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分类引导研究

2016-03-06糜红缨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糜红缨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系, 江苏 常州 213000)



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分类引导研究

糜红缨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系,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廉洁文化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价值准则,对高校廉洁文化教育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廉洁是人最基本品格,教育是廉洁品格形成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廉洁文化教育中,必须采取分类引导方式,以提高廉洁文化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廉洁文化教育;分类引导

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发展与转型关键时期,随之引发人们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震荡与不安。高校在推动社会进步中作用不可低估,大学教师作为知识界精英群体本应受到社会大众普遍尊重,但近一段时间,高校出现了一系列腐败案件,包括招生腐败、基建腐败、科研腐败、权力腐败、学术腐败等,引起社会大众对知识界不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推动高校廉洁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导向作用,为打牢高校师生团结奋斗思想道德基础,形成改革创新精神力量,推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理论指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廉洁文化教育

(一)价值引领:确立廉洁文化教育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廉洁文化教育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廉洁文化是廉洁理论、廉洁制度和廉洁实践及其相互关系在文化层面的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廉洁文化在内容表达和形式体现上都有差异,但二者最终教育的“终极目标”有着鲜明的一致性,这个“终极目标”就是思想政治层面培养一代新人,在行为实践层面上造就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日益严重拜金主义、价值缺失和道德失范状态,导致韦伯所说的“贪得无厌的资本主义”状态。一方面,传统的以儒家文化、礼制秩序为基础的传统价值观念已不复存在,另一方面,新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尚未形成,我国当前存在着一定程度价值真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当前腐败行为。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新的价值观念来填补价值真空,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实现才指日可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廉洁文化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石,提供了政治前提,确立了价值准则,铲除腐败肌瘤遏制腐败滋生,形成与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廉洁价值观。

(二)教育引领:占据廉洁文化教育主导地位

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占据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高校廉洁文化教育主导地位。高校廉洁文化教育目的是规范和约束师生员工个体行为,通过形式多样廉洁教育,来营造诚信守法、风清政廉校园氛围。廉洁教育着眼于对全体师生员工清正廉洁意识培养和熏陶。不仅面向领导干部,同样面向普通教职员工;不仅着眼于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损公肥私,也着眼于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塞责、怠政的庸官、昏官。通过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动员多方力量,采取多种形式,融思政教育与廉洁教育为一体,集传统教育、现代教育于一身,将柔性引导与刚性约束相结合,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引导师生崇尚廉明、公正、诚信、自律道德信念。

(三)制度引领:构建廉洁文化教育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为廉洁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廉政制度规范与建设是廉洁文化教育亟需解决问题,因为只有廉政制度刚性与强制性,才能形成对公共权力有效监督与约束。从根本上来看,腐败问题出现固然有着这样那样原因,但制度不健全、权力过大、不受约束才是腐败现象滋生最重要原因,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建国以来,我国在高校管理上沿袭了前苏联体制,行政化倾向吸附了大学自治,表现之一是大学官多,“厅级干部一走廊,处级干部一礼堂,科级干部一操场”;之二是红头文件满天飞,行政干部而不是普通教师主导了学术自由配置,官越大,得到的好处就越多,于是大家争着做官;之三是权力的暗箱操作,民主空间有限,当前高校出现一系列腐败案件也都与权力过大、权力暗箱操作有关。可以说,实现制度适时有效支撑是廉洁文化教育关键之一。廉洁文化教育如果仅靠专家学者论证和自上而下教化,仅仅能够起到柔性引导和潜移默化作用,制度文化力量,才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廉洁文化制度建设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规范的制度化和公开化,发挥廉洁文化监督功能,将廉洁文化理念固化于制度建设之中;二是行为规范化和有序化,体现廉洁文化约束功能,实现柔性到刚性、从义务到责任转化。

(四)责任引领:落实廉洁文化教育责任意识

认真践行和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落实校园廉洁文化建设主体责任意识,共筑美好精神家园。一是政治责任意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教育事业前程,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是廉洁文化建设重要使命和政治责任;二是目标责任意识。学校要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制定廉洁文化建设目标,明确责任,“一把手”是廉洁文化建设的当仁不让第一责任人,对廉洁文化教育中重大问题要亲自落实检查,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要力排众议亲自督办解决;三是落实责任意识。明确了方向和目标,狠抓落实成为关键,要努力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工团一起抓,并结合业务工作抓好廉洁文化教育,切实加强对职责范围内廉洁文化教育领导,要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形成不抓廉洁文化教育是失职、不认真抓是没尽职、抓不好是渎职的共识。

二、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分类引导依据

(一)理论依据:廉洁文化教育分类引导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廉洁文化教育研究提供了科学视角,要求我们认识事物既要看到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又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着高校改革不断深入,现如今高校已经走出象牙塔,对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与社会联系越来越密切,随之带来的便是思想碰撞与文化冲突加剧。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诠释高校廉洁文化教育,提出分类引导和分层教育,就是针对当今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可能出现的“拣到篮里就是菜”现状,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有效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用先进意识形态武装广大师生员工头脑成为廉洁教育逻辑起点。但是由于人们成长环境、思维模式、精神生活所呈现的复杂多变性,要求廉洁文化教育在坚持统一基础上,对受教育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教育。坚持统一基础上分类教育,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

(二)现实依据:廉洁文化教育分类引导伦理诉求

廉洁文化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伦理诉求,意味着廉洁文化教育与日常生活道德要求有着密切关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一个过马路时经常闯红灯,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赚小便宜的人在成为领导干部以后不太可能成为一个好官员。廉洁文化教育回归日常生活意味着要以廉洁文化去引导个体生活,将廉洁文化教育实施分类引导更加贴近于百姓诉求和日常生活实际。廉洁文化教育主要任务就是示范引领,使社会要求的廉政观念、廉政制度内化于心灵,外化于行动,根据受教育者知识能力和接受程度实施有目的的

教育活动。因此,日常廉洁文化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不同人群需求与层次需求,注重不同类型群体不同诉求,进行有的放矢教育,最终体现对所有人的关怀,充分发挥它在引领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灵魂作用。

三、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分类引导探究

(一)主体分类:廉政文化教育决定因素

从现实实践活动来看,学校党政领导、教职员工以及在校大学生是学校廉洁教育主体因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因素。他们共同构成了高校廉洁文化教育主体,是廉洁文化教育建设者、推动者和践行者。正确界定主体及其分类,可以明确不同主体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中地位和作用,避免出现相互推诿、责任不清、义务不明缺陷。在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中,因各主体呈现不同特点、主体地位和责任作用不尽相同,因此在廉洁文化教育过程中,分类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高校党政领导集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管理权力与一身,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主要对象和实施主体。他们的廉洁自律对广大教职工和学生起着表率和导向作用。通过廉洁文化教育可以有效规范党政干部廉洁用权,合法行使手中权力,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因此,作为高校管理者,要率先自觉接受廉洁文化、率先垂范、抵制腐败。

教职员工主要承担教书育人工作,他们对廉洁文化的基本理念、价值观念以及体系建构有着一定领悟和认同,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以高度文化自觉和使命感,主动传播廉洁文化,身体力行发挥廉洁文化凝聚功能。推进高校廉洁文化建设,需要调动和发挥最广大教职员工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廉洁思想和高尚情操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给予引导,以自身言行感染教育学生,构建风清气正校园环境。

高校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是社会公职人员和各行业生力军。他们对公共权力、公共利益态度,直接关系到社会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阶段,是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广大参与主体,积极地参与到廉洁文化活动中来,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廉洁文化观念,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理想信念,逐步形成廉洁自律价值观,自觉成为廉洁文化拥护者和实践者。

(二)载体分类:廉政文化教育路径选择

1.管理载体

所谓管理载体,是指廉洁文化与学校思想管理、行为管理、学习管理、活动管理、生活管理等方面在内容上渗透、方式上匹配人们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从而卓有成效开展廉洁文化教育。管理作为高校廉洁文化载体,是因为高校施教具有规定性,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当前大学加强管理,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努力做到内容系统化、管理统筹化,管理渗透于廉洁文化教育全过程。

2.文化载体

所谓文化载体,是指利用文化产品来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活动。文化载体就是要利用传统、现当代文化作品中教育因素,引导人们在听、读、看过程中,自觉接受廉洁文化潜移默化熏陶。文化是高校灵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作用,是高校廉洁教育工作核心环节。

3.活动载体

所谓活动载体,是指寓廉洁文化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熏陶,提高廉洁自律能动意识。目前,高校廉洁文化工作者能够利用形式多样活动载体,充分激发廉洁文化活动主体意识,不断创新,通过丰富多彩活动形式,赋予廉洁文化新的内容,努力使校园文化活动教育人、吸引人、感染人。

4.传媒载体

所谓传媒载体,指高校廉洁文化部门通过各种大众传媒工具传导廉洁文化内容,使人们在接受广泛社会信息同时,接受廉洁文化熏陶。这里说的传媒,既包括以报纸、电台、电视等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媒介,也包括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介。由于校园传媒受众对象在社会角色、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个人喜好、主观判断等都有所差别,因此,校园传媒内容必须认真设计,做到内容丰富,兼顾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广泛性,为广大师生员工喜闻乐见,切实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

(三)内容分类:廉政文化教育导向抉择

廉洁文化内容的伦理导向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主流价值观的建设,又包括相应政治体制和价值制度支撑。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分化调整时期,廉洁文化教育应夯实社会秩序和行政秩序,在廉洁内容方面,突出当代伦理和廉政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全社会倡导以诚信守法为核心内容的公共伦理,对国家公职人员强调以公平正义为核心内容的行政伦理。

廉洁文化内容道德导向 廉洁文化教育内容要以道德文化为重点,坚持道德内容引领与形式创新有机统一。道德文化是高校进行廉政文化教育重要载体,从道德上创新廉洁社会文化,培养社会成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平等、公正法治。在制度上严明廉洁的道德规范、个人应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监督党政人员依法行政、自觉自律,提高教职员工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敬业精神和道德信念。

廉洁文化内容兼容并包导向 中华传统文化的文明发展史,留下了宝贵思想和文化资源。从文人廉诗廉文廉戏、到政客廉政格言警句,还有官场奖廉惩贪律令,都成为我们开展廉洁文化教育重要启迪。新时期对廉洁文化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既要注重吸收传统廉洁文化中精华,又要根据时代特点;既要尊重艺术规律,又不能脱离生活实际,避免文人闭门造车克服假大空倾向,提升文化品位,体现时代特色,努力做到教育性、艺术性和感染力有机统一,不断扩大廉洁文化辐射面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3] 马军党.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分类与创新[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4] 糜红缨.增强高校法治教育实效性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

(责任编辑:赵峰)

The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of Probity Culture Education Based on Core Values for Higher Education

MI Hong-ying

(Economic and Trade Departmen,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213164,China)

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ummarize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are nation, society and individual, which lay dow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value criteria for the education on probity culture. In addition, it plays the leading and guiding role in the education on probity culture in colleges. Probity is the most basic personality of an individual and education is a significant pathway to shape the clean-fingered character. We must adopt the method of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in the education on probity culture in colleges.

Key words:core values;education on probity culture;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收稿日期:2016-04-27

作者简介:糜红缨,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编号:RJZ201401)成果之一;2014年常州科教城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4208)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43(2016)02-0079-05

DOI: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6.02.015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观
党员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弘扬“核心价值观”及文化馆惠民工作的真实案例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析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