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新常态前沿研究
——2016年首届中国生态文明智库学术论坛述评

2016-03-07包庆德崔思朋

关键词:环境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包庆德,崔思朋

(1.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70;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新常态前沿研究
——2016年首届中国生态文明智库学术论坛述评

包庆德1,崔思朋2

(1.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70;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摘 要:2016年1月9—10日首届中国生态文明智库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论坛围绕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生态文明理念与环境教育、生态文明实践及其示范区研究等三个重要议题进行讨论。论坛深刻剖析当下中国生态环境现实与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内在关联,深度解析生态文明理念与环境教育的嵌套关系和内在逻辑,深入评析生态文明实践及其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的进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本次会议未设开幕式,直接进入大会报告,并以反映国家战略方针和重大政策的“描述类”评介报告,反映学界学科维度和典型案例的“评述类”学术报告,以及反映重大现实关切和前瞻价值的“学术类”前沿报告等重要形式来鼓励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激发“思想的声音”,有效地提升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新常态前沿研究水平。

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智库;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新常态;环境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

由中国生态文明智库、世界杰出医师协会主办,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春知绿环保技术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经济伦理与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中国伦理学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周刊》等机构协办的“中国智库战略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保新常态环境与健康伦理自觉学术论坛”于2016年1月9—1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近百名学者参会。大会报告由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分会会长叶平教授等主持,中国生态文明智库创始人及中国周刊战略发展总监张国发博士、清华大学卢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欧阳志远教授和张云飞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郇庆治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刘湘溶教授等出席并做报告。我们对本次会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新常态”主题的主要观点述评如下[1]。

一、关于生态文明的基础理论研究

夯实基础理论研究是筑牢学术繁荣的重要根基,基础理论研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下关于生态文明的基础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郇庆治教授援引潘岳同志先后发表在《学习时报》上的“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2006)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2015)两篇论文,解读当下中国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基础研究的情况。认为中国学术界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的一般概念和实践举措方面著述颇丰,但在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社会主义维度阐发上有些谨小慎微、避重就轻。正因为如此,潘岳同志在发表“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10年之后,再次专题阐释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的指导意义,可谓恰逢其时,立意深远[2]。肖玲教授指出,哲学要参与实际,更要指导实践。而这些最终都要落到文化上,通过文化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形成生态观念等。可以发现,基础理论研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的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不可照抄照搬西方关于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的观点。卢风教授认为,物质主义使人们沉溺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错误生产活动中,生态文明也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也呼吁一种不同以往的人文精神,也即超物质主义的精神路径。中国传统儒释道精神与生态化基督教超物质精神思想都可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文精神。刘魁教授认为,应对严峻的生态危机,需要应对自然界的内在报复,及承担建立新的生态文明的时代使命。对此问题的解决,刘魁总结学界当下三个主要方案,即工业生态化方案、生态社会主义方案、建设性后现代方案。就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出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即按照中国古代《周易》中的“天人合德”的思想重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与治理论等。杨涯人教授提交会议论文认为,生态文明理论应在中国本土化,成为中国化了的核心文化。生态文明理论应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结合,剖析中华文明中蕴含着的生态智慧,即以“中”、“和”、“容”等为普遍伦理标准和基本方法论原则,这也是适应今日中国本土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思想源泉。

中国社会发展至今日,其社会的根本矛盾逐渐由生产效率与经济公平的矛盾,变为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的矛盾。欧阳志远教授认为,可持续发展与今日社会发展现实已严重不符,逐渐被“绿色发展”所取代。而绿色发展即调整生产关系,改革上层建筑,解放利于自然生息和人民幸福的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只有保证生存质量改善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发展[3]。方世南教授通过回顾20世纪60年代逐渐兴起的战略环境评价活动,又通过评介“促进生态公正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态权益的基本要求、促进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得以加快建立补偿机制”等角度解读发挥战略环评对于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佟子林教授提交会议论文认为,绿色发展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保护,更是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也是走向生态文明的桥梁。

张云飞教授认为,绿色发展包括人口领域的均衡发展、资源领域的节约发展、能源领域的低碳发展、环境领域的清洁发展、废物利用上的循环发展、生态安全和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安全发展。第一,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国家生态化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强化国家对生态化科学技术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统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协调发展,同时必须坚持生态正义的原则,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整治和区域生态环境整治,实现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的融合;必须坚持开放发展,既要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事务,也要积极利用国际社会清洁发展机制,在借鉴全球绿色新政经验基础上,推动中国绿色发展,同时要高度注意公害转嫁和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切实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实现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的融合;要研究将“生态文明”和“环境权”等绿色条款写入宪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广泛推行环境公益诉讼,实现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的融合。第二,坚持绿色发展,将陆海空的资源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整治统一起来,按照立体的方式推进可持续治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坚持区域联防联控和生态环境公平,坚持本地治污和区域协调相互促进,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第三,坚持绿色发展,建立和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要探索建立大部制,增强可持续领域行政部门的权威性和执法的有效性;要积极探索适应绿色发展要求的统计、审计、会计、财税、融资等制度,建立并实行绿色GDP制度,以此规范和引导绿色发展;要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美丽”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列,作为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为此必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绿色化,将绿色化原则和要求贯彻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治理体制的各环节和各部门。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复合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生态文明研究需要深化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曹顺仙教授提出“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生态文明思维,内含微观、中观、宏观、宇观等层次。三维化生态视域包括什么是生态文明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一个共同生态主题;理论与实践两个基本点;自然科学、人类学、哲学社会科学三大论域;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四种关系。李世雁教授提出生态哲学是从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发展起来,这是它的第一构成;生态认识论是其第二构成;生态本体论是其第三构成。徐朝旭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有其价值观基础,而其价值观构建必须超越环境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二元论范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观基础基本内容应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幸福、环境正义”等方面[4]。解保军教授提交会议论文认为,国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著述颇为丰厚,但对于前苏联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生态思想研究尚付阙如。对普列汉诺夫地理环境论、列宁生态自然观、布哈林平衡论等进行解读并介绍早期生态学发展与实践活动等。苏联早期生态思想与实践领先于世界,却未发展成为世界进步的生态国家典范,苏联社会后期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也模糊了苏联早期进步的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应该发挥交叉学科的知识,借鉴各学科的优势。刘华杰教授认为,博物学文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而时下博物学所受关注程度低,未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结合。指出博物学的发展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从具体事情做起。要启动每位个体的博物感知、博物致知能力,可以顺应天意,减少损失,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变“变态发展”为“自然发展”[5]。肖显静教授以生态学视角为切入点,对中国生态学哲学和生态哲学研究主要内容及预期要在学术思想理论方面、学科建设方面、资料文献发现利用以及生态学哲学与生态哲学研究意义等方面目标进行阐释。郑慧子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关照两类基础性问题,即关于社会生态化发展的生态学基础问题、关于现实的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反生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问题,这两类问题也是构成生态文明实践及实现程度的基础。且对于生态学基础性问题的研究是后者的存在基础和主要参照系。段伟文教授认为,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验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等是导致社会与自然伦理冲击的根本原因所在。

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充分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邹庆华副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与多变性、及其治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决定了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而公民的参与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中占据特殊的主体地位,因而必须在现实生态环境善治目标的指导下,将生态意识融入公民生态意识培育体系中,拓宽生态意识视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培育公民生态参与实践能力等,推进生态相关制度全民建设。周鸿教授在提交会议的论文中认为文明是人类在保持与环境平衡的前提下不断导致进步的一种状态。而当下社会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强调公民的生态道德,只有公民具有生态道德,生态文明建设才有可能实现。具体措施包括培养民众的“生态维美观、生态良心感、生态正义观、生态义务观”等层面。周国文副教授就生态和谐社会生态伦理出现的传统文化背景、经济背景、当代道德滑坡、价值多元、公民意识以及形成中国情境生态和谐社会生态伦理的基本条件等进行阐释,即需要生态社会观念的浓厚氛围、公民生态伦理的主体性、公共生态交往道德共识的培育、观念上对公德与私德的区分、自觉遵守生态道德意志的培育、真诚持久的生态道德信仰的培育等若干维度。

生命伦理与风险伦理是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构成。陈泽环教授认为,中国生命伦理学尚未形成一种立足于当代生命伦理实践,吸收和利用中外思想的理论。中国生命伦理学有必要在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路径、基本理念及其对中国的贡献等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寻求突破,努力为中国思想提供独特的贡献[6]。迟学芳博士认为中国社会公共生命文化创立,需要对中国的生命伦理学研究予以定位。通过对典型事件分析,指出中国当下生命伦理学在现实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时代特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的生命伦理学应以大生命文化观为出发点、需要对中国生命伦理学传统进行梳理和诠释、也应基于大生命文化观开展中西文化的交流等。王维斌就学界对于风险伦理的研究进行梳理,包括关于风险研究、伦理研究及风险与伦理关系、风险伦理理论的研究等,并就风险伦理研究趋势指出,包括对风险伦理概念确证及历史考察、风险伦理的理论局限研究及风险伦理的定位及其路径的选择。

二、生态文明理念与环境教育研究

中国的环境教育应实现全民的生态教育。刘湘溶教授以人在“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生态危机的人为性和生态文明的为人性”为切入点,阐释培养具备生态化人格的现代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生态文明横向而言是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纵向而言是需要历史发展积累、不可一蹴而就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需要一大批具有生态化人格的现代化公民,而生态化人格的培养和公民环保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环境教育”。生态化人格需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是心理人格、道德人格与法权人格三位一体的结构;且需具备对自然始终怀持感恩之心、怀持忏悔之心、怀持敬畏之心、怀持谦卑之心、怀持珍爱之心的“五心”特征;更要具备强烈的天下胸怀。唐代兴教授认为环境是与全人类休戚相关的,不存在独立于环境而单独存在的个体,当下中国的环境已被推向悬崖,因而应该动员整体社会实施全民的环境教育。全民环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做到引导全社会重新认知环境、引导全社会重建人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全社会重新构建生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全民环境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全面培养和提升全社会的环境行动能力。全民教育的实施方式包括创建自洽、完备、规范的环境教育法;构建政府、社区、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环境教育平台和社会机制。学校是实现全民环境教育的平台和媒介,自小学至大学都要开展全民的环境教育。孙道进教授认为,时下生态环境危机、人类社会发展危机出现是忽视了“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复杂性与非线性关系。通过“自然生态危机、人体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的逆向逻辑推理得出“自然、人及社会的资本化使用”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生态危机出现的影响。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历史必然选择。并就中国社会生态现代化转型的方法论提出三条解决路径,即“前提:坚持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目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是社会生态转型的终极诉求;主力:超越与扬弃技术统治逻辑”。

中国的环境保护应重视法律制度,依托法律强制推行并保证其实施。“新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生命底线”,也是对当下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拨乱反正的根本大法。叶平教授认为新环保法是“较强针对性与时代性”的法律,这部大法是对中国生态文明新阶段建设的重要政治举措、也是适应世界生态文明时代、推进生态文明“中国范式”并使生态文明成为“世界环境保护运动新阶段”开路先锋的必然之举。然而新环保法在中国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受到“国民精神素质、社会根本矛盾变化、法律成为活法的方式、民众认知程度、政府责任与诚信、舆论监督及公共文化教育等的制约而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出现这样局面的一个原因也在于新环保法自身存在问题,也即在“理论上与实践上”存在伦理自觉的限度。理论上,未能廓清生态文明的地位及人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只重视人类世界而忽视自然世界的错误择决。实践上,新环保法所提出的划定生态红线、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及回收利用、环境保护及宣传等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模糊不清。对于如何更好地实施新环保法,叶平教授从人民群众及政府两个纬度,也即需要民众加深对中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总体战略定位和需求等的认知、形成共识,还需要政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打造负责任和诚信的政府[7]。

中国时下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较为显著。罗常军博士提交会议的论文认为,中国环境教育实效性不够显著,究其原因在于情感取向的缺失而导致在观念上存在着重知识传播轻责任教育、重伦理教化轻情感渗透的倾向。因此要坚持把情感取向作为环境教育的基本取向之一,坚持情感取向,要做到重视环境情感教育、发挥情感的动力作用、培养稳定的环境情感等,培养人的生态审美素养。当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仅就时下备受关注的雾霾为例,郭辉副教授认为雾霾不仅仅是环境污染,而是一种病,威胁到人的生存和延续。雾霾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面对雾霾,人们更渴望健康,当下雾霾治理不力,许多民众选择逃离雾霾,出现新的生态移民浪潮,多是非政府组织的自发移民。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对立,是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所致,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有待有效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关英菊教授通过反思人类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种历史形态为切入点,指出“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征服伦理的必然结果。至后工业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李丽教授提交会议论文认为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坚持追求人、自然、社会的和谐,注重人文关怀,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为指导。在“深绿色”视域中,构建一种以生产和生活生态化为主的绿色维度建设为主体、以环境保护和防止污染为主的蓝色维度建设为生态安全保障之翼、以生态道德进步为主的红色维度建设为生态文化保障之翼,实现生产高效、生活高质、生态和谐的“一体两翼三赢”发展模式。曹孟勤教授呼吁哲学回归日常生活,人们要对好生活和善生活进行哲学思考和辨析,用以指导和激励人们把握和追求好的生活。通过追溯古代中外先人的生态思想,并结合现代社会中人“物欲泛滥,消费主义盛行”的生活,指出现代生态的生活理念,要坚持亲近自然、顺应自然、关爱自身等理念。

中国的环境教育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的教育。盖光教授高度重视大学生这一不可替代、又不断转换的社会群体。介绍了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过程性而言,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从主动性而言,大学生是生态文明素质的养成机制;从复合性而言,大学生是生态文明人格建造的机制条件;从自省性而言,大学生的情理个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秦书生教授提出建设绿色大学,开展绿色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然而当下高校对于绿色大学建设缺乏足够认知,绿色教育的课程开设不足,投入和关注程度较小,难以实现绿色大学建设。为此建议大力加强绿色校园的环境建设,大力加强校园的绿色文化建设,将绿色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强绿色大学的管理制度,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等。乌日汗就自十七大至十八以来,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教育状况、对待生态文明未来发展的态度、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等状况进行调研,认为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有所发展,并从社会、学校、个人等方面分析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缺失的原因,提出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育途径。

中国的环境教育应借鉴中外人类历史上的先进经验,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经验。刘仁胜副研究员认为,全球生态治理主要有两种模式,即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与中国“边发展边治理”模式。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合理平衡发展,充分重视科技和生态民主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就西方进步生态思想而言,施韦泽生态伦理学思想广泛地吸收了中国伦理学思想,在西方基督教伦理学、西方自然哲学及中西交流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陈泽环教授通过对施韦泽生态伦理思想《新约》的解读,廓清施韦泽生态伦理学思想中的中国视域。指出当下中国民族复兴曙光已出现的重要历史时刻,在中国人正在逐步抛弃一百多年来对自己文化自怨自艾的时候,应像施韦泽那样,以宽广的胸怀学习西方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优秀成果。就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言,陈红兵教授通过对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林业生产、渔业生产中积累的生态思想的解读,阐释生态民俗对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优势影响。也指出了生态民俗建设的两个主要方式与途径,即研究、挖掘、恢复传统生态民俗,根据生态建设需要建设生态民俗。

环境教育的开展应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徐治立教授援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认为这五大发展理念存在两个阶段的张力,第一阶段的张力即事物的本身,是五大发展理念自身分别具有的内在矛盾。五大发展理念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第二阶段张力。中国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创造生态的文明与文明的生态秩序相结合,将五大发展理念张力调适,合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赵建军教授援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是一个共同生命体”思想,引发对自然界整体认知及人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思考。指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进一步关注山水林田湖这些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设定资源利用强度,以整体思维方式系统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实现绿色发展。丁宪浩教授指出,社会生态生产力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增长动力与基础力量。社会生态生产力的增长表现在生态产品的品种增加、数量增加、品质提升、输送范围扩大、适应性提升等方面。社会生态生产力增长有利于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平衡品味、提升人们生态消费水平。其增长条件是社会资源投入的增加、社会资源投入效率的提高、社会资源投入结构的优化、社会资源与生态资源匹配度提升、生态系统活力增强等方面。

三、生态文明实践及其示范区研究

从传统文化借鉴维度审视,游牧文明作为人类多样性文明形态的重要构成,因其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机整体性和内在关联性,而显现其生态文明意蕴和生态哲学智慧。正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社会自然资源枯竭、环境系统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使得游牧文明的生存智慧直到当代才重返生态哲学研究视野。包庆德教授认为,游牧文明独具特色的“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独具特色的“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方式,独具特色的“肉体来自青草”的生活方式,在千百年来的发展演化中精致地发挥了游牧草场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的独特优势。据此文明走向应符合三大原则。一是自然前提与生存家园的有序统一。人类以往征服自然的哲学,恰恰不懂得,这里所谓自然原来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须臾不能离开的家园!二是生物多样和文化多样的有机统一。美国学者布拉德利指出,游牧群体似乎与他们的文化和生态环境之间保持了生态平衡。而文化多样性的丧失可能降低其固有的灵活性和整体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三是生存约束与发展适度的有效统一。游牧文明生存智慧是人类经济活动、社会运行机制和生态环境体系上一种精致选择、精准组合和精当创造,其遵循的发展理念是适度发展,即有序、有机和有度的发展,而非付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为代价的所谓高度、极度甚至超度的发展[8]。

从当代现实格局维度审视,洋垃圾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一大诱因。陈志权秘书长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不单是我们自身生活、工作,还包括“洋垃圾”非法入侵,包括明令禁止的洋垃圾和合法进入的废纸洋垃圾。并以山东省寿光造纸洋垃圾为例,介绍洋垃圾所导致环境污染和处理形式。指出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企业责任感缺失,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等。就中国减少废纸污染指出应增加国内废纸回收利用,减少进口依赖。田松教授认为,在全球食物链角度来说,中国处于食物链下游,洋垃圾出现是接受上游国家提供的能源和资源的同时,也要接受垃圾。现行法律为洋垃圾的进入留下了空子、现有法律法规也没有被严格执行而出现能突破禁令的特殊人。因此中国洋垃圾解决主要责任在政府,政府需要改变观念,更要痛下决心严格执法[9]。

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郇庆治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或示范区的哲学实质是改进或重构人类社会不同层面或维度上的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间的关系。从“五位一体”或“五要素统合”管理维度、省市县三级行政层面的有效推动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方向等三个维度对中国的生态文明试点或示范区建设进行了解读[10]。对于新型生态医疗实践,李卿教授就当下紧张与高压的生活节奏导致癌症高发情况下提出“森林浴”新型生态实践。森林浴即森林医学,森林医学是指一门新的医学科学可以告诉你通过森林浴能够让你更有活力、更放松、更健康且能降低精神压力以及生活习惯和癌症发病危险性,已成为一个新的跨学科的科学和公众关注焦点。森林疗法是对当下严峻生态环境问题及对人类生存发展造成现实影响和威胁情况下绿色解脱手段,值得借鉴和推广利用。史兆光教授通过对大连市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中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八个建议性对策: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深化生态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设立专门组织结构;平衡城乡差异,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标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合力;建立垃圾分类制度,促进公民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重点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厕改助推农民生活现代化;建设城乡生态文明示范区,构建新型生态型居民。常向阳教授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公众参与制度需要提升公众意识和环保行为,完善法律保障、信息公开、参与渠道等制度体系,且要培育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监督。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枯竭而难以维系其发展,面临着城市发展的转型。林红梅教授以阜新市为例,通过对该城市创建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及可行性、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就阜新市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市提出三点措施:加大阜新地区生态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推行阜新地区企业进行清洁生产、鼓励生态环保企业、开发环境旅游业、倡导公众绿色消费;建设阜新城市绿地系统、向循环型城市迈进、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苏百义介绍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成功经验,认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源于农业生态危机。真正促使农业生态文明制度产生的根本是科学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械装备技术、农业资源节约技术等),通过技术推动农业生态文化制度的健康发展。通过对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农场—公司—市场”模式分析,指出农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立足于合情、合理、合法三原则。

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张彦林教授提交会议论文就当下环保工作中出现的“环境保护与群众工作关系”之间矛盾展开论述,指出实现新常态下群众环境保护需要做到完善法律法规、科学论证政策与决策、环保部门明确环境质量的价值取向、环保宣传与群众相一致等方面。陈爱华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行问题日益凸显。现代城镇立体化交通建设与发展虽给人们出行带来更多选择和便利,但也导致城市绿地减少、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路面硬化等消极影响。因此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有效协调城市—自然—人之间多元生态伦理关系。

人与环境之间的不可分关系,在以环境为依托的民众身上体现得更为显著。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就可能会损害部分民众的切身利益,甚至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王建明教授就苏州率先推行生态补偿多元化机制的经验、问题及启示进行介绍。提出生态补偿主要有两个目的,即“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与促进公平发展的权利”。介绍苏州市自2010年实行生态补偿制度以来的资金投入及管理使用办法、土地利用及补偿标准、相关立法、政策调整实施等进展情况,也就生态补偿在稳定生态保护地区村级的收入、优化农村生活生态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湿地及水环境、增强公益林生态防护效能、助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等多个方面的积极影响进行论述。也分享苏州率先开展生态补偿多元化机制的启示,包括“法制化是推进生态补偿的关键、地方人大监督与问责是推进的重要途径、专项基金的设立与规范化使用是关键、不争论与先试先行逐步推进完善、生态补偿要先难后易与先输血后造血协调共进”等五个方面。赵烨教授认为,耕地是关乎到人的生存和健康的基础。土壤的“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调节功能”决定了其与人之间不可分离关系。当下城市无序扩张、乱砍滥伐,导致土地利用与管理不当,致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处于危机之中。不仅如此,耕地土壤一旦破坏难以短时间内恢复。因此,政府及社会各界需要高度重视耕地土壤的保护与治理。需要“从污染物的源头管控入手保护耕地土壤健康、探索研究重金属污染耕地土壤修复的创新办法”。就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建设而言,李博博士提交会议的论文以国内外生态保护发展状况为切入点,介绍了黑龙江省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黑龙江如何推进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即应将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纳入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借国家“一路一带”规划建设让龙江生态产品战略腾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组织领导加快实现龙江生态强省蓝图、研究出台政府扶持政策措施推进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宣传研究扩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等。森林的生态功效至关重要,是天然的生态屏障。许多生活在林区的人们以林为业,而林业资源的日渐枯竭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其中一条解决途径就是向国家申请生态效能补偿。李长胜先生对伊春地区森林的生态效益补偿做了计算,并就伊春地区的各个林业局森林生态补偿量做了数据计算。

生态文明的理论实践活动。生态文明理论实践包括:一是对已有文明的颠覆,刘孝廷教授认为迄今文明都是反生态的、几乎所有文明都是因为生态优越而兴亦皆因生态破坏而毁(战争因素除外)、生态问题是典型的全球性问题。世界上存在自然与人类生产生活两个循环,因而新文明的出现需要彻底改变现有文明路向和本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因为中国生态恶化严重,在世界大国中屈指可数,因而许多海外志士都将生态文明建设寄希望于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生态建设需要做到对现代文明进行批评、对中华传统文明进行整体反省、对社会主体进行辨证认识。朱松美教授提交会议论文认为,自然具有人格化特征,人的信仰源于尘土又归于尘土,也呼吁走向生态宗教。二是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人是自然的产物,无法摆脱生于其中的自然规律制约,并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生态思想精髓是现代生态决策者与建设行动指南。通过解读道家生态思想,认为生态决策者应重视道生万物的生成律、复归其根的循环律、长短相形的共存律等。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政治密不可分的,环境问题的出现也与政治因素休戚相关。方世南教授指出,生态与政治联姻导致的生态政治化和政治生态化取向,突出了生态执政理念与实践的重大价值。生态安全的维护,是执政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使命。因此要从政治责任、使命和政治担当的高度推进绿色发展。黄爱宝教授也认为鉴于中国党政干部任职的短期性和流动性特征,应采取政府生态责任的终身追究制,也即“政府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党政领导干部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政府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政府终身环境问责制、生态行政终身问责制等”。通过政府生态责任终身追究制,进一步增强政府的生态责任心、生态公信力、生态公平性及政府生态治理的能力与水平。然而当下中国的政府生态责任终身追究启动标准不确切、政府生态责任终身追求主体合作困难、追究对象不明晰、追究范围与承担责任混淆、配套制度不完善等导致中国的政府生态责任终身追究制发展举步维艰。鉴于此,中国政府生态责任终身制应坚持追究主体“人性恶”与“人性善”假设的统一、启动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主体分工与合作的统一、对象的分别担责与共同担责的统一、承担责任的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的统一、追究制度及其配套制度完善的阶段性与过程性的统一等[11]。

参考文献:

[1]陈志权.中国智库战略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新常态[C]/ /环境与健康伦理自觉学术论坛.北京:北京大学,2016.

[2]郇庆治.强化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基础的研究[J].中国周刊,2016,(1):24-25.

[3]欧阳志远.社会根本矛盾演变与中国绿色发展解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5):84-86.

[4]徐朝旭,等.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J].道德与文明,2014,(5):94-99.

[5]刘华杰.博物学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37-45.

[6]陈泽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生命伦理学——基于文本分析的当代研究反思[J].道德与文明,2015,(6):25-30.

[7]迟学芳,叶平.新环保法的生态伦理问题[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1-18.

[8]包庆德.游牧文明:生存智慧及其生态维度研究评述[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1):145-153.

[9]田松.洋垃圾:全球食物链与本土政治[J].中国周刊,2006,(1):44-45.

[10]郇庆治.三重理论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1):17-25.

[11]黄爱宝.政府生态责任终身追究制的释读与构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1):108-113.

[责任编辑:王 春]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16)03-0106-08

收稿日期:2016-03-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ZX029);内蒙古大学生态哲学创新团队项目(121106-22)

作者简介:包庆德(1960—),男,辽宁阜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从事生态哲学与生态思想史研究;崔思朋(199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清史与生态环境史研究。

The Frontier Researc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New Norm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Main Ideas Review of China's Fir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nk Tank Forum in 2016

BAO Qing-de1,CUI Si-peng2
(1.School of Philosophy,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uhhot 010070,China;2.Graduate School,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2488,China)

Abstract: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nk Tank has convened at Peking University on January 9 and 10,2016. The forum discussion centered on the three key issu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cept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actice and its demonstration research. The forum profoundly dissected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and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China' s cur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basic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deeply analyzed nest relation and internal logic betwe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ory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nd deeply evaluated the progress and problem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actice and its demonstration research. This meeting did not hold opening ceremony,but directly accessed to the conference report,and used the national strategy and major policies style to describe the review report,to reflect academic discipline dimension and typical cases,to reflect major practical concerns and predictive value in order to encourage innovation,especially the original innovation,which will stimulate " mind's voic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new norm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rontier research level.

Key words: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ink Tank;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new norm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生态文明建设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