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微博语境下“一对多”式话轮特点及成因

2016-03-06

关键词:界定特点

臧 岚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试析微博语境下“一对多”式话轮特点及成因

臧岚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

摘要:随着当代新媒体的发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已经逐步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微博,这种带有“微”特质的社交媒体,在改变我们生活、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我们的会话模式。微博语境下的话轮流转更是在诸多方面显示出与传统话轮的不同。“一对多”式话轮是微博言语社区的主要话轮模式之一。因此,本文以微博中的“一对多”式话轮为研究对象,从“一对多”式话轮界定、特点以及产生原因三个不同的方面来对微博语境下的“一对多”式话轮进行分析考察,以期能够丰富学界对“微时代”下会话模式的理解。

关键词:“一对多”式话轮;界定;特点;原因

一 “一对多”式话轮的界定

我国学者刘虹认为,所谓话轮,即指在会话的过程中,说话者任意时间内连续说出的一番话,其结尾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为标志。[1]事实上,说话者和听话者角色的互换问题实际上就是话语权的交接问题。本文所说的“一对多”式话轮即指在微博①语境中,微博大V与回复用户之间的话语权流转。其中,微博大V是在微博言语社区中,粉丝数量达10万以上,对微博传播规律具有一定认知,并能够对网络舆论传播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微博V认证用户;[2]回复用户的身份不限,可以是普通用户,也可以是加V用户。

网络世界的话轮流转与传统的话轮流转有着诸多的不同。其一,传统话轮发生于现实世界,网络话轮出身虚拟世界;其二,传统话轮以声波为传播媒介,网络话轮则以文字为物质依托;其三,传统话轮受制于时间、空间,网络话轮不再囿于时间、空间。也正是因为具备了与传统话轮不同的特点,让 “一对多”式话轮模式的形成成为了可能。

以往对于话轮的研究多集中于传统换轮的研究,对网络世界的话轮研究语境也多止步于网络聊天室,社交媒体类的话轮研究成果甚微。微博中的“一对多”式话轮是微博言语社区的主要话轮模式之一,因此本文将以微博中的“一对多”式话轮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话轮模式的特点,以及产生该类话轮模式的原因,以期能够拓宽学界对于话轮问题的研究领域。

二 “一对多”式话轮的特点

脱胎于虚拟空间的“一对多”式话轮,显示出诸多与传统话轮不同的新特点。

1.会话参与者话语权力不均。

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参与者在合作原则的支配下共同保持了话轮的流转,拥有的话语权力也是均等的,但是在微博语境下,会话参与者所拥有的话语权力比例趋于不对等状态,大V的话语权力占绝对优势。

第一,大V具有话题的优先选择权。话题是人们在交谈时的内容,是会话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上文已经说明,微博“一对多”式话轮,都是以大V发布状态为起点,起点的内容自然也是话题的内容。回应者只能根据微博大V选择的话题来完成话语权的交接。如果偏离、脱离主题,便无法形成毗邻应对,因为在某一话轮内, 只有发语和答语能够前后呼应、语义相关、邻接(偶尔也间接)使用,才可形成毗邻应对。[3]无法形成毗邻对应,自然也无法保持话轮的持续流转。

第二,大V具有话轮流转的绝对操控权。与传统的话轮不同,由于微博大V的回复用户人数众多,“一对多”式话轮常常在首轮话轮流转后中断。一般情况下,在话轮发生首次流转后,大V只会选择极少部分用户的内容进行回应,从而产生下一轮的话轮流转。而在这一过程中,话轮是否继续流转、哪些话轮会继续流转的决定权是掌握在大V的手中的。

第三,大V获得的信息量趋向无限。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会话、语言习得、语言规划都应看做不同层次的社会交换。[4]会话的过程,也是信息交换的过程,就同一话题而言,传统的实时对话传递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因为无论如何话轮还是会中断。而在“一对多”式话轮中,由于其处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同一话题下,可能会不断地出现新的回复即新的话轮,大V所获得的信息量也由此趋于无限。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客观上大V拥有更多的会话资本、更少的会话成本,这可以看做是一种资本,趋于无限信息量的获得自然也使得大V成为“智慧的集合”,更容易进一步取得作为说话者的权利。

以第二届百灵杯世界冠军、围棋九段柯洁3月9日16:30所发布微博为例,以下为其微博原状态:

(1)@柯洁大棋渣:就算阿法狗战胜了李世石,但它赢不了我

该条微博在发布后,评论的数量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变化,在发布的30分钟后就获得了1466条评论。截止3月14日15:44,该条状态评论数量增加至21796条,且评论数量仍然保持着增长的态势。

具有开源性质的微博不囿于时空上的限制,这使得“一对多”式话轮中大V获得的评论数永远是趋向无限的,附加在评论中的信息量也是趋向无限的。

2.不存在半话轮的语言形式。

半话轮是面对面交际中比较常见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既算不上真正的话轮,但也无法归入非话轮中。学者刘虹把半话轮分为三类:附属话轮、未完成话轮和听话人完成说话人的话轮。其中,附属话轮指会话者同时说话,从而造成语言形式的重叠,随后其中一方选择退出后所形成的未起到任何交际作用的言语形式;未完成话轮指听话者为抢夺话语权或误以为话轮完成,强行打断说话者的话造成重叠,重叠后其中的一个说话人立马退出的现象;听话人完成说话人的话轮指听话人预测并说出说话人说的话而造成的话语重叠形式。[5]本文认为,在微博“一对多”式话轮中,乃至整个微博会话中,不存在半话轮这种语言形式。

一方面,附属话轮的产生必须以语言形式在时间序列上的重合为依托。以文字为会话主要物质载体的微博,会话不再是以语音作为会话的物质载体,即使话轮出现在同一时间也不会因重叠而相互干扰。因此只有在面对面的交际中才会有附属话轮的存在。如在很多微博大V的微博评论中,常常在同一时间出现多个评论,但多个评论之间并不会因时间的重合而相互干扰。

(2)@艾克里里这一年里发生了好多事情 变化了好多也让我成长了许多 感谢有你们[鲜花]我会继续努力下去,会继续让你们开心,给你们每一个带来正能量,祝我自己生日快乐[嘻嘻]。

(3)@kkkkw_:生日快乐 和助理好好的

2015-11-29 00:56

(4)@HeyMango_:生日快乐小公举啵啵啵爱你爱你哟

2015-11-29 00:56

(5)@一纸青书:生日快乐[心]

2015-11-29 00:56

(6)@芒果香蕉榴莲橘子:生日快乐,小越南人

2015-11-29 00:56

(7)@你确定不进来看看我嘛_:越南小公主生日快乐[心]

2015-11-29 00:56

(2)为微博大V@艾克里里2015年11月29日00:55发布的微博状态原文,(3)(4)(5)(6)(7)均为不同用户在同一时间的回复,不同的用户都完成了与微博大V的话语权的交接,没有造成任何用户退出。

另一方面,在微博中话轮在发布之前不会受其他语言形式的干扰,任何一个话轮都是完整的话轮,而上一话轮不完整是出现未完成话轮、听话人完成说话人的话轮两种情况的必要条件,在微博语境下并没有提供未完成话轮、听话人完成说话人的话轮这两类话轮的成长空间,因此一定不会存在未完成话轮和听话人完成说话人的话轮这两种现象。

从国外的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看出,无论是重视准入考试的美国还是重视高等教育的澳大利亚,其对资产评估人员的后续教育都一丝不苟。对后续教育未能完成的资产评估师的惩罚都十分严厉。我国的后续教育开展时间较短,处罚力度也相对较轻,造成许多资产评估师对后续教育相对敷衍。因此,我国资产评估协会可以成立专门的后续教育培训机构,负责我国资产评估师的后续教育的培训以及监管。除去正常的后续教育,各资产评估机构还应多开展关于资产评估行业的研讨会,和其他资产评估人员互相交流研究心得,互相促进对资产评估行业的理解。

3.惯用互动语对部分失效。

在日常面对面的互动中,人们在说前一句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期待对方说出下一句,我们称其为惯用语对。如:问候语A:你好B:你好;告别语A:再见B:再见等,这些惯用语对的存在是现实世界口语交际的会话规律之一。但在微博中,尤其是在“一对多”式话轮流转中,这些惯用语对中的部分语对已经不再奏效。当微博大V发起话轮,且内容中包含惯用语对进行互动时,回复者不会像面对面交际那样照例完成惯用语对,同时作为微博大V也不会产生完成惯用语对的期待。以娱乐明星范冰冰2016年1月29日的一条微博为例,微博具体内容如下:

(8)大家好,我是小鹿鹿和小蓝蓝的合体,也是集二人优点于一身的完——美girl!换个头像换个心情,#王牌对王牌#今晚见!@M鹿M @王祖蓝

“大家好”是一般性的问候语,可以以应答者的“你好”组成惯用互动语对。但是,截止2016年2月10日,该微博评论量20047条,在众多的回应之中,并没有出现“你好”的应答语来完成惯用语对,形成话轮的流转。现实世界的日常交际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言语社区中,交际双方自然完成惯用语对属于该言语社区中通行的普遍规则。[4]而微博作为一个新兴的言语社区,产生了超越普通规则的特殊规范,特殊规范使得会话参与者共同忽视可作为互动的惯用语对,并不把惯用语对看作发生话轮流转的必经一环。

惯用语对的失效,只是部分,而非全部,仍有一部分惯用语对存在于微博之中。如下文是2016年2月21日元宵节当天,知名媒体人杨澜所发微博原文:

(9)@杨澜:各位亲,元宵节快乐!你家的元宵馅儿,是甜还是咸?无论甜咸,都是家的味道。我喜欢黑芝麻馅和肉馅的,用酒酿做汤。汤圆滑滑糯糯的,唇齿留香,不知不觉就把肚子撑圆了。[挤眼][挤眼][挤眼]快,报名参加下一届“我的21天”健身计划!@天下女人

“元宵节快乐!”为祝福语句,可以形成祝福——祝福式的惯用语对,在该条微博的164条评论中,48条评论完成了祝福——祝福式的惯用语对。可以看出此类惯用语对在微博语境中并没有完全失效。

4.反馈项目作用完全失效。

面对面的口语交际中,反馈项目作为听话者对说话者话语内容的反应形式,是辅助对话顺利进行的重要方式。诸如“恩”“噢”“啊”等都是口语交际中典型的反馈项目。[1]但在微博的“一对多”式话轮中,反馈项目辅助话轮流转的功能收效甚微。一方面,在“一对多”式话轮中,回复的数量往往上百、上千、甚至上万,微博大V已经不需要通过反馈项目来判定听话者是否认真在听、是否感兴趣等等。另一方面,“一对多”式话轮模式很容易产生信息覆盖的情况,微博大V选择哪个评论予以回复并再次进行话轮的流转主要依靠的是回复者评论的内容以及双方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关系。

三 “一对多”式话轮产生原因分析

“一对多”式话轮是微博言语社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话轮模式,使其成为微博言语社区中的主要话轮模式的原因有很多。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来说,能够产生这种话轮模式的最重要原因是微博大V和回复用户之间的权势关系和同等关系。在批判语篇分析中,经常把权势和同等作为会话参与者的权势衡量标准。所谓权势,即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地位差距,地位越高的人权势量就越大;所谓同等,即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的亲疏关系。[6]权势,注重的是差异。同等,注重的是共性。微博大V和回复用户之间对以上两种关系的维护是“一对多”式话轮成为微博语境中主要话轮模式的重要原因。

从纵向上,即权势关系上,微博大V和回复用户之间确实存在着差距。上文我们分析了“一对多”式话轮的特点,认为在“一对多”式话轮中,会话参与者的话语权力分配不均。其中,微博大V具备话题优先选择的权力,话轮流转决定的权力,获得的信息量更是趋向无限。以上三点保证了微博大V在会话中权势的构建,和普通用户之间形成了权势上的差距。从横向上,即同等关系上,微博大V和回复用户之间也一定具备某些相同的特点。微博大V在微博世界的社会地位虽毋庸置疑,但也需要经营。只有拉近与普通用户之间的距离才能继续增加互动,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在网络世界中的地位。普通用户在这样的语境下,更愿意与微博大V互动,因为他们企图通过与微博大V产生会话的方式,提高自己在网络世界的社会声望,满足自身的参与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权势量,增加同等量成为了微博大V和回复用户的共同愿望,巨大的互动量由此得以保证。因此,微博大V和回复用户双方对权势和同等两种关系的的共同维护,有力地促进了“一对多”式话轮的产生、发展,并使其逐渐成为微博语境下的主要话轮模式。

同时,其他的原因也促使了“一对多”式话轮成为微博言语社区的主要话轮模式。如微博自身的特点。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微博使得话语权具备共享的性质,即话语权可以在同一时间被多人持有。在微博大V发布状态后,回复用户皆持有话语权,这是“一对多”式话轮开始的前提。当然,这种特点也使得微博的话语模式不再局限于双向的话轮流转,开始出现多向、链条式的话轮流转方式。

四结语

社交媒体,是互联网崛起后伴随而来的产物,不得不承认,以微博、微信为首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微博,在它走进我们生活的那一刻起,便建立了与现实世界口语交际不同、有着特殊规范的言语社区。处于这种具有特殊规范的言语社区中的话轮,自然也会显现出与传统话轮不同的新特点。对这些新特点的探索必然有益于提高我们对话轮研究的深度,拓宽我们对话轮研究的广度。

注释

① “微博”即为“新浪微博”简称,下同。

参考文献

[1]刘虹.会话结构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6,52-53.

[2]马茜. 新浪微博大V的传播现象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2014.

[3]郭整风. 试析会话语篇中“毗邻相关应对”现象的多元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23-25.

[4]徐大明. 语言交换理论初探[J]. 琼州学院学报,2015(1):1-15.

[5]刘虹. 话轮、非话轮和半话轮的区分[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3):17-24+80.

[6]万志勇. 权势和同等中的语言分析[J]. 南华大学学报,2008(2):101-103.

Class No.:H030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One to Many" Turn-talking in the Context of Micro-Blog

Zang L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China)

Abstract:WeChat, Micro-Blog and other social medias have entered into our life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daily life. Micro-Blog has changed the way that we live and the conversation pattern as well. Especially in the respect of turn-taking,there ar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Micro-Blog and traditional one. "One to many" Turn-talking is one of the main turn-talking modes in the Micro-Blog speech community. This paper take "One to many" Turn-talk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 them from three respects: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in order to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versation pattern in the "micro era".

Key words:one to many typed turn-taking;definition;characteristic;cause

作者简介:臧岚,在读硕士,武汉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7-0136-4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界定特点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
高血压界定范围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的界定
安全软件变更的测试范围界定
表达自由语境中的“公共利益”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