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关联理论考察
2016-03-06宋海鹤
宋海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金城学院,江苏 南京 211156)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关联理论考察
宋海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金城学院,江苏 南京 211156)
文章在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框架下进行语言研究,结合其社会和认知两大要素,审视关联理论两原则创立的理据。从语言的社会属性看,关联的交际原则是人类社会言语交际的一般性原则,反映了言语交际双方对交际对方的认知,是人类基本的社会认知能力的体现。从语言的认知属性看,关联的认知原则则揭示了关联是人类一种无意识的一般认知能力。
认知社会语言学;关联理论;社会认知能力;一般认知能力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影响下,美国的生成语义学派语言学家掀起了一场反思生成语法语言研究的浪潮,产生了新的语言研究的范式和方法——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心智的体验性,其倡导的“现实—认知—语言”的语言研究核心原则得到普遍的认可和赞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由于其自身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其发展可谓迅猛,成果可谓丰硕,成为当今最受瞩目的语言研究领域。然而,在其自身的不断发展进程中,一些认知语言学家也逐渐意识到:语言所反映的人类认知,不是发生在“去语境化”的自我封闭的真空之中,人类的认知活动是行进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认知。因而,研究语言,除了要考察其所反映的人类基本认知方式,还必须关注其所发生的特定社会文化语境。正因为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在认知语言学研究内部所发生的“社会转向”,诞生了一门新的认知语言学的边缘学科——“认知社会语言学”[1](P146)。
从本质上来看,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是对长期以来对语言的社会和认知两大维度分离进行研究的反动[2](P114)。具体而言,认知社会语言学是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运用诸如“原型范畴、理想化认知模型、识解、隐喻、转喻”等认知分析方法对语言的社会属性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的语言研究学科[3](P44)。因而可见,在对语言进行研究时,紧密结合其社会和认知两大要素的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为21世纪的语言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4](P1)。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尝试在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视角下以语言的社会和认知两大属性为基础,重新审视斯珀波(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创建的关联理论。
二、关联理论简述
关联理论是在批判格赖斯(Grice)“合作原则”理论的基础上创建的语用学理论,一经问世便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它的创立将语用学的研究转移到认知研究的理论上,被普遍认为是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5](P92)。
关联理论将话语交际视为动态性的认知活动,认为话语交际就是发话者的明示行为和受话者的推理的一种认知过程,而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顺利地交际,依据的是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型——“关联性”,交际双方都遵守了关联原则。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第二版中(1995),斯珀波和威尔逊将他们第一版中(1986)论述的一条关联原则修改为两条关联原则,第一版中的关联原则被称为“关联的交际原则”,又称“最佳关联原则”,并提出另一条关联原则“关联的认知原则”,又称“最大关联原则”[6](P260-266)。他们为什么要把一条关联原则修改为两条原则?对此,威尔逊(1996)的解释是:将关联原则由原先的一条改为两条纯属是一个术语问题, 其目的是使大家注意二者之间的差异[6](P96)。然而,正如他们在质疑“合作原则”时所写:“合作原则及诸准则背后的理据是什么?”[7](P83)我们不禁要问,不管这两条原则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提出这两条原则的背后的理据究竟是什么? 笔者将尝试在认知社会语言学对语言研究从其社会和认知两大维度出发,审视关联理论两条原则背后的理据。
三、关联的交际原则——人类社会认知能力的体现
1.关联的交际原则
我们清楚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语言使用于人类的每个个体(特殊群体除外),而每个个体又都生活在社会之中。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不可避免地会与社会中的其他成员交际,近到家庭成员远到哪怕是一面之缘再无交集的人,而个体与他人主要的交际方式又无外乎使用语言。那么,个体是怎样使用语言达到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流的?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事实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特殊群体除外)一般情况下都可使用语言与他人顺畅进行交际,从日常生活中的聊天、学习、工作中的交流等。除了各语言间由于文化差异导致所使用语言的具体表达相异,人类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本质是相同的。那么在社会个体间交流使用的纷繁复杂表达自我的具体言语之下,无论是个体有意而为抑或处于无意识的自觉自发,究竟存在什么样的规律在引导人们的交流?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个体间的言语交流是各说各话,那么将很难想象交流还能否继续进行下去。“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说话让人摸不着头脑”等语言中这些词语的产生正是个体间言语交际不畅的反应。那么在社会交往中个体间如何能够进行成功的言语交流?斯珀波和威尔逊提出的其中一条关联原则“关联的交际原则”认为“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5](P95)。
2.社会认知能力
认知语言学在人类语言研究的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把语言视为人的自身属性,语言不再被看作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客观现象。认知语言学关注人的认知能力对语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人的感知、记忆、思维、范畴化能力等,认知语言学认为这些认知能力都与语言互动。而认知社会语言学则认为除了这些一般认知能力之外,语言也都是普遍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实例[8](P58)。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原则是“现实—认知—语言”,但认知语言学对于什么是“现实”却常常语焉不详,其常被认为是可感知到的“自然现象”[3](P50)。而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包含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因而,认知语言学对“现实”的认知理应包含对人类社会的认知。对人类社会的认知活动即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作为人类认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或80年代初,源于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当前已成为认知研究领域的一个独立发展领域。就研究对象来看,传统上人们对“认知”的理解主要指的是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个体的认知能力通常被称为一般认知能力。而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包含社会中的个体(他人与自我)、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社会规范、社会生活事件等。社会认知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对于个体的认知,包含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性格特征、思想观点等的认知);其次,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包含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认知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如友谊、权威、冲突等关系的认知);再次,对于社会系统中的社会规则的认知,包含社会道德、法律、社会习俗等的认知[9](P271)。现有研究认为人类的社会认知能力与一般认知能力相关度不高,社会认知能力并不是一般认知能力的反映或表现[10](P92)。
由上文所述,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特殊群体除外)一般情况下都可使用语言与他人顺畅进行交际,因而,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定交际对方是有能力进行言语交际的人,这符合我们对社会中个人的观察。因而可以说,“关联的交际原则”对发话者言语的最佳关联假定,是受话者对其交际对象——发话者能够进行正常言语交流的认知。交际双方对交际对方(他人)的认知,就是社会认知能力,是人类基本的社会认知能力的体现。反过来说,关联的交际原则假定虽以受话者的角度出发来定义,但它本身蕴含对言语交际中发话者如何发话的认知。而发话者之所以要生成与受话者话语相关联的言语,也反映出发话者的社会认知能力。因为置之不理,或答非所问等很容易使受话者不悦,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可见,社会言语交际的常态是交际双方相互间对彼此、对维护人际关系等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反映。
由此可见,“关联的交际原则”的提出并不是任意的理论建构,其反映了言语交际双方相互认定对方是有能力进行言语交际的个体,这也才是为什么发话者的每一个言语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的根本原因所在。可见,关联的交际原则的提出,是斯珀波和威尔逊从社会言语交际纷乱庞杂的现象中归纳出的对言语交际的规律性的认识。当然,虽然绝大部分人对自身依循的言语交际规律可能毫无察觉,只是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但是言语交际的规律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客观存在。另外同时可见,“交际的关联原则”只能表明言语交际双方的话语是相互关联的,因而只能说其是一般性的言语交际原则,这也是关联理论自创立以来一直被人们诟病为太笼统、概括性太强的缘由所在。在社会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者在识别对方交际意图的基础上,到底如何生成表达自身意图的话语,其中涉及人类怎样的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一般认知能力),是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四、关联的认知原则——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体现
由上文论述可知,发话者的每一个交际行为都应被设想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那么受话者是如何据此解读出发话者的交际意图的?斯珀波和威尔逊提出“关联的认知原则”, 认为人类的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即受话者在理解话语时总是以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为目标[9](P81)。
试以下例解释说明:
A: 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a picnic on Saturday?
B:I’m going to have an exam that day.
在现实社会人际言语交际中,我们知道听到发话者B的回答,受话者A很快就可以明白B的意图。那么受话者A是如何理解发话者B的意图的,关联理论之前的语用理论却不大能够解释清楚。关联理论认为受话者由发话者的话语激活自身有关的认知语境(很多学者已论述,这里不赘述),努力寻求最大相关的关联,这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自觉活动。因而,受话者A的语用推理可简单演示如下:邀请B星期六去野餐,去野餐是要花费时间的,但B星期六有考试,考试也是需要占用时间,所以B不能去野餐。但如果假定受话者A有这样的认知语境:明确知道B星期六没有任何事情,那么这时B的回答表达什么样的意图?受话者A通过在B的话语和自身的认知语境间建立的最大关联,可推知B是不愿意去参加野餐,其话语只不过是托辞而已。可见,人类认知的关联性决定了话语要与受话者认知语境达到最大相关。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交际双方的认知语境不对称,是造成现实生活中谎言、误解等交际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可见,在社会人际言语交际受话者解读发话者意图时,人类认知上的关联特性是其所运用的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同时可知,受话者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发话者的意图,这与受话者自身的认知语境密切相关。而认知语境的提出也是关联理论和以往理论在解释话语理解推理机制时最大的不同之处。
五、结论
本文基于认知社会语言学对语言研究结合其社会和认知两大要素,考察了关联理论两原则——“关联的交际原则”和“关联的认知原则”背后的理据,揭示了关联理论亦是结合语言的社会和认知两大维度对言语交际进行研究的语用学理论。关联的交际原则对明示的交际行为具备“最佳关联性”的理论假定,实质上反映了言语交际双方彼此间的认知,即交际对方有能力进行言语交际,其言语是其意图的表达,此属于社会认知研究中对他人的认知这一层次,因而是人类基本的一种社会认知能力的体现。而关联的认知原则解释了人类关联的认知方式是受话者理解发话者意图时在发话者言语和自身有关认知语境间寻求最大相关的一种认知能力,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体现。
关联理论自创立以来,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对其贬褒不一。虽然从微观上看关联理论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如关联理论对于到底什么是关联本身解释模糊且有自相矛盾之嫌等,但这并不影响关联理论作为解释社会言语交际与言语理解理论其在宏观建构上的合理性。新认知语用学倡导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运用人类基本的十几种认知方式来研究语用现象,但语言不仅反映人类的一般认知能力,人类的社会认知能力也必定与语言互动。因而,只有把社会和认知两大要素结合起来的语言研究,才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1]汪亚利. 语言、认知与文化交融下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新探索[J]. 外国语言文学,2012(3).
[2]李恒.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崛起与反思[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5).
[3]王天翼,王寅.认知社会语言学[J]. 中国外语,2012(2).
[4]王寅.新认知语用学——语言的认知—社会研究取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 (1).
[5]何自然, 冉永平. 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 现代外语,1998(3).
[6]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 Oxford, Blackwell,1995.
[7]曾建松. 关联理论的哲学渊源[J]. 外语学刊,2015(2).
[8]姜孟,曹燕萍,陈丽慧.译. 迈向社会认知语言学[J]. 英语研究,2011(1).
[9]陈英和. 认知发展心理学[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0]曹安. 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与素质教育[J]. 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责任编辑 薄 刚]
2016-09-23
宋海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及英语教学。
H0-06
A
2095-0292(2016)06-0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