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文写作中模糊限制语运用调查研究
2016-04-26兰丽伟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兰丽伟(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文写作中模糊限制语运用调查研究
兰丽伟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摘 要:论文基于自制语料库,依据我国学者黎千驹对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方法,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文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率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不同层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文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未存在明显差异及其在模糊限制语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把巧用模糊限制语作为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非英语专业学生;写作能力;英语教学
引 言
“模糊限制语就是那些使事物变得模糊或者不那么模糊的词语”,这是 Lakoff(1972)从逻辑语义学的角度在研究标准英语口语以及书面语时首先提出的。[1]自此之后,有关英语学习者的模糊限制语的应用能力在中外英语教学中开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模糊限制语习得情况,发现其在模糊限制语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探索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的策略,进而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一 理论基础
(一)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针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语言学家或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如语法、语义和语用角度提出了多种分类形式。国外比较有影响的是美国语言学家Prince(1982)和Hyland(1998)的分类。Prince从语义角度将模糊限制语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roximators)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又可分为范围变动语(Adaptors如:a little bit,almost,kind of,sort of,more or less,quite,really,very,some,to some extent,etc.)和程度变动语(Rounders如:about,around,many,most,lots of,generally,roughly,etc.),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又可分为直接缓和语(Plausibility如:I am afraid,I think,we suppose,we argue,probably,possible,likely,suggest,might,may be,would,etc.)和间接缓和语(Attribution如:according to,based on,it seemed that…,it might/may be assumed that…,it could be inferred that…,etc.)[2]。Hyland从语用角度将模糊限制语分为6种:表示认知情态动词(如:may,might,can,could,would,should,etc.)、表示意态倾向实义动词(如:seem,appear,suggest,estimate,tend,propose,and speculate,etc.)、表示可能推测的副词(如:likely,perhaps,apparently,virtually,etc.)、表示可能推测的形容词(如:possible,probable,etc.)表示可能推测的名词(如:possibility,assumptions,etc.)、表示程度、数量、频数和时间的估略词(如:about,approximately,roughly,often,occasionally,generally,somewhat,somehow,a lot of,etc.)[3]。为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模糊限制语的用法并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本次调查项目组采用了我国学者黎千驹的分类方法[4],详见表1。
表1.模糊限制语分类表
语 表认知范畴的模糊限制语 suggest,seem to,appear to,indicate,propose,imply,etc.表作者个人观点或为引起读者共鸣的模糊限制语I believe,to our knowledge,is our viewpoint,surprisingly,particularly encouraging,interestingly etc.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外语言学家从语用学以及语篇分析的角度来分析模糊限制语。如Fraser(1975),Vande Kopple (1985),Markkanen & Schroder(1989)等。根据以上学者的研究,概括地说:语用学中的模糊限制语指的是一种语篇策略,突出了它在交际情境中的作用,旨在特定语境中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如礼貌需要,削弱语气或表达含糊等[5][6][7]。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如:Kasper(1979),Flowerdew(1991),Ventola(1992),Nikula(1997)就EFL学习者使用模糊限制语做了一定的研究,上述作者的文献表明:与本族语者相比,EFL学习者无论口语语篇中还是在书面语篇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均存在某些问题[8][9][10][11]。
在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在模糊限制语的基础研究方面和学术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做了大量的研究,如:何自然(1985)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言语交际功能[12];连淑能(1998)介绍了英汉语中模糊限制语的差异[13];苏远连(2002)介绍了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和功能[14];蒋婷(2006)论论述了学术英语中的情态模糊限制语对的应用[15];蒋跃(2007)提出了模糊限制语在英汉约数的比较与翻译中的策略[16];蒋跃,寇英(2011)以医学论文为语料库,调查并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具有历时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模糊限制语使用有减少的趋势[17]。此外,也有学者在我国英语学习者模糊限制语习得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如:张莉飞(2009)指出我国大学专业与英美大学生均倾向于集中使用情态助动词,但前者明显过度使用[18]。
纵观上述文献研究,我们发现虽有学者开始关注我国英语学习者模糊限制语习得研究,但其研究对象多为英语专业学生,而我国大学生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专业学生,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模糊限制语运用情况更值得研究,因此,本研究将建立非英语专业学生作文语料库,调查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文写作中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的存在主要问题。
二 研究设计
(一)问题提出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文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否存在明显差异?(2)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文写作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种类是否存在明显差异?(3)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文写作中使用模糊限制语是否存在语用错误?
(二)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我们建立2个语料库:一个是吉林省某本科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文作文语料库(下文简称Corpus 1);另一是广东省某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文作文语料库(下文简称Corpus 2)。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实用性和可获性,2个语料库的作文分别是由两所院校大二非英语专业各100名学生完成,作文是2014年6月全国大学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真题:Suppose a foreign friend of yours is coming to visit your hometown,what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place you would like to take him/her to see and why?(作文要求120-180词)。其次,反复通读语料库中的200篇作文,结合黎千驹对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方法,确定该研究所用的模糊限制语集合,使用Antconc3.2.4检索软件对论文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逐一检索,并用SPSS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最后,结合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等有关理论进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
此外,项目组还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分析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文写作中模糊限制语掌握情况。课题组结合我国学者黎千驹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方法,就有关英语模糊限制语的掌握程度等问题设置问卷。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各类模糊限制语在不同语料库的整体使用频数及分布
表2.各类模糊限制语在两所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文作文中的整体情况统计表
通过表2可以看出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文作文语料库14637单词中有1638个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为11.2%;而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文作文语料库13689单词中有1503个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为10.98%。两所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总体使用模糊限制语频率只相差0.22%。
从整体上看,表能愿范畴的模糊限制语和表认知范畴的模糊限制语这两类模糊限制语在两类作文中使用的频数最高,表作者个人观点或为引起读者共鸣的模糊限制语最少,具体降序排列为:表能愿范畴的模糊限制语>表认知范畴的模糊限制语>表数量、程度范畴的模糊限制语>表认知范畴的模糊限制语>表作者个人观点或为引起读者共鸣的模糊限制语。但具体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类别有所差别。其中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作文中使用表能愿范畴的模糊限制语和表数量、程度范畴的模糊限制语及表作者个人观点或为引起读者共鸣的模糊限制语所占整体模糊限制语的百分数多于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百分数,分别相差0.68%,0.68%,0.32%;而表可能性的模糊限制语和表认知范畴的模糊限制语所占整体模糊限制语的百分数少于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百分数,相差分别为1.26%和0.42%。
(二)有关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模糊限制语的掌握程度等问卷调查
表3.有关英语模糊限制语基本问题的问卷结果统计(%)
表4.有关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作文中英语模糊限制语不同种类运用情况的问卷结果统计(%)
通过表3 & 4可以看出两所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模糊限制语的掌握程度都不是很好。具体分析如下:(1)两所学校学生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种类及功用知之甚少,超过80%的同学不太了解或一点也不了解;(2)超过40%以上的同学自认为很少或从不运用各类模糊限制语;(3)在各类模糊限制语中,同学们认为运用较多的是表能愿范畴的模糊限制语和表认知范畴的模糊限制语,运用最少的是表作者个人观点或为引起读者共鸣的模糊限制语,这与表一统计结果相同。
此外,我们通过对同学们的访谈了解到,问卷中多数英语模糊限制语他们学过,但写作时很少或不会运用,希望在写作教学中老师会有相关的讲解和训练。
(三)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文写作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语用错误
笔者发现在我们所选的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文作文语料库中存在模糊限制语语用错误现象,常见错误主要有语义重复和选词错误。
例1:In my opinion,I think visiting Guangzhou Tower is your best choice.
在本句中,In my opinion和I think都属于表作者个人观点的模糊限制语,二者同时用属于语义重复语病,因此,只用其一即可。
例2:You should visit the Great Wall firstly.
此句属于选词错误。should一词是指“应该”,含有必须要做或有责任做的意思,而文章中要表达的是建议美国朋友先参观长城,因此这里应该用may或had better为宜,表示“可以”或“最好”之意。
(四)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文写作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语用错误原因分析
第一,与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有关。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所学英语的词汇的语义意义理解不透,导致不会运用模糊限制语。例如:about,approximately,almost,nearly四词皆表“大约”之意,但about,approximately,在超过或没超过某标准的两种情形均可以使用,而almost,nearly则用于接近但未达到某标准的情况。
第二,与受汉语的负迁移影响有关。例如:汉语表达可能性的模糊限制语只有“也许”、“大概”、“可能”、“差不多”,就词性而言都是副词,其差别不太大,而英语表达可能性的模糊限制语包括形容词:likely,probable,possible;副词:perhaps,probably,possibly,maybe;情态动词may,might could,can;名词:probability,possibility等。这种汉语和英语在模糊限制语表达上具有不完全对等性,影响了学生在写作时少用模糊限制语或选取模糊限制语时出现语用错误现象。
第三,与英语教学有关。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93.78%的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会介绍有关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或功能及其用法;只有16.76%的老师意识到模糊限制语在写作中的重要价值;在写作教学中也几乎没有老师把巧用英语模糊限制语作为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正确指导学生准确、恰当地运用英语模糊限制语是导致学生在英文写作中使用模糊限制语出现语用错误或使用频率低的另一原因。
四 结论和反思
本项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总结如下:
1.就整体而言,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文写作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未存在明显差异,使用频率为11%左右。
2.就模糊限制语的种类而言,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文写作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种类未存在明显差异,表能愿范畴的模糊限制语和表认知范畴的模糊限制语这两类模糊限制语使用的频数最高,表作者个人观点或为引起读者共鸣的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最少。
3.就语用角度而言,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文写作中使用的模糊限制语存在语用错误现象,常见错误主要有语义重复和选词错误。
英语中的模糊限制语不但种类多变,而且语用功能繁多,表达形式也多样,对于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掌握并正确运用的确很难。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英文写作整体水平不高,模糊限制语应用能力低,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巧用模糊限制语作为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具体建议如下:
1.增强学生运用模糊限制语的意识。如:课上讲授有关模糊限制语的种类及不同模糊限制语的功用,重点讲解具体模糊限制语的词义及用法。
2.培养学生识别模糊限制语的能力。如:可以在阅读中让同学识别模糊限制语并进行标注。
3.提高学生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水平。如: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如何运用模糊限制语并关注学生写作中模糊限制语使用频率,及时批阅学生作文并反馈有关模糊限制语的运用是否得体等。
参考文献:
[1]Layoff G.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1972,(8): 183-228.
[2]Prince,E.,Frader,J,& Bosk,C.On hedging in physician-physician discourse[J].Linguistics and the Professions,1982,(5):83-97.
[3]Hyland,K.Hedging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1998b.
[4]黎千驹.模糊修辞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5]Fraser,B.Hedged Per formatives[C].In Cole,P & Morgan,J.L.(eds.).Syntax and Semantic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187-210.
[6]Vande Kopple W.Some Exploratory Discourse on Metadiscourse[J].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1985,(36):82-93.
[7]Markkanen,R.and Schroder,H.Hedging as a Translation Problem in Scientific Texts[C].In Lanren C. & Nordman,M.(eds.).Special Languages:From Human Thinking to Thinking Machines. London:Multilingual Matters,1989:171-175.
[8]Kasper G.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Modality reduction[J].The Interlanguage Studies Bulletin,1979,4:45-49.
[9]Flowerdew J.Pragmatic modifications on the ‘representative’ speech act of defining[J].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1,15(3):253-264.
[10]Ventola E.Writing scientific English:overcoming intercultural probl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2,2(1):191-220.
[11]Nikula T.Inerlanguage view on hedging[A].In R.Markkan en & H. SchrÊder(Eds.),Hedging an d Discourse[C].Walter de Gruyter. 1997,188-207.
[12]何自然.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外国语,1985,(5):27-31.
[1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4]苏远连.英汉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和功能[J].广州大学学报,2002,(4):29-32.
[15]蒋婷.论学术英语中的情态模糊限制语: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6,(4):47-51.
[16]蒋跃.英汉约数的比较与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69-72.
[17]蒋跃,寇英.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历时对比:以1990-1994年与2005-2009年英语医学论文中模糊限制语使用为例[J].外语教学,2011,(11):16-20.
[18]张莉飞.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09.
(责任编校:张京华)
作者简介:兰丽伟(1975-),女,吉林四平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
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英汉药学论文英语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A2013147)。
收稿日期:2016-01-04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3-01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