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伦理视域下中学师生交往现状研究
2016-03-05马燕迪
马 燕 迪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教学新论
关心伦理视域下中学师生交往现状研究
马 燕 迪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师生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情感关系最为集中体现的交往模式是关心。通过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培养学生的关心品质,帮助学生树立伦理理想,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师生的良好交往是教学进行的前提,从关心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中学阶段师生交往的现状进行初步探讨。
关心伦理;中学;师生交往
“教育的形态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教育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1]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不但是师生间知识的传授、分享和理解的过程,而且还是教师与学生间情感融合、人格感化的过程,更是他们各自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信息交流的过程。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并且也值得别人爱的人。[2]中学生正处于慢慢蜕变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教育应该教给学生关爱的能力。将关心引入我们以往的教育观念中,实现对学生的真正关心。坚持人性化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高尚的伦理理想,使教育重新回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交往中去,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一、内尔·诺丁斯的关心伦理学
师生双方均是处在一定关系中的人。“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续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必须满足某些条件。”[2]关系中的双方在关心关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关心者和被关心者两方面出发,具体分析两者对关心关系的影响。关心者以专注和动机移置为特征。专注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关心的要素所在,也是动机移置的前提条件。为了提升被关心者的幸福,关心者走进别人的世界。被关心者的需要使得关心者的注意力放在被关心者身上,接受被关心者传递的一切信息。关心者看到被关心者最好的自我,并一起为之努力来实现那个最好的自我。作为关心者的专注使“我”关注于别人并且引导自己的动机能量,被别人分享,为他人服务。被关心者有接受、反馈等特征。被关心者接受他人的关心,对关心者的关心给予一种积极的反馈,使得关心关系完整,为关系的维持做出了贡献,从而,一个关心的关系就完成了。
师生双方都是有感情的、现实中的人。诺丁斯对伦理的情感基础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关注,希望在所有的教育相遇中滋养个体的伦理理想。在面临道德冲突时,关心的核心在关心关系方面,而不是依赖于道德的判断以及推理的证明。我们如何与别人道德的相遇,取决于伦理理想的本质与强度,而不是道德原则。“面对邪恶,我们要感到厌恶;看到他人的痛苦,我们要感受到消除或减轻这些痛苦的愿望,面对自己想伤害别人的意图,我们必须感到震惊,并愿意去面对现实,然后就可以让理性来帮助我们纠正情感”。[3]当面临道德问题时,主体不仅要有理性的逻辑判断,还要有道德情感来解决道德判断中的矛盾冲突。强调道德情感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她认为道德原则是手段,是为道德情感这个目的服务的,希望通过关心教育真正培养学生的伦理理想。
从关心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培养伦理理想主要包含四个部分:榜样、对话、实践、认可。一是榜样。以身作则,即以自身的行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关心。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培养学生的伦理理想,不仅要讲述“关于道德的知识”,还应发挥无穷的榜样力量,教师要通过“行”道德来帮助学生塑造伦理理想。二是对话。关心不是权威式、教训式、控制式,同样也不是恩惠式的,而是以建立和维持彼此间的充满关心的关系为宗旨。通过对话,关心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被关心者,同时从被关心者的反馈来评价我们付出关心的成效,帮助我们以更恰当的方式去照顾、关心对方。但要坚持“他者性”原则,把他人视为独立的个体,不要妨碍别人,避免为他人决定应该做的事情。三是实践。因为经验会改变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多让学生参与学习如何关心他人的实践,通过真实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发现与感悟生命成长的道德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感受。四是认可。马丁·布伯将认可描述为一种对他人的确认和鼓励,即肯定意指确认别人一份好的本质,并鼓励这一本质继续发展。[4]延续马丁·布伯的观点,诺丁斯认为,对他人值得推崇的优点,要加以挖掘和发扬,帮助他人做得更好。
二、中学阶段师生交往现状
1.师生间缺乏深入的精神交往,单纯重视智力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当前的中学教学,以学科教学为核心的普通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工作基本上围绕“知识”传授和接受来进行,过于重视智力训练,中学生整天忙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师只是重复自己的教学任务,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交往,仅仅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而缺乏人格精神的相遇。教师与学生私下感情沟通不足,缺乏精神方面的深入交往,这样的教育是空洞、低效的。“训练智力”的理性主义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智育只是学校教学的一个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不要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5]中学教育不能仅仅关注教育价值的理性追求,更要关注培养学生关心的人文情怀,使学生拥有善良关爱的人格品质。青少年的发展应是一个均衡的、全面的发展。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还要注重为其全面人格成长打下基础。德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说道:“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6]中学教学应该是“爱”的教育,师生交往中要充分重视精神、情感层面的互动。在对学生们智力开发的同时,教师也应多加关注学生本身,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让学生在爱的交往中得到教化和培育。
2.师生间交往手段化,重教材传授轻实践践行
诺丁斯认为,生活是第一位的,知识只是为了获得更有意义的生活的工具。[2]交往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社会生活是关心认知发展以及关心行为养成的前提背景。反观当下的中学教学,部分教师视自己为一名“教书匠”,把教材当作教育目的本身,教学的目的就是讲完自己所教科目的教材。师生双方以教材为中介的交往,教师只管教书,学生只管读书,注重道德知识的积累,忽视在实践中对学生伦理理想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把学生的学习范围局限在教材上,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拥有绝对的权威,课堂教学占据中学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无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教育内容远离学生个人的生活世界,教育成为受知识支配的非情感的交往形式。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师生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为了取得一个满意的分数上,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时间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3.师生间交往冷漠化,多知识灌输缺情感对话
教学是通过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师生交往的方式来实现的。在当下的中学教学里,用单纯灌输说教的方式,忽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师生间缺少真诚的精神与情感的交流。教学过程成为一种训练和控制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存在工具化现象。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听到这样抱怨的声音,学生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但是“没人关心他们”,无法与教师沟通成功,师生关系不融洽。与此同时,多数教师努力地关心学生,学生却感觉不到关心。双方都没有过错,究其原因在于虽然存在关心与被关心的意愿,但是师生间没有建立起关心关系,关心只是被部分实施。师生间交流的典型模式是一问一答,即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点评,没有开展有意义的讨论和对话。此外,教师以权威自居的“关心”,用自己的思维把握受教育者的思维,不自觉地成为一种控制式的关心,遭到学生的抵触。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管制中,师生间交往更多表现出顺从、被动、否定的特点,阻碍了双方间的相互理解,师生关系已经亮起“红灯”。
4.教师对学生评价片面化,重分数排名轻认可赏识
当前,教师作为教学评价中的主体,知识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师将学生按照考试成绩的高低给予排列,确定其学习的优劣,给学生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如果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就会被教师评价为好学生,相反,就是一个较差的学生。教师对“好学生”给予更多的专注和关心,而更需要教师关心的“差生”往往受到忽视,使学生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落差。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交往。教学评价以知识的接受程度为唯一标准,学校和教师主要评估学生在知识学习上的情况,重视学生的分数排名,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不放入教学评价的内容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情感需要及表现等却缺少关心甚至放任不管。学生把分数作为学习的中心,沉重的课业压力耗尽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对中学师生交往困境的建议
1.教师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与学生建立关心关系
把学生确实当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认知体……不再把教育简单当作现在知识直接传递的过程,而是看作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7]关心行为是建立师生间信任关系的基石,一种充满信任的师生关系所具有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教育性活动的交往是教育过程的基础,需要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关心他人能力的高低部分取决于关心者以往被关心的经历,教师要向学生示范如何关心,用自己实际的关心行动给予学生最真实的被关心的感受和难以忘怀的记忆。学生有着长期被关心的美好感受,其被关心的记忆又可以促进自身关心能力的发展,将习得的关心能力应用到不同方面,影响他们一生的价值定向和爱的方式的生成。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在学科上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学生在道德方面的发展。学生在伦理理想、行为方式方面,并不是全都依靠知识教学来完成的,而往往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对教师言谈举止中所实际表露出的德行品质和价值观念的认同与模仿,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师的影响。总之,教师应自觉地树立榜样形象引导学生走出“自我中心”,与父母、老师、同伴甚至是陌生人建立一种富有关心的关系。
2.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满足学生现实交往的基本需求
关心是需要一些基本技能的,学生在建立伦理理想的过程中需要关心的实践。我们必须有相遇者,以及合适的去关心的机会,才能有效地去关心。实践课程更具有情境性和复杂性,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关心品质,树立伦理理想。契科夫说过,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我们既要读有字书,又要读无字书,读无字书的价值不亚于读有字书。[2]教材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材,更要把眼光投向教材之外的社会生活里,让学生投身到不同的社区服务活动当中,与家族外的成人交往,使学生既有机会发展关心品质,逐步积累关心的经验,又可以学会与周围的人建立一种富有关心的关系。将实践置于师生交往活动中、置于服务学校与社区的活动中,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发展主体性关心能力做好充足的准备。
3.重视运用对话的交往方式,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话不仅是师生交往的一种方式,还是师生间互相影响、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彼此间无保留、开放、积极的对话中相遇,教师从被关心者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心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学生作为关心的接受者,以自己的积极行动对教师的关心给予反馈,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成长中得到继续关心的动力。关心者和被关心者在对话的过程中,关心者可以充分地了解被关心者,专注于被关心者的需要,从而决定关心者进一步的反应和行动。在学校系统内部,教师要在与学生对话相遇的过程中提升受教育者的伦理理想,使他们能够持续地与他人道德地相遇。从双主体的平等性出发,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纯粹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对话和交往基础上的“我—你”关系。教师要以一种开放、诚恳的方式来接纳、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心关系。“对话允许我们表达各自的心声。它给学习者问‘为什么’的机会,也帮助双方互相探索,最后达成某种意见和决定。”[8]此外,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美食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教师的关心要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帮助其实现最佳的发展。不要从自身角度出发,盲目关心被关心者,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于学生,对学生进行错位的关心。
4.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最好的可能性的归因。以关心为中心的,转变传统教学评价模式,构建一种基于认可的关心型教学评价模式。不单单以分数评价学生,培育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被肯定、被赏识的需要。在中学阶段,学生非常看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既要接受学生,还要肯定并鼓励学生行为的优点,要对学生的反应做出积极的引导性评价,为学生的发展营造关心的氛围,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力并培养他们关心品质。教师应该尊重孩子,认可孩子,而不是低估它。当前由于一些霸权话语的使用,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出现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德育话语须由权威向民主转变,教师要多运用认可赏识性的语言,针对学生各个方面,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体验快乐,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
[1]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0.
[2] 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3.
[3] NODDINGS NEL.Edueating moral people[M].New York:TeaehersCollegePress,2002:8.
[4] 鲁明.关怀伦理学视域下的学校德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Z2):8-9.
[5]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社,2005.
[6] 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73.
[7] 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182.
[8] 潘建忠.提高政治教学效率“三忌”[J].新课程(综合版),2011(12):60.
[责任编辑:陈学涛]
10.16165/j.cnki.22-1096/g4.2016.10.004
2016-04-15
马燕迪(1991-),女,内蒙古人,硕士研究生。
G456
A
1002-1477(2016)10-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