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戏剧研究现状与问题探究
2016-03-07马亚琼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马亚琼(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中国儿童戏剧研究现状与问题探究
马亚琼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21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戏剧在概念辨析、美学特征、审美功能、发展演变、问题认知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化,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研究局限也非常明显:儿童戏剧基础理论建设十分匮乏;中国儿童戏剧史研究薄弱,尚未出现专业儿童剧院(团)史;世界儿童戏剧史研究几乎一片空白;具有学理性阐释的儿童戏剧批评缺席;缺乏理论层面的中西儿童戏剧比较研究等。
关键词:21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戏剧;理论研究考察;研究局限
文化产业时代,伴随着儿童文化消费市场的不断升温, 儿童戏剧被称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根据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2015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统计与分析》显示:2015年,儿童剧演出了4390场,比去年同期3787场增长了15.9%;观众数量为14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132万人次增长了6.6%;票房收入为1.11亿,比去年同期1.05亿增长了5.2%。
这种市场热的背后究竟是中国儿童戏剧艺术的全面发展,还是利益驱动下的鱼龙混杂?考察中国儿童戏剧研究现状,无论对于提升儿童剧审美格调,还是优化儿童戏剧产业发展路径都有着积极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论题主要集中于儿童戏剧艺术本体论研究,较少涉及儿童戏剧教育活动的展开。另外,中国儿童戏剧理论研究非常薄弱,多散见于报纸、评论和内部刊物,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构架。故笔者暂以21世纪以来公开发表、出版的文献为主,参以个别内部资料,挂一漏万之憾,希望在日后研究中尽量弥补,请方家指正。
一 概念之争
什么是儿童戏剧?如何给儿童戏剧定性,成为学者们首先争论的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儿童戏剧之所以能够从戏剧门类中分离出来,是缘于其特殊的受众群体,“为孩子”应该是其核心概念,不容混淆。至于是否写儿童,或是否由儿童演出都不能成为归属儿童戏剧的决定性因素。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有程式如、侣鹏等。也有评论者采取更宽容的立场和角度,认为儿童戏剧不应该排斥成人观众,代表人物如李庆成等。
随着儿童戏剧新形式、新观念、新剧种的不断涌现,学者们试图从独立学科层面对儿童戏剧进行界定。有研究者从隶属关系上强调儿童戏剧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必要性,如王育生指出:“儿童剧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要求和美学特征的、独立的艺术领域和艺术门类。儿童剧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分野,首先来自于它的服务对象的不同,并由此引发出在题材、内容、艺术样式,乃至其理论基础、审美原则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和区别。我们一定要把儿童剧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认真加以研究。”[1]55-58这样的论断为儿童剧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合法性和新的思维路径。同时也表明以往简单的“戏剧特点+儿童心理”的批评模式已不能满足中国儿童剧艺术品质的提升需求。
较多的研究者倾向于从戏剧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加以区分,如富有童趣的故事和活泼的舞台形式等,表述类似,不予赘述。尽管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成人创作给儿童看的戏剧”是中国儿童戏剧概念研究的一个基本共识。
范煜辉结合美国儿童戏剧的研究成果,指出西方学者将儿童戏剧行为划分为儿童演戏给儿童看,成人教儿童演戏和成人表演给儿童看三类。鉴于第一类与儿童游戏有交叉,第二类属于儿童教育范畴,所以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儿童戏剧仅限指第三类,并细分为婴儿戏剧、童年戏剧和少年戏剧等[2]45-50。但很快,他在另一篇论文[3]134-137中解构了“成人演戏给儿童看”的儿童戏剧概念。他认为这个概念成立有两个必要条件:成人创作与儿童作为独立观众群体。他首先以“非洲儿童戏剧舞台先于戏剧文本存在”的实例颠覆了“成人创作”这一条件。其次,他系统分析了美国和苏联儿童戏剧创作发展情况:美国是上演大人想让孩子看的儿童戏剧,即大人孩子都喜欢的儿童戏剧;而苏联则是将儿童戏剧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载体。基于美国和苏联儿童剧情况的分析,他认为儿童并不是独立观众群体。因此,“成人创作给儿童看”的概念存在先天性漏洞,不能成立。范煜辉彻底颠覆了儿童戏剧已逐渐稳定的学科界限,认为儿童戏剧学科的边界不应被欧美儿童戏剧所固化,应探究多种序列的儿童戏剧概念,如非洲儿童戏剧、亚洲儿童戏剧、欧美儿童戏剧等,概括其特有的类型特征及规律。范煜辉试图用解构主义摆脱西方学术霸权的影响,但同时也解构了儿童戏剧三十多年来达成的共识,使得儿童戏剧的概念更显得难以捉摸。
儿童戏剧的概念在学者们讨论纷争中显得多元共生,甚至一些基本共识也被瓦解。其实,这种概念之争不单单出现在中国儿童戏剧界。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前秘书长伊维萨·西米克(Ivica Simic)称:从严格意义上说,世界范畴内没有真正的儿童剧的概念。但是提到儿童剧,一般我们会说这两个概念,孩子的戏剧和以孩子为服务对象的戏剧。前者着重儿童,作品有时难免有些幼稚;而后者着重于戏剧,所以艺术品质很重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世界范围内儿童戏剧理论研究的薄弱和儿童戏剧本身的流动性、丰富性、包容性。
二 特征之辩
儿童戏剧的特性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1934年陈伯吹就对儿童剧剧本、活动指导、舞台设置、假面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1979年任德耀结合多年演出实践认为[4]205-209:儿童看戏是来“参加战斗”的,极其认真;儿童剧场有时是“闹哄哄”的,孩子主观参与性极高;儿童戏剧观众是复杂的,需要按年级分档;儿童戏剧演员尽管要求更高,但乐趣在于观众对他的信任;儿童戏剧的角色既有孩子也有成人;儿童戏剧的票价不能太高;儿童剧院要送戏到校园、要重视学生的课外戏剧活动等等。
进入新世纪以后,关注儿童戏剧艺术创新和理论构建的研究者逐渐增加,相关评论文章和学位论文也逐年增多,从多个层面对儿童戏剧的品质进行解读和评说。
有研究者从理论构建中论述儿童戏剧的审美特征。李涵强调儿童剧的故事性要突出,不能情节、人物薄弱,靠歌舞来凑。这是对新世纪出现的音乐剧泛滥,情节零碎、七拼八凑的反拨。王又乐指出儿童剧是一种矛盾戏剧样式,既要直观、形象、横向蔓延式思维,同时又要具备丰富的内涵、隽永的趣味。[5]8-12这是对儿童戏剧提出了美学品格上的较高要求,既要考虑儿童接受特点,同时要满足审美教育的目标。王育生系统论述了儿童剧的特殊性[错误!未定义书签。]55-58:题材更重视神话、童话、民俗以及科幻;多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音乐性和歌舞性较强;演出时间不宜超过两个小时;演员在形体、声音、技艺上有特殊要求;以真、善、美为基本美学原则,要适度展现生活艰难,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等。这样涉及儿童戏剧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尤其值得期待。王育生重新划定了儿童戏剧的范围,既不是成人戏剧的简化版,也不是话剧、歌舞剧或闹剧的分支。如果从这个逻辑基本点出发,儿童戏剧的美学原则及评价标准都亟待学者们认真地进行思考和学科建设。
方先义的专著《儿童戏剧创编与表演》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儿童戏剧的编剧论、表演论、导演论、舞台美术论和儿童戏剧教育论的理论专著。他从儿童本位出发,结合成人戏剧理论成果,系统论述了儿童戏剧的特性,如符合儿童心性、戏剧冲突单纯、语言口语化和动作化等等。难能可贵的是方先义的研究着重强调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配备实践训练和创编范例,处处闪现着作者基于多年实践所得的理论思索。但因为该书的编写主要以作为学前教育系课程教材为目的,不可避免要求“全”并偏重儿童戏剧教育实践,使得有些理论阐释没有充分展开、欧美港台儿童剧情况介绍稍显薄弱。
有研究者从剧目评论中总结儿童戏剧的基本特性。代表性评论者有程式如、李涵、欧阳逸冰、李庆成、刘平等。程式如强调儿童戏剧首先是戏剧,要在戏剧本体上,尤其是戏剧文学上下功夫。欧阳逸冰强调,儿童戏剧既要遵守戏剧创作的一般规律,又要适应儿童独特的审美需求和心理特征。[6]31-34李庆成提出,儿童剧要突出戏剧性,以“深入浅出”为贵,即单纯浅显同时内涵丰富。胡一飞认为儿童剧应以儿童为本,突出游戏精神,兼顾思想内涵,以鲜活的艺术形象感染儿童。
儿童戏剧剧本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样式,但长期以来儿童文学评奖较少关注儿童戏剧剧目创作,论及儿童戏剧文学的理论专著较少。2009年王泉根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中从戏剧结构要素对儿童戏剧的特征进行了专节论述:“主题鲜明,题材选择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剧情合理,戏剧冲突集中可信;塑造个性鲜明的舞台人物形象;富有儿童情趣和动作性的戏剧语言;儿童戏剧舞台艺术的综合性;演出过程中的观众参与性。”[7]275-281
此外,据中国知网硕博论文库资料显示,关于儿童戏剧的学位论文集中于作家作品论、儿童戏剧教育与儿童文学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赵靖夏强调打破儿童戏剧与儿童文学的隔阂状态,呼吁建立“儿童文学小剧场”、“品格剧场”等,呈现出二者立于“游戏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点。[8]从儿童文学和儿童戏剧的关系角度思考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路径,为学界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但由于作者过于偏重儿童文学,使得儿童戏剧本体属性展开不足。计敏指出任德耀戏剧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富有童心、民族性、注重西方现代派元素的吸收等。[9]胡弘瑜从神话母题出发追溯故事源头,分析了《马兰花》所蕴含的原型模式和民族文化价值观。[10]由于儿童剧相关资料公开发表的不足,使得儿童戏剧研究难度很大,故以此为选题的硕博学位论文非常罕见。这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国儿童戏剧本体论研究的展开和深入。
三 价值评估
自20世纪20代始,周作人、周邦道、郭沫若、郑振铎、魏寿镛、朱鼎元、张圣瑜、王人路、葛承训、吕伯攸、陈伯吹等针对儿童剧的审美功能和价值评估的思考就已开始。1922年周邦道在《儿童的文学之研究》中指出,剧本可以“描摹人情,表演事实”,既可激发想象又能享有共同游戏的快乐,有莫大的教育价值。1946年,宋庆龄进一步指出:“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戏剧培育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是最有意义的事情。”[11]70
21世纪以来,很多学者将儿童戏剧发展困境的原因归咎于长期对教育功能的过分偏执,引发了对儿童戏剧审美价值的讨论和思考。程式如认为儿童戏剧首先是戏剧,是艺术感染,不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强调对于儿童发展的审美作用。[12]52-56编剧邹静之则强调儿童剧最大的追求是娱乐功能的实现,即让儿童高兴,获得快乐的观赏效果。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艺术总监吴玉中指出儿童戏剧的精神承载是陶冶个体、滋养心灵,而不是带有强制色彩的教育俯视态度。他认为“让观众感到快乐”是底线,“真诚地打动观众”是高分。[13]63-67面对市场化的冲击和部分剧目粗制滥造的娱乐,大部分儿童剧研究者强调教育功能不能丢,但也痛心于“高台教化”的痼疾一直难以褪去,严重限制了儿童剧的发展。李思源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能否把教育功能放在首位,而是用怎样的方式、怎样的内容施展教育的功能。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周予援将儿童戏剧归纳为教育性、人文性、感染性、启发性、知识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的统一。[14]429由此可见,近年对儿童戏剧审美本体回归的见解逐渐成为共识。如何更好地实现这种统一是我们接下来需要着力研究的重要内核。
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戏剧教育逐渐升温,相关理论专著相继出版,其中部分章节涉及儿童戏剧价值评估。如张金梅的《幼儿园戏剧综合课程研究》、方先义的《儿童戏剧创编与表演》、陈世明等的《儿童戏剧的多元透视》等。张金梅从戏剧人类学角度出发高度评价儿童戏剧的教育价值,指出儿童具备戏剧天性。陈世明等从儿童发展角度指出儿童戏剧教育具有疏解情感情绪、培养社会意识、传承民族文化、整合学科资源、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创造力、锻造人格精神等价值功能。方先义认为儿童戏剧教育的意义表现在:解放儿童的身体与心灵、娱乐功能、开拓儿童视野、语言和人格层面教育、启迪创意想象、美感教育等。尽管以上论述更多针对儿童戏剧教育活动阐释,但对提升儿童戏剧本体论价值评估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四 发展演变
中国儿童戏剧古已有之的观点,最早见于1983年。程式如在《儿童剧的由来与发展》等几篇论文中指出:儿童戏剧在我国有自己的衍变发展过程,古代一千多年以前早已有之。她提到中国古代百戏杂剧活动中大量存在的少年儿童参加演出的情况, 谈及某些古代剧作中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和以儿童为观众的影戏棚,认为这是包括儿童演剧和儿童观剧在内的中国儿童剧早期现象。[]361这个观点对于儿童戏剧和儿童文学的史学贡献意义是巨大的。自五四周作人的相关论述始,儿童剧是西方舶来品的论断深入人心。程式如的发现为学界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思路,中国儿童戏剧的历史起点以及美学品质有待更加审慎细致的梳理和认知。
1990年,任徳耀在《中国儿童文学大系·儿童剧》导言中全面回顾了自五四以来70年中国儿童戏剧的创作历程。2009年,胡丽娜在《中国儿童文学大系·儿童剧(4)》增补卷导言中,以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为主线,兼顾文本创作和舞台演出,梳理了近二十余年中国儿童戏剧发展进程。她指出中国儿童剧艺术创新和市场探索并行,提升艺术品质成为共识,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2003年李涵主编的《中国儿童戏剧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弥补了儿童剧这方面研究的空白。这是中国第一部儿童戏剧史,以戏剧文学为主,兼顾导表演、舞美设计、演出活动等相关事件。尽管稍嫌芜杂,论少于史,但是为后来学者提供了一份关于百年来中国儿童戏剧历史的尽可能完备的资料,非常珍贵。本书附录中由蓝凡撰写的《中国古代的儿童戏剧》一文梳理了宽泛意义上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献。
更多的研究者们是集中于通过对近年新创剧目、全国儿童戏剧展演剧目、中国儿童戏剧节参演剧目、上海国际儿童戏剧节参演剧目等进行或个案、或比较、或系统的评述和分析,进而体现出儿童戏剧的发展脉络和趋势。代表性研究者有程式如、李涵、朱以中、李布尔、李庆成、陈迎宪、欧阳逸冰、刘平等。除了程式如的《儿童剧散论》、李涵的《儿童戏剧艺术的魅力》,新世纪出版的儿童剧评论集有李庆成的《儿童剧艺术论》。另外,欧阳逸冰的《戏剧与动画:欧阳逸冰艺术评论集》中也收录了部分儿童剧评论文章。程式如认为儿童戏剧最大的发展是观念的嬗变,认为要点燃孩子们的想象力需要开拓题材范围,力求精品,勿忘少年和准青年观众,健全营销渠道等。刘平指出近十年中国儿童戏剧发展体现在拓展题材、塑造人物、提升品质等几个方面。
新世纪还出现了地域性、阶段性的儿童发展演变梳理,如: 蔡莉莉《新时期儿童戏剧创作的现代性追求》、布而《抗战时期解放区的儿童戏剧》、谈风霞的《中国现代儿童剧艺术发展初探》、张明明的《“十七年”儿童剧本创作艺术简述》、赵琼的《1917-1949上海儿童戏剧史略》、黄李娜的《抗战时期儿童戏剧对当代儿童戏剧发展的启示》、陈丽芬和汤志红的《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趋向》等。谈凤霞将中国现代儿童剧艺术发展概括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分析了各阶段的表现形式、艺术风格、成败得失等问题。李利芳的专著《中国发生期儿童文学理论本土化进程研究》中部分章节涉及并梳理了1912至20世纪30年代中叶中国儿童戏剧理论研究成果。台湾学者陈晞如《融合与开创:台湾儿童戏剧教育史述评》,探讨了半个世纪以来台湾的文化政策、官方措施、民间活动与儿童戏剧教育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中国儿童戏剧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之薄弱是显而易见的。至今为止,《中国儿童戏剧史》仅有一部,尚未出现任何一家专业儿童剧院(团)史。相比较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15](1947年成立)、中国儿童艺术剧院(1956年成立)、辽宁儿童艺术剧院(1960成立)等超越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而言,这样的研究现状显然是不能够令人满意的。除此之外,对于世界儿童戏剧的发展史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更遑论理论层面的中西儿童戏剧比较研究。
五 问题认知
21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戏剧艺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关儿童剧的“现状”、“问题”、“困境”、“缺失”等词频繁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儿童剧发展的问题认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谭志敏指出儿童剧现状举步维艰:“游击队”搞乱儿童戏剧消费市场、缺少精品剧目、局部火爆与整体冷淡的市场格局、儿童艺术审美的差异性需求与创作重复性的矛盾。[16](43-45)周汉友认为儿童戏剧专业创作、研究人员匮乏,儿童戏剧的创作观念、舞台表现手段等的创新需求迫切。[17](158-164)王珏强调儿童戏剧存在十大缺失现象:人文关怀缺失、童心缺失、生活基础缺失、民族文化传承缺失、正面引导缺失、想象力缺失、调研与学习的缺失、深刻思想内涵的缺失、创作人才的缺失、市场环境的缺失。[18]
基于以上现状和问题,侯颖指出中国儿童戏剧发展滞后的原因是:传统文化中的成人本位思想的影响、儿童戏剧主体性贫弱、儿童戏剧理论研究和批评的缺席等。[19]30-33她认为应将更多的编、导、演的权力下放给孩子,增强儿童的主体性参与。侯颖从儿童观、儿童本位角度寻找突破口,旗帜鲜明地指出儿童戏剧理论研究的缺席已反向制约了儿童戏剧创作的良性发展。这是非常具有学术魄力和责任担当的见解。当然,儿童剧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门类,其美学品质的保证和提升恐怕难以仅靠编导权力下放给儿童就能够解决。遗憾的是,由于单篇论文的容量所限,作者没有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陈迎宪从扶持力度、形态样式、创作观念等三方面充分肯定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戏剧取得的成绩;与此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态建设、演出市场、互动模式、借力程度、题材体裁、观念更新等方面的忧思。[20]22-27
周予援在《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中认为儿童戏剧的创作方向和发展前景是[]436-448:人性的美好,追求真善美等基本人生哲理的传达、与现代少年儿童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的解决、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形式上的求新与探索、小剧场儿童戏剧的探索和实践等。他从儿童戏剧的系统工程建设角度,对剧本创作、舞台形式、剧场实践等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具体的要求。
陈晴的《浅论中国当代儿童戏剧发展及策略——以1990-2011年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为例》分析了儿童戏剧发展式微的原因,提出应对策略:拓宽取材范围、贯注游戏精神、注重年龄特征、推进产业发展等。作者的学术勇气难能可贵,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发展策略。只是因受制于客观材料范围,未能以更开阔的学术视野肯定中国当代儿童戏剧发展的成绩。论题以批判为主,稍显偏颇。
结 语
21世纪以来,儿童戏剧在概念界定、艺术特征、价值评估、发展演变、问题认知方面日渐深入,但研究的局限也非常明显。一言以蔽之,儿童戏剧的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儿童戏剧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儿童戏剧基础理论建设十分匮乏。持续关注儿童戏剧领域的研究者极为罕见,故难以从大量零散的采访、短评中提炼出系统的中国儿童戏剧理论构建。2.中国儿童戏剧史研究薄弱。目前只有一部史论专著,尚未出现专业儿童剧院(团)史,如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史、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史等。3.具有学理性阐释的儿童戏剧批评缺席。有关剧目解读的短评、报道居多,多数批评语汇匮乏、评价模式单一、以介绍剧情为主,对儿童戏剧理论问题缺乏把握,从而导致解读失败。4.对世界儿童戏剧发展史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儿童戏剧概论》之类的专著至今还没有出现。5.缺乏理论层面的中西儿童戏剧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育生.观念不更新不会有佳作——第四期中国剧协编剧研修班讲课提纲[J].剧本,2012,(12).
[2]范煜辉.回顾与反思:儿童戏剧的发生期[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范煜辉.反思西方儿童戏剧学科边界的确立[J].文艺争鸣,2013,(2).
[4]任德耀.儿童戏剧纵横谈[J].戏剧艺术,1979,(Z1).
[5]王又乐.儿童剧的格局[J].上海戏剧,2008,(7).
[6]欧阳逸冰.崭新的探索:从几台儿童剧好戏说起[J].艺术评论,2013,(6).
[7]王泉根.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8]赵靖夏.论以儿童文学为根基的儿童戏剧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6.
[9]计敏.任德耀创作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6.
[10]胡弘瑜.童趣中的真善美——《马兰花》的神话母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
[11]李涵.中国儿童戏剧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12]程式如.新世纪儿童戏剧的发展与反思[J].艺术评论,2008,(6):52-56.
[13]吴玉中.开拓主题与探索市场:创作者在儿童剧发展中的新天地[J].艺术评论,2008,(6).
[14]周予援.儿童戏剧创作的思考与演出市场的培育——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发展思路回顾[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
[15]谭志敏.儿童剧面临的矛盾与困境[J].中国戏剧,2006,(12).
[16]周汉友.我国儿童戏剧发展之历史回眸与现实描述[J].中国儿童文化,2004,(12).
[17]王珏.十大缺失困扰我国儿童剧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7-06-04.
[18]侯颖.亟待发展的中国儿童戏剧[J].戏剧文学,2007,(2).
[19]陈迎宪.播种春天放飞理想——儿童剧的欣喜与忧思[J].艺术评论,2013,(6).
[20]陈晴.浅论中国当代儿童戏剧发展及策略——以1990-2011年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校:王晚霞)
作者简介:马亚琼(1986-),女,河南洛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儿童戏剧和儿童文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少年文化产品的生产现状与引导策略研究”子课题“儿童戏剧的生产现状与引导策略”(项目编号11AZD018)。
收稿日期:2016-01-11
中图分类号:I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3-00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