助,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变化的随时性;除此之外,要注重加强对英语教师的考核,考核的内容要包括教学水平、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学生评价等因素,最重要的是将考核的结果与教师所获得的福利待遇、薪酬相挂钩,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热情和主动积极性,为教学效果的增强提供良好的帮助。再有,为了充分地了解与掌握学生思辨能力以及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况,教师要经常性地走近学生,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与自身的学习情况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样可以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自由的空间和平台,更为重要的是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便于今后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结 语

思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英语素质和水平的提升,而且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综合素质的夯实等提供了更多的活力源泉。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良好途径和方式,通过改革与完善英语教学策略与手段,为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培养更多所需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

[2]张葵.浅析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J].考试周刊,2014,(11).

[3]李圣恩.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J].价值工程,2011,(1).

[4]张艳红.英语教学改革及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探讨[J].才智,2015,(1).

(责任编校:张京华)

作者简介:耿娟(1978-),女,河北阜平人,硕士,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应用型研究以英语文学。

收稿日期:2015-10-22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3-0154-02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培养途径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