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压力对工作结果的影响:工作疲劳的中介作用

2016-03-04杨睿娟元浩然杨静怡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年22期
关键词:人员影响研究

● 杨睿娟 元浩然 杨静怡

信息技术压力对工作结果的影响:工作疲劳的中介作用

● 杨睿娟 元浩然 杨静怡

信息技术发展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员工产生心理和行为的不适应感,影响工作结果。本研究在“压力源-压力-结果”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技术与工作压力源对工作结果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探讨技术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和技术压力对工作结果的影响机制。对341位工作人员的调查结果表明:技术压力源导致技术疲劳,技术疲劳通过工作疲劳的中介作用影响工作结果,降低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提高离职意愿,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的工作者比信息技术从业者的技术疲劳程度更显著。

技术压力源 技术疲劳 工作压力源 工作疲劳 工作结果

一、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快速发展,渗透到工作和生活的各方面,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了对技术发展的不适应感。Craig(1984)是最早提出技术压力(techno-stress)的学者,他指出:技术压力是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不适应感及心理、生理和行为的不良反应。IT的成功应用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前提(王念新等,2010),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IT行业的成熟,技术创新和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王念新等,2011),技术革新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李明斐、刘辉,2004),IT技术及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企业对员工IT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邵文波、李坤望,2014)。学习正确使用新技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间断本职工作流程,增加工作不确定性(Hoeven et al.,2016)。IT的传播与学习给很多员工造成情绪耗竭(Tarafdar et al.,2010;Lee et al.,2016),即使熟练运用IT的员工也常常受困于技术发展带来的压力。IT为员工提供灵活的工作方式,将工作场所延伸至家庭,导致工作-家庭角色、时间冲突(Michel et al.,2010),消耗更多的心理和智力资本(Pu et al.,2016)。IT加速发展改变了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员工的工作健康状态不佳及工作能力降低可能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减少10%~20%。美国压力研究所发现压力给国家财政带来的损失年均2000亿美元。IT加速发展给职业群体带来的压力在发达国家引起了重视,但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在压力源-压力-结果模型(Koeske & Koeske,1993)基础上,探索员工工作压力、技术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技术压力、工作压力和工作结果之间的关系。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压力源-压力-结果模型分析了压力的产生和作用过程,压力源被定义为导致个体产生反应的刺激、事件和需求。工作压力源是在工作中产生的,被工作人员感知到的,能够引发心理反应,产生行动的刺激。如果刺激超出了工作者的适应能力,需要付出较高程度的努力才能应对,就会引起工作者紧张,产生心理压力。在压力状态下,工作者会采取应对行动,导致不同的工作结果。

(一)理论模型

IT的快速发展、技术的复杂化及其不确定性使员工疲于应对,当技术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员工身心健康可以承受的程度,就会形成技术压力源。IT渗透度非常高,即使是非IT从业人员,也需要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为了应对技术的快速发展,员工需要不断学习。IT发展使员工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传统的工作压力,有些人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产生了恐慌或抵触情绪;有些人沉溺于IT、网络和移动应用;有些人把主要精力用于提高IT水平而忽视本职工作。技术压力如何产生?与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对工作结果有何影响?为探究技术压力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在压力源-压力-结果模型的基础上,审视了工作/技术压力源、压力及其各自的影响,构建了工作与技术压力源对工作结果的影响模型。

已有研究多在工作层面或技术层面对压力进行独立研究。工作压力的研究主要包括压力的界定、成因及对组织的影响,如工作压力源对工作压力的影响,工作压力对工作投入、反生产行为、工作结果的影响。技术压力的研究主要包括技术压力源对技术压力的影响。随着IT在工作中应用程度的加深,技术压力与工作压力产生了交互作用,但将技术压力与工作压力结合起来的研究非常少。以往研究将工作压力和技术压力进行独立研究,忽视了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本研究的创新在于将技术压力源和工作压力及其作用机制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符合工作的实际情景。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见图1)将技术与工作层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其中工作压力源-工作压力-工作结果(Moore,2000;Ahujaetal.,2007;Thatcheretal.,2002;Maier et al.,2013)以及技术压力源与技术压力关系(Ragu-Nathan et al.,2008;Ayyagarietal.,2011)的研究基础较好(图1中,实线部分表示前人研究较多的领域,虚线部分表示研究极少涉足的领域)。本研究的重点是技术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和技术压力对工作结果的影响机制。

(二)研究变量

1.压力源

研究模型中压力源包括工作压力源和技术压力源。

工作压力源包括:(1)工作负荷,指员工要完成的工作,衡量员工在工作中的付出;(2)工作-家庭冲突,工作与家庭之间存在冲突与促进两种关系,工作-家庭冲突强调工作对家庭的负面影响,是重要的工作压力源之一;(3)报酬公平性,指工作与报酬之间的关系,权衡员工付出劳动后的收入是否满足其预期。

工作负荷是工作疲劳的重要前因变量,工作负荷增加意味着员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工作中,根据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员工投入在工作中的时间、智力、体力超出承载能力时,会增加负面情绪,产生工作倦怠(Crawford et al.,2016)。工作-家庭冲突是影响工作疲劳的另一重要因素(Ahuja et al.,2007;Mourmant et al.,2009),工作-家庭冲突会占用员工的时间与角色转换资源,使员工产生沮丧情绪(Clark,2000),加剧员工的工作倦怠。报酬是组织给予员工的工作回报,表明了组织对员工工作价值的态度,具有经济和心理的激励作用,当员工认为报酬不公平时,会觉得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没有得到认可,工作付出不被尊重,可能导致情绪失调、工作满意度降低,产生工作倦怠(Moore,2000;Rutner et al.,2008)。

假设H1: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劳程度正相关。

H1a:工作负荷与工作疲劳正相关;

H1b: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疲劳正相关;

H1c:报酬不公平与工作疲劳正相关。

技术压力源包括:IT发展导致的(1)工作超负荷,IT发展要求工作速度更快,工作时间更长,处理更多问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了工作量;(2)工作不安全感,程序化的工作不断被机器取代,从技能工作发展到技术工作,熟练员工的工作可能被取代,缺乏持续学习能力的员工可能失业,工作不安全感随着IT发展日益增强;(3)隐私泄露,IT过度使用使员工注册或操作的内容有可能通过网络被泄露,个人信息及隐私面临着被侵犯的风险;(4)工作-家庭冲突,IT发展,特别是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工作和家庭边界更加模糊,在时间资源分配、人际交流等方面产生冲突;(5)工作角色模糊,IT渗透到诸多工作领域,使员工难以清晰认识本职工作和技术工作之间的边界。IT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员工的工作负荷,加剧了工作-家庭冲突,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了工作不安全感、IT的高渗透性导致隐私被泄露,网络的无处不在导致工作角色模糊,IT技术给员工带来可感知的负面影响,使员工对技术产生倦怠,以上五方面被认为是员工产生技术疲劳的主要前因变量(Ayyagari et al.,2011)。

假设H2:技术压力源与技术疲劳正相关。

H2a:IT导致的工作超负荷与技术疲劳正相关;

H2b:IT导致的工作不安全感与技术疲劳正相关;

H2c:IT导致的隐私被泄露与技术疲劳正相关;

H2d:IT导致的工作-家庭冲突与技术疲劳正相关;

H2e:IT导致的工作角色模糊与技术疲劳正相关。

2.工作结果

员工疲劳程度较高时会导致离职,离职意愿主要受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工作满意度反映了员工对工作相关内容的整体评价,是离职倾向的前因变量(Yang,2008),员工对组织中工作缺乏兴趣并且人际关系不和谐时,会降低工作满意度,导致离职倾向(Eberhardt et al.,1995)。组织承诺体现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关系(Thatcher et al.,2002),员工在心理上、经济上对组织有一定的依赖,期望在组织中得到满足,组织承诺表现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和依恋,当组织承诺降低时,会增加离职倾向。

假设H3:员工工作满意度越高,离职意愿越低;

假设H4:员工组织承诺度越高,离职意愿越低。

3.压力:工作疲劳与技术疲劳

图1 工作与技术压力源工作结果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

图2 技术与工作压力源对工作结果影响机制的研究模型

工作压力是由工作或与工作直接有关的因素所造成的应激,如工作超负荷、时间压力、工作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不良等,员工长期暴露在工作压力源之下,愤世嫉俗和情绪耗竭等心理反应会不断提升(赵简、张西超,2010),导致员工产生工作倦怠感,倦怠是压力源长期作用而造成的严重应激状态。IT发展需要员工投入精力,不断学习和实践,员工资源被占用,受到技术压力困扰,员工在工作中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如技术恐惧、互联网恐惧、计算机忧虑、计算机消极(王刊良,2005),削弱了对工作的正面评价,使员工对工作产生倦怠;IT不断更新和过度使用导致员工在工作中面临更多的困惑和不确定性,当员工意识到自身能力难以满足工作需求时,会产生焦急、挫败感,加剧工作痛苦,厌倦工作;此外,由技术压力导致的工作-家庭冲突同样会给员工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增加工作疲劳的程度。无论是工作疲劳还是技术疲劳,都促使员工重新审视其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压力超负荷时,员工在情绪、身体上产生不适感,对员工工作行为产生消极影响(刘璞等,2005),削弱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和依恋,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并产生离职意愿(Maier et al.,2013)。

假设H5:工作疲劳程度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a);组织承诺度越低(b);离职意愿越高(c)。

表1 变量测量及其来源、量表信度和模型效度

假设H6:技术疲劳程度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a);组织承诺度越低(b);离职意愿越高(c)。

假设H7:技术疲劳程度越高,工作疲劳程度越高。

综合以上假设,构建研究模型(见图2)。

表1 变量测量及其来源、量表信度和模型效度(续)

表2 样本主要特征

三、研究方法

1.变量测量

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主要包括压力源(包括工作压力源与技术压力源)、压力、工作结果等方面,由于国内对科技压力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借鉴了国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遵循标准的翻译和回译(translation and backtranslation)程序(Brislin,1986),设计了技术与工作压力源对工作结果影响的调查问卷。表1详细说明了每一度量指标的来源、所测量的项目以及国外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得出的量表信度和模型效度。变量测量均采用Likert7点式量表,压力源和工作结果的测量中1表示强烈不赞同,7为完全赞同;工作压力的衡量方法为1(从来不会)到7(每天都发生)。

2.数据收集

在陕西企事业单位发放问卷360份,剔除填写不完整问卷19份,得到有效问卷341份,调查对象均为全职人员,在工作中均使用IT,所有问卷均采用现场发放,现场收回的方式。

数据结构包括4个方面:(1)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职业;(2)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劳;(3)技术压力源与技术疲劳;(4)工作结果。

3.研究方法

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是为了对前期理论知识非常匮乏的复杂问题进行预测而产生的一种基于方差的结构方程建模方法,适合于进行探索性分析。PLS不要求变量原始数据满足正态分布假设,能够对测量模型的信、效度和结构模型内潜变量间的关系进行估计。技术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关系和技术压力对工作结果的影响机制尚不明晰,适合采用PLS进行数据处理。WarpPLS能够分析潜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可以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探索性与验证性分析,故采用WarpPLS2.0软件进行分析。

四、研究结果

首先检查共同方法偏差;其次分析测量模型的信、效度;最后进行结构模型路径分析。

表3 测量模型的信、效度检验

表3 测量模型的信、效度检验(续)

(一)共同方法偏差

由于调查均采用自陈量表,需要分析共同方法偏差(Common Method Bias,CMB)的影响程度,分两步检验。首先,Harman单因素检验,分析单因素是否可以解释大多数方差,结果表明解释度最高的因子可以解释24.9%的方差(小于40%)。其次,在模型中增加一个共同方法偏差因子,采用最小二乘法,比较有共同方法偏差因子和无共同方法偏差因子的R2,结果发现,共同方法偏差因子对ΔR2的解释率为0.004,平均R2的解释率为0.636,这表明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是1∶159,可以不考虑。

(二)测量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PLS)对于测量模型中反映型指标的测度是基于个别项目的信度、建构信度、聚合效度以及区分效度进行的(Hair et al.,2012)。本研究中所有测量项目均来自于成熟量表(见表1),保证了测量模型的内容效度。当每个构念下条目的因子载荷超过0.707(Carmines&Zeller, 1979)时,则该项目的信度符合要求,本研究中所有反映型指标的载荷均超过0.707,且与所属变量的相关系数高于与其他潜变量的相关系数(见表3)。如果量表包含多个分量表或子维度,宜采用组合信度,而不是α系数来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Sijtsma,2009),本研究中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均大于0.7,平均变异数抽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均超过0.5,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题项与该测量构念的载荷均大于题项对其他构念的载荷,保证了较好的区分效度(见表3)

(三)结构模型

结构模型分析结果∶ 3项工作压力源可以解释工作疲劳60.0%的方差;5项技术压力源可以解释技术疲劳58.8%的方差;技术疲劳和工作疲劳可以解释工作满意度26.4%的方差、组织承诺15.3%的方差。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工作疲劳可以解释离职意向26.4%的方差。

图3 研究结果

路径系数分析结果:工作疲劳显著影响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离职意愿;技术疲劳没有直接对工作结果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工作疲劳的中介作用,影响工作结果;离职意愿受到工作疲劳、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的影响。5个技术压力源中,除了技术导致的隐私权被侵犯,其余4个技术压力源均对技术疲劳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报酬公平性对工作疲劳没有显著影响(见图3)。那么技术疲劳的影响机制究竟如何?对以IT为核心工作内容的专业人员和仅以IT为工作辅助工具的职业群体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图4 IT从业人员的研究结果

图5 非IT从业人员的研究结果

1.工作疲劳是技术疲劳影响工作结果的中介变量

Baron和Kenny(1986)认为是否存在中介作用应满足以下条件∶(1)自变量与中介变量显著相关;(2)中介变量与因变量显著相关;(3)自变量与因变量显著相关;(4)当中介变量引入回归方程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或回归系数显著降低。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不相关,是完全中介(full mediation);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降低,是部分中介(partial mediation)。

根据中介作用的判定条件,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技术疲劳对工作疲劳(β= 0.496;p<0.01)、工作满意度(β= -0.373;p<0.01)、组织承诺(β= -0.275;p<0.01)、离职意愿(β= 0.256;p<0.01)影响显著。把工作疲劳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回归方程,技术疲劳对工作满意度(β= -0.111;p>0.1)、组织承诺(β= -0.118;p>0.1)、离职意愿(β= 0.096;p>0.1)的影响不显著。这说明技术疲劳通过工作疲劳的中介作用影响工作结果。

2.技术疲劳对IT和非IT从业人员工作结果的影响机制不同

IT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很多工作需要应用IT处理信息,如行政人员或管理人员会使用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IMS)作为辅助工具,这些工作者在本研究中称为非IT人员。对于IT和非IT人员,技术压力的影响是否有差异呢?

对IT(图4)和非IT(图5)人员分析的结果表明:技术压力源可以解释IT人员64.4%的技术疲劳方差,非IT人员55.9%的技术疲劳方差,技术导致的工作-家庭冲突、工作超负荷、角色模糊和工作不安全感对两类人员的技术疲劳都有影响,技术应用导致的隐私权被侵犯对两类人员的技术疲劳影响均不显著;工作压力源可以解释IT人员56.3%的工作疲劳方差,非IT人员58.5%的工作疲劳方差,报酬公平性对IT人员的工作疲劳影响不显著,对非IT人员的工作疲劳影响显著。无论是IT人员,还是非IT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均影响离职意愿;工作疲劳均对工作结果的三个方面有显著影响。值得关注的发现是:尽管技术疲劳对两类人员的工作疲劳均产生显著影响,但是技术疲劳仅仅对非IT人员工作结果的三个方面有显著直接影响,非IT人员的技术疲劳对工作疲劳和工作结果影响的路径系数显著高于IT人员。这说明,尽管技术压力源是形成IT人员技术疲劳的主要原因,但是对非IT人员工作疲劳和工作结果的影响更显著。

五、结论

工作倦怠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IT发展是造成现代社会工作倦怠的重要原因(Ayyagari et al.,2011),以往研究认为技术压力与工作压力是独立作用的,本研究表明技术压力源显著影响技术疲劳,通过工作疲劳的中介作用影响工作结果。

(一)工作疲劳是技术压力影响工作结果的中介

IT发展对员工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使员工办公场所和家庭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工作时间难以衡量。已有研究多是将技术疲劳和工作疲劳分别探讨,没有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本研究发现技术疲劳是通过工作疲劳的中介作用影响工作结果,这意味着技术疲劳并非独立于工作疲劳,而很有可能是引起工作疲劳的重要因素。技术压力对工作结果的影响机制表明技术压力没有对工作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技术压力源产生技术疲劳,技术疲劳显著影响工作疲劳,通过工作疲劳的中介作用,影响工作结果。

(二)工作-家庭冲突对IT和非IT人员的影响存在差异

技术导致的工作-家庭冲突对IT人员的技术疲劳影响程度低于非IT人员。说明工作和家庭生活发生冲突后,非IT人员更容易对工作内容中的技术成分产生厌倦。IT人员的技术胜任力高于非IT人员,在技术工作中能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工作导致的工作-家庭冲突对非IT人员的工作疲劳影响程度低于IT人员,说明IT人员的对日常非技术的繁琐、重复工作更容易厌倦。

(三)技术压力源和技术疲劳与IT在工作中的作用相关

工作疲劳对IT和非IT人员工作结果的三个方面有显著影响,但是技术疲劳仅仅对非IT人员工作结果的三个方面有直接影响。

1.技术压力源对IT和非IT人员技术疲劳的解释程度不同

本研究中分析了5项技术压力源对技术疲劳的影响。技术压力源可以解释IT人员64.4%的技术疲劳方差,但只能够解释非IT人员55.9%的技术疲劳方差,这说明导致非IT人员技术疲劳的压力源还有其他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因素。

2.报酬公平性对IT和非IT人员影响不同

报酬公平性对IT人员的影响不显著,对非IT人员影响显著。这说明对IT人员而言,与报酬相比,技术本身具有更强的吸引力。IT人员从业的目的更多是来自于对技术及其发展的热爱,尽管会在刚接触新技术时遇到挫折,但整体上,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IT发展。

3.技术疲劳对IT和非IT人员工作结果的影响不同

对于IT人员,IT是工作核心,而对非IT人员而言,IT仅仅是完成工作的辅助工具,技术疲劳对非IT人员的工作结果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但是对IT人员的工作结果只有间接影响,这说明IT人员对技术疲劳的容忍程度要明显高于非IT人员。

4.非IT人员比IT人员的技术疲劳程度更显著

技术疲劳导致了非IT人员更显著的工作疲劳,是由于IT仅仅是非IT人员的辅助工具,组织并没有对非IT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技术不熟练导致其能力与工作要求之间差距更大,压力更大。技术压力研究应考虑技术在工作中的作用和工作群体特征。

(四)实践意义

首先,建议组织构建IT应用激励机制,合理安排工作负荷以平衡工作-家庭关系。IT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更倾向使用新技术,有助于提高其成就感,调节技术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建议组织鼓励员工在工作中运用新技术,建立相应的IT应用激励机制,通过更多地接触新技术降低技术压力源对员工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工作负荷是IT人员与非IT人员工作疲劳的首要前因变量。IT发展带来灵活的工作方式,使员工可以在工作制度时间外、在家庭中完成工作,模糊了工作与家庭之间空间地理位置和时间的边界,增加了工作-家庭冲突,加剧员工的工作疲劳。与技术疲劳相比,工作疲劳会直接作用于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和组织承诺。建议组织科学分析员工的工作量、能力与精力,根据分析结果合理确定劳动负荷,减少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冲突及其负面影响。

其次,提高员工IT水平,进行积极情绪管理以促进工作-家庭关系。IT发展可能产生技术疲劳(Lee et al.,2016),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员工和组织发展。本研究发现IT人员的技术疲劳对工作疲劳和工作结果的影响显著低于非IT人员,这说明技术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缓解压力,降低疲劳程度。建议组织考虑通过提高员工IT水平来帮助员工完成工作。特别是当IT有了新的发展或已有技术升级要求员工掌握新技能时,应及时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可实施的、聚焦于降低技术压力的员工培训计划;及时解决员工遇到的技术问题,如提供在线实时技术支持服务;对员工进行积极情绪管理,培养员工乐观接受新科技知识,降低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切实提高员工IT水平,让员工有能力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和家庭事务,促进工作-家庭和谐。

(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本研究发现非IT和IT人员技术压力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那么行政、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非IT人员的技术压力影响机制是否有差异呢?软件开发工程师、系统架构设计师、信息系统监理师、软件项目管理师等IT人员的技术压力影响机制是否有差异呢?组织类型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压力是否有影响呢?

有鉴于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对IT和非IT人员的工作进行细化分析,根据IT在其工作中的使用频率、要求的熟练程度、对绩效的影响程度等方面,深入探讨技术压力源的影响机制;同时,也可以进行多阶层分析,从员工个人、组织的不同层面研究技术压力源对员工的工作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机制。

1. 李明斐、刘辉:《技术革新战略选择研究》,载《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10期,第40-44页。

2. 刘璞、谢家琳、井润田:《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实证研究》,载《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2期,第121-126页。

3. 邵文波、李坤望:《信息技术、团队合作与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差异》,载《世界经济》,2014年第11期,第72-99页。

4. 王刊良、舒琴、屠强:《我国企业员工的计算机技术压力研究》,载《管理评论》,2005年第7期,第44-51页。

5. 王念新、仲伟俊、梅姝娥:《信息技术、核心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载《管理科学》,2010年第1期,第52-64页。

6. 王念新、仲伟俊、梅姝娥:《信息技术战略价值及实现机制的实证研究》,载《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第7期,第55-70页。

7. 赵简、张西超:《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139-143页。

8. Ahuja M K, Chudoba K M, Kacmar C J, Mcknight H D, George J F. IT road warriors: Balancing work-family confict, job autonomy, and work overload to mitigate turnover intentions. MIS Q, 2007, 31(1): 1-17.

9. Ayyagari R, Grover V, Purvis R. Techno-stress: Technological antecedents and implications. MIS Q, 2011, 35(4): 831-858.

10. Baron R M, 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l51(6): 1173-1182.

11. Brislin R W. In: Looner W, Berry J. Field method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Cross-cultural research and methodology series. Sage, 1986.

12. Carmines E G, Zeller R A.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sessment (quantitative applicatio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age, 1979.

13. Clark S C. Work/family border theory: A new theory of work/family balance. Human Relations, 2000, 53(6): 747-770.

14. Craig B. Techno-stress: The human cost of the computer revolution. 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15. Crawford W S, Shanine K K, Whitman M V, Kacmar K M. Examining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and work-family confict.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2016, 31(2): 375-390.

16. Eberhardt B J, Pooyan A, Moser S B. Moder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nurses, intention to qui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2013, 3(4): 394-406.

17. Hair J F, Sarstedt M, Ringle C.M. An assessment of the use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marketing research.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12, 40(3): 414-433.

18. Hoeven C L T, Zoonen W V, Fonner K L. The practical paradox of technology: The infuenc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se on employee burnout and engagement.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2016, 83(2): 1-25.

19. Koeske G F, Koeske R. A preliminary test of a stress-strain-outcome model for reconceptualizing the burnout phenomenon.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 1993, 17(3-4): 107-135.

20. Lee A R, Son S M, Kim K K.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verload and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fatigue: A stress perspectiv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 55: 51-61.

21. Maier C, Laumer S, Eckhardt A, Weitzel T.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HRIS implementations on HR personnel's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2013, 22(3): 193-207.

22. Michel J S, Mitchelson J K, Pichler S, Cullen K L. Clarifying relationships among work and family social support, stressors, and work-family confic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0, 76(1): 91-104.

23. Moore J E. One road to turnover an examination of work exhaustion i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MIS Q, 2000,24(1): 141-168.

24. Mourmant G, Gallivan M J, Kalika M. Another road to IT turnover: The entrepreneurial path.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009, 18(5): 498-521.

25. Pu J, Hou H, Ma R,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tween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job burnout in Chinese university teachers: Testing for mediation and moderation.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6(2): 1-9.

26. Ragu-Nathan T S, Tarafdar M, Ragu-Nathan B.S, Qiang T. The consequences of techno-stress for end users in organizations: conceptual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8, 19(4): 417-433.

27. Rutner P S, Mcknight D H. Emotional dissonance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MIS Q, 2006, 32(3): 635-652.

28. Sijtsma K. On the use, the misuse, and the very limited usefulness of cronbach’s alpha. Psychometrika, 2009, 74(1): 107-120.

29. Tarafdar M, Tu Q, Ragu-Nathan T S. Impact of technostress on end-user satisfaction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10, 27(3): 303-334.

30. Thatcher J.B, Stepina L P, Boyle R J. Turnov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kers: examining empirically the influence of attitudes,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external market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2, 19(3): 231-250.

31. Yang J T. Effect of newcomer socialization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 in the hotel industry.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8, 28(4): 429-443.

■责编/李朋波 Tel:010-88383907 E-mail:lpbup@sina.com

InformationTechnology as Stressors to Work-Related-Outcome:A Mediating Role of Work-Exhaustion

Yang Ruijuan ,Yuan Haoran and Yang Jingy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Xi'an Shiyou University)

The rapid developments and wide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techno-stressors might lead employees to discomfort of th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which are worthy of atten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feld. Based on the stressor–strain–outcome model, the research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aims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exhaustion and work-exhaustion and how IT-related -exhaustion influences work-related outcomes. The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 with 341 employees show that IT usage causes exhaustion because techno-stressors contribute to techno-exhaustion, which in turn influences work-exhaustion significantly. Our results also reveal that work-exhaustion negatively impact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The employees who use IT as a supporting tool for their daily work process report higher levels of techno-exhaustion than the employees for whom IT is the core of their work. Overall, our research has extended the extant literatures from three primary perspectives.Firstly, this study has deepe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and work-exhaustion by paying specifc attention to their links with work-related outcomes. secondly,this study has explained how techno-stressors impacts employee work-related outcomes throughtechno-and work-exhaustion. Thirdly, this study has shed light on the impact of techno-stressors and techno-exhaustion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role of IT in the work.

Techno-stressor; Techno-exhaustion; Work-stressor; Work-exhaustion; Work-related –outcome

杨睿娟,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元浩然(通讯作者),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电子邮箱:1659894829@qq.com。

杨静怡,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受陕西省教育厅课题项目“陕西能源化工行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14JK1559)、辽河油田项目“创新科技管理研究”(H13205)、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项目“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研究”(H14128)、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国企管理者薪酬感知与绩效关系研究”(2015cx140939)资助。

猜你喜欢

人员影响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